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268

北方小渔
首页 > 期刊论文 > 害虫论文参考文献大全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秋风泡泡

已采纳

1/96【题名】苹果病虫害非化学防治技术【作者】周俊英【刊名】果农之友.2007(8).-33-332/96【题名】套袋苹果病虫害的发生与防治【作者】梁翠玲【刊名】河北果树.2007(4).-42-423/96【题名】无公害苹果病虫害防治技术初探【作者】孙凤珍[1] 马利红[1] 徐丽娜[1] 李珊珊[2] 田杰[2]【刊名】中国食物与营养.2007(6).-63-644/96【题名】渭北黄土高原无公害苹果病虫害周年优化控制历【作者】张立功[1] 李丙智[2]【刊名】果农之友.2007(4).-31-325/96【题名】苹果病虫害IPM药剂示范园技术方案【作者】无【刊名】农药市场信息.2007(2).-33-336/96【题名】基于GIS的苹果病虫害管理信息系统【作者】赵朋 刘刚 李民赞 李道亮【刊名】农业工程学报.2006,22(12).-150-1547/96【题名】苹果休眠期病虫害发生特点及无害化防治技术【作者】高九思【刊名】果农之友.2006(12).-25-258/96【题名】西北地区苹果病虫害周年优化管理历【作者】张立功【刊名】果农之友.2006(11).-26-279/96【题名】苹果病虫害越冬状态及场所【作者】张立功[1] 李丙智[2]【刊名】烟台果树.2006(4).-31-3210/96【题名】苹果园病虫害系统管理规范刍议【作者】刘俊生 张战利【刊名】中国植保导刊.2006,26(10).-27-2911/96【题名】苹果病虫害智能诊断系统的构建【作者】王媛【刊名】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06,18(9).-10-12,1512/96【题名】苹果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作者】无【刊名】果农之友.2006(10).-51-5213/96【题名】苹果套袋后病虫害的综合防治【作者】张建芳 铁春晓【刊名】果农之友.2006(9).-30-3014/96【题名】黄土高坡草果病虫害发生危害特点及综合治理策略【作者】高九思[1] 张继敏[2] 李卫东[3] 王永臻[4] 王洁[4] 曲海亮[5]【刊名】现代种业.2006(4).-41-4415/96【题名】苹果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示范实施与成效【作者】陈战锋[1] 吕国强[1] 史跃强[2] 刘发科[3]【刊名】中国植保导刊.2006,26(8).-23-2416/96【题名】成熟期苹果病虫害发生特点及无害化治理技术【作者】高九思【刊名】果农之友.2006(8).-27-2717/96【题名】苹果病虫害无公害防治技术【作者】杨阳 陈战锋【刊名】河南农业.2006(7).-52-5218/96【题名】套袋红富士苹果病虫害防治措施【作者】崔永恩 郝宪智【刊名】河北果树.2006(4).-41-4219/96【题名】2006年陕西苹果病虫害发生趋势【作者】无【刊名】西北园艺:果树.2006(2).-5-520/96【题名】苹果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作者】王信祥【刊名】农村实用科技.2006(2).-20-2121/96【题名】当前陕西苹果病虫害发生特点【作者】史大卫 高建国【刊名】西北园艺:果树.2006(1).-21-2222/96【题名】苹果病虫害综合防治与管理【作者】王秋丰 马淑玲【刊名】林业实用技术.2006(1).-26-2723/96【题名】2006年无公害套袋苹果病虫害防治历【作者】孙庆田 张福兴 刘美英 刘万好【刊名】烟台果树.2006(1).-34-3524/96【题名】嵩明县苹果病虫害发生状况及其防治【作者】潘秀娟【刊名】中国南方果树.2005,34(6).-69-7225/96【题名】套袋红富士苹果病虫害防治关键技术【作者】赵伟【刊名】农村科技开发.2005(11).-26-2626/96【题名】绿色无公害苹果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作者】李素荣【刊名】河北农业科技.2005(9).-17-1727/96【题名】套袋苹果病虫害的防治【作者】高华君[1] 李俊霞[2]【刊名】农业知识:瓜果菜.2005(5).-20-2028/96【题名】无公害苹果病虫害防治关键技术【作者】牛玉堂【刊名】河北果树.2005(4).-38-3829/96【题名】苹果病虫害无公害防治技术【作者】张子维 林静【刊名】中国果树.2005(2).-45-47,i00230/96【题名】无公害苹果病虫害综合防治【作者】桑伟巍【刊名】河北果树.2005(2).-37-3831/96【题名】苹果病虫害绿色管理体系的组建【作者】杜志辉【刊名】中国植保导刊.2005,25(1).-34-3532/96【题名】2004年苹果病虫害发生特点及对策【作者】房道亮[1] 姜丽芝[1] 王忠跃[2] 刘景顺[3] 闫永勃[4]【刊名】烟台果树.2005(1).-21-2233/96【题名】苹果病虫害无公害综合治理技术【作者】高九思[1] 许创照[2] 史跃强[2] 韩立新[1] 王婕[1] 赵双锁[1]【刊名】河北果树.2005(1).-18-19,2234/96【题名】苹果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规程(草案)【作者】李东鸿[1] 赵政阳[2] 赵惠燕[1] 李鑫[1] 梁俊[2] 胡想顺[1]【刊名】西北林学院学报.2004,19(4).-113-11535/96【题名】豫西地区苹果病虫害无公害综合治理技术规程【作者】高九思[1] 韩立新[1] 万素香[1] 上官建宗[2]【刊名】河北果树.2004(5).-13-1536/96【题名】寒地苹果病虫害及防治【作者】龙兆春 郭春华 魏达【刊名】北方园艺.2004(4).-87-8737/96【题名】三门峡地区苹果病虫害发生种类及种群演变【作者】陈玮[1] 代彦满[1] 高九思[2] 王婕[1]【刊名】河南农业.2004(1).-21-2238/96【题名】《新编苹果病虫害诊断与防治》【作者】无【刊名】果树学报.2004,21(2).-112-11239/96【题名】《新编苹果病虫害诊断与防治》【作者】谌有光【刊名】果农之友.2004(2).-42-4240/96【题名】2004年无公害套袋苹果病虫害防治历(供参考)【作者】无【刊名】烟台果树.2004(1).-36-3741/96【题名】《新编苹果病虫害诊断与防治》【作者】王春华【刊名】昆虫知识.2003,40(3).-272-27242/96【题名】2003年优质高档苹果病虫害防治历(供参考)【作者】无【刊名】烟台果树.2003(1).-37-3843/96【题名】套袋苹果病虫害综合防治措施【作者】刘志坚【刊名】农村科技开发.2003(4).-8-844/96【题名】《新编苹果病虫害诊断与防治》书评【作者】陈策【刊名】中国果树.2003(4).-60-6045/96【题名】苹果病虫害无公害防治技术研究【作者】田瑞冬【刊名】北方果树.2003(3).-25-2546/96【题名】无公害苹果病虫害综合防治要点【作者】孙宗明[1] 郑红民[2]【刊名】农业新技术.2003(1).-10-1047/96【题名】套袋苹果病虫害周年防治历【作者】郝淑英【刊名】果农之友.2003(7).-32-3248/96【题名】按物候期防治苹果病虫害益处多【作者】郭学军【刊名】农药市场信息.2003(6).-33-3349/96【题名】苹果病虫害的物候期防治措施【作者】郭学军【刊名】农友.2002(10).-16-1650/96【题名】套袋红富士苹果病虫害防治关键技术【作者】房道亮[1] 宫冰[2] 等【刊名】烟台果树.2002(2).-43-4351/96【题名】2002年优质高档苹果病虫害防治历(供参考)【作者】杨奉才【刊名】烟台果树.2002(1).-37-3852/96【题名】全套袋苹果病虫害综合防治措施【作者】无【刊名】北京农业.2002(5).-19-1953/96【题名】苹果病虫害防治月历【作者】薛勇【刊名】西南园艺.2002,30(3).-16-1654/96【题名】生产优质苹果病虫害综合防治历【作者】刘欣 李俊霞 等【刊名】邯郸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19(3).-26-27,2955/96【题名】夏季苹果病虫害的防治【作者】柴玉花【刊名】农药市场信息.2002(13).-24-24,2756/96【题名】苹果病虫害综合防治历【作者】董建新[1] 王江柱[2]【刊名】河北果树.2001(2).-54-5557/96【题名】2001年苹果病虫害发生特点及原因【作者】王高民[1] 郜朝峰[2]【刊名】山西农业.2001(7).-25-2558/96【题名】苹果病虫害的综合防治技术【作者】孟彦合【刊名】农业科技与信息.2001(6).-27-2759/96【题名】辽宁省苹果病虫害发生动态及防治对策【作者】孟威[1] 翁永军[2] 等【刊名】辽宁农业科学.2001(4).-38-3960/96【题名】豫东地区苹果病虫害发生动态及防治【作者】金新富[1] 聂合乡[2] 等【刊名】中国果树.2001(2).-33-3561/96【题名】河南省苹果病虫害发生危害及防治现状【作者】王海燕 孔建 等【刊名】河南农业科学.2001(4).-25-2662/96【题名】鲁北地区苹果病虫害发生特点及防治措施【作者】刘春杰 曾现春【刊名】林业科技通讯.2001(8).-38-3863/96【题名】套袋苹果病虫害的发生及防治(一)【作者】路绍杰【刊名】农村百事通.2001(4).-28-2964/96【题名】苹果病虫害的综合防治技术【作者】无【刊名】农药通讯.2001(12).-24-2565/96【题名】套袋红富士苹果病虫害防治技术【作者】王少敏 高华君 等【刊名】果农之友.2001(5).-32-3366/96【题名】烟台苹果病虫害的演变与防治【作者】孙庆田 张福兴【刊名】烟台果树.2000(2).-12-1267/96【题名】全套袋无公害苹果病虫害综合防治历【作者】刘志坚【刊名】北京农业.2000(3).-21-2168/96【题名】陕西渭北苹果病虫害综合治理政策和研究的建议【作者】杨玲环[1] Stew.,M[2]【刊名】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00,18(2).-47-5769/96【题名】2000年全套袋苹果病虫害综合防治措施【作者】无【刊名】农药市场信息.2000(5).-24-2470/96【题名】几种重要苹果病虫害大发生原因初探【作者】顾耘 张迎春【刊名】烟台果树.1999(1).-3-571/96【题名】根据物候期防治苹果病虫害【作者】柴全喜 张彦武【刊名】烟台果树.1999(1).-44-4472/96【题名】苹困无主要病虫害发生动态及防治对策【作者】杨奉才 毛学明 等【刊名】植保技术与推广.1999,19(3).-24-2673/96【题名】无公害苹果病虫害防治技术研究【作者】冯建国 陶训【刊名】山东农业科学.1999(4).-8-1274/96【题名】全套袋苹果病虫害综合防治措施【作者】刘志坚【刊名】中国果菜.1999(3).-23-2375/96【题名】防治苹果病虫害传统方法十改进【作者】塔玛拉【刊名】新疆林业.1998(3).-34-3476/96【题名】1998年无公害苹果病虫害综合防治历【作者】刘志坚【刊名】河北果树.1998(2).-34-3577/96【题名】1998年无公害苹果病虫害综合防治历【作者】刘志坚【刊名】果树实用技术与信息.1998(5).-16-1778/96【题名】防治苹果病虫害传统方法十改进【作者】梁俊民【刊名】西北园艺:果树.1998(1).-39-4079/96【题名】1998年无公害苹果病虫害综合防治历【作者】刘志坚【刊名】农村科技开发.1998(4).-19-1980/96【题名】根据年生长发育动态防治苹果病虫害【作者】柴全喜 张彦武【刊名】果树实用技术与信息.1997(7).-34-3581/96【题名】1997年无公害优质苹果病虫害综合防治历【作者】刘志坚【刊名】果树实用技术与信息.1997(5).-8-1082/96【题名】1997年无公害优质苹果病虫害综合防治历【作者】无【刊名】烟台果树.1997(1).-3-483/96【题名】1997年无公害优质苹果病虫害综合防治历【作者】刘志坚【刊名】农村科技开发.1997(4).-21-2184/96【题名】防治苹果病虫害的常用药剂【作者】柴全喜【刊名】农家参谋.1997(7).-28-2885/96【题名】八种苹果病虫害的防治【作者】刘静堂 米建仓【刊名】陕西农业.1997(5).-12-1286/96【题名】浅议苹果病虫害及其综合治理【作者】钟宁【刊名】四川林业科技.1997,18(4).-66-6687/96【题名】苹果病虫害发生动态及防治【作者】刘玉华【刊名】河南科技.1997(9).-10-1188/96【题名】加强秋季苹果病虫害的防治【作者】王金友【刊名】果树实用技术与信息.1996(8).-27-2889/96【题名】西北地区苹果病虫害发生情况及综合防治技术【作者】谌有光 王春华【刊名】西北园艺:果树.1996(2).-42-4390/96【题名】休眠期苹果病虫害的综合防治【作者】张海【刊名】农技服务.1996(1).-37-3891/96【题名】苹果病虫害诊治专家系统【作者】李会宁 马永【刊名】计算机农业应用.1995(2).-19-20,3392/96【题名】黄河故道地区苹果病虫害发生特点及综合防治对策【作者】赵忠仁 刘建业【刊名】落叶果树.1994,26(4).-26-2793/96【题名】苹果病虫害防治要点【作者】无【刊名】林业调查规划参考资料.1993(4).-65-6794/96【题名】河南省苹果病虫害发生情况及防治对策【作者】郭艳春 王志民【刊名】河南科技.1992(1).-13-1495/96【题名】苹果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作者】姚桂兰 郭艳春【刊名】河南农业科学.1990(2).-18-1996/96【题名】苹果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研究与应用【作者】张慈仁 李腾友【刊名】植物保护学报.1990,17(1).-59-66

231 评论

Cindy森小蝶

昆虫的营养价值:昆虫是人类向自然界摄取蛋白质的途径之一,据记载:从古时,在人民生活困难的时候,就主要使用昆虫。目前在世界贫穷的国家:如非洲,尼泊尔,埃塞俄比亚等均以昆虫和草根为生,昆虫已成为他们的重要摄取脂肪,蛋白质的途径。从营养价值来看,昆虫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干虫体的含量高达百分之30~百分之70而且由20多种重要氨基酸组成,含有人体与动物无法合成的8种必需氨基酸和儿童必须的2种氨基酸,干的蝉含有百分之72,蚂蚁含百分之42,黄蜂含百分之81蟋蟀含百分之65,并且昆虫还含有丰富的脂肪,糖类,矿物质,维生素,水。其脂肪中百分之85为软脂肪和不饱和脂肪酸,所以易被人体所吸收。 丰富的食用昆虫资源:由于昆虫数量多,繁殖多,可以在残酷的环境下生存,所以即使大量捕捉也很难造成生态破坏,并且很多国家的养虫业很发达。我国蚕业,蝗虫资源都很丰富,并且有些地方也有使用它们的习惯。我国曾多次向外国出口蝗虫,蚕蛹等~~~~国外也以开办:苍蝇工厂,蚯蚓工厂等,利用其产卵多,生命力强等特点向大众提供大量蛋白质。全世界约有3000种昆虫可以食用,我国约有800种。由于昆虫的食物转换率高,食用3kg植物蛋白可以换1kg昆虫蛋白,而牛需要8kg植物蛋白才可以换1kg动物蛋白,羊则10kg植物蛋白才可以换1kg动物蛋白.所以因为昆虫繁殖快,数量多,生命力强等特点,昆虫业有很好的发展前景。 使用昆虫的利用情况:在现实社会中,昆虫不仅还可以用作食物,还可以用做医药,许多药如:僵蚕,九香虫,蝉蜕,龙凤,冬虫夏草等既是可以治疗某些疾病,还可以对人生体进行滋补。在古代,昆虫就在人们的食谱上曾有过重要的地位,至今,很多国家还保留着这些习惯。墨西哥的外号叫“昆虫之乡”,有370多种昆虫可以作为佳肴,列入品牌的有60多种,所以墨西哥每年因这个原因吸引了世界很多游客。 利用昆虫或其他产品为原料作为饮料:蜂蜜在很多人群众多很流行,老人小孩都很爱喝,在爱喝的同时还可以对胃和其他器官进行护理。我国在3000多年前就有养蜂的习惯,并且一直流传到现在,蜜蜂也是授粉昆虫,所以对农业也有很好的促进。我国不仅是养蜂,食用蜂蜜最多的国家,也是饲养蜂蜜最多的国家,大约拥有600多万箱蜂群。而且在国内外也有很多人提取蜂毒来治疗人体的风湿等疾病。所以,发展昆虫业是很好的一项事业。

227 评论

刀刀吹雪

森林病虫害防治与对策

对森林造成破坏的病虫害是不断进化的生物,由于环境的原因外来物种也有可能对森林造成破坏。因此我们必须提高防治病虫害的科技水平,对害虫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才能保证在病虫害发生的时候可以对其进行防治。

摘要: 我国作为林业大国,拥有着丰富的林木种类,因此对森林树木危害极大的病虫的种类也很多。森林病虫害每年在对我国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的同时,对生态环境也造成极其严重的破坏。在过去人们只是被动的治理森林病虫害,没有意识去防止病虫灾害的发生。近些年来人们逐渐认识到森林病虫害防治的重要性,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还有很多的方面需要努力。森林病虫害的防治不仅可以保护树木,而且也可以保护生态环境,因此本研究将详细的分析森林病虫害的防治与对策。

关键词:森林病虫害;防治;对策

前言:

森林病虫灾害的防治主要是指对森林、树木、竹材的病害和虫害的防治。森林病虫害作为我国减灾工程中重要的一部分,不仅可以为保护我国的生态环境做出相应的贡献,而且还可以在保护树木的同时保证我国经济良好和快速的发展。人们在提高了对森林病虫害防治的重视程度的同时,人们对森林病虫害防治的方式也更加科学。只有合理的运用科学技术,对森林病虫害进行合理的防止,才能从根本上防止森林病虫害的发生和对生态环境进行有效的调节。

1.森林病虫害防止工作中所面临的问题

1.1每年森林发生病虫害的面积不断增加

每年我国森林发生病虫灾害的面积都不断的增加,如果没有对这些发生病虫灾害的森林进行及时的防止,那么病虫害会迅速的绵延,从而威胁着整片的森林。根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每年发生病虫灾害的森林面积递增24%,其中在病虫灾害中死掉的树木不计其数,这对我国造成经济损失是巨大的。

1.2森林病虫害的种类繁多

我国森林病虫害的种类繁多,其中可以对森林树木造成严重损害的病虫有上百种。这些病虫中对森林树木可以造成严重危害的病虫有松毛虫、小蠢虫、舞毒蛾、春尺蜂、杨树蛀干类害虫、食叶类害虫等等。这些害虫不仅可以对树木的树根、树干、树叶造成严重的损害,而且它们具有繁殖能力强,不易清除的特点。病虫是森林发生病虫害的主要原因,严重危害着森林树木的健康成长。

2.森林发生病虫害的原因

2.1人工林的面积不断增加

由于多种原因我国不断的增加人工森林的面积,但是人工森林中树木种类单一,树木的年龄都较小,这就导致了人工森林生态系统非常脆弱,所以一旦人工森林发生病虫灾害就难以根治,防治人员如果未采取及时的防治措施,很可能会导致人工森林大面积的死亡。人工森林一旦发生病虫灾害就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而且还对周边的生态环境造成不可想象的影响,因此如果防治人员对人工森林看管稍有失误的话很容易会发生严重的病虫灾害。

2.2天然森林被乱砍乱伐

林业生产产业是以木材生产为中心的,长时间以来对天然树木的砍伐造成了天然森林树木的种类和质量极具下降,天然森林中的生物种类也因此而逐渐减少。因此天然森林的自愈能力急剧下降,所以被滥砍滥伐的天然森林一旦发生病虫灾害就会难以被控制。天然森林如果发生病虫灾害,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很难被发现,如果又被人们滥砍滥伐的话,发生病虫灾害就十分容易导致整片森林都受到严重的破坏。

2.3防治森林病虫害的方法不科学

如果在森林发生病虫灾害的时候,只是一味的喷洒农药,这不仅可以使病虫产生了抗药性,而且对森林的生态系统也造成严重的破坏。因此,要想从根本上防止森林病虫害的发生,就要采用科学的方式。防治人员应采取引进病虫天敌和合理的喷洒药剂的方式对森林病虫害进行防治。保护森林的生态环境是防治森林病虫害的最终目的,我们不能在防治森林病虫害的'同时破坏掉了森林生态系统。

3.森林病虫害的解决对策

3.1加强植物检疫加强

植物检疫是防治

森林发生病虫害最为有效的预防性措施。植物检疫团队要严格遵守相关规定严防范病虫害的发生,同时对国外的物种要进行严格的看管,保证进口商品中不会藏有会对我国森林造成严重破坏的病虫。植物检疫团队要了解各个国家的病虫灾害的分布情况,这样在对进口商品进行检测时才会有目的的对其进行检测。植物检疫团队也要从以前的工作中吸取经验,总结教训,这样才能有效的防止森林病虫害的发生。

3.2提高防治病虫害的科技水平

对森林造成破坏的病虫害是不断进化的生物,由于环境的原因外来物种也有可能对森林造成破坏。因此我们必须提高防治病虫害的科技水平,对害虫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才能保证在病虫害发生的时候可以对其进行防治。提高防止病虫害的科技水平就要保证基础研究,也要提高测报水平。我们只有不断的提高自身的科技水平才能在病虫害发生的时候,对其进行根本的防防治。

3.3主动采取各种措施

对森林病虫害的防治不应该只是停留在病虫害发生的时候。在育苗、造林的时候就要保证树木具有一定的抗病虫的能力。在对树木进行种植的时候要选取合适的地方,而且在人工林区要保证树木种类的多样性。防治人员可以采取封山育林的方式保证树木不被人们破坏。我们只有主动采取各种措施对森林病虫害进行防治,才能有效的防止森林病虫害的发生。

4.结语

森林病虫害一旦发生就难以对其进行防治,我国每年因为森林病虫害而死亡的树木多的不计其数,这对我国造成的经济损失是巨大的。我们要想对森林病虫害从根本上进行防止,就要了解森林病虫害发生的原因,这样才能保证我们制定的防治措施科学有效。在制定森林病虫害的防治措施时要保证所制定的措施具有可行性,同时防治人员要严格的遵守相关规定对森林病虫害进行防治。

参考文献:

[1]王永彬.加强森林病虫害防治及对策探析[J].科技资讯,2015(31):123-141.

[2]庞智慧中国森林病虫害防治措施及其应采取的对策.科技致富向导,2014(12):258-269.

[3]李嘉庆.试论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农业与技术,2014(12):345-365.

188 评论

相关问答

  • 昆虫学报参考文献

    《昆虫学报杂志》 《昆虫杂志》 《台湾昆虫》 《SCI》 《昆虫》 《昆虫知识》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美国《化学文摘》 英国《剑桥科学文摘》 《昆虫学文摘》

    想得快崩溃 6人参与回答 2023-12-10
  • 热带作物病虫害防治论文参考文献

    1、肖邦森主编《毛叶枣优质高效栽培技术》中国农业出版社,1999.112、肖邦森主编《南方优稀果树栽培技术》中国农业出版社,2000.93、陆超忠主编《澳洲坚果

    janniferLEE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6
  • 草莓主要病虫害防治论文参考文献

    1)常见病害及防治炭疽病 主要危害匍匐茎、叶柄、花茎和短缩茎,匍匐茎、叶柄、花茎发病症状都表现为近黑色的纺锤形病斑、稍凹陷,长约3~7毫米。短缩茎发病时能导

    朱迪迪迪 4人参与回答 2023-12-11
  • 害虫论文参考文献大全

    1/96【题名】苹果病虫害非化学防治技术【作者】周俊英【刊名】果农之友.2007(8).-33-332/96【题名】套袋苹果病虫害的发生与防治【作者】梁翠玲【刊

    北方小渔 3人参与回答 2023-12-11
  • 油菜病虫害及其防治论文参考文献

    油菜,又叫油白菜,苦菜等。油菜的用途很多,比如油菜花在含苞未放的时候可以当做蔬菜食用的;油菜花盛开时也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可作为旅游观赏;早油菜花朵凋谢后,油菜

    我大旗网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