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善若水maggie
涂尔干关于社会学方法的论述是他整个理论体系中最重要的部分。主要谈及三个问题:一是什么是社会事实;二是社会事实的特性如何;三是如何研究社会事实。涂尔干认为社会事实是由外在于个人但又具有控制个人的强制力的行为方式、思维方式和感觉方式构成。社会事实的特性:(1)社会事实对个人来说是外在的、客观的;(2)社会事实具有强制性的力量;(3)普遍性,他们广泛地存在于一个社会之中。社会事实的研究策略,最基本的准则是,社会事实必须根据社会事实来解释。准则二:一种社会现象的起源和它的功能是两个不同性质的问题,对社会现象进行充分的解释,历史分析和功能分析缺一不可。还要运用比较的方法来求证。
吃蛋糕的鱼
涂尔干著作涉猎广泛,其主要的思想集中于四部巨著:《社会分工论》(1893年)、《社会学方法的规则》(1895年)、《自杀论》(1897年)、《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1912年),也是社会学研究的基础著作。作为现代社会学的开拓者,涂尔干一生出版了大量关于教育、宗教、自杀和犯罪的论文和专著,为社会学的规范化和科学化奠定了坚实基础,为社会学的独立学科地位的确立做出了巨大贡献。他确定了社会学的研究对象——社会事实:阐述了社会事实之间存在的结构、功能和因果的关系,制定了一系列社会学研究的实证规则,充实了此前空疏的社会学方法论,实现了孔德提出的建立实证主义社会学构想。他运用统计方法对自杀现象的研究,用人类学资料对澳大利亚土著居民的宗教研究,是社会学理论和经验研究相结合的范例,从而结束了西方社会学理论研究和经验研究长期脱节的状况。涂尔干的学术思想和研究方法,深刻影响了社会学的发展。《社会分工论》《社会分工论》是法国社会学家涂尔干1893年的博士论文,是其开山之作。一开始他就显示了他反对单一的功利主义思维的立场,他指出社会是多元的,是由种种矛盾的部分组成的,是要适应相互矛盾的种种需要的,必须有一种限定与平衡。他选取的题目是一个经济学的对象,但他却要从其中找出非经济的内核来。这本书的中心思想就是,劳动分工并不是纯粹经济现象。 书中主要阐述社会团结与社会整合为一种社会事实,该事实独立存在于个人之外,并具有独特特征,即称“集体意识”,而分工的真正功能是在两个人或者更多人之间创造出一种连带感,即集体意识(Collective Consciousness)。在《社会分工论》里,涂尔干认为只有社会成员间存在一定的向心力,即“团结”,作为成员集合体的社会才能存在。他进一步将社会团结分成“机械”与“有机”二种。道德是集体意识的反映,而法律则是社会借由道德的实体化而维持团结的一种努力。通过对二者的分析,涂尔干认为机械社会之后,文明不断扩张,社会职能也日益扩大, 人口的增加导致物质(每平方公里人口)跟道德(社会交往频率)密度增加,产生竞争生存物资的状态,如果不用战争去解决竞争压力,只能透过社会分工维持社会稳定。日趋复杂精密的社会分工,将各集团的人们纳入其中。透过分工,不同集团的人亦逐渐相互依赖。而在由机械社会向有机社会的转型中,传统集体意识的淡化影响了部分社会成员的人生定位,导致社会“失范(Anomie)”。他认为,机械团结到有机团结是历史的必然趋势,而分工事实上增进了人的团结与幸福。涂尔干得这点理论深受其导师的影响,同时对将来的社会科学的研究的影响也极其深远。许多当代的人类学家理论都建立在这个理论之上,比如安东尼·纪登斯的“四个面向”理论。美国学者塔尔科特·帕森斯(Talcott Parsons)、阿尔弗雷德·拉德克利夫-布朗(Alfred Radcliffe-Brown)等人的结构功能论也撷取引用了他的一些观点,即认为社会学在研究社会结构时重点之一在考察不同结构的功能(Function)。《社会学方法的规则》《社会学方法的规则》(Les Règles de la méthode sociologique)被视为涂尔干的重要著作,其奠定了社会学研究的方法及对象。在书中,涂尔干提出一个重要概念:社会事实(或称社会现象)。通过其概念的阐述,涂尔干认为社会事实为社会学确立的有别于哲学、生理学和心理学的独立研究对象。具有仅仅为社会学所研究的特殊对象和相应的独特研究方法,是使社会学变成一门独立的科学所必须具备的一般条件。从传统哲学的领域中提取出独特的社会学方法论,是该书的主要立意。社会学应视社会为一个“事物”(Social Facts as a Thing),它独立存在于个体之外,并对个体产生影响。社会事实具有客观性、集体性、强制性三个特点,并由特征阐述出语言、宗教、道德、法律,乃至于流行风尚,都是社会事实,因而都属于社会学的研究范畴。就此基础上,涂尔干提出了观察社会事实的原则,即客观性原则与特殊性原则。并提供了以观察与解释为主的社会事实分类及研究对策。同时,由于主张社会事实的关联性,涂尔干认为社会事实的比较研究较分割的理论阐述更具意义,由此萌生了社会科学的比较学研究。《自杀论》《自杀论》(Le Suicide)是涂尔干的一部巨著。在书中,涂尔干着手进行研究自杀的人们的特质,发现一种社会炼带的关系。从事自杀的人,与社会的涉入较少,呈现松散的状态;相反的,在某些很少从事自杀的群体中(天主教团体、犹太教团体),归纳出他们共有的特性,也就是宗教涉入生活的程度非常高,而且社会联结十分紧密。而同样的,人类社会中也出现过集体自杀的例子,这同样也是社会联结十分紧密的人才会从事的行为。因此,他可以将自杀的人们分成三种类型:利己的自杀、利他的自杀和失范的自杀。失范的自杀是社会价值的突然失去,无所适从而产生的自杀。他认为自杀是一种社会因素导致的现象,并且反映社会的混乱状况。社会中经常出现的现象是正常的,偶然出现的是不正常的。社会现象的本质难以确定,只能从外部去观察。社会现象有一定的功能。它们产生的原因要从社会环境中寻找,而反对作心理学与生物学的解释。所以,涂尔干认为自杀是一种常态,他认为自杀不应以个人心理探讨,自杀是社会影响个人的,所以应该以社会学的角度将自杀化为一种客观的社会事实,调查自杀率的变化。《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Les Formes élémentaires de la vie religieuse)为涂尔干晚年之作。他试从原始初民社会的基本互动方式,建构并认识社会构成的最基本元素。同时通过归结出一个社会构成的最基本要素有:神圣世俗之分,图腾崇拜,仪式,节日活动,氏族等要素,结合社会学的分析角度阐述这些元素的社会性,认定宗教也是一种社会事实。另外涂尔干还从上述延伸出崇拜团体(氏族)内依照神俗二分所建构出来的世界观与分类系统。按照神圣性,依次可以透过氏族的分类与诠释(包括对于善恶的观念),开展出对整个世界的观点与认知架构。这个想法,后来透过他侄子牟斯(Marcel Mauss)传给法国结构主义大师李维史陀(Levi-Strauss),为建构主义最原初的模型。该书重点分析澳大利亚土著居民的原始宗教,即氏族图腾信仰(Totémisme)。其材料取自英国学者在澳大利亚的实地考察报告,还借助了美国学者对北美印第安人和爱斯基摩人的考察资料,为人类学的研究方法提供了实际操作指南。涂尔干虽然并未在该书完整陈述自己终身研究的奥义,而上述几个元素的归总,对后世社会科学影响甚巨。但该书中因为取材及论述的问题,也遭到一些学者的批评。
cotillardw
涂尔干即迪尔凯姆,他的社会学方法论是实证主义的,也是唯理性、科学主义的。他指出社会学研究的对象应是社会事实,这种社会事实是整体的而不是个别的,是普遍的而不是特殊的;是群体行为而非个体行为。明确的独立研究对象使社会学显著区别于其他相关学科。迪尔凯姆为社会学确定了独立的研究对象,即社会事实。社会事实具有不同于自然现象、生理现象的特征和特殊的决定因素。社会事实以外在的形式“强制”和作用于人们,塑造了人们的意识。这种强制既指人们无法摆脱其熏陶和影响,又指对于某些社会规则拒不遵从将受到惩罚。社会高于个人,社会事实无法用生理学、个体心理学以及其他研究个体的方法来解释,而必须用社会学的方法、观点解释。迪尔凯姆的社会事实论及其一系列社会学理论概念,使社会学方法论具有实质性的内容。他运用统计方法对自 杀现象的研究,用人类学资料对土著居民的研究,是社会学理论和经验研究相结合的范例,从而结束了西方社会学理论研究和经验研究长期脱节的状况,对社会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埃米尔·杜尔凯姆(法语:Émile Durkheim,1858年4月15日-1917年11月15日),又译为迪尔凯姆、杜尔凯姆,涂尔干,杜尔干等,法国犹太裔社会学家、人类学家,法国首位社会学教授,《社会学年鉴》创刊人。与卡尔·马克思及马克斯·韦伯并列为社会学的三大奠基人,主要著作是《自杀论》及《社会分工论》等 。
主要解决: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第一步,找出你关心的问题,即你写的大致范围注意who,那些领域我关心这个问题,关注什么样的问题,关注的重要意义第二步么,确定问题
涂尔干关于社会学方法的论述是他整个理论体系中最重要的部分。主要谈及三个问题:一是什么是社会事实;二是社会事实的特性如何;三是如何研究社会事实。涂尔干认为社会事实
对社会学四种研究方法的认识 社会学研究方法有四种:调查研究、实验研究、文献分析、实地调查。 《社会研究方法》在作者三十余年的教学与研究经验基础上撰写,全书12章
素质教育视角下《社会研究方法》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论文关键词:素质教育;社会研究方法;教学改革;方法素养 论文摘要:《社会研究方法》是社会学专业的基础课程,能培养
这东西自己弄吧 研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