卷毛咕咕
什么是教育初心? 我在听完甘肃省融媒体记者丁雪梅老师讲座后,从心底倏然而生敬意,一位教育行外人员,坚持走在教育行走的路上,以别样的方式践行着教育初心,通过她的故事我攫取到成长的滋养和能量,让人拥有自信和淡定,甘愿呈现出蓬勃向上,昂扬奋进的姿态,这份生命的美好像接力棒一样不断传递给身边人,这就是教育的伟大作用,它在影响着我。我顿悟,教育就是影响,教育初心就是用一个人的行动影响另一个人的灵魂,给教育以生命,给生命以美好。16岁的我为减轻家庭经济负担,中考填报志愿选择了师范,只为能早日毕业分配有个工作,19岁便站在了讲台,第一节课上,台下坐着的是比自己小两三岁的初三毕业生,那一年我只是三个班的化学老师,只是。直到我遇到小旭,我才知道我应该抱持什么样的心态继续我的教育之路?一个周五放学,小旭找到我说:“孙老师,这个周末我能住在宿舍,不回家吗?”“怎么了?”(每周五放学都是同学们盼望已久的时刻,他怎么了?)他迟疑了,眼里尽是忧虑和无奈,低下头默默的说:“妈妈做手术,家里没人。”“妈妈得了什么病?”“子宫癌,需要做手术。”一个十六岁的大男孩说完像个孩子一样,(不!他就是一个孩子啊!)放声的痛哭起来,那一刻我泪如泉涌不是因为妈妈的病情,而是他的哭声刺痛了我,我抱着他待了许久。之后上课时,他的位置成为了我不自觉注视的地方,我的家里也经常会多一副碗筷,尤其是当我们的目光不经意相遇的一刹那,突然间会有东西深深触及到我心里最柔软的部位,我相信眼睛会说话,我眼中的坚强和昂扬的生命姿态会传递到他的心里。不久,噩耗还是传来了,我们的眷顾最终没有留住妈妈,但是我相信在小旭的情绪游离在那段极度恐惧和悲伤的边缘时,老师这个身份会影响和支撑着他,不至于很难过,很无助。我清晰,教育就是影响,教育初心就是竭我所能用我的姿态去影响生命,给生命以力量。我牵着小浩的手重新回到已经空了两周的座位上时,那一刻我无比骄傲和自豪,因为我又赢得了一个家庭,记得啊是“赢得”而不是“赢了”,为孩子争取了受教育的权利。这段家访路我走了不下五六回,浩的爸爸再次打开门,说:“孙老师,小浩去地里浇地了。你也看到了家里的情况,奶奶半身不遂,我腿骨折受伤,他不回家种地我们全家要饿死的。我说服小浩陪他去村委会,去镇政府建档立卡办贫困;周末借助同学力量,同学们自愿结队到小浩家里帮农帮学帮生活,帮助小浩爸爸下地收庄稼,给没有自理能力的奶奶洗衣做饭,大家轮流执勤度过了中考前半年的每个周末,在那一年的中考揭榜时,他拿着盐山中学的通知书惊呼着朝我跑来,“老师,我也考上了高中。”这份沉甸甸录取通知书里面承载着这个家庭对未来的期待。我深感,教育就是影响,教育初心就是在能力范围内影响到每个家庭,给生命以希望。“老师,我今年从头教一年级,坚持写教育随笔,简单的记录每天的事情,希望跟着您越来越好。”“老师,谢谢您的引领,我一定好好准备此次展示活动。”“老师,我现在已经能准确把好每周一问的征稿脉络了。”……工作室成立整整一年了,成员们均在自己的节奏上呈现了不同程度的成长和进步。千童镇马园子中心小学的王娜娜老师,一直走在“做—学—研”的路上,通过无数次的家访将教育的希望带到乡村每个家庭。她在总结个人成长时说:“通过每月两期的练习写作,自己进步很大。”善良温柔的联合小学杨倩老师尚在产假期,踊跃参与到我们的共写团队中,待孩子晚上睡觉后,在人民教育每周一问中奉献着力量和智慧,没有间断过。每周五晚上十点半我与千童戚桂君老师、韩集张艳梅老师以及室外侯亚男老师组建了主题写作沙龙小团队,选择这个时间是因为我们都有孩子,需要料理家务,待十点半后一切就绪,静悄悄的夜里在微信群里有我们沸腾不休的思想激荡,我们的承诺是每周往编辑部交一篇成熟文稿。踏实进取,无问西东。窦双双老师、张艳梅老师、戚桂君老师的教育观点被河北教育录用,近半年来我作为工作室主持人先后三次成为人民教育嘉宾主持人,并在《中国教育报》和《德育报》各发表两篇文章,在工作室老师的引领和影响下,室外人员侯亚男老师和赵国磊老师的文章被人民教育和《德育报》刊登。工作室为我们提供了交流和成长的平台,从“我”到“我们“,在前行的路上我们相互鼓励和协助,在光环照耀时我们真诚祝福和喝彩,通过不懈努力欣赏到了自己踩着“痛点”在更大的舞台上跳舞的美好。于永正老师说:教育的第一个名字是影响。一个人真正的成功,不是自己获得了多少成就,而是你成就了多少人,影响力多少人。我深知自己的力量很小,光芒微弱,依然坚持用自觉成长的意识和坚韧的态度,做好自己该做的事,做好自己能做的事,做好自己想做的事。在与工作室的老师交流时,我说,每一次起飞哪怕再低,也一定是我的竭尽全力,为引领老师们坚守初心,践行使命,触摸美好,我在竭力营造着教师专业成长局部的“春天”。教育的影响和感召是精神的鼓舞和力量,让生命在逼仄的现实中多一份安宁、从容和温暖,也多一份前行的勇气。手持火把,去影响每个孩子,引领每个老师,带动每个家庭,点燃每个生命的心灯,相信因为有你,从此他们会走向辰大海,这是我作为老师的初心,也是肩负的使命。
我就是小J
学校现有专任教师139人。其中,区级学科带头人3人,区级骨干教师8人,区级骨干班主任5人,市、区级“紫禁杯”优秀班主任10人。中学部中、高级教师35人,占中学部专任教师的56.5%;小学高级教师52人,占小学部专任教师的67.5%。中学部具有本科以上学历的教师53人,占中学部专任教师的85.5%;小学部具有专科以上学历的教师73人,占小学部教师的94.8%。李蕊:中学语文高级教师,大兴区中学语文学科带头人。2003年被评为大兴区中学语文学科带头人;2006年2月被评为大兴区优秀学科带头人。多次获得市、区教学论文、录像课评比一、二等奖;2004年7月撰写的论文被刊登在大兴教育研究教师论坛一书中;2005年参与大兴区2004~2005学年《课堂教学同步练习与检测》七年级14册语文的编写工作。 陈静:小学数学高级教师,大兴区小学数学学科带头人。2003年被评为大兴区小学数学学科骨干教师;2005年被评为大兴区数学学科带头人;2006年2月、2007年2月均被评为大兴区优秀学科带头人。多篇论文在市、区评选活动中获一、二等奖。获大兴区第一届、第二届小学青年教师“资源集团益君杯”现场教案赛、现场课评比一、二等奖;撰写的教学日记、教案设计、教育故事被收录在大兴区《路在脚下》、《花开的声音》等书中;多次被评为西红门镇优秀教育工作者;获得过西红门镇教育突出贡献奖;先后两次在全区做数学研究课。 姚凤清:小学高级教师,大兴区小学英语学科带头人。曾获大兴区课改先进个人称号;录像课、论文多次获得国家级、区级一等奖,其中题目为“小学英语教学初探”被收录在《中国当代教育思想文献》一书中。指导学生参加英语展评活动,多次获得一等奖的好成绩。2000年独立承担的“小学英语教材及教法实验”国家级课题,经专家组鉴定被评为英语学科教育科研成果全国二等奖,并应邀参加了在北京举办的课题结题大会。 王书花:大兴区中学骨干班主任。2005年荣获大兴区“紫禁杯”优秀班主任一等奖;2006年荣获大兴区教育奖励基金;2007年获教师论坛论文一等奖。 周萍:中学一级教师,大兴区中学骨干班主任,大兴区数学名师工作室成员。曾先后被评为大兴区优秀共青团员、大兴区优秀班主任、大兴区五四青年标兵、大兴区数学学科骨干教师,并且多次获得市、区数学教育教学论文评比、优秀课评比一、二等奖。 杨金秀:中学一级教师,大兴区中学骨干班主任。从事初中英语教学工作,曾获北京市中小学“紫禁杯”优秀班主任荣誉称号;教育教学论文多次获市、区级一、二等奖;文章《不开口的交流》发表在《德育报》上;论文《帮助学生迈好进入中学的关键一步》在《大兴教育研究》发表。 高海红:小学高级教师,大兴区小学骨干班主任,小学语文学科骨干教师。多篇论文、教学设计、录像课获得全国、北京市、大兴区论文评比一、二等奖;先后有10篇教学反思、教学日记、教育教学论文发表;2006年参与大兴区《小学语文练习册》四年级的编写工作;2007年10月代表大兴区参加北京市第六届小学语文青年教师阅读教学大赛并荣获一等奖;先后13次做大兴区、协作区观摩课、研究课。杨秋艳:小学高级教师,大兴区小学骨干班主任。指导的学生在全国小学生作文比赛中多次获奖,在全国语文教师范文写作比赛中获三等奖,制作的语文教学课件获大兴区三等奖,2006年撰写的教育丛书《激励,学生进步的阶梯》获大兴区一等奖,2007年在大兴区主题班会评比中获二等奖。2007年被评为大兴区小学骨干班主任。
校报或校刊如果不对外发行,且没给你稿费,应该不算公开刊物上发表。可以再次发表,以提高 公开化级别。
可以的。如今高职老师评职称想发核心期刊是非常困难的。核心期刊不仅对文章质量要求高,更是还有一项隐形规定”,那就是对于作者的单位要求。有些老师的稿件刚投,初步审核
刘平是我老师
以德树行风 用爱暖校园
如何开展低年级小学生德育工作日期:2007-10-27 来源:网络 作者:佚名"德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和受教育者的需要,遵循品德形成规律,采用言传、身教等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