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293

天晟哥哥
首页 > 期刊论文 > 变压器国内外研究现状论文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Lisa艳艳

已采纳

继电保护装置的配置和整定值为适应其需要必须随之进行调整 1 国内继电保护现状 只有继电保护技术顺应潮流才能完美配合电力系统发展的需求,而继电保护的新的发展方向体现在当今社会的各大先进技术中,如电子、通信与计算机等,将这些高新技术与继电保护相结合,给继电保护技术注入了新鲜的血液。上世纪70年代末我国开始了计算机继电保护的相关研究。1894年我国某大学率先研制出输电线路微机保护装置,经过有关专家的检测和鉴定后运用到系统中,代表了我国继电保护的发展打开了新局面,微机保护进入到推广期。短短几年时间,微机保护已别具特色,线路和设备都有不同原理、不同机型的保护,出现了一批具有良好性能、多重功能、有效可靠动作的新型继电保护装置。在研究过程中,微机保护的软件、算法等方面也取得了很多理论成果,可以说从90年代开始我国继电保护技术已进入了微机保护的时代[2]。新型的继电保护装置是在多种原理、多种设备的微机保护装置的支持下实现的,中国目前已有500多座综合自动化变电站已投运或即将投运,而我国关于这方面的研究一直到20世纪80年代后期才起步,由此可见我国在变电站继电保护的研究方面发展十分迅速。如今我国变电站已广泛采用微机监控技术,提高了设备的自动化程度,大大降低维修所需费用和人员工作量。随着光电技术在传感器应用领域研究的突破,《变电站网络与通信协议》的颁布实施,以太网通信技术的广泛应用以及智能断路器技术的发展,数字式变电站技术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3]。2009年5月,国家电网公司提出了“立足自主创新,以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标准为原则,建设以特高压电网为骨干网架,各级电网协调发展,具有信息化、自动化、互动化特征的坚强智能电网”的发展目标。与此同时,智能变电站作为智能电网的基础,其建设关乎坚强智能电网目标的实现,国家电网公司先后出台了智能变电站技术导则、设计规范、继电保护技术规范等一系列相关标准[4]。论文网 2 国外继电保护现状国外的继电保护已发展了百余年,上世纪90年代,随着微机技术的发展,新兴的改善和提高继电保护性能的原理和方案不断出现,使得保护装置需要更强大的硬件支撑。恰逢集成电路和计算机等技术迅猛发展,微机保护硬件的发展也把握了良好机遇,使得其结构更为合理,性能更加完善。国外微机保护领域发展的20余年里,在保护的设计上经历了若干次的更新换代,将微处理器技术与多种算法相结合,致力于为新型微机保护的开发和完善打造良好的实现条件[5]。 西门子公司的完全分散式控制系统是相关科研工作的一项重大进展,它将“单元”设置为基本部件,适用范围广泛,主要分散布置在各电压等级的一次开关站附近,主要工作内容为进行数据采集进而进行检测、控制继电保护各项任务的运行、在合适的时机采取相应的继电保护措施等。在这些作业过程中,中心计算机通过电缆或光缆收集各“单元”的数据,给每台负责接收的计算机发布命令,使其严格执行命令以确保运行的安全稳定性。此系统在扩展性方面有突出优势,同时,在数据传输过程具有较强的抗电磁场干扰能力,有利于实现无人值守的目标。

199 评论

银眼的狮子王

浅议电力变压器论文

在现实的学习、工作中,大家都跟论文打过交道吧,论文写作的过程是人们获得直接经验的过程。写起论文来就毫无头绪?以下是我帮大家整理的浅议电力变压器论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摘要: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发展,电力工业规模迅速的壮大起来,电力变压器的单台容量和安装容量快速增长。本文针对实际工作中常遇到的问题,从变压器的构成;变压器的噪音;变压器的防雷;变压器故障四个方面,来进行阐述。

关键词: 构成噪音防雷故障

变压器是一种用于交流电能转换的电气设备。它可以把一种交流电压、交流电流的电能转换成相同频率的另一种交流电压、交流电流的电能。变压器在电力系统中的主要作用是变换电压,以利于电能的传输。电压经升压变压器升压后,可以减少线路损耗,提高送电经济性,达到远距离送电的目的。电压经降压变压器降压后,获得各级用电设备的所需电压,以满足用户使用的需要。

一、变压器的构成

为了改善散热条件,大、中容量的电力变压器的铁心和绕组浸入盛满变压器油的封闭油箱中,各绕组对外线路的联接由绝缘套管引出。变压器由器身、油箱、冷却装置、保护装置、出线装置及调压装置等部分组成:器身包括铁心、绕组、绝缘结构及引线等;油箱包括本体(箱盖、箱壁和箱底)和一些附件(放油阀门、小车、油样油门、接地螺栓及铭牌等);冷却装置包括散热器和冷却器;保护装置包括储油柜、油位计、安全气道、吸湿器、测温元件、浮油器及气体继电器等;出线装置包括高压套管、低压套管等;调压装置即分接开关,分为无载调压和有载调压装置。

二、变压器的噪音极其措施

变压器在运行中产生的声音主要是硅钢片在磁场的作用下产生的磁致伸缩和器身由于电磁力所引起的振动,和冷却系统风机和风扇产生的噪音。声音的振动频率在16Hz~2000 Hz之间可引起人们的'听觉,次声和超声都是人们的听觉所感受不到的。电力变压器噪声的传播是由铁心到夹件、绕组,同时由铁心到空气。为了降低噪声可以减少铁心硅钢片磁致伸缩,降低磁通密度是降低噪声的有效措施,但降低磁密又会导致铁心尺寸增大,从而增加铁心硅钢片的数量,会造成成本的增加。所以应该把成本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来降低噪声。也可以在变压器适当的位置加缓冲件,如在铁心和低压绕组间加橡胶适形撑块,其作用是一面撑紧低压绕组,一方面起到缓冲作用,使声音通过缓冲结构而得到衰减。

三、变压器的防雷

据不完全统计,年平均雷暴日数在35—45的地区,10kV级配电变压器被雷击损坏率占其总数的4%—10%。损坏的主要原因是变压器避雷器装设不当和接地引下线接线不妥。主要表现为:变压器高压侧避雷器利用支架作接地引下线;变压器中性点及高低压侧避雷器分别接地;避雷器未作预防性试验;低压侧未装设避雷器;接地引下线截面过小及引线过长等。

四、变压器故障

根据变压器运行现场的实际状态,在发生以下情况变化时:需对变压器进行故障诊断。正常停电状态下进行的交接、检修验收或预防性试验中一项或几项指标超过标准;运行中出现异常而被迫停电进行检修和试验;运行中出现其他异常(如出口短路)或发生事故造成停电,但尚未解体(吊心或吊罩)。当出则上述任何一种情况时,往往要迅速进行有关试验,以确定有无故障情况。

故障判断的步骤:

①判断变压器是否存在故障,是隐性故障还是显性故障。

②判断属于什么性质的故障,是电性故障还是热性故障,是固体绝缘故障还是油性故障等。

③判断变压器故障的状况,如热点温度、故障功率、严重程度、发展趋势以及油中气体的饱和程度和达到饱和而导致继电器动作所需的时间等。

④提出相应的反事故措施,如能否继续运行,继续运行期间的安全技术措施和监视手段或是否需要内部检查修理等。

由于变压器故障涉及面较广,具体类型的划分方式较多,如从回路划分主要有电路故障、磁路故障和油路故障。而对变压器本身影响最严重、目前发生机率最高的又是变压器出口短路故障,同时还存在变压器放电故障等。

变压器短路故障主要指变压器出口短路,以及内部引线或绕组间对地短路、及相与相之间发生的短路而导致的故障。这类故障的案例很多,特别是变压器低压出口短路时形成的故障一般要更换绕组,严重时可能要更换全部绕组,从而造成十分严重的后果和损失,因此,尤应引起足够的重视。例如:某110kV、31。5MVA变压器(SFS2E8—31500/110)发生短路事故,重瓦斯保护动作,跳开主变压器三侧开关。返厂吊罩检查,发现C相高压绕组失团,C相中压绕组严重变形,并挤欢囚板造成中、低压绕组短路;C相低压绕组校烧断二股;B相低压、中压绕组严重变形;所有绕组匝问散布很多细小铜珠、铜末;上部铁芯、变压器底座有锈迹(事故发生当天有雷雨)。原因:①变压器绕组松散。②该变压器撑条不齐且有移位、垫块有松动位移。③绝缘结构的强度不高。

放电对绝缘有两种破坏作用:一种是由于放电质点直接轰击绝缘,使局部绝缘受到破坏并逐步扩大,使绝缘击穿。另一种是放电产生的热、臭氧、氧化氯等活性气体的化学作用,使局部绝缘受到腐蚀,介质损耗增大,最后导致热击穿。如某63MvA、220kv变压器在进行1。5倍电压局部放电时,有放电声响,放电量达4000—5000pC。改为匝间1.0倍电压,线端1.5倍电压的支撑法时,无放电声响,放电量也降为1000pC以下。拆升变压器检查,发现沿端部绝缘角环有树枝状放电痕迹,系绝缘角环材质不良所致。沿固体绝缘表面的局部放电,以电场强度同时有切线和法线分量时最严重。原因:局部放电故障可能发生在任何电场集中或绝缘材质不良的部位,如高压绕组静电屏出线、高电压引线、相间围屏以及绕组匝间等处。

变压器是在电力系统和电子线路中应用广泛的电气设备。在电能的传输、分配和使用中,变压器是关键设备,具有极其重要意义,所以在实际工作中要对变压器予以高度的注意。

参考文献:

[1] 李丹娜、孙成普编著, 电力变压器应用技术[M]. 中国电力出版社. 2009(05).

[2] 谢毓城主编,电力变压器手册[M].机械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3(02).

摘要:

变压器在发生事故之前,通常都会有异常情况,因为变压器内部故障是由轻微发展为严重的。变压器的故障常被分为内部故障和外部故障两种。内部故障为变压器油箱内发生的各种故障;外部故障为变压器油箱外部绝缘套管及其引出线上发生的各种故障。文章主要分析变压器运行的检查维护及故障处理的方法,可供广大同行技术参考。

关键词:

变压器;运行维护;故障:分析;处理

一、变压器运行中的检查维护

变压器在发生事故之前,一般都会有异常情况,因为变压器内部故障是由轻微发展为严重的。值班人员应随时对变压器的运行状况进行监视和检查。通过对变压器运行时的声音、震动、气味、变色、温度及外部状况等现象的变化,来判断有无异常,分析异常运行的原因、部位及程度,以便采取相应措施。

(1)检查变压器上层油温是否超过允许范围。

(2)检查油质,应为透明、微带黄色,由此可判断油质的好坏。

(3)应检查套管是否清洁,有无裂纹和放电痕迹,冷却装置应正常。

(4)变压器的声音应正常。正常运行时一般有均匀的嗡嗡电磁声。

(5)天气有变化时,应重点进行特殊检查。

二、变压器运行中出现的不正常现象的分析

(一)声音异常

1.变压器正常运行时声音应为连续均匀的“嗡嗡”声,如果产生不均匀或其他响声都属于不正常现象。

2.内部有较高且沉着的“嗡嗡”声,则可能是过负荷运行,可根据变压器负荷情况鉴定并加强监视。

3.内部有短时“哇哇”声,则可能是电网中发生过电压,可根据有无接地信号,表计有无摆动来判定。

4.变压器有放电声,则可能是套管或内部有放电现象,这时应对变压器作进一步检测或停用。

5.变压器有水沸声,则为变压器内部短路故障或接触不良,这时应立即停用检查。

6.变压器有爆裂声,则为变压器内部或表面绝缘击穿,这时应立即停用进行检查。

7.其他可能出现“叮当”声或“嘤嘤”声,则可能是个别零件松动,可以根据情况处理。

(二)油温异常

1.变压器的绝缘耐热等级为A级时,线圈绝缘极限温度为105℃,根据国际电工委员会的推荐,保证绝缘不过早老化,温度应控制在85℃以下。若发现在同等条件下温度不断上升,则认为变压器内部出现异常,内部故障等多种原因,这时应根据情况进行检查处理。

2.导致温度异常的原因有:散热器堵塞、冷却器异常、内部故障等多种原因。这时应根据情况进行检查处理。

(三)油位异常

变压器油位变化应该在标记范围之间,如有较大波动则认为不正常。常见的油位异常有:

1.假油位,如果温度正常而油位不正常,则说明是假油位。运行中出现假油位的原因有呼吸器堵塞、防暴管通气孔堵塞等。

2.油位下降,原因有变压器严重漏油、油枕中油过少、检修后缺油、温度过低等。

218 评论

小坦克秋

变压器 开题报告

变压器是利用电磁感应的原理来改变交流电压的装置,主要构件是初级线圈、次级线圈和铁芯(磁芯),是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制成的静止用电器。

1 、国内外对变压器差动保护的研究现状

变压器常有的保护有过电流保护、电流速断保护、瓦斯保护等。但他们有一些不足之处,过电流保护动作时限比较长,切除故障不迅速;电流速断保护由于“死区”的影响使保护范围受到限制;瓦斯保护只反映变压器的内部故障,但不反映外部故障。而变压器差动保护就是为了解决这问题的。

差动保护分为纵差动保护和横差动保护,纵差动保护用于单回路,横差动保护用于双回路。变压器差动保护是纵差保护。变压器差动保护是根据基尔霍夫定律产生的,保护原理简单,易实现,是变压器的主保护之一。一般容量在6.3mva以上应装设纵差动保护,差动保护是利用故障时产生的不平衡电流来动作,保护灵敏度很高,动作迅速。经过许多人的研究,变压器差动保护已经得到很好的发展,保护的正确动作率有了很大的提高。

由于变压器自身的原因、互感器的误差、保护装置等方面的因素,造成变压器不平衡电流,它是引起差动保护误动作的一个重要原因。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现在的差动保护装置都采用比率动作曲线,传统的基于ct变压器比率制动曲线,由于ct饱和等因素,斜率一般都较大,曲线较高,改用ect后,由于ect不饱和且具有良好的线性,因此比率制动作曲线不需要制定太高,甚至可以指定成水平线。

另外,励磁涌流也是在研究变压器差动保护是不可避免的问题,这个问题通过加励磁涌流闭锁来消除,经过大量研究,现在主要闭锁原理有以下几种:

二次谐波闭锁原理,利用励磁涌流时存在大量的二次谐波,而非励磁涌流时二次谐波很小的原理,形成了二次谐波闭锁,在实际中使用最多的方法之一。但是,随着电力系统的发展,这种方法出现了越来越大的问题,突出的表现就是由于电力系统各种电容的影响,变压器内部故障下二次谐波含量可能变得很高,但在励磁涌流时二次谐波又可能变得很低(当变压器饱和磁通较低时),所以这种方法需要进一步改进。

间断角原理和波形对称原理,是观察励磁涌流波形,发现涌流存在很小波变化方法。此方法解决了傅里叶算法不能完全提出暂态信号的特征的'缺点,适合于电力系统的暂态分析。由于需要较高的采样率,装置的硬件成本变高,同时,电力系统正常情况下也存在高次谐波可能影响判断,所以此方法也需要发展完善。

神经网络方法以及模糊控制理论等识别方法是比较新兴的方法。神经网络方法过程比较繁琐,需要大量的数据,但它充分发挥了人脑计算能力强、自学能力强、容错性、自适应性等优点,

是研究和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模糊控制理论是将多个输入量及相关的保护判据给予不同的置信度,通过模糊理论得到最终的跳闸决策,提高了判断的准确性。间断角原理是一种清晰、直观、抗过励磁能力强的方法,但需配置相应的a/d芯片级cpu,提高了硬件成本,同时观擦波形可以发现励磁涌流还存在非对称性,因此形成波形对称原理。它比间断角原理更易实现,但在对称涌流时无法判别,因此,这两种方法都需要大量实验来确定,实现比较复杂。 差有功法、磁通判别法及基于变压器模型的判别法,利用了电流信号和电压信号,比只使用电流信号更有优势。差有功功率的理论基础是:变压器故障时主要增加有功功率,而其他情况下主要增加无功功率。磁通判别法的理论基础是:非内部故障时,变压器运行在正常的磁化曲线上;而故障时偏离磁化曲线运行。基于变压器模型的判别方法是根据变压器模型得出的变压器恒等式,在故障时恒等式关系不成立,而判别故障与否,可利用电流、电压信号计算出变压器的漏感、电阻以及励磁阻抗,利用他们的变化与否判断是否涌流,这三种方法都是从物理机理出发,原理简单,准确性高,但受多方面因素影响,整定较困难,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目前,针对电力变压器励磁涌流的判别,国内外学者提出了许多新原理和新方法,但这些方法都由不足之处且还处在实验阶段,需要进一步验证才能采用。实际中最多的还是二次谐波检测,这种检测方法会在变压器空载合闸时出现差动保护动作或是在发生内部故障时出现保护拒动的情况。因此,需要进一步探索快速、准确的区分变压器励磁涌流和内部故障电流的新方法,提高变压器差动保护的性能。

国外早在1941年就有和应涌流现象的报导。当时在查找变压器差动保护误动原因过程中,发现较大暂态激励电流不仅出现在刚合闸的变压器中,也出现在已并网运行的变压器中。通过现场波形记录、实验测试和电流表达式的数学推导对合应涌流现象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并讨论了和应涌流对变压器差动保护及过电流保护的影响。saied通过数值仿真一台变压器空投充电,另外一台空载、负荷或有并联电容器的变压器正在并联运行时,两台变压器的电流、磁链和公共连接点的电压变化,对影响和应涌流的部分因素进行分析。bronzeado h s等通过仿真分析并联和串联变压器两种系统结构形式,指出空投一台变压器时,励磁涌流在系统与变压器间产生了一种暂态和应作用,不仅使空投变压器的励磁涌流的幅值和持续时间发生变化,而且在运行变压器中将产生和应涌流,结果导致运行变压器差动保护误动和长时间的谐波过电压。随着变压器线圈中的电阻值减小,和应涌流现象将增多。王怀智等通过对220kv系统中两台主变的空投试验再次说明了和应涌流的存在,并指出了它对变压器差动保护的影响。试验记录表明采用二次谐波“或”门制动可防止和应涌流导致差动保护误动。

2 研究的背景、目的及意义电力变压器是发电厂和变电站中的主要电气设备,它的安全运行与否直接关系到系统能否稳定正常地工作。随着电力容量及电压等级的增加,变压器造价越来越昂贵,如果因故障遭到破坏,其检修度大,检修时间长,经济损失惨重。因此要有一个安全、可靠、灵敏的变压器保护方案,这一直是国内外电力系统学者们研究的热点。变压器差动保护的关键问题是如何鉴别励磁涌流和内部故障,国内外许多专家和学者对此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也取得了很多有益的成果。

近些年来,在操作过程中引起的多次变压器差动保护误动情况引起广泛注意。2003年11月7日华能井冈山电厂发生一起机组非计划停运故障,在合#2主变出口断路器的过程中,#2主变差动保护动作导致#1发电机与系统解列停运,后查明是由于和应涌流导致变压器差动保护误动引起的。目前由于电网分层分区级大容量变压器的逐步投运,局部电网结构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电力系统中和应涌流引起变压器差动保护误动的事故不断增加,因此和应涌流问题引起人们的关注。

和应涌流与合闸励磁涌流特征不完全相同,运行变压器本身没有故障,方向与空投变压器相反,和应涌流的峰值是先增大后减小,峰值出现的时刻与相邻变压器交相呼应,并且误动发

生在相邻变压器空投完成一段时间后,持续很长时间都不衰减,易导致电流互感器暂态饱和,误动原因更具有隐蔽性。前人的研究工作针对空载合闸或外部故障切除后电压恢复时变压器本身励磁涌流的产生机理、波形特征与变化特点进行的,而对并联或串联运行中变压器的和应涌流对变压器差动保护的影响分析并不多。因此有必要对和应涌流的产生机理和特点进行深入研究,揭示其本质,进而提出可行的措施,消除隐患,提高供电可靠性。

综述资料

变压器保护的发展历史,1931年r·e·cordray提出出比率差动的变压器保护标志着差动保护为变压器主保护时代的到来,1941年,c·d·hayward首次提出了利用谐波制动的差动保护,1958年,r.l.sharp和w.e.glassburn提出了利用二次谐波鉴别变压器励磁涌流的方法,并在模拟式保护中加以实现,同时还提出差动加速的方案,以差动加速、比率差动、二次谐波制动来构成整个谐波制动式保护的主体,延续至今。微机变压器保护的研究开始于60年代末70年代初。1969年,rockerfeller首次提出数字式变压器保护的概念,揭开了数字式变压器保护研究的序幕,之后o.p.malik和degens研究了变压器保护的数字处理和数字滤波分析;1972年,skyes发表了计算机变压器谐波制动方案,使得微机变压器保护的发展向前迈进。近年来,出现了数字信号处理器dsp,不仅提高了微机保护数据采样与计算的速度和精度,甚至改变了微机保护装置的设计方案,在保护装置中实现复杂的算法。

电力变压器是电力系统中最重要的电气主设备之一,作为电能的传输枢纽。大型变压器结构复杂、造价昂贵,一旦发生故障损坏,维修工作难度大,经济上损失重大。近年来,随着电力系统的发展,电压等级的升高,大容量变压器的应用不断增多。大容量变压器采用纠结式绕组,易于产生匝间短路,因此,故障率相对较高。为了保障变压器安全、可靠地运行,电力工作者不断深入分析其运行特性,研究新原理与方法,提高变压器保护的性能。针对差动保护中的励磁涌流问题,国内外积极研究各种方法予以解决,例如,二次谐波制动、间断角、电压制动、磁通特性原理和等值电路法等。还有一些新兴学科和方法运用到变压器的保护中进行研究。随着计算机及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高性能的微处理器芯片的不断产生,微机变压器保护装置的性能不断得到改善,整个微机保护系统正向集成化,人工智能化,网络化,保护、控制、测量、数据通信一体化,标准化方向发展。

3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1 对变压器差动保护的基本原理进行阐述,分析了可能引起差动保护继电器误动作的原因,并简单介绍了一些防范措施。

2 对变压器励磁涌流的产生机理及其性质进行分析和研究,综述了变压器差动保护的现状和发展趋势。研究了变压器励磁涌流的各种鉴别方法,并对其进行分析和评价。提出了消除产生励磁涌流,实现对励磁涌流的抑制方法。

3 利用励磁涌流偏向时间轴一侧的特点,解释了和应涌流的产生机理及其变化特点,指出和应涌流产生的本质原因是由于合闸变压器励磁涌流流过系统电阻使得其他变压器工作母线电压偏移,导致铁芯饱和造成的。讨论了和应涌流对变压器差动保护的危害并提出相应的一些防范措施。

318 评论

相关问答

  • 乡村医疗演变国内外研究现状论文

    一、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实施现状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试点工作始于2003年,截至2006年试点范围扩大到全国40%的县(市、区),2007年试点范

    xiaoyoubaobei 2人参与回答 2023-12-05
  • 变压器国内外研究现状论文

    继电保护装置的配置和整定值为适应其需要必须随之进行调整 1 国内继电保护现状 只有继电保护技术顺应潮流才能完美配合电力系统发展的需求,而

    天晟哥哥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9
  • 空气净化器国内外的研究现状论文

    挺高的。国内使用率是很低,但并不是因为国人环保意识太低。而是收入低和净化器价格高是直接原因。 还有就是国家这方面的宣传不是很普及。 一个净化器在中国要卖2000

    ly的天空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8
  • 差速器国内外研究现状论文文献

    第2章主减速器的结构设计过程2.1 设计方案的确定2.1.1 主减速比的计算主减速比对于主减速器的结构形式、轮廓尺寸、质量大小以及当变速器处于最高单位时汽车的动

    nono521521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6
  • 论文国内外现状研究

    很多同学在写国内外研究现状时,都会很纠结国外部分怎么写,一个原因是找不到权威的外文文献,另一个也是因为看不懂外文文献。这里有两个方法,帮你顺利完成国外研究现状撰

    杏仁茶甜甜 2人参与回答 2023-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