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4

  • 浏览数

    317

怀念旧莳光
首页 > 期刊论文 > 洛阳旅游文化论文

4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guoqingyi828

已采纳

搜个都托了门.记得明故我那弄弄.早点啊

196 评论

曰月無塵

旅游文化的历史本真性(一) 旅游文化蕴含真实的历史文化。历(厯)在甲骨文和金文中的字形,就是一只脚,表示人穿过树林。汉代徐慎所著的《说文解字》里便说:“历,过也,传也。”“文化是一个复杂的总体,包括知识、艺术、宗教、神话、法律、风俗以及其它社会现象。”(英国.IB.泰勒)旅游文化作为一种历史和文化,应该“真实”,这种真实,是客观存在的事实。不是靠拉几个“洋专家”,“土权威”捏造、篡改的历史。在这场“丝路起点”争论中。河南省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河南大学易学考古研究所所长蔡运章在古籍《穆天子传》找到了佐证:西周时期穆天子从洛阳出发,西游到昆仑山会见西王母。这种带有传奇色彩的“佐证”,只能是传说而已,笔者认为并不能构成历史文化的真实场景。获取历史本真的方法很多,特别是“丝绸之路”作为涉及气象、宗教、贸易、艺术等方面的特质“旅游产品(旅游资源)”,更应运用现代的考古方法进行科学断定,通过多方面寻找史料,多方论证,才能还原其本真性。(二) 旅游文化的真实性也是相对的。要绝对复原“丝绸之路”是不可能的。在研究时,我们应尽可能的在现阶段考虑周全。在张骞出使西域前,也有零碎的丝绸资料可走。蔡运章先生认为,早在张骞出使西域前,丝绸之路已经开通。商代时期,中原到西域就有一条“玉石之路”,安阳殷墟富豪墓以及洛阳一些富豪墓里出土的玉器有不少是来自新疆的和田玉。事实上,商州时期,直至张骞出使,长安以西是蛮荒之地,汉朝对此冷淡,甚至有放弃掉“凉州”的打算。我们研究问题,要用哲学的观点,应该分清主次和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的关系。研究“丝绸之路”要首先确定其历史概念上的内涵和外延。唯有张骞是代表大汉政府主权国家出使西域的,这是其一;学术界认可研究丝绸之路的起止时间和起止路线已有定论,就应在这个范畴内深入研究,这是其二。丝绸之路陆路有三条,在历史中有过演变,但应有一个公认的界定。当然,我们不应反对历史的置疑和推敲,但任何一种颠覆是要有根据的。所以,旅游文化的本真性是相对的,应考虑旅游、历史、文化三者的最佳结合。这样才有研究价值和意义。一些考古的东西仅限于历史的范畴,对旅游文化的作用应有所选择。经过慎重考虑,中国专家目前侧重于主张以张骞出使西域时间为起点,清中期为时间终点,这一主张在“新疆会议”上基本被中亚沿线国家接受。(三) 旅游文化的历史本真性还表现在它的“真实性”不受政府及其媒体的歪曲。政府出于政治目的,经济意识或者为了迎合某种观点、理论,主导宣传、媒体轰炸,造成旅游文化的历史本真性在体验、传播中褪色或者变味。西安、洛阳媒体报道时各有偏颇,缺乏“中立”立场,这也许是为了制造新闻“卖点”。但有点“祸国殃民,贻误子孙”。洛阳媒体在对“新疆会议”上的《初步行动计划》表述有意篡改,这种“黑色幽默”有悖于职业良知。旅游文化主体从心理上需要真实的历史文化,旅游文化作为一种学术探讨,不应将民间调查上升到学术依据。旅游客体应反映客观的历史文化,旅游文化媒介需要掌握、了解真实、准确、最新的历史文化。我们应尊重旅游文化的历史本真性,探首溯源,赋于客观真实历史意义上的旅游文化,才能发展本地、本区域、本民族的旅游文化。旅游文化的市场商品性(一) 旅游文化作为一种旅游主体、客体、媒介各种关系的总和,在初期表现为旅游资源,更多地表现为一种旅游产品。一旦形成旅游产品,其市场商品性随之而来。“丝绸之路起点”之争,说白了是一种旅游资源、旅游产品与旅游文化之争,西安、洛阳两城市都想站在文化的“高地”,用“丝绸之路起点”这种旅游文化世界知名品牌支撑自己的城市文化,塑造城市良好的品牌形象,让城市在整体竞争中获胜。(二) 旅游文化应该在市场上商品化,但不能违背旅游文化的真实历史。西安、洛阳之争,不仅仅看到联合国对丝绸之路沿线城市的经济援助,还在于旅游产品的进一步开发,城市文化内涵的提升。在今天,各个旅游城市利用文化品牌进行城市经营,加快国际化旅游城市进程中,应尊重旅游文化的真实历史,走市场化道路,不要大肆铺张,大建一些虚无的城市广场、城市标志等,违背商品的市场价值规律。(三) 旅游已成为城市的“名片”,旅游文化更是“名片”的“芯片”。西安、洛阳两城市渴望自己的城市明确定位,希望早日打造城市的旅游文化品牌,应该按照旅游、历史、文化的规律办事,并要分析、研究旅游文化的特殊性,保护城市的历史文化风貌,不要一方面大搞古城拆迁,一方面大搞新城建设。笔者看到西安、洛阳两个城市及两个城市在旅游文化经营方面旧城已经破坏十分严重,新城的快速建设让旅游文化消失殆尽。所以说,旅游文化不是一种简单的文化,应统筹考虑,从城市的色彩定位、形象等各个方面来最终确定自己的特色。例如,北京的胡同文化,广东的汉奸别墅,湖南的清代妓院遗址,长安古乐等等旅游文化内容(类别)应有选择性的接收或者传承。七、结尾西安、洛阳两城市争夺“丝绸之路起点”这一事件,从另一方面也反映出两个城市对旅游文化的重视,旅游文化已成为旅游城市的核心竞争力,“走向共赢”是最好的选择,但这种选择,不是打着中华民族“和为贵”的旗帜,漠视旅游文化历史本真性的选择。也不是为了保住洛阳加入申遗名单,在“不影响西安”的前提下,将始点由西安东移至洛阳。丝绸之路在世界的商贸、文化、交流上是有重要作用,当前,商贸交易有“回潮”趋势,备受沿线各国关注。其申遗工作是一项复杂的、巨大的工程,任何一国无法单独申报,申遗工作应具有前瞻性和可操作性。据悉,这个政府关于丝绸之路申遗的准备工作正紧锣密鼓地进行:西安作为起点城市,在重新设立的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中,汉长安城、唐大明宫、西安碑林等将作为丝绸之路的捆绑项目出现;丝绸之路在甘肃省全长1600公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考察组对天水麦积山、武威文庙、天梯山石窟、张掖大佛寺,以及嘉峪关和魏晋墓等文物点进行了重点考察,包括10处石窟、6处古建、7处古遗址、4处古墓葬在内的物质遗存,被列入了申遗保护方案;作为丝绸之路的必由之路,新疆已经启动了近两年的对沿线遗址的调查、研究、保护工作除了陕西,甘肃和新疆三省,将河南(洛阳)也纳入了丝绸之路申遗项目单位,但并不是以“丝绸之路起点”的名义纳入的,主要还是考虑了其丝绸之路的遗迹。笔者考虑,可能是为了全面展示丝绸之路的演变过程。我们可以看到,甘肃在打“丝绸之路”品牌上也下了很多功夫,如成立甘肃省丝绸之路协会,办《丝绸之路》杂志,新疆,陕西也不例外。丝绸之路已成为一种驰名世界的旅游品牌,例如举办“丝绸之路国际模特大赛”等等,影响甚广。关于旅游文化及其历史所谓本真性和市场的商品性问题,笔者只是泛泛而谈,希望能起到一个抛砖引玉的作用,也希望更多的师长们加入到研究旅游文化学科建设、基础理论、发展探究等等问题的队伍中来,不断创新,为发展中国特色的旅游文化尽自己一点心意。

306 评论

yukisnowfox

众所周知,洛阳是中国建都时间最早、建都朝代最多、建都朝代最多的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文化优势是洛阳最大的优势。中华民族正是在这里起源和形成的,这里是中华民族的圣地。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圣地。犹太人的圣地是耶路撒冷,伊斯兰教信徒的圣地是麦加。作为圣地,它是民族的发源地、民族宗教的诞生地、民族文化的肇始地。这种地方往往在民族发展中三位一体,独一无二。对中华民族来说,这个地方只有一个,它就是洛阳。 千年帝都、民族圣地、中华圣城,这是洛阳的主体形象。 从夏代开始直至宋金,洛阳在中国城市中“唯我独尊”,元明清时期,洛阳仍是中原的商业龙头城市和文化之都。 这样一座伟大的城市,蕴藏着丰厚无价的文化资源,是一个敢于亮剑、敢于论剑的城市。洛阳不能甘心于所谓的“副中心”,因为洛阳是一个具有阳刚之气的伟丈夫,不是一个任人摆布的“通房大丫头”!千年帝都,民族圣城,谁与争锋? 一、上兵伐谋:洛阳笑傲中原 兵法云:上兵伐谋。一个城市的行动指针,不在于集结大量的人力,以数取胜,而在于建立完善可行的谋略,以质取胜。众多城市面临的不仅仅是龙头地位的争夺,亦有如何将蛋糕做大的窘境,而上兵,才是这一切最终的宗旨。战略者认为,一切战役的王者,拥有的不仅仅是最终的胜利笑容,更在于他们运筹帷幄中的思想。 伐谋,是脑力激荡,也是网聚人力,缺少一致的战略构想及规划的城市,没了人气,没有谋略,没了一致的方向与思想,空有的仅是眼前的利益得失。而当城市面临转机,面对契机时,缺少战略规划的城市管理,永远谈不上将城市资源管理作为发展的助力。 因而,城市管理的战略规划,在城市发展的漫漫黑夜里,是一盏指引众人前行的灯光,是保持与提升城市持续生存能力的核心方针,更是未来发展的利器,拥有战略规划的城市,才是勇者,更是王者。 洛阳在发展和竟争中,做到了上兵伐谋。上世九十年代中后期,正是洛阳经济发展的低谷,但是洛阳的暂时沉默并不是沉沦,他们认识到“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正是在这个时期,洛阳市成功地将龙门石窟申报为世界文化遗产,开始进行洛浦公园的规划,悄悄地进行着洛南新区的规划,并将丹尼斯百货引进洛阳。这为“十五”期间洛阳的大发展埋下了伏笔。因此,上世九十年代中后期也是应该大书特书的五年,是山雨欲来风满楼的五年。 已经过去的“十五”时期,洛阳在发展和竟争中,更做到了上兵伐谋。“十五”以来,洛阳全市上下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以招商引资为总抓手,以发展民营经济为主攻方向,以项目建设为支撑,强力实施“工业强市、旅游强市”战略,促进了“十五”计划主要发展目标的提前实现,实现了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连续五年保持了较高的增长速度和增长质量,综合经济实力跃上新的台阶。“十五”时期是洛阳综合实力提升幅度大、城乡面貌发展变化快、人民群众得到实惠较多的一个时期。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进程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取得了历史性突破;固定资产投资特别是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多、增长快、成效明显,经济建设和公共服务保障能力明显增强;各项改革不断深化,非公有制经济和开放型经济发展加快;各项社会事业蓬勃发展,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这些都为“十一五”时期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面向未来,洛阳经济社会发展已经站在新的战略起点上,跨入了加速发展的战略机遇期。 2005年,洛阳市GDP已超1100亿,全口径财政收入121亿。预汁,2005年郑州市GDP接近1570亿(郑州市自己的估计为1700亿),全口径财政收入160亿;2005年武汉市GDP接近2300亿。虽然,洛阳与武汉、郑州还有一定差距,但洛、郑、汉三市在中原各城市中已成为遥遥领先的三大城市。洛阳,已有资格向郑州、武汉挑战,已有资格争当笑傲中原的龙头老大!

140 评论

小月半月月

网上搜,抄,管他子够不够(*^__^*) 嘻嘻……

203 评论

相关问答

  • 洛阳日报副刊投稿

    《山西晚报—副刊》杂文、小小说、散文随笔投稿邮箱:《贺州日报-副刊》小小说、故事、散文随笔投稿邮箱: 《洛阳日报-副刊》市井故事、小小说、散文随笔投稿邮箱:

    petite妮妮崽 4人参与回答 2023-12-12
  • 洛阳工学院学报

    成绩,是否同意专业调剂,

    终于改了名字 2人参与回答 2023-12-05
  • 洛阳历史论文格式

    洛阳有着5000多年文明史、4000年的建城史 和1500多年的建都史,先后有105位帝王在此定鼎九州。是华夏文明的发源地之一、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是隋唐大运

    康昱装饰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7
  • 洛阳师范大学学报

    本刊是由洛阳师范学院主办的综合性学术期刊。1、3、4、6期为人文社科版;2、5期为自然科学版,刊载基础科学和技术科学领域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本刊诚邀海内外学者

    咔嚓咔嚓咔嚓啦 2人参与回答 2023-12-06
  • 洛阳旅游文化论文

    搜个都托了门.记得明故我那弄弄.早点啊

    怀念旧莳光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