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6

  • 浏览数

    276

小韵子39
首页 > 期刊论文 > 与视唱练耳相关的论文题目

6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小甜甜不赖你

已采纳

音乐专业的论文题目有很多,下面学术堂整理了二十个好写的论题,供大家参考:1、多媒体技术在视唱练耳教学中的应用2、高校音乐专业合唱训练与视唱练耳的关联互动3、公民社会塑造过程中的高校职能研究4、冷爵士的艺术风格研究5、论歌唱中“声”与“情”的关系6、论民族声乐艺术传统的继承与发展7、论声乐学习和演唱中心理调适的作用8、论西方音乐剧的发展脉络9、论中国传统音乐中“和”的审美内涵10、论中国近现代声乐演唱发展的多元化11、论中国艺术歌曲的风格及演唱特点12、浅述抗战时期在重庆创作的音乐13、浅谈“微笑”在声乐学习中的重要作用14、浅谈西方民族音乐对我国民族音乐的影响15、如何将视唱练耳与基本乐理教学相互渗透16、如何提高即兴伴奏的能力17、印度宝莱坞电影音乐的特点18、由中国好声音引发的思考19、《试论民歌演唱方法训练与民歌地域风格把握——以陕北民歌为例》20、贝多芬钢琴奏鸣曲《暴风雨》第一乐章中减七和弦的使用技法及其审美

247 评论

一袋馋师

硕士论文开题报告要这样写,通过的几率还会大些

119 评论

休普若斯

1、美国黑人早期布鲁-鲁斯音乐的兴衰(1890-1929)2、高等学校音乐表演专业学业表现性评价研究3、音乐意义存在方式并及真理自行置入艺术作品的形而上学研宄4、全球化背景下贵州苗族音乐传播研究5、中国社会音乐教育钢琴课程之文化阐释与建构6、音乐心理视角下的肖邦第二钢琴奏鸣曲7、西方指挥艺术风格类型研究8、隋唐宫廷音乐表演研究9、卡拉斯的薇奥列塔10、学分制下艺术设计教学模式研究11、论打击乐与电子音乐的结合12、基于元理论的音乐表演艺术组织战略管理研究13、19-20世纪中叶捷克音乐的社会学研究14、内地音乐资源对澳门当代音乐的影响15、普通高校音乐表演专业课程体系重构研究以上十五个音乐专业方向的毕业论文题目由学术堂提供

276 评论

我不是小痴

如何发给你?

108 评论

爱做美梦的鱼

如果同学想让自己的论文题目变得更加新颖,可以试着将两个主题结合在一起。例如:

1、人的身心不断受到诸多外部因素的影响,声音就是其中之一。如果你想让自己的论文与生物学或心理学有关,可以从以下方面来探索音乐:

2、从人类文明的早期开始,音乐文化就是其发展不可替代的一个方面。如果你对音乐史或其与社会的相互关系感兴趣,可以研究:

3、技术对音乐创作、发展和传播的贡献。如果技术是你感兴趣的领域,可以选择下列主题:

266 评论

海豹糯米糍

简析视唱练耳在声乐演唱中的实践应用论文

在平时的学习、工作中,大家都接触过论文吧,论文是描述学术研究成果进行学术交流的一种工具。还是对论文一筹莫展吗?以下是我整理的简析视唱练耳在声乐演唱中的实践应用论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摘要:

为完善现代声乐教育体系,促进声乐专业教学模式的逐步革新与改良,指导教师应当清楚地认识到视唱练耳对声乐教育的影响,并利用课上教学实践组织具备针对性的专项训练活动,有效强化声乐专业学生的唱词能力与情感表达能力,深化学生对音乐节奏、曲调变化等不同方面的理解能力与认知能力,充分提高声乐学习者的乐句记忆力与听觉准确性,为学生学习更高层次的声乐演唱技巧打下坚实的学科素养基础。本文主要分析了视唱练耳训练的主要内容及其与声乐学习的内在关系,并指出了进行视唱练耳训练的重要作用与现实意义。

关键词:

视唱练耳;声乐演唱技巧;音乐教育;

引言:

视唱练耳课程是一门基础性的重要课程,是学生在学习高难度声乐演唱技巧之前必须重点学习的关键性内容,高水平的视唱练耳训练能够帮助声乐学习者快速积累有价值的听觉经验与演唱技巧,促进声乐学习者乐感的形成与发展,起到深化声乐学习者对音程、调性、节拍、旋律等各个方面的审美认识的特殊作用。视唱练耳作为音乐教育的核心部分,具备较高的学习价值,声乐学习者必须在专项训练中不断克服不利因素,提升自身的节奏把控能力与旋律感知能力,在准确判断音乐作品思想内涵的基础上找准自身的音色、音高,做到准确发声。

一、视唱练耳训练的主要内容与训练重点分析

作为学生学习声乐技巧的基础性入门训练,视唱练耳主要由视唱、练耳这两个部分构成,需要声乐学习者充分调动自身的感官感知能力,使眼、耳、口、鼻等器官进行紧密配合。其中视唱部分的学习较为简单,学习者可快速浏览并按前后顺序默读音乐作品的曲谱,利用标准的唱名方法对乐谱中所展现的音乐旋律进行歌唱,这一部分的课程学习以训练、强化声乐学习者的音乐符号辨识能力与记忆能力为主,学习者必须在短时间内熟悉休止符、节拍、调号等常用音乐符号,通过掌握基础性的音乐表达方式与曲谱结构保证自身表演的准确性与完整性。练耳部分的课程内容以训练声乐学习者在听觉方面对细微乐音的精确辨识能力与识别准确性为主,学习者应当通过系统性的严格训练掌握准确分辨个人音色与音调的技巧,学会分辨音程的长短与节奏的快慢,避免在舞台表演活动中出现节奏把握不准、变调不及时等问题。视唱练耳训练能够教会声乐学习者在声乐表演的过程中合理运用自身所学的基础性乐理知识,锻炼个人的演唱技巧,充分提高个人的演唱能力与乐曲旋律把握能力。通过接受视唱练耳训练,声乐学习者可主动构建与逐步完善个人的音乐知识网络与技能结构,理解不同风格声乐作品的思想内涵,并在理解作品内在思想主题的前提下进行演唱,掌握科学发声与快速读谱的技巧[1]。

二、视唱练耳训练对提高声乐学习者声乐演唱能力的必要性分析

高质量的视唱训练可帮助学生养成连贯、持续地视唱整首音乐作品的练习习惯,处理好作品中不同段落之间的连接部分与旋律转折。声乐学习者应当进行不间断的刻苦练习,把握创作者在作品中所描绘的音乐主题,将乐器所奏出的乐音与曲调准确无误地记录在乐谱上。在实际表演过程中,声乐表演者阅读乐谱的速度必须比自身演唱的速度稍快一到二小节,不断预读下一小节的主要内容并为旋律变化与节奏跳跃做好准备,以此保证连续不断的演唱效果,提高表演的流畅度与稳定性。初学者必须经过长期训练才能掌握基础性的读谱技巧,快速处理读谱过程中所接触到的各式各样的音乐符号,在速读乐谱的同时迅速识别旋律节奏,准确唱出音高[2]。

开展练耳能力训练能够促进声乐学习者个人专业素养的不断提高与学习能力的进步,使之能够快速辨识并记忆曲谱中的音乐符号,为其流畅演唱音乐作品奠定个人能力基础。学习者必须在练习过程中重点强化自身对不同乐器与其他演唱者音色的辨识能力,指导教师必须意识到声乐教学中的练耳能力训练可使学生精准判别演唱过程中音乐旋律的音质、音色、音高等各方面的特点。声乐学习者可与其他学习者进行默契配合,根据舞台条件与表演要求调整自身的发声方式与声调,选择较为适宜的发声位置,从而提高声乐演唱练习的实际效率,保证声乐教学活动的科学性、全面性、合理性,突出声乐演唱技巧训练的实践性,通过运用自身所掌握的声乐演唱技巧与专业化理论知识,对作品的艺术价值进行独立鉴赏与系统性评析,不断提高个人的艺术创作能力与文化理解力,结合舞台表演实际环境进行持续不断的练习[3]。

三、视唱练耳训练对声乐学习者个人能力的促进作用分析

(一)强化学生的识谱读谱能力

为提高学习者对声乐作品内在结构与曲谱的解读能力,任课教师应当通过组织学生参加视唱练耳活动使之熟悉和弦、节奏、音程等基础性音乐元素,提高对曲谱主要内容的掌握程度,并根据自身的音乐理论知识储备与个人所掌握的演唱技能为演唱活动做好准备。接受过专业化训练的声乐学习者能够根据自身所处的表演环境适当调整读谱、识谱的速度,克服外在环境因素的影响,准确把握旋律的节奏,在速读曲谱后采用合理的方法塑造作品中的音乐形象,并从多角度分析作品的主题、创作背景、音乐表情与艺术风格,正确解读排列方式各不相同的音乐词汇与音乐语言,提升自身的音乐艺术鉴赏能力。通过参加视唱练耳训练,声乐学习者能够全面、准确地掌握声乐表演艺术中最为关键的知识与技能,高效处理音乐作品的歌词与旋律节奏,把握视唱练耳与声乐演唱之间的内在关联性[4]。

视唱练耳训练不仅能够强化声乐学习者的读谱能力,还具备促进学习者个人记忆力发展的特殊作用,学习者能够在练习过程中积累大量可作为参照的音响信息,从而提高对旋律的记忆能力与演绎能力,提高表演活动的有效性;将练习素材中的.音阶进行模进练习可强化学习者的曲谱记忆力,在头脑中形成对乐谱内在元素的深刻印象。

(二)促进学生乐感与节奏感的形成与发展

接受练耳训练的声乐学习者具备较强的听觉感知能力,有能力通过把控作品中所包含的各种音乐元素塑造动人的音乐形象,利用自身的音准把握能力,快速辨识声音的位置与旋律的递进速度,不断采用具备实用性的演唱技巧丰富乐音的音色与舞台音响效果,提高声乐演唱的表现力。重复性较强的听觉能力训练可帮助声乐学习者树立符合行业主流标准的音乐理念与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利于学习者舞台表演能力与节奏把控能力的不断提高。声乐学习者可在练耳训练的过程中形成良好的节奏感,在演唱过程中根据具体情况调整乐句的调性与音高,形成对声乐作品的整体性、概括性认知。声乐作品通常都具备鲜明独特的节奏,因此声乐教育者必须通过视唱练耳训练强化学习者对节奏的把握能力,学习者可在训练过程中探索潜在的提升空间,在掌握好自身音色的前提下找准作品的节奏,避免因自身无法找准节奏而难以准确演唱声乐作品。一个优秀的声乐演唱者不仅要具备较强的音色辨识能力与节奏把控能力,还应在演唱过程中突出不同乐句之间音色的差异与情感层面的强弱,形成富有层次感的表演效果,充分发掘各类声乐作品的思想内涵与表演潜力。

视唱练耳训练对声乐学习者乐感的形成有着显著的促进作用,学习者可利用自身的音乐作品解读能力,分析作品所蕴含的艺术内涵与文化意境,并根据主题思想与艺术理念、表现方式的差异选择符合作品真实情感的演唱风格,灵活调整乐音的旋律与演唱力度,形成高低搭配与强弱对比,准确完整地表达出作品所蕴含的真情实感,避免声音过于高亢或低沉,协调好对乐感的把握,保证与各个演唱者的声音与声调达成无缝融合,处理好声乐作品中的长音与高音,进行有节奏的换气。

(三)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与表演能力

完整、有序的视唱练耳训练可显著提升声乐学习者的专业素养与对音乐作品的解读能力,接受过系统性指导与训练的学习者可发现声乐演唱过程中曲调的偏差与节拍的错误,不断积累丰富的表演经验,学会识别并快速记忆、整理多样性的音乐词汇,强化自身对有着不同演唱风格、表现形式、主题思想的声乐作品的认知与体会,从而拓宽自身的专业视野,强化个人的艺术鉴赏能力与作品品鉴能力,通过辨识能力的培养感受声乐艺术的独特魅力与文化价值。在强化训练后,声乐学习者能快速、精确地识别各类音乐元素,并形成对乐曲调性、段落结构、演唱力度的复合感知能力,把握不同乐曲所使用的调式之间的微小差异,提高对声乐作品演唱技巧、速度、力度的了解程度,激发声乐学习者的内在感知能力。

声乐学习者可在持续性的视唱练耳训练活动中深入感受音乐作品的整体风格与表现形式,在不同层面获得更多启发与感悟,使自身对声乐演唱技巧的学习建立在强烈的探究兴趣之上,通过使用专业化的高难度演唱技巧以独具匠心、高水平的表演完整地诠释、阐明声乐作品的思想内涵,通过快速读谱与准确选定音高将乐谱中的音符转化为具备较强艺术感染力与感官刺激效果的乐声,使观众从不同角度思考作品的艺术鉴赏价值[5]。

四、结论

在学习高层次的声乐演唱技巧的过程中,学生可根据不同声乐作品的节奏特点与调性变化规律调整自身的发声方式,在视唱练耳训练中引入声乐演唱中常用的气息转换方法与多种腔体共鸣技巧,认识到声乐演唱与视唱练耳的内在关联性,采用正确的学习方法,强化自身对音乐节奏旋律的掌握能力与对音准的定位能力。任课教师应当为视唱练耳训练提供不同体裁、不同风格的练习素材,使学生能够通过个性化的表演将音乐作品的内在思想主题表达出来,全面提高学生在声乐演唱过程中的艺术表现力与感染力,为学生发挥自身创造力与个人专长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参考文献

[1]谌晓.简析视唱练耳在声乐演唱中的实践应用[J].北方音乐,2020,(07):55+57.

[2]张广梅.视唱练耳与声乐演唱的关系刍议[J]中国农村教育,2019,(36):53.

[3]孙智慧视唱练耳--通往音乐艺术殿堂的阶梯[J].华夏 教师,2019,(32):69-70.

[4]韩瑞芳.简析视唱练耳在声乐演唱中的实践应用[J].黄河之声, 2019,(16):48-49.

[5]郑旗,张东东.视唱练耳对声乐演唱技巧的影响[J].黄河之声,2019,(12):65.

190 评论

相关问答

  • 与视唱练耳相关的论文题目

    音乐专业的论文题目有很多,下面学术堂整理了二十个好写的论题,供大家参考:1、多媒体技术在视唱练耳教学中的应用2、高校音乐专业合唱训练与视唱练耳的关联互动3、公民

    小韵子39 6人参与回答 2023-12-09
  • 影视史学相关论文题目

    (一) 主要论著《克丽奥之路:历史长河中的西方史学》 复旦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史学,文化中的文化:文化视野中的西方史学》(与张广勇合著,第一作者) 浙江人

    黄小仙128 4人参与回答 2023-12-11
  • 关于视唱练耳论文选题依据怎么写

    论文选题的依据及意义有以下方面: 一、选题的依据 关于论文选题的依据,首先我们来明确“依据”的意思。“依据”的意思是基础,按照、根据。把某种事物作为依托或根据,

    Doris翼寻寻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9
  • 视唱练耳命题论文写作

    今年附中现在已经考完了.我也是考高一的.27号考完的三试.附中的考试时间网上都有.考的话,如果你不在北京,附中还在太原、长沙、南京有考点(只是初试,如果进了复试

    真龙木木 5人参与回答 2023-12-10
  • 和企业教练技术相关的论文题目

    企业管理有规律可循——企业运行轨道的探索及其对企业管理的现实意义 张康宁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2007-05-15 期刊 0 24 2 转型经济中

    阿岚懒懒 3人参与回答 2023-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