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342

且吃且增重
首页 > 期刊论文 > 论文关于弘扬乡贤文化的研究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小布丁儿0126

已采纳

4月20日下午,由光明日报、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伦理学会共同主办、光明网承办的“核心价值观百场讲坛”第十八场活动在中南大学举行。中南大学教授、中国村落文化研究中心主任胡彬彬以“乡贤文化与核心价值观”为题,为现场三百多名师生带来了一场精彩的讲座。乡贤是什么?乡贤文化应当如何古为今用?乡贤文化在当今社会实践中还存在哪些问题?光明网的资深网友、中南大学应用系统分析研究所教授陈赫在认真聆听本次讲座后,围绕这些问题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乡贤文化古为今用时要注意甄别精华与糟粕“乡贤”一词使用了一个“贤”字,想必造词者是想借此赋予乡贤人物、乡贤现象和乡贤文化以褒义。存在决定意识。乡贤一词出现于封建社会。这里的“贤”字的褒义,必定是以封建伦理、道德,以及封建主义的核心价值观为标准来衡量、筛选的。《现代汉语词典》里没有收录“乡贤”一词。只有贤达一词——有才能、德行和声望的人,例如“社会贤达”。以“乡里”替代“社会”,就构成了“乡贤”。所以,“乡贤”一词指的是乡里的有才能、德行和声望的人。乡贤有两类。一类是百姓口碑邻里旌表的乡贤。胡彬彬教授在“乡贤文化与核心价值观”的讲座上展示了一幅通旌表,它是“乡党亲友”完全自发地表彰一位乡贤“梁老先生”的,落款署名者120多人当中,没有一位梁姓本家。可见梁老先生多么地受到乡邻的敬仰、爱戴!用当今的事务类比,相当于海选基层人大代表不拉票、不贿选的方式直选出来的人大代表,有非常深厚的群众基础。所以我认为,虽然产生于封建社会,但是,是由老百姓“民意直选”的这一类“百姓口碑里的乡贤”与相应的乡贤文化当中,值得我们今天来借鉴、继承、发展的精华和可以用来充实、丰富当代的核心价值观的份量,是很重的。当然,也免不了会不同程度的受到封建核心价值观的污染。还有一类是皇封诰命树立牌坊的乡贤。从网络文献可以查得:浙江省湖州德清县钟管镇1993年在建尚坝村小学时,从地下发掘出一块“诰封荣禄大夫恩安县知县德清乡贤傅公家祠碑”,碑原立于尚坝村乡贤祠。是傅云龙纪念父亲傅羹梅功绩的碑石,傅羹梅曾在云南恩安县任知县,“乡贤”是其死后,皇帝册封的尊称。碑立于光绪庚子(1900)年冬,碑文由北洋大臣、文学殿大学士、直隶总督李鸿章撰写,由傅云龙用隶书书写。碑文15列,每列26字。现立于“由乐园”傅云龙塑像旁。这一类由皇帝册封表彰的乡贤,我认为其主旨应该是为封建社会的核心价值观“家天下”服务的。它弘扬的应该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封建帝王追求的最高规范。当然,也会有一些精华附着。乡贤文化属于传统文化。传统文化里面有精华,也有糟粕。那么,乡贤文化必定也是精华与糟粕共存的。乡贤文化在当今社会实践中的乱象令人担忧在当今社会有一些活动,虽然并没有明确地打出“乡贤”的幌子,但是,都与乡贤、乡贤现象、乡贤文化有些瓜葛。而其出发点和归宿,恰恰与胡教授讲座里提倡的正确主张与追求,严重地相悖离。这些现象令人担忧。“抢始祖”现象的背后如今,到处时兴“抢始祖”,包括抢夺名胜古迹的冠名权,甚至极端到垄断、排他——只此一家,别无分店的地步。有一个直辖市用暧昧但又很明白的广告词声称:“世界上有两个桃花源,一个在您心中,一个在某某(某直辖市名)某某(下属某县名)”您看,世界上只有两个,一个在您心中,那剩下的不就是“唯一”的吗?此处还开发了一个“伏羲洞”,借此表白本地人是中华始祖伏羲氏的后代,比炎黄子孙还要历史远久,还要正统 。靠贪腐浪得“乡贤”虚名现实社会里存在着一种耐人寻味的现象:用贪腐或其他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不义之财捐一个“某某委员”的头衔,在乡里就“名正言顺”地成了“乡贤”。再根据“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封建的裙带逻辑,家族就成了本村人五人六的“乡贤大户”。这就为家族贪腐构筑了以血缘为纽带的组织基础。这种家族式乡村贪污窝案的例子,不胜枚举。宗教文化的异化现象宗教的“丛林”与宝刹、高僧,本来是修行学法、弘扬普渡众生、劝人为善、与人为善的庄严场所和大德。可是,如今看看某些“不是乡贤胜似乡贤”的主持人物及其寺庙,疯狂地聚敛钱财不亚于最充斥铜臭的商场。,宗教文化里可资借鉴、改造后纳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里的精华,几乎完全异化为怪力乱神的符咒。宗族文化对现代民主建设是一把“双刃剑”乡贤、乡贤人物与乡贤文化大都与宗族相关联。现代社会主义政体结构应该是搞“五湖四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24个字里就有“民主、平等、友善”。宗族文化对于建设现代乡村基层政权机构,可能是一柄双刃剑,“既能载舟,亦能覆舟”。现今乡镇基层政权机构,有的已经被大姓家族掌控。无需拉票贿选,也无需抵制选民按自己的意志投票,完全按照法定程序,单凭大姓家族的“乡贤”,甚至仅仅凭家族血缘的纽带,大姓家族就可以稳操胜券。该如何保障小姓氏公民的合法民主权益,令人忧虑。续写家谱的利弊当今续写家谱成风。这对正常且正当的慎终追远、建树优良的好家风、忠厚传家,以及培育新的乡贤、乡贤人物和乡贤文化非常有好处。但是。一旦演化为争夺正统的继承权与合法性的争斗,即可造成危害无穷的恶果。小至于一个家族,中至于一个地方或企业,大至于国家,莫不如此。必须再次强调,我们从传统的乡贤文化里撷取养分古为今用来为“新时期如何构建新的乡贤文化来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践行提供更好的价值引领”时,必须先对传统的乡贤文化里的精华和糟粕进行仔细的甄别。应该精心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决不能一概继承。继承不是全盘肯定,而是扬弃;扬弃也不是全盘否定,而是甄别——选矿叫做跳汰、精选、富集、提高品位;俗语叫做“吹糠见米”:就像北方农民收割后的扬场,南方农民收割后,用风车车谷子,稻草的灰屑和瘪壳从出口吹去,饱满的谷粒从溜槽里收集。对历史上形成的“乡贤文化”也应该如此对待。(光明网记者 田文姝采访)

141 评论

2013rabbit

乡贤文化根植乡土、贴近性强,蕴含着见贤思齐、崇德向善的力量。在全国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工作经验交流会上,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宣部部长刘奇葆指出,要继承和弘扬有益于当代的新乡贤文化,发挥“新乡贤”的示范引领作用,用他们的嘉言懿行垂范乡里,涵育文明乡风,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乡村落地生根。为进一步凝聚乡贤力量,弘扬乡贤精神,充分发挥“新乡贤”在农村社会中的价值引领、道德教化、文化传承、促进发展等重要作用,现结合实际制定培育发展乡贤文化实施方案,具体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充分运用本地丰厚的乡贤文化资源,着力做好传承弘扬和创新发展,以乡情、乡愁为纽带,吸引和凝聚各方面的乡贤人士,用其学识专长、创业经验反哺桑梓,建设美好家园。

二、具体目标

(一)凝聚社会发展新力量。农村优秀基层干部、优秀企业家、道德模范、身边好人、感动人物等先进典型,在乡民邻里间威望高、口碑好,正日益成为“新乡贤”的主体,并成为新农村建设的建设者和引领者。培育乡贤文化,在社会上形成尊重乡贤、重视乡贤的浓厚氛围,能够进一步发挥乡贤人士的反哺作用,助力美丽乡村建设。

(二)培育精神文明新风尚。乡贤人士成长于乡土、奉献于乡里,对身边人的说服力、感染力和影响力更强,弘扬乡贤文化,有助于培育农村精神文明新风尚,引领新气象。

(三)树立道德领域新标杆。乡贤文化蕴含积极的奉献精神、创业精神、感恩精神等,对于乡村道德建设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也是农村道德领域的学习新标杆。

三、主要内容

(一)评乡贤

1.评选对象。籍贯属本村(社区)或现居住、就业于本村(社区)的村(居)民。

2.评选标准:

(1)遵纪守法、品德良好、为人正派、处事公正、群众公认。

(2)优秀基层干部、道德模范、身边好人、感动人物等,能以自身的言行和优秀品质垂范乡里,在当地民众中口碑好,认同度高。

(3)在各自行业和领域表现突出,热心公益事业,有较强的集体意识和奉献精神,积极为家乡办实事、办好事。

(4)在外经商办企业、从政、求学及各类专业技术人才,反哺家乡,推动家乡经济社会发展的成功人士。

3.评选方式。以院坝会、村民小组会、党员代表会等形式,充分发动村民参与,通过本人自荐、领导推荐、村民公选等方式充分挖掘身边的“新乡贤”。

(二)学乡贤

1.设置乡贤榜。各村(社),根据地理位置、人员分布情况,在中心区域显著位置设置“乡贤榜”,表现形式庄重、醒目、规范。

2.开展学习活动。充分利用梦想课堂、梦想沙龙、道德讲堂、身边好人微访谈、乡贤故事会、善行义举榜等群众性活动载体,学习宣传乡贤的典型事迹。在此基础上,组织引导村民向乡贤学习,营造争当乡贤的良好氛围。

(三)用乡贤

1.建立乡贤库。建立乡贤人才数据库,将辖区内评选出的乡贤登记造册,初次登记表请于12月20日前交党政办,后期陆续及时更新。

2.组建乡贤团。根据乡贤自身所长成立各种乡贤团,如乡贤艺术团、乡贤劝和团、乡贤智囊团、乡贤宣讲团、乡贤创业团等,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3.用好“乡贤人”。充分利用乡贤团的'不同特长,在村(社区)化解矛盾、经济发展、文明传播、丰富文化生活等方面发挥作用,让乡贤成为基层工作的左膀右臂,以实际行动为家乡建设贡献力量。

四、工作要求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乡贤是一方的人力资源与宝贵财富,也是左右地方发展进程、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承载地方文化习俗的重要依靠力量。各村(社区)要把乡贤工作作为落实宣传思想文化“基层工作加强年”的重要举措,加强领导,落实责任,细划任务,常抓不懈。

(二)广泛发动,精心组织。各村(社区)要结合当地实际,广泛宣传,深入发动,采取多种形式认真组织实施,确保活动落到实处,让乡间多些乡贤,让乡贤多回家乡。

(三)加强宣传,营造氛围。广泛宣传培育乡贤文化的目的和意义、先进典型和好经验、好做法,在全镇营造人人学乡贤、颂乡贤、争当乡贤的良好氛围。

乡贤文化根植乡土、贴近性强,蕴含着见贤思齐、崇德向善的力量,继承和弘扬有益于当代的乡贤文化,有助于积极发挥“新乡贤”的示范引领作用,从而用他们的嘉言懿行垂范乡里,涵育文明乡风,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乡村深深扎根,助力美丽乡村建设。根据中共黄骅市委《关于开展“弘扬‘五个文化’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活动的实施方案》的通知精神,特制定旧城镇关于弘扬乡贤文化活动的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先进理论为指导,认真研究探索、总结提炼具有旧城特色的乡贤文化及其表现方式,以乡情、乡愁为纽带,吸引和凝聚各方面的成功人士,用其学识专长、创业经验反哺桑梓,建设美丽乡村。

二、工作目标

(一)凝聚美丽乡村建设新力量。农村优秀基层干部、优秀企业家、道德模范、身边好人等先进典型,成长于乡土、奉献于乡里,在乡民邻里间威望高、口碑好,正日益成为“新乡贤”的主体,并成为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和引领者。开展弘扬乡贤文化活动,在社会上形成尊重乡贤、重视乡贤的浓厚氛围,能够进一步激发乡贤文化的战斗力,凝聚乡贤主体的优秀资源,助力美丽乡村建设。

(二)形成人人讲奉献、思奋进的新风尚。乡贤文化成长于乡间,对身边人的说服力、感染力和影响力更强,弘扬乡贤文化,有助于引领基层社会精神文化建设。

(三)树立道德学习新标杆。乡贤文化蕴含积极的奉献精神、创业精神、感恩精神,对于农村道德建设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也是农村社会精神文化领域的学习新标杆。

三、主要内容

(一)开展“评乡贤”活动。在全镇40个行政村广泛开展“评乡贤”活动,通过群众推荐、投票评选,公开表彰等,树立乡贤典范。

(二)开展“学乡贤”活动。结合美丽乡村建设,通过绘制文化墙、建“善行功德榜”、制作宣传片、开展学乡贤演讲等活动,在全镇掀起学习热潮。

(三)开展“做乡贤”活动。开展乡贤文化进机关、进企业、进机关活动,让更多从农村走出去的乡贤游子回乡建设家乡,以实际行动为家乡建设贡献力量。

四、几点要求

一是提高认识,统一思想。弘扬乡贤文化,能够形成人人学乡贤,争当乡贤的良好氛围,对于促进美丽乡村建设,建设新农村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所以一定要常抓不懈,狠抓落实。

二是广泛发动,精心组织。要结合我镇实际,广泛宣传,深入发动,采取多种形式认真组织实施确保活动落到实处,让乡间多些乡贤,让乡贤多回家乡。

三是加强协调,形成氛围。要确保活动落到实处,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建设活动,营造人人学乡贤、重乡贤,争当乡贤的良好氛围。

178 评论

甜甜起司wasabi

传承文化就是我们要继承过去古老的文化的精髓,而发展文化,就是把我们古代的文化继续发扬光大。

267 评论

相关问答

  • 弘扬传统文化毕业论文

    如何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我非常之荣幸的参加了宁海县的首届公民道德公益大讲堂,本次大讲堂的主题是“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做有道德的人”,大讲堂的目的是“构建和谐

    无锡一号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8
  • 中国精神的弘扬研究论文大全

    弘扬民族精神什么是祖国?祖国就是我们脚下的这片土地和土地上的人们,是每一个中国公民,是我们整个中华民族。祖国是我们大家的家。祖国在那里?祖国就在我们面前,就在我

    条野太浪 5人参与回答 2023-12-10
  • 论文关于弘扬乡贤文化的研究

    4月20日下午,由光明日报、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伦理学会共同主办、光明网承办的“核心价值观百场讲坛”第十八场活动在中南大学举行。中南大学教授、中国村落文化研究中心

    且吃且增重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8
  • 弘扬传统文化论文参考文献

    如何对待传统文化在很长一段时间,没有任何问题。到了现代社会,在中国与西方文明的碰撞中,我们开始了自己的民族传统文化的反映,并在很大程度上调整传统文化。然而,这样

    成都蜀道装饰 2人参与回答 2023-12-06
  • 弘扬精神的论文题目

    关于中国精神的好题目: 1、《国无精神不强》。 2、 《永不消弭的中国精神》 。 3、《书写新时期的中国精神》 。 4、《中国精神,一脉以承》。 5、 《中国精

    喵喵咩咩喔喔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