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5

  • 浏览数

    311

criminalabuse
首页 > 期刊论文 > 格言杂志摘抄400字

5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Vickey小姐

已采纳

美文专区简推:我在梦中采访了上帝。 “人类有什么最让你惊讶?” 上帝答道:“他们厌倦童年,他们忙着长大,然后又希望回到孩提时代。” “他们牺牲健康来挣钱,然后又用钱来恢复健康。” “他们老是想着未来,却忘记了现在,结果他们既没活在现在也没活在未来。” “他们活得好像永远不会死,死得好像从来没活过。” 我又问道:“你有什么生活的道理,想让孩子知道?” “应该知道他们不能让别人爱自己。他们能做的,是让自己变得可爱。” “要知道只有几秒钟就可以对你爱的人造成伤害,却要花许多年来弥补这种伤害。” “要知道富人并不是拥有最多,而是需求最少。” ……小小说:美文(杂志主页):人生随感:格言杂志官网:天使的羽毛 (佚名)2007-11-13 16:15:22这是天使安吉拉丁第二次落入人间。第一次是 27年前,那次是被旋风刮伤翅膀而掉落下来。 这次,他是故意的。 很久以前,他偶尔听别的 提到人间 ,说那里每天都刮着寒冷的风,是前往地狱的通道。 那是安吉拉丁惟一一次听别的天使提起那个没有天使会去的地方。天使们认为,人间有点不值得一提。安吉拉丁因此从未对人间有过什么憧憬, 那次 落下只是一个意外。 但一个 5岁的人间女孩救了他。女孩的眼睛清澈若水, 温柔的手好像是天堂花园中 盛开的娇嫩的花朵,令人不忍触摸。她扯下身上的衣裙轻轻地为他包扎伤口。他告诉女孩,他是天使。女孩天真地笑着说,天使,你会好的。女孩把他藏得很好,每天都来看他,给他带吃的,虽然他不用吃东西。他的伤好得很快,可在展开翅膀前他发现,他已无法逃开那双清澈的眼睛,他问女孩,我是天使,你有什么愿望?女孩笑着说,我想嫁给天使。安吉拉丁一直记着这句话,为自己找了一个想从天上再次落下的 理由。他的再次落下依旧无声无息,没人注意,只在空中划过一道微弱 的白光, 那是一根洁白发光的羽毛 在随微风舞动。仍是这个地方,这片草地,参天的槐树还在,虽然已有些残破。安吉拉丁收起了受伤的翅膀,脊背上露出他故意弄出的伤口。他瑟瑟发抖,蜷缩在松软嫩绿的草地上,欣喜地看着人间,等待着女孩的到来。3 天过去了,女孩没有来。天使是没有时间概念的,昨天是今天,今天是明天。岁月就这样悄无声息地流逝,没有在他身上留下任何痕迹。安吉拉丁不知道女孩为何没有来。他决定寻找。这是一个很小的城镇,人不多。安吉拉丁问了每一个他所遇到的人,有没有见过他的女孩——有着清澈眼睛的女孩,没有人回答他。所有人都惊讶地看着他。像他这样一个赤裸全身、有着偌大一个伤口、 满大街找女孩的男孩,一定是个疯子。安吉拉丁并不知道别人的想法。他 是天使,从来只想着别人的善,而不知恶是什么。他依旧逢人就问,直到有个老人指着一栋房子说,她在那里。安吉拉丁快乐地奔跑过去。 那是栋简陋的房子。房门没有关,他直接就走进去,却为见到的情景深深疑惑。一个男人与一个女人在一起,虽然安吉拉丁是个天使,但 他知道, 他们在结合。男人见了安吉拉丁,慵懒地站 起身,谄笑着对女人说道:“今天你运气不错呀!”他说完就走出了这间房子。安吉拉丁没有对他笑,他不喜欢这个男人。他怔怔地看着眼前的女人,一片茫然。他说: “你好,我是天使安吉拉 丁。”女人大笑,说道:“你好,我是魔鬼索丽塔。”安吉拉丁说他是来找一个女孩的。索丽塔觉得很有趣,于是留下了他,并给了他一套不知是哪个男人留下的衣服。她觉得他长得很好看, 不是一般男子的英俊,而是一种美。但她与他什么都没做,因为安吉拉丁说他没有钱。他是天使,不知道钱是什么。索丽塔觉得安吉拉丁一定在她,在这个世界上,谁都知道钱是什么。他长得那么美,一定是出身名门的公子,养尊处优,富足幸福,才不知道钱。她企盼着他的家人来寻找他,企盼着一笔横财的降临。安吉拉丁并不喜欢索丽塔。 她的眼睛若深宫中的寒雾令人看不清,他未触摸过她的手,但想像 她一定不温柔。他每天仍出门寻找他的有着清澈眼睛的女孩。他试了许多方法,都没有用。最后,有人告诉他,可以写寻人启事张贴在各处,女孩可能会看见。但一定要有笔。安吉拉丁问索丽塔什么是笔,索丽塔说很简单,找根好点的羽毛,蘸点墨汁就是笔了。羽毛,羽毛,哪里有羽毛?安吉拉丁想到了自己的。深夜,他忍着伤痛,拔下一根羽毛,细细长长,洁白的毛铺展得整整齐齐,在月光的照耀下闪闪发光。那一夜,他写了很多启事,寻找他的女孩。第二天傍晚,安吉拉丁疲倦地回到了家中。他贴完了所有的启事,决定晚上继续写,他相信总有一天女孩会看见的。可他没有找到他的羽毛,他的笔。索丽塔说:“我把你的笔卖了,你从哪里弄来的羽毛,这么漂亮,今天有人出了 10个钱把它买去了。 ”安吉拉丁无语。他冷冷地看着眼前这个憔悴的女人。他不愿告诉索丽塔,羽毛是他的,他是有着翅膀的天使,她没有资格知道。那一夜,他又拔了根羽毛做笔。索丽塔无法相信,眼前的美男子居然能找到如此漂亮的羽毛,羽毛笔的价格也越来越高,已经有人出到250个钱了。索丽塔已可以不靠出卖身体来维持生活了,她也愈加觉得安吉拉丁是个可爱的男子,虽然有些古怪和神秘。她开始对他好起来,为了羽毛,为了钱,也为了喜欢他。每天,她帮他一起贴启事,从小镇到森林,傍晚再去卖羽毛笔。索丽塔知道,每次她去卖笔,安吉拉丁都很不开心,甚至是难过,但她也不停地安慰自己,自己给他地方住,给他衣服穿,帮他贴启事,原本就该得到报酬。安吉拉丁愈来愈不喜欢她,不再与她说话,他痛恨看到索丽塔拿着那卖羽毛笔得来的钱开心得忘乎所以的样子。他逐渐感到了天堂与人间的区别。天堂里没有钱。日子就这样流水般过去了。直到有一天,安吉拉丁只剩下最后一根羽毛。那夜,他跑了出去。他不愿这根羽毛再被索丽塔卖掉,那是他可以找到女孩的惟一希望了。他的伤口愈来愈深。他知道,他已经不可能再飞了,不能再飞回到天堂了,虽然他是天使。安吉拉丁再也没有回到索丽塔那里。索丽塔也曾找过他,可没人知道他去了哪里,她觉得很可惜,他真是个不错的男子。靠着他的羽毛,她已开了一家小杂货店,过着衣食无忧的日子,若他还回来的话, 她真有点想嫁给他。很久以后的一天,富态的索丽塔坐在一间花店里听着街上的流言。店主说:“听说了吗?森林里发现一个天使!他有两只翅膀没有羽毛,可惜他死了,好像已经死了很久,大概是误从天上掉下来的。”女人甲说:“哦,真的?”女人乙说:“是吗?”索丽塔轻描淡写地说:“这有什么,在我5岁的时候,我真的救过一个天使,我帮他绑过伤口,他飞走的时候,还问我有什么愿望,我就说,我想嫁给天使。他真的飞走了,翅膀很大,非常白,很漂亮,我是亲眼看见的。他好像还有名字,叫……唉,不记得了。 ”“哈哈哈……”花店里的人笑作一团。索丽塔含着笑,眼中闪过一丝清澈的光。心里嘀咕了一句:“是真 的。”

117 评论

陈家小鱼儿

《西游记》和《罗摩延书》 吴晓铃 文学研究 1958.l 期悟空姓车不姓孙 布谷 新民晚报1958.6.2古典小说戏曲丛考(《吴承恩年谱》、《交游考》、《论著杂事考》) 刘修业 北京作家出版社 1968.5玄奘法师二三事 上官红 天津日报 1968.11.16中国小说史料(《西游记》部分) 孔另境 中华书局 1969.6漫谈《西游记》的主题和孙悟空的形象 李希凡 人民文学 1959.7期《西游记》中的金光寺 陈鸣钟 光明日报 1959.12.13猪八戒是一个什么样的“典型” 李希凡 新港1959.12孙悟空并非光棍汉 山鹰 新民晚报 1960.2.19猪八戒的世界观 吴方 辽宁日报1960.3.17一个富有现实意义的优秀神话剧——评《孙悟空三打白骨精》 东海 1960.16期谈《西游记》浪漫精神的时代特色 李希凡 光明日报 1961.1.1校订《西游记•胖姑》折书后 俞平伯 戏剧报1961.1-2期孙悟空的神通 林放 新民晚报 1961•2•5论《西游记》的浪漫主义 南开大学中文系《西游记》研究小组 光明日报 1961.2.5、12漫谈孙悟空和《西游记》的时代特色 袁世硕 山东大学学报1961.1期人参果的幻想和现实 劲草 北京晚报 1961•6•14孙悟空的性格是怎样的? (学术动态) 必胜等 羊城晚报1961.6.20谈《西游记评话》残文 赵景深 文汇报 1961•7•8伟大的学者、旅行家、翻译家玄奘 中国青年报 1961.7• 30唐三藏取经 向达 北京日报 1961. 8•24唐三藏在尼泊尔 兰雯 新民晚报 196l.10•3吴承恩咏杨柳青诗 王树村 天津晚报 1961•11•5《西游记》的地方色彩 苏兴 江海学刊 1961.11期奇妙的神话世界——谈动画片《大闹天宫》 马克 人民日报1962.5.31吴承恩 紫荆 雨花1962. 5期关于《西游记》的几个问题 苏兴 文学遗产增刊10辑玄奘取经 张习孔 工人日报 1962.7•13取得“真经”首在一个“诚”字 戈弩 北京日报1962•8•9改编《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的体会 王顾明 光明日报 1962.10.16。《西游记》的地方色彩 钟凤 天津晚报1963•3.17吴承恩和《西游记》 兆明 中华书局 1963.3( 1981.3第二版)从“过火焰山”看吴承恩对情节的处理 陈毓罴 光明日报 1963.5.12、19孙悟空为什么用金箍棒 毛瓜 天津晚报1963.6.16关于《西游记》中难的性质的分析 李国生 甘肃师范大学学报1963.1期吴承恩《禹鼎志》的下落 陈留 新民晚报1963.12.11《西游记》《聊斋志异》中宗教迷信、神仙鬼怪思想的批判 刘大、张碧波 哈尔滨师范学院学报1964.2期齐天大圣的“家谱” 杨柳岸 羊城晚报1964.7.5省图书馆发现一部明刻李卓吾评本《西游记》 河南日报 1964.12.8《西游记》小议 陈推之 光明日报1965.12.19关于孙悟空反抗的性质和目的 殷光熹 光明日报 1966.4.17读《西游记》随笔 何惠云 图书评论1972.8期《西游记》评介 顾岱祖 北京大学学报(试刊)1973.1期。《三打白骨精》分析 顾岱祖 北京大学学报1973.1期论《西游记》 上海师范大学中文系《论<西游记>》写作小组《四部古典小说评论》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73.7瓷枕与《西游记》 郁博文 光明日报1973.10.8吴承恩和《西游记》 王俊年 北京人民出版社1973.11白骨精“斋憎”小议 侯定乾 开封师院学报1975.2期吴承恩撰书的《先府宾墓志铭》在准安出土 南波 文物 1975.10期今日欢呼孙大圣——读《孙悟空三打白骨精》 周启成 语文战线1976.1期关于“火眼金睛”——《孙悟空三打白骨精》教学笔记 章启迪 语文战线 1976.3期花果山游记 来俊华 连云港文艺 1977.1期(江苏文艺 1978.1期)论孙悟空 朱彤 安徽师大学报1978.1期印度史诗《罗摩衍那》 季羡林 世界文学1978.2期孙悟空是“新兴市民”的典型形象吗?——与朱彤同志商榷 赵明政 安徽师大学报1978.3期孙悟空形象剖析 邢治平 开封师院学报1978.3期云台山、吴承恩与《西游记》 李洪甫 徐州师范学院学报 1978.3期(群众论丛1980.1期)《孙悟空三打白骨精》浅析 赵星景 语文教学参考初中版(开封师院)1978.3期《孙悟空三打白骨精》讲析 霍旭东 甘肃师大学报 1978.3期孙悟空形象的阶级属性 简茂森 安徽师大学报1978. 4期《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的艺术性 埝任 四川师院学报 1978.4期孙悟空形象谈略 郝世峰 南开大学学报1978. 4-5期孙悟空与印度史诗 顾子欣 人民日报1978.11.13试论《西游记》的思想政治倾向 朱式平 山东师院学报 1978.6期论孙悟空 刘烈茂 中山大学学报1978.6期浙江发现吴承恩书写的两块碑文 人民日报1979.2.6十年沉碑重放光彩——长兴县展出吴承恩书写的两块碑文 黄福根、谢文柏 光明日报1979.3.21吴承恩书写的扇面 章里 文物1979.3期。从孙悟空看《西游记》的思想倾向 苗壮 辽宁师院学报 1979.1期孙悟空形象与《西游记》的思想内容 殷彤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论丛(文学) 1集 1979. 1追踪《西游记》作者吴承恩南行考察报告 苏兴吉林师大学报1979.1期采拓吴承恩书写的碑文散记 高子 书法 1979.4期评《西游记》 徐应佩、周溶泉 书评 1979.4期无支祈传说考 叶德均 戏曲小说丛考 中华书局 1979.5西游记研究的资料 同上试论《西游记》的思想倾向 罗东升 华南师院学报 197 9.2期孙悟空形象分析中的几个问题 严云受 安徽师大学报 1979.2期浅谈《孙悟空三打白骨精》中孙悟空艺术形象的塑造 陈宏遂 教学与进修(南京师院镇江分院) 1979.2期长兴县所藏赵孟、吴承恩书写的碑刻 黄福根、谢文柏 文物1979.5期论吴承恩的思想 朱彤 学习与探索1979.2期悟空可能不姓孙 蒋星煜 随笔1979.1集试论猪八戒的形象塑造 刘毓忱、杨志杰 南开大学学报 1979.4期《孙悟空三打白骨精》浅析 王志武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陕西师大)1979.8期中国神话对后世文学的影响(《西游记》部分) 袁珂 文艺论丛 1979. 7辑《罗摩衍那》浅论 季羡林 外国文学评论1辑 外国文学出版社1979.9追访吴承恩的踪迹 苏兴 随笔 1979.3集《西游记》里的花果山 李洪甫 新华日报1979.12.5吴承恩及所写碑文 夏星南 新华日报1979.12.5吴承恩《西游记》典型人物论 苏兴 中国古典文学论集(吉林师大社会科学丛书2辑) 吉林师大学报编辑部 1979.12《西游记》主题思想的再认识 胡光舟 江汉论坛 1980.1期也谈《西游记》的思想倾向——与罗东升同志商榷 朱继琢 华南师院学报 1980.1期谈谈《西游记》注释中的问题 娄书武、于蕴生 淮阴师专学报1980.1期“大闹天宫”新探 罗宪敏 郴州师专学报1980.1期吴承恩对农民起义的态度 陈澉 求是学刊1980.2期吴承恩在长兴县书写的两块碑文 夏星 南吉林师大学报 1980. 2期从唐玄奘和孙悟空的籍贯问题看淮海民间传说对《西游记》的影响 张传藻、颜景常 淮阴师专学报 1980• 2期孙悟空的故乡 夏振亚 文汇报1980•6.28试论《西游记》前七回的思想倾向 陈澉 北方论丛 1980.3期国内发现明刊李卓吾评《西游记》 蓼南 文学遗产 1980.2期《西游记》琐谈 苏兴 文学遗产 1980•3期《西游记》外文译本概述 王丽娜 文献1980.4辑从儿童喜欢模仿孙悟空想起的 任大星 东海1980.6期中国古典文学名著题解(吴承恩《西游记》部分) 聂石樵 中国青年出版社 1980•6漫说《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的艺术手法 蒋松源 语文教学通讯 1981. 1期明刻李卓吾评本《西游记》简介 古丁 今昔谈1981.2期孙悟空是进口货吗? 孙红芮 广州日报1981•2.22谈《西游记》中的一种对偶句 张成材 青海师院学报 1981.1期孙悟空的血统 蔡国梁 学林漫录2集 中华书局1981.3美的历程(第十章第二节“浪漫洪流”) 李泽厚 文物出版社 1981.3孙悟空与印度猴王的亲缘关系 朱采荻 文文化娱乐 1981.4期吴承恩的一篇佚文——《准安路医学教授古逸先生潘公讳思诚传》 蒋文野、丁乃迟 群众论丛1981.2期儿童文学园地开新花——介绍改写本《西游记》 徐宗才 人民日报 1981.5.26陆西星、吴承恩事迹补考 [澳大利亚]柳存仁 中华文史论丛 1981.2辑中国古典小说讲话(《西游记》部分) 吉林大学中文系编写组吉林人民出版社1981.2鲁迅与胡适关于《西游记》的通信及争论 顾农 晋阳学刊 1981. 3期谈谈《西游记》的一些问题 严敦易 文献1981.8辑孙悟空不是印度侨民——与朱采荻同志商榷 向明 文化娱乐1981.8期《西游记》里的神魔问题 高明阁 文学遗产1981.2期吴承恩《西游记》第九回问题 苏兴 北方论丛1981•4期关于孙悟空“国籍”问题的争论和辨析 刘毓忱 作品与争鸣1981.8期浅谈《西游记》的主题思想 佘德余 绍兴师专学报 1981.4期吴承恩 江山 湖南日报1981.9.6论《西游记》中神佛与妖魔的对立 陈澉 文史哲 1981.5期《西游记》的历史背景 刘蕙孙 古典文学论丛2辑 齐鲁书社1981.9《西游记》作者之谜的揭晓 柳和城 书林1981.5期人物安排与故事情节——从“调芭蕉扇”谈故事情节的构成 罗宪敏 名作欣赏1981.5期《西游记》与《罗摩衍那》——读书札记 季羡林 文学遗产 1981.3期“孙悟空三打白骨精”故事探源 谭家健 文学遗产 1981.3期神魔小说《西游记》的主旨 储大泓 读《中国小说史略》札记(第五章) 上海文艺出版社1981.10关于《罗摩衍那》的中国文献及其价值 赵国华 社会科学战线 1981. 4期中国文学古籍选介(《西游记》部分) 魏凯、阴通三、石林编著 山西人民出版社1981.12说苑珍闻(《西游记》部分) 陈汝衡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1.12评《真假美猴王》 冯立三 光明日报1981.12.10喜笑悲歌气傲然——访吴承恩“射阳簃”遗址 秦九凤 文学报1981.12.31吴承恩和《西游记》的创作 刘泽球等 江苏教育(中学版) 1981.12期吴承恩写《西游记》的故事 姜威等 民间文学1982.2期谈谈《李卓吾先生批评西游记》 蓼南 今昔谈1982.2期试论《西游记》的思想倾向 刘远达 思想战线1982.1期新发现的与吴承恩有关的几块墓志铭考略 刘怀玉 东北师大学报1982.1期读《新发现的与吴承恩有关的几块墓志铭考略》 苏兴 同上为什么说《西游记》故事是在真人真事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曹础基、陈新璋、罗东升 中国古代文学史问答 广东人民出版社1982.1人民群众为什么喜爱孙悟空 同上中国古代小说戏曲举要(《西游记》部分) 黎宏基编著 湖南人民出版社1982.2《罗摩衍那》在藏族地区的流行和发展 洛珠加措作 曲将才让译 青海日报1982.2.14线索错综 对比鲜明——《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的艺术性 徐应佩、周溶泉、吴功正 国古典文学名著赏析 山西人民出版社1982.5跋吴承恩书《甲午中秋宿金山寺》诗 徐沁君 扬州师院学报 1982.1期吴承恩与淮安 陈民牛 新华日报1982.3.28猪八戒与孙悟空——谈小说中“灵与肉”的对偶形象 扬江柱 芳草1982.4期阶级分析与道德分析——关于评价古典文学作品中艺术形象的标准问题(《西游记》部分) 张春树 社会科学辑刊 1982.2期论《西游记》的神奇性 裴树海 雷州师专学报1982.l期《大唐西域记》的民间文学价值 刘守华 民间文艺集刊2集 上海文艺出版社 1982.4一个并不虔诚的佛教徒——谈孙悟空的形象并和刘远达同志商榷 何思玉 想战线1982.3期历史上的玄奘和小说中的唐僧 李遵义、刘明 历史知识 1982.3期鲁迅论《西游记》 王永生 天津社会科学1982.3期《西游记》研究 袁珂神话论文集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2.7吴承恩与水帘洞 李洪甫 文汇报1982. 7.26《西游记》不是“破心中贼”的“政治小说”——云大中文系古典文学研究会讨论综述 曾明 思想战线1982.4期三段法——《西游记》的重要表现手法 潘寿全 学术论坛 1982.4期略谈吴承恩的文艺思想 钟扬 安徽师大学报1982.3期“酌奇而不失其真”——从《西游记》谈到《格列佛游记》 王季深 新民晚报1982.9.13论《西游记》的宗教批判 朱彤 北方论丛1982.5期无支祁哈努曼孙悟空通考 肖兵 文学评论 1982.5期从神魔关系论《西游记》的主题思想 丁黎 学术月刊 1982.9期也谈《西游记》中神佛与妖魔的关系——兼答陈澉同志 赵明政文史哲 1982.5期我对《西游记》的一些看法 傅继俊 文史哲1982.5期《大唐三藏取经诗话》成书时代考辨 李时人、蔡镜浩 徐州师范学院学报1982.3期《大唐三藏取经诗话》写作时代蠡测 刘坚 中国语文 1982.5期也谈《西游记》中的孙悟空形象——兼评研究《西游记》的方法刘士昀 思想战线1982.5期关于《西游记》的思想倾向——与刘远达同志商榷 彭荣生 思想战线1982.5期闲话猪八戒 旷源 山茶 1982. 5期印度文学在中国 季羡林 中印文化关系史论文集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2.5《西游记》里面的印度成分 同上玄奘与《大唐西域记》——校注《大唐西城记》前言 同上中国小说史(第三编第七章“《西游记》”) 北京大学中文系 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11中国小说史简编(第六章“《西游记》”) 南开大学中文系 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5罗摩衍那初探 季羡林 外国文学出版社1979.9吴承恩和西游记 胡光舟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7梵语文学史(第二编第四章“‘最初的诗’《罗摩衍那》”) 金克木 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12吴承恩年谱 苏兴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0.12吴承恩小传 苏兴 百花文艺出版社 1981.8(刘耿大编)《西游记》人物分析 李辰冬 畅流 6卷10期 1953台北《西游记》与明代社会 李辰冬 畅流6卷11期1953评《西游记》 高小阳、顾阳 文学月刊3卷8期1955台北评《西游记》 高小阳 文学月刊3卷9、10. 11期 1955《西游记》图谱 广智书局1956香港《西游记》本事考 罗锦堂 学粹2卷3期1960台北谈《西游》寓意 谢云飞 文海 3期 1963台北说《西游》 赵聪 文学世界43期1964香港中国四大小说之研究 赵聪 友联书店 1964香港《西游记》的明刻本——伦敦所见中国小说书目提要之一 柳存仁 新亚学报5-2 1963香港《西游记》祖本考的再商榷 杜德桥 新亚学报6-2 1964陆西星之参同契测疏 清华学报 新7卷1期1968台北中国的水神传说和《西游记》 陈炳良 国语日报 1971.12.25明清小说研究论文集续编 香港 中国语文学社 1970《西游记》研究 夏志清、夏志安 现代文学 4 5期 1971.12我国俗文学与印度文学之关系 卢元骏 书目季刊7卷 2期1972 台北英雄诗——《西游记》的另一个观察 余国藩 中国时报 1973.12. 13、14 台北《西游记》与中国古代政治 萨孟武 三民书局1974台北佛教故实与中国小说 台静农 东方文化12卷1期 1976香港中国古典小说论集 林以亮等 幼狮文化公司1975台北《西游记》的第八十一难 傅述先 竹轩时语 水芙蓉出版公司 1976 台北印度的两大史诗 糜文开 香港商务印书馆 1961《罗摩衍那史诗》与我国小说《西游记》 糜文开 印度文化十八篇 台北东大 1977《西游记》的象征世界 黄庆萱 幼狮月刊46卷3期 1977 台北陆西星传 和风堂读书记 香港龙门书店 1977论沙僧 张静仁 中外文学 9卷 1期 1980 台北《西游记》韵文部分的修辞手法 苏其康 新亚学术集刊 1期 1978 台北笑谈《西游记》 姚永萼 台北时报文化出版公司 1980

89 评论

糊涂妞呀

在成长的历程中,有一位伙伴一直伴随着我。在我失败时,它给了我信心;在我气馁时,它给了我勇气;在我伤心时,它给了我安慰…….它就是一句名言 失败是成功之母!当我因考试失误而气时馁,面对那鲜红的“x”,听着同学们的冷嘲热讽,看着父母失望的眼光,我哭了,我对自己失去了信心。猛然间,我头脑中闪过了那句名言——失败是成功之母!我猛然醒悟:哪个人没有失败?摔倒了,再爬起来!于是,我又重新振作了起来,将泪水化着汗水,勤奋学习,不懂就问,终于在又一次的考试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啊!名言,我感谢你!当我努力去干一件事而屡遭失败时,我气极败坏,将自己关进了小房间里,不住地哭泣,我恨自己,恨自己不争气,恨自己不成才,甚至恨父母怎么生个这么笨的我。忽然,一盏明灯在我心头点亮——失败是成功之母!我茅塞顿开: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没有爬不过的高山,没有闯不过的险滩!于是我擦干眼泪,又继续干了起来。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我成功了!啊!名言,我感谢你!当我因工作不细致使班级荣誉受到损害时,我羞愧万分,恨不得一头钻进地缝中。悔恨的泪水无声地在我的脸庞上流淌,我的心也在哭泣,我辜负了老师对我的期望。此时,“失败是成功之母!”这句名言轻轻扣开我心灵的大门,我豁然开朗:做错了怕什么?及时改正就行了呗!那以后,我更加努力地工作,后来,我还被评为优秀队干。啊!名言,我感谢你!这位好伙伴已陪伴我走过了六个春夏秋冬,帮我闯过了一个又一个的激流险滩。如今,我把它工整地抄下来,贴在书桌前。它将成为我人生旅程中一座不灭的灯塔,永远指引着我劈波斩浪,驶向成功的彼岸!失败是成功之母”我已不记得这句名言出自哪一位名人之口,但正是这句名言,让我真正尝到了成功地喜悦,令我至今难忘。今年四月,我在妈妈的要求下,参加了英语三星口语考试的冲刺班。那时候,我有满肚子的不情愿,认为自己不参加这冲刺班也能通过考试。于是我就上课不认真听讲,与“左邻右舍”聊天,下课之后老师规定的作业我也不做,只做要检查的。单词不背,听力也不练,仍就能答出老师的提问,还在课上表扬了我。这便更增加了我的“自信”。一晃,一个月过去了,迎来了考试。我自信满满地去参加了三星。一共要过八关,开始还挺顺利,渐渐地,一关又一关考完了,我也由自信到怀疑,手里的准考证上已有两关没有通过,剩下的一关“看图说话”是最难的,但是我却必须成功,我揣着砰砰乱跳的心脏推门走了进去。面对着考官,面对卡片上的图画,我一头雾水,英语单词像卡在喉咙里说不出来一样,心中暗暗埋怨自己的不努力。可着又有什么用呢?老师立马在我的准考证上敲上了一个又红又刺眼的章——“下次你能行”这意味着我彻底失败了!出了那扇门,我飞快地回家,眼泪像决提的洪水般涌出,我好后悔,后悔自己的骄傲,后悔自己的浮躁,为什么我就不能多努力些呢?晚上,我垂头丧气地告诉爸爸妈妈结果,而他们似乎知道了我的心思,安慰着我:“‘失败是成功之母’只要你好好地背单词,做练习,8月份你就一定能行 的!”我点点头,并拿出了全部的空闲时间来补救。果然,工夫不负有心人,同样的内容,我全部通过了!从此,“失败是成功之母”这句名言就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了,我也经常用它不断地来提醒自己,它成了我最难忘的一句名言。名言是用来激励或者提醒人们的警句。如果你问我挑哪一句做为自己的座右铭,我会挑“虚心万事能成,自满十事九空”。记得读四年级的时候发生的一件小事,因为我的作文水平有点进步,老师常常夸奖我,我因此飘飘然起来,慢慢的变得目中无人,认为自己很了不起。妈妈有时好心提醒我,我也把那些话当成是妈妈的唠叨,总是左耳朵进去右耳朵出来。每当我一犯错误,就少不了搬出作文得优的事情来作“挡箭牌或替罪羊”。马上快到期中考试了,我也没有复习,好像学习上的事情都与自己无关似的。然而,当期中试卷分数公布之后,我当即就傻眼啦,语文只考了80多分,数学更糟糕。在期中考试失利的事实面前,我再也无法拿作文来说事了。妈妈语重心长的对我说:“孩子,这一次你没有考好,是因为你没有认真复习,没考好不要紧,只要你记住:自满十事九空,不管你取得怎样的进步千万不能骄傲,要不然就会骄兵必败,只要你虚心好学,你的成绩一定会像作文一样优秀的。”这一次,我把妈妈的话牢牢的记在了心里,从此,再了不敢自大了。虚心万事能成,自满十事九空,从此就成为了我的座右铭。俗话说:“虚心万事能成,自满十事九空”。是的,这句话一点不错,通过五年级那件事后,我的感触更深了,这是为什么呢?那是五年级期末考试的事了。那次考试由于我的全面发挥,考了个不错的分数,幸而登上了年级第二的宝座。我很兴奋,爸爸妈妈也很高兴。但那作为“职业教师”的妈妈,还是对我说了一大堆让我不能骄傲啊,要谦虚呀之类的话。可我早已被胜利冲昏了头脑,妈妈的话我事左耳进,右耳出。完全不予理睬。上学放学走在路上,总听见许多同学在窃窃私语:”呀,他就是年级第二啊!”“就是,听说第一名只比他多0.5分呢!”我听了这些话后便开始自大起来。上课吃零食,开小差,不是和同学说话,就是到处传纸条。更有胜者,有时我还用语文、数学书挡在外面,在下面看漫画书。同桌老是提醒我,我也是置之不理。一次,同桌见我老毛病又犯了,便开始劝我:你,你在看,我就告老师。”“去吧,去吧,反正我是年级第二,谁怕谁啊!”我狂妄的说道,因为我知道他胆小,不敢告老师,果然,他没有告老师.时间飞逝,转瞬之间半学期就这样稀里糊涂的过去了,同桌也不在理我。又到期中考试了。因为前几次小测试我都拿了高分,这让原本自大的我更加狂妄了,考试完全不放在心上,自认为一定事高分,结果一下来没我数学只考了81分,连全班30名都排不上号,一项是“语文强人”的我只考了90分,排在20多名。老师叫我去办公室谈话。一进办公室,老师便开口了:“张琛,你怎么了,你以前不是这样的呀,是不时有什么事啊,搞诉老师好吗?听了老师的话,我心中一阵惭愧:老师还是信任我的啊。于是,我把半学期的学习情况一五一十的说了出来。老师听了,意味深长的

145 评论

丛林穿梭

每个人人来到这个世界都有其自身的意义、价值! 每个人的潜能都是无限的,当有一天你把所有能做的事都做完时你会为自己感到吃惊。 相信自己!“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诗坛豪杰李白在《将进酒》中,留下了不朽的名句:“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这个“天生我才必有用”更成了至今人们自我肯定和鼓励他人的名言!那么,上帝既然降生出“我”来,必有所用。可想像李白说此语时的飞扬神采和洒脱豪迈!他一生并不顺利,但是贵在有这种自信,才能成就大业。更可贵的是李白说的是自己,却鼓舞了他人。细想一下,上帝每降临每一个人,不论男女、无分胖瘦、不管学历多少、不管富贵还是贫贱……虽路途平坦或崎岖有别,但只要努力,不被困难吓倒、退缩,永不言弃,每个人必有其用武之地! 李白有过情困、有过贫穷的处境、有过失去朋友的怅惘、有过失业的无奈、有过贬官的打击……但是他豪爽乐观,唱出“天生我才必有用”的响亮声音,而且还潇洒自信地进取,怎不让人钦敬感慨!抚今追昔,如今的青年常叹息读书苦、工作难、贫困潦倒、父亲不再是富翁、长叹自己生不逢时、失恋像天塌下来打击自己……为很小的事竟然想不通!他(或她)悟不出“天生我才必有用”的道理,更无愉快的情绪、乐观的态度和战胜困难的斗志。 社会有责任鼓励大家向上和进取,应以具有说服力的事例告诉大家,不要放弃!天生我才必有用!但十分遗憾,社会上有人偏好渲染邪恶、鼓吹无前途、制造挫人信心消息,躲也躲不开。原因只有一个,你不相信自己,上帝给予了每一个人的生命,同时每一个人有自己独特的一面,那么为什么不把它展示出来呢?为什么不相信自己?给自己一个机会呢?天生我才必有用,可惜现在没人用。一个好的心态+一本成功的教材+一个无限的舞台=成功。每人的潜能都是无限的,关键是要找到一个能充分发挥自己潜能的舞台。天生我材必有用

333 评论

不给知道我是谁

《格言》杂志上多得是,应有尽有,各类的

145 评论

相关问答

  • 论文引言400字

    1、论文题目:要求准确、简练、醒目、新颖。2、目录:目录是论文中主要段落的简表。(短篇论文不必列目录)3、提要:是文章主要内容的摘录,要求短、精、完整。字数少可

    姗姗爱C 5人参与回答 2023-12-06
  • 杂志《格言》

    《格言》栏目分类,依次为:1.格言新说(关于已有格言古语或俗语进行改说,并论证)2.思想着(包括故事,思想情报,史记,人物,禅语,格言故事和画)3.口技(包括格

    麻酥酥Jessica 4人参与回答 2023-12-12
  • 格言杂志摘抄400字

    美文专区简推:我在梦中采访了上帝。 “人类有什么最让你惊讶?” 上帝答道:“他们厌倦童年,他们忙着长大,然后又希望回到孩提时代。” “他们牺牲健康来挣钱,

    criminalabuse 5人参与回答 2023-12-06
  • 杂志好段摘抄

    意林好句好段摘抄赏析举例如下:水可干而不可夺湿,火可灭而不可夺热,金可柔而不可夺重,石可破而不可夺坚。唐·马总《意林》引《任子》。干:干枯。夺:夺去,改变。柔:

    哈鲁咕噜 2人参与回答 2023-12-10
  • 经典文章段落摘抄400

    优美文章段落摘抄400字 优美文章段落摘抄400字,多阅读文章是比较好的,而且很多人都会喜欢一些比较伤感的美文,人们通过阅览这种文章来对自己的心情进行调解,以此

    520贝基清净果 4人参与回答 2023-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