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2

  • 浏览数

    159

快乐齐分享yeah
首页 > 期刊论文 > 教育科研方面的论文

2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芒果pai

已采纳

《浅析阻碍当前云南省职业教育发展的因素》

【摘 要】云南省因为地域因素、教育环境的诸多因素,职业教育存在很多缺陷,导致专业设置与学生就读就业产生很多无法调和的矛盾。在这种背景下,找出其中的关键因素并对症下药,及时解决问题,对云南省的职业教育的长远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将从云南省经济结构、社会因素、学校基本情况、家庭因素以及学生自身因素方面,分析当前云南职业教育的问题所在,希望能对云南职业教育的未来发展有所帮助。

【关键词】经济结构 专业设置 学生社会因素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2)10-0176-02

据资料记载,我国的职业教育始于19世纪60年代,至今已有近150年的历史。最近几年,国家十分重视职业教育,我国的职业教育也正处于蓬勃发展时期,但相对于发达国家的职业教育来说,还有许多不足和需改进的地方。本文谈谈笔者对阻碍云南省职业教育发展的几点肤浅看法。

一 经济结构因素

发达国家的职业教育紧随着工业生产的发展而产生,又反过来有力地推动本国社会经济的进步。尤其到了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现代,发达国家的职业教育更加活跃,已成为推动国家经济发展的一个强大杠杆。云南省位于中国西南边陲,是个神奇而美丽、让游人流连忘返的地方,但因为地理位置和其他诸多因素,经济相对比较落后。这几年虽然大批的新型轻工业不断崛起,但主要的经济来源还是以农业为主。绝大部分人都知道在全世界发达国家中,真正靠农业为主的国家并不多,更何况我国“人口多”的实际国情。由于经济相对落后,又主要以农业为主,大多数人中考或高考落榜后,不愿意在家“务农”,都去发达城市和沿海开放城市打工。这就从很大程度上减少了进入职业学校继续深造的学生生源。现在边疆农村常有句话:“现在年轻人想找个对象,都要到大城市去找啰!寨子里连个‘做种’的年轻男女都找不着了。”虽然这种说法可能有点夸张,但这在边远山区确实是个事实。为什么好多年轻人不愿意留在家乡呢?笔者经分析,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

第一,云南省大部分人口主要居住在山区,父母世代以农业为生。这些年轻人经过十多年的读书生涯,通过书本或网络了解到外面的世界,不愿意继续操持父母的“事业”,都想到外面发达地方闯一闯,感受新鲜事物。

第二,虽然这几年云南的工业化在逐渐发展,但总体还是以农业为主。企业、工厂等提供不了太多的就职岗位,形成“僧多粥少”的局面。而沿海发达城市的许多工厂和企业通过改革开放政策,这些年以惊人的速度在蓬勃发展,特别是许多私营企业提供了大量的所谓“只要有手有脚、智力正常”不管学历和文凭都可以上岗的岗位,所以大批毕业的学生,甚至文凭都没有的年轻人都涌入大城市“淘金”,这也相应地减少了职业学校的生源。

二 社会因素

当今社会环境复杂,各种腐朽没落的思想、文化、言行充斥其中,如聚赌、斗殴、黄色书刊、音像制品、吸毒贩毒、封建迷信等,很容易使青年学生受到污染和毒害。又因青年学生喜欢交友,且容易结成小群体,而某些落后的小群体的不健康甚至不法活动,很容易使他们受到不良影响。只要他们群体中有人不读书,这个群体的其他成员也会一窝蜂地跟着辍学,这也流失了一部分学生。现在社会上还普遍存在即使全家人用血汗钱供养出一个大学生,但毕业后他们连工作都找不到的现象,更何况是普通职业学校毕业的学生。因此,社会上还流传着这么一句话:“何必紧巴巴辛辛苦苦去读书,还不如回家种地卖红薯。”

三 学校专业设置和办学软硬件条件因素

纵观我国整个职业教育的理论研究和职业教育的发展实践,目前,无论是从构建系统、内容完整的职业教育学,还是从职业教育的体系改革和开发模式选择等方面都有待进一步研究和完善。而且我国对职业教育进行较大规模的调研并不多,职业教育的发展动态缺乏及时全面的把握。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需要不断适应新变化、新情况和新问题,不断调整职业政策,才能步入“快车道”。

专业设置的科学与否、合理与否,无疑是职业教育兴衰的重要因素之一。云南省的职业教育(特别是中等职业教育)大部分学校设置专业以计算机、电子信息、化工、广播、汽车修理等为主,忽视了设置适合农民子弟的专业。而要学这些必须要到特别的农业学校去就读,这类学校到目前为止又限定了毕业分数,而且就业分工也不尽如人意。笔者对云南省的职业教育发展有如下看法:

第一,应根据云南省的实际情况,设置适应农村经济主体产业发展的专业,加上常规的几项专业,这样对有部分不想就业或没有岗位的学生,回到家乡也能有所作为。

第二,云南省各县市到目前为止都有中等职业学校,这本是件好事,但现在许多学校都面临着许多问题:要么学生很少,教师清闲;要么部分专业红火部分专业无人问津。针对这种情况,笔者认为、各县市的职业学校不要总是以老大自居,“两耳不闻窗外事”。正所谓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应该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做强做大其中较强的某个专业,对有些还不成熟或学生相对较少的专业,再与其他市县联合办学,采取在本校读一年的基础课,第二年把这部分学生送到与其联办的职业学校进行专业学习。这样既不浪费资源,也可留住学生,减少教育经费投入并达到资源共享。

第三,缺少相关的硬件设备。个别职业学校为了学校的命运和生源,到处做假广告,只要学生想读的专业学校几乎都有。但把学生招进来后,根本无法上课,连最起码的硬件设施、实践操作也没有,让学生失去兴趣,只好退学。这种做法不仅害了学生,从某种角度上来讲也损害了职业学校的声誉和威望,对于个别职业学校的此种行为,国家应该坚决杜绝并给予严厉的打击。

第四,部分学校在教育教学上目标不明确。有些学校只注重学生的技能,放弃或松懈了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虽然学生在技能方面掌握了一定的技术,但因品行问题,用人单位不得不将其解聘;有些学校只重视学生的德育素质,没有把技能抓上去,使得学生毕业后无法胜任其岗位而被用人单位解聘。因此,要做到德才兼备、标本兼顾,学校需下苦工夫。

四 家庭因素

家庭教育在青少年学生的成长中占有重要比重,家庭成员的思想品德、文化修养、生活习惯、教育经验等都会对学生产生重要的影响。一般而言,学生不良品德的形成往往与家庭的不良影响相关。20世纪80年代后,中国农民终于尝到了改革开放带给他们的甜头。边疆许多地方出现了有些家长为了供养子女和老人,双双到开放城市打工、挣钱,出现了“留守儿童”和“留守少年”现象。而留下的这部分少年儿童,在长期缺少家庭关爱和必要的亲情管教下,逐渐变成“问题少年”。有些家长虽然在身边,但因为忙于挣钱,也忽视了对孩子的教育,再加上社会的各种不良风气等,当学生出现违纪或出现厌学状态时,有些家长不会以积极的心态安慰和教育子女,相反用“不想读就别读,不听话就别读”等消极方法对待,也给职业学校带来了一定困难。

五 学生自身因素

大多数中职生都是应试教育体制下的中考失利者,他们普遍共同的特点就是自卑心理重、自信心不足,文化基础差、厌学情绪较重,自我约束能力较差、法制观念淡薄,一切以自我为中心、挫折承受能力差、片面追求物质享受、精神世界空虚等。又因为用人制度的改革尚未完善,公开、公平、公正、合理的用人机制尚未健全,职业教育与地方经济的对接尚不吻合,学不为所用,市场不能有效消化人才,部分专业就业难以对口,社会对职业教育和职校学生存在偏见等,致使学生身心发展不成熟,呈现出异样的特点。因此,有些学生即使进入职业学校学习,在理想、行为、纪律、自律、品德方面仍然存在许多问题,在校学习也不用功,甚至有些学生只是在学校混日子。这部分学生的恶习也影响了一部分其他学生。同时也影响了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

六 结束语

纵观当今世界,所有经济发达国家,都是依靠大力发展职业教育而发展起来的。这些国家的成功经验告诉我们,未来经济无论怎样发达,社会所需的人才,多数是高素质的中等和高等职业技术人才。发展职业教育不仅能够提高劳动者的就业能力和就业质量,而且还具有显著的生产率和工资效应。但我国目前在生产一线的劳动者素质偏低和技能型人才紧缺问题十分突出。大力发展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加强职业教育的理论和实践研究,这对发展和繁荣我国职业教育事业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云南省属于边疆省,经济、科技相对落后,职业教育的起步比其他发达省份晚。因此,应该从实际出发,在遵循国家职业教育的方针政策下,切实有效地研究、制订出适合云南省职业教育发展的方案(如所办专业与农村、农业相结合,学校与企业合作等),使学生从职业学校毕业后既能学有岗位、学以致用、学有所用,同时,也能提高职业教育的重要性,还能真正体现职业教育区域性、实用性、开放性、生产性和时代性的特点,促进云南省职业教育蓬勃发展。

218 评论

旷野和风

教育科研论文的基本结构摘要:教育类科研论文撰写的基本结构及方法,它有三个组成部分:前置部分,主体部分,附录部分。三者应构建成锁链结构,论文才达到神韵结合。关键词:撰写 教育类 科研论文在教育科学研究中,一般有三种类型的论文。一是理论研究类教育科研论文;二是实验研究类教育科研论文;三是描述研究类教育科研论文。这三种类型的教育科研论文的基本结构共同的部分:一、前置部分前置部分是教育科研论文的第一部分,一般包括题目、署名、摘要和关键词四个方面的内容。1、题目 这是论文内容的高度概括,是文章的眼睛。一般选题宜小,挖掘要深。题目的形式多样,可以明确点明题意,可以仅指出研究的问题范围,可以用提出问题的方式。实验研究报告的题目常直接采用研究课题的名称,指明所研究的主要变量,使人对研究对象一目了然。2、署名 为了表示对论文负责,要署上作者的姓名。3、摘要 3000字以上的正式发表的论文,一般应写出论文摘要。摘要的目的:一是为了使读者能很快地准确鉴别论文的基本内容,确定是否需要此论文,是否需要阅读论文全文,也使读者在无需阅读全文的情况下能获得足够的信息。二是为了可以存储入计算机,可以编制文摘页和二次文献。4、关键词 是为了文献标引工作而从教育科研论文中选取出来用以表示全文主题内容、信息数目的单词或术语,一般是对所研究的范围、方向作出的标志,方便论文在文献检索时分类。二、主体部分它是教育科研论文的主要部分,不同类型的教育科研论文,其主体部分的具体内容不尽相同。1、在教育科研论文中,主要为学术论文,它是某一学术课题在实验性、理论性或观测性上具有新的科学研究成果或创新见解和知识的科学记录,或是某种已知原理应用于实际中取得新进展的科学总结。其主体部分一般包括前言、正文、结论、后记或志谢、引文注释与参考文献。(1)前言。写在正文之前,用于说明写作的意图及研究方法。学术论文的前言一般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阐明研究的背景和动机,提出自己所要研究的问题;简介研究方法和有关研究手段;概述研究成果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2)正文。这是教育科研论文的主体部分。包括论点、论据、论证,是作者研究成果的表现,在整个论文中占极重要的地位。它着重讨论取得研究成果所用的论证手段及所建构的理论观点及体系,观点与材料相结合,通过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的推理,显示研究的正确性。(3)结论。这是围绕正文所作的结语,将研究成果进行更高层次的精确概括。结论是论题被充分论证后得出的结果,作者将自己的观点鲜明地铺垫出来,引出新的思考。(4)后记或志谢。这是对在教育科学研究中或写作过程中曾经给予帮助、参与讨论、审阅或提出建议的单位或个人表示谢意。这是对他人劳动的一种尊重。(5)引文注释与参考文献。论文中应列出直接提到的或利用的资料来源。凡引用了他人的材料、数据、论占,应注明出处,这就是注释。注释的方式有三种:文内注(行内夹注)、页末注(脚注)和文末注。参考文献是指与论文有关的重要文献,一般采用文末注。2、实验研究类教育科研论文,这主要表现为实验研究报告。它是对整个教育实验研究的全面总结。其主体部分包括前言、方法、结果、讨论,后记或志谢、参考文献。(1)前言。一般也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提出问题、表明研究的有关文献的考察,说明选题的依据,课题的价值和意义;目前国内外在这一方面研究的成果、现状、问题及趋势;该项研究所要解决的问题及研究的理论框架。(2)方法。要阐明实验研究所使用的研究方法,即要让别人了解研究结果是在什么条件和情况下,通过什么方法,根据什么事实得出来的,便于别人对整个研究过程的科学性加以评价和鉴别,便于他人用同样的方法进行同样的重复实验。方法部分一般要写明五项具体内容:研究课题中出现的主要概念的定义和阐述;被试的条件、数量、取样方法;实验的设计、实验组与控制组情况;研究的自变量因素的实施及条件控制等之前的程序、通常涉及实验步骤的具体安排、研究时间的选择;资料数据的搜集和分析处理,实验结果的检验方式。(3)结果。这是实验报告的主要部分,要求说明每一个结果与研究假设的关系,将研究结果作为客观事实呈现给读者。其基本内容有两个方面:对研究中所搜集的原始数据、典型案例、观察资料,用统计表、曲线图,结合文字进行初步整理、分析;对资料进行初步整理分析的基础上,采用一些逻辑的或统计的技术手段,得出研究结果或结论。(4)讨论。讨论是对研究结果的含义和意义进行评价。研究者根据研究的客观事实和结论,结合自己的认识和了解,通过分析思考、讨论和分析与实验结果有关的问题,对当前教育理论或实验的发展提出自己的认识、建议和设想。其基本内容包括:对实验结果进行理论上的分析和论证;对本实验研究方法的科学性和局限性的探讨,如对误差、显著性的分析等,进行必要的反省;对研究成果的可靠程度和适用范围进一步说明;提出可供深入研究的问题以及本实验研究中尚未解决或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对未来的研究以及如何推广提出建议。讨论与研究结果的主要区别在于:研究结果呈现的是研究中的客观,它应该是基本肯定的,并可以在相同的研究中重复出现;讨论则是教育主观的认识与分析,是研究者将研究的结果引向理论认识和实验应用的桥梁。(5)后记或志谢。为了对那些对实验的开展进行了有效的配合、给予了有力的帮助的单位和个人表示感谢,可以写一后记或志谢,它可以用脚注的形式,在论文题注中说明,而不作为论文主体部分中的一个部分。(6)参考文献。实验报告的末尾,应注明实验报告中所直接提到的或引用的资料来源。3、描述研究类教育科研论文,主要是指教育调查报告和教育经验总结报告。主体部分一般包括前言、正文、结论与建议。(1)前言。教育调查报告和教育经验总结报告的前言要交待清楚调查和经验总结的目的、意义、任务和方法。一般要说清调查和总结的问题是什么,为什么要进行调查和总结,调查和总结的时间、地点、对象、范围、取样及调查或总结的方式方法等。(2)正文。正文部分即调查或总结的内容,通过叙述、调查图表、统计数字及有关文献资料,用纲目、项或篇、章、节的形式,把主体内容有条理地、准确地提示出来。(3)结论与建议。在对整个调查或总结内容进行总体的定性、定量、分析的基础上,概括出事物的内在联系和规律,提出新的见解、新的理论和参考意见。在这一部分中,也可以进一步指出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改进意见。三、附录部分实验研究类和描述研究类教育科研论文一般都附有附录部分。在实验研究类教育科研论文中,一般把实验研究中得到的原始数据、实验观察记录、繁杂的数学推导、问卷或其它不便放入正文中的资料列入附录,以便查证。在描述研究类教育科研论文中,一般把调查工具,部分原始材料附在报告后面,包括各种调查表格、原始数据、研究记录等。把这些内容作为附录,一方面可以使正文内容更集中,另一方面也是为读者提供可供分析的原始资料,以便让他人分析搜集方法是否科学,事实材料是否可靠,并供其他的研究人员参考。

112 评论

相关问答

  • 教育教学方面的数学论文

    在人才强国的战略之下,小学数学教育对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作用日益凸显,为更好的打造我们教育水平,小学数学教育的不断创新是必然的发展方向。下面是我给大家推荐的,希望大

    动漫设计师 2人参与回答 2023-12-11
  • 体育学科礼仪方面的教育论文题目

    体育舞蹈礼仪文化论文 在个人成长的多个环节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论文吧,论文是探讨问题进行学术研究的一种手段。相信很多朋友都对写论文感到非常苦恼吧,以下是我为大家

    爱吃豆包 4人参与回答 2023-12-10
  • 学前教育科学研究方面的论文题目

    学术堂整理了十五个新颖的学前教育专业论文选题:1、现代化教学的技术支撑——谈幼儿园多媒体技术运用的利与弊2、对当前幼儿读写算教育热的思考3、幼儿园教师的科学素养

    猫熊奶奶 3人参与回答 2023-12-10
  • 教师教育方法方面的论文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 教育 方式也在不断地变化。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教育方式的 议论文 ,供大家参考。教育方式的议论文 范文 篇一:《论高校思

    天天爱小狐狸 2人参与回答 2023-12-09
  • 怎样写教育研究方面的论文

    据学术堂了解,一篇教研论文从构思到修改完成,最终定稿,其撰写过程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五个步骤。1.确定题目一般说来,在开始研究之时已经确定了课题研究题目,但课题题目

    午夜的咖啡香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