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8

  • 浏览数

    97

雯浩天使
首页 > 期刊论文 > 中国人办的第一个杂志

8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真锈菜刀

已采纳

ADCCB CACDA AAADD ADBA 我学历史的,相信我。

330 评论

jennyzhao701

rs、、、、

295 评论

羅潔愛爾

名称:羊城采新实录 创刊时间:1872年 语言:中文 地区:广州 状态:创办不久便停刊 1872年在广州创刊的《羊城采新实录》,是我国内地由中国人自办的第一份近代报纸。《昭文新报》1873年艾小梅在汉口主办的《昭文新报》一般被认为是国人最早在中国境内创办的报刊

263 评论

梧桐无羽

中国境内的第一份中文期刊——1833年至1837年由麦都思和郭士立主编的《东西洋考每月统计传》。

235 评论

Diana~蜜桃

1、《万国公报》。康有为在“公车上书”之后不久,创办了《万国公报》。《万国公报》自1895年8月17日开始正式刊行,为双日刊,每册有编号,无出版年月。北京强学会成立以后,“先以报事为主”,把《万国公报》改名为《中外纪闻》,梁启超、汪大燮为主笔。《中外纪闻》是资产阶级早期政治团体的机关刊物,它除选登“阁抄”、译载新闻外,又载“格致有用之书”,探讨“万国强弱之原”,提出言政敷治的建议,在中国近代政治史、新闻史上有一定地位。2、《时务报》是维新运动时期著名的维新派报纸,是当时维新派最重要的、影响最大的机关报。1896年8月9日在上海创刊。黄遵宪、汪康年、梁启超创办。旬刊,连史纸、石印。梁启超主笔,汪康年总经理,是中国人办的第一个杂志。

112 评论

dreamjennie

戊戌维新时期,维新派在上海创办的影响较大的报刊是《时务报》。

《时务报》是维新运动时期著名的维新派报纸,是当时维新派最重要的、影响最大的机关报。1896年8月9日在上海创刊。黄遵宪、汪康年、梁启超创办。

旬刊,连史纸、石印。梁启超主笔,汪康年总经理,是中国人办的第一个杂志。翌年,梁启超去湖南,仍遥领该刊。由于张之洞横加干预,汪康年总理管起主笔,汪梁之间矛盾激化,梁启超愤而辞职,自第55期后再无梁文,排式也与前不同。

1898年7月底,光绪帝诏改《时务报》为官报,汪康年拒不遵命,1898年8月8日停刊,共出69期。同年8月17日汪康年将报名改为《昌言报》出版。

扩展资料:

《时务报》创办过程:

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二月,京、沪强学会相继停办后,离沪返粤的康有为主张在上海办一报纸以继续宣传变法思想。这时其好友黄遵宪正闲职在沪,他完全赞成康有为的主张。即与从湘来护的汪康年商议办报一事。汪康年赞成并决定请梁启超参加。四月,梁启超应约来沪。

三人商议后,决定将存在汪康年那里的强学会余款及变卖强学会房产器物的资款共计白银一千二百两和黄遵宪本人自捐的银元一千元,以及过去盛宣怀捐的银五百两,邹凌瀚捐的银元五百元,黄爱荣、秒竹石各捐的银元一百元,作为办报资金。然后又买了上海福州路福建路口的一处房子为馆址。

经商议决定报名为(时务报》。先由梁启超草拟了办报章程三十条,然后由黄遵宪修改后定稿。随后,黄遵宪委托日本驻上海总领事代请订立合同,批准了出版手段。规定该报为句刊。十日一期,每期三万字。册订,第一册二十余页,以石板连史纸上。

此报分“论说”、“论折”、“京外近事”、“域外报译”诸栏,而域外报译”几乎占全册的二分之一,另附有各地学规、章程等。

报馆总理为汪康年,主笔为梁启超麦梦华、徐勤、欧架甲、章炳等先后为之撰述。此外,还请张坤德、郭家、日本人古城页吉分别任英、法、日文报纸译事。聘黄春芳为理事,吴为坐办。待一切准备就绪后,光绪二十二年七月初一(189%年8月9日)《时务报)第一期出版。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时务报

318 评论

丸子粉丝

一、上海《时务报》

《时务报》是维新运动时期著名的维新派报纸,是当时维新派最重要的、影响最大的机关报。1896年8月9日在上海创刊。黄遵宪、汪康年、梁启超创办。

二、天津《国闻报》

《国闻报》1897年10月26日创刊于天津。刊登国内各省要闻,如《保国会章程》等;同时译载重要政论及名著,如连载严复译的赫胥黎《天演论》等。

在维新运动中影响很大,成为维新派的重要宣传工具,与上海《时务报》分掌南北舆论界的领导地位。戊戌变法后遭清政府查办,1898年12月被迫停刊。

1900年一度复刊。戊戌政变后,《国闻报》即正式卖与日本人。国闻报在维新派报刊中独树一帜,很有特色:首先,它以"通外情为要务";其次,讲究办报的策略;再次,消息迅速,稿源茂盛。

三、湖南《湘学报》

《湘学报》中国近代资产阶级改良派创办的报刊,为日报,谭嗣同、唐才常 蒋德钧、熊希龄、陈三立等八名董事创办于湖南长沙。

四、《万国公报》

康有为在"公车上书"之后不久,创办了一份报纸名为《万国公报》。《万国公报》自1895年8月17日开始正式刊行,为双日刊,每册有编号,无出版年月。由46期开始把《万国公报》改名为《中外纪闻》。

扩展资料:

戊戌变法相关人物:

一、康有为

又名祖诒,字广厦,号长素,又号长素、明夷、更甡、西樵山人、游存叟、天游化人,晚年别署天游化人,广东南海人,人称“康南海”,清光绪年间进士,官授工部主事。出身于士宦家庭,乃广东望族,世代为儒,以理学传家。

近代著名政治家、思想家、社会改革家、书法家和学者,他信奉孔子的儒家学说,并致力于将儒家学说改造为可以适应现代社会的国教,曾担任孔教会会长。主要著作有《康子篇》、《新学伪经考》。

二、梁启超

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政治活动家、启蒙思想家、资产阶级宣传家、教育家、史学家和文学家。戊戌变法(百日维新)领袖之一。曾倡导文体改良的“诗界革命”和“小说界革命”。其著作合编为《饮冰室合集》。

三、严复

曾名传初、体乾、宗光,字又陵、几道,晚号疒俞壄老人,侯官县(今福州市区)阳岐村人。清同治五年(1866年),以第一名考入福建船政局求是堂艺局(后改船政学堂)学习驾驶,

五年期满毕业,先后到“建威”船和“扬武”舰实习。光绪三年(1877年),为船政局派出第一批留英学生,先入抱士穆德大学肄业,后转格林威治海军学院。

四、谭嗣

字复生,号壮飞,又号华相众生、东海褰冥氏、廖天一阁主等。汉族,湖南浏阳人,清末湖北巡抚谭继洵之子,出生于北京宣武城南孏眠胡同邸第,母亲徐五缘。善文章,好任侠,长于剑术。著名维新派人物。

五、唐才常

清湖南浏阳县人。字伯平,号绂丞,后改号佛尘,又曾自号洴澼子,另有咄咄和尚、蔚蓝、弗人、无游居士、去梦残生、李民治、田野民治等别名、笔名和化名。生于同治六年(1867)。少好学,尤喜读历史。与谭嗣同同师事欧阳中鹄,交谊笃厚,时人并称为“浏阳二杰”。

六、刘光第

字裴邨,四川省自贡市富顺县人,他是“戊戌六君子”之一,是清末维新派的著名爱国诗人。祖籍福建省武平县,客家人,四川富顺赵化出生,系清初湖广填四川客家后人第七代。

1898年9月5日,光绪下诏赏他与谭嗣同、杨锐、林旭四人四品卿衔,在军机章京上行走,参预新政。政变发生,四章京及康广仁、杨深秀同被捕,于9月28日(旧历八月十三日)被杀害于菜市口,史称“戊戌六君子”。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时务报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戊戌变法

310 评论

fomeca刘勇

是《时务报》。《时务报》是维新运动时期著名的维新派报纸,是当时维新派最重要的、影响最大的机关报。1896年8月9日在上海创刊。黄遵宪、汪康年、梁启超创办。旬刊,连史纸、石印。梁启超主笔,汪康年总经理,是中国人办的第一个杂志。翌年,梁启超去湖南,仍遥领该刊。由于张之洞横加干预,汪康年总理管起主笔,汪梁之间矛盾激化,梁启超愤而辞职,自第55期后再无梁文,排式也与前不同。1898年7月底,光绪帝诏改《时务报》为官报,汪康年拒不遵命,1898年8月8日停刊,共出69期。同年8月17日汪康年将报名改为《昌言报》出版。

239 评论

相关问答

  • 男人装杂志第一期

    《男人装》杂志8月号 2005年8月份第1期

    天道酬勤1212 7人参与回答 2023-12-08
  • 中国第一本音乐杂志

    1902年创作《夕歌》词曲:李叔同 1913年创作《春游》 1916年创作《南京大学校歌》、《三宝歌》 1941年创作《送别》、《梦》、《清凉》、《花香》、《世

    玉子狗尾草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9
  • 中国京剧杂志2001年第一期

    2000年10月,参加纪念京剧大师张君秋先生诞辰80周年庆祝活动2001年1月,参加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举办主办的首届全国京剧优秀青年演员评比展演2001年1月

    阳光365家具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8
  • 中国青年杂志第一任主编

    1923年10月20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创办的机关刊物《中国青年》杂志在上海淡水路66弄4号(原淡水路朱衣里252号)创刊。共产党员恽代英、肖楚女、林育南、任

    天秤座dan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7
  • 中国第一本汽车杂志

    《汽车族》隶属人民日报社,由《中国汽车报》主办,与全球著名汽车期刊美国《MOTOR TREND》版权合作;《汽车族》是集整合营销与体验营销于一体的汽车专业媒体集

    LiaoL童鞋 6人参与回答 2023-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