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141

杂草公主/yl
首页 > 期刊论文 > 电子线路基础论文1500字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花香盈路

已采纳

高频电子线路论文

《高频电子线路》作为高等院校电子信息专业和通信工程专业的一门主要课程,其教学质量的高低直接关系学生的学习效率和质量。接下来是我为您整理的高频电子线路论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摘要】本文首先对高频电子线路这一课程的教学现状进行介绍,在分析教学活动现有问题的基础上,探讨切实可行的教学改革对策,以此来从根本上提高高频电子线路课程的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关键词】高频电子线路;’课程改革;教学质量

《高频电子线路》作为高等院校电子信息专业和通信工程专业的一门主要课程,其教学质量的高低直接关系学生的学习效率和质量。近年来,随着素质教育理念的不断深入,高校传统教学模式中所呈现的弊端也越来越明显,已然无法将教学目标顺利完成。因此,改革高频电子线路课程的教学模式势在必行,需要学校相关部门对其给予高度重视。

1高频电子线路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教学内容存在局限性

作为一门课程,高频电子线路并不是独立存在的,而是与其他学科紧密联系,例如,电路分析、高等数学、信号与系统以及模拟电子线路等。所以,高频电子线路的教学若想达到预期目标,就必须将上述内容紧密联系起来,构成一个完整的教学体系。但从目前高频电子线路的教学现状来看,教学过程中学科之间的联系并不明显,甚至还有些学科会被忽略。近几年,我国无线通信的通信体制、工作频段和调制编码方式都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变化,需要重新对电路设计进行优化与完善,这一任务的完成必须以新知识的融入作为基础,当前高频电子线路的教学内容并不能达到这一要求,从而导致学生无法把握该课程的实用性,不能实现学以致用。

1.2教学方法单一

“教师讲,学生听”是传统教学模式下高频电子线路教学的主要方法,这种方法虽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将知识传递给学生,但由于缺少启发和创新,从而导致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理解过于浅显,无法形象的理解某些概念和工作原理。这样一来,学生所构建的知识体系就会缺乏全面性和系统性,学习效果自然也就不尽人意。近几年,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给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更新与完善创造了条件,教师可以根据高频电子线路的学科特点,借助计算机技术和多媒体技术丰富教学方法,这不仅可以调动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且有利于学生快速掌握知识点,提高学习效率。

1.3理论与实践相脱节

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基础,尤其对于高频电子线路这种操作性较高的学科而言,实践教学在教学活动中占据着极为重要的位置。在传统教学中,虽然教师意识到了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并且结合教学内容设置了必要的教学环节,但最终效果却仍显得有些不尽人意。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互脱节,没有实现有机统一。在教学活动中,理论教学是实践教学的基础,实践教学是理论教学的体现,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所以,在课程教学改革中,实现理论与实现有机结合十分重要。

2高频电子线路课程改革措施

2.1优化教学内容

根据高频电子线路课程的特点来看,对于教学内容的优化,应该从两方面着手:首先是对课程中所涉及的内容进行合理调整。一方面,需要对教材进行调整,随着越来越多先进技术在线路设计中的应用,传统电子线路得到了持续优化,以往教材中很多内容在实际生活中都已经不再应用,所以,需要将这些内容从教材中删除,只保留经典电子线路内容。另一方面,要做好课程整体性的系统把握。为了实现高频电子线路课程的进一步优化,我们可以将该课程的内容大致分为3个模块,即发送设备、信道传输和接收设备。每一模块都有其对应的重点和难点内容,三个模块构成一个完整的课程体系,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各个章节之间的联系,建立系统和工程观念,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2丰富教学方法

可以应用到高频电子线路课程教学中的方法有很多,比如说,提问式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交流式教学法、对比教学法和归纳教学法等,每一种教学方法都有其优点和缺点,教师应该结合实际教学内容,选择最佳的教学方法,以此来使教学活动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除此之外,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普及与发展,多媒体教学法在高频电子线路课程教学中也被广泛应用,网络资源的合理搜集与应用,可以帮助学生进一步拓宽视野,掌握更多高频电子线路课程知识。由此可见,实现现代教学方法与传统教学方法的有效结合,可以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

2.3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

实验教学是高频电子线路课程教学的一个主要内容,旨在锻炼学生的操作能力和实践能力,真正意义上实现学以致用。传统教学模式下,实验教学普遍采用高频电子线路整机实验箱,实际操作中学生只需完成电路连接、测量输入输出两项任务即可,学生提不起来学习兴趣,学习效率自然会降低。所以,除了验证性实验之外,教师还可以在实验教学中加入一些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比如说,调幅信号的调制与调解实验中调制信号是通过信号发生器产生的,若将调制信号改为音频信号,在调解电路的输出端接入扬声器,通过扬声器让学生直观的感受实验结果,这样的实验模式不仅达到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的目的,而且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也具有重要意义。

3结语

随着素质教育理念的不断深入,高校传统教学模式中所呈现的弊端也越来越明显,已然无法将教学目标顺利完成。因此,改革高频电子线路课程的教学模式势在必行,需要学校相关部门对其给予高度重视。综上所述,在素质教育理念不断深入的前提下,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与探讨成为了各级教育部门所面临的一项重要工作。更新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模式,实施教学模式的全面改革也成为了新时期社会发展对教育部门提出的新的要求。

本文介绍的仅仅是《高频电子线路》一门课程的教学改革方法,对于其他课程的教学改革工作,同样应该受到学校领导部门的高度重视,以期通过科学、有效的教学改革措施,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谢晶.《高频电子线路》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与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16(05).

[2]张洁,刘波粒,段再超.高频电子线路教学改革的探讨[J].中国市场,2016(10).

[3]刘春英.《高频电子线路》课程的教学改革探讨[J].科技视界,2015(26).

86 评论

小吕娃子

对《高频电子线路》教学改革的探析论文

论文摘要: 本文结合教学中的实践和体会,从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个方面对《高频电子线路》课程的教学改革发表了看法。旨在通过改革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论文关键词: 高频电子线路 教学改革 理论教学 实践教学

《高频电子线路》是电子信息工程、信息工程等相关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也是从事通信、电子等相关领域研究开发人员必须了解的基本知识[1]。因此,学好高频电子线路不仅对学生学习其他专业课起到关键的作用,而且对学生的就业也大有裨益。

《高频电子线路》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内容抽象,理论性强,专业术语、名词概念较多,又与实践密切相关,学生普遍反映内容宽泛,难于掌握。如何让学生了解并掌握高频电子线路的知识,培养学生的分析与设计能力,是该课程教学改革急需解决的问题。

1理论教学

1.1把握整体

《高频电子线路》以无线通信系统为主线,理论内容主要包括发送系统和接收系统各部分电路的工作原理及性能分析。很多学生对这门课的认识只是几种电路,而对这些电路与通信系统的关系却很惘然,因此为了使学生对本课程有个整体的认识,应在绪论部分详细介绍发送系统和接收系统的工作过程,以及各部分电路在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这样可以使学生一开始就能够把握住整体,在学习后续章节时有个明确的方向,不至于使各个章节之间各自独立。

1.2突出重点难点

《高频电子线路》所涉及的内容很是广泛,为了便于学生抓住本课程的要领,教学中要总结出各部分的重点和难点,反复强调,认真分析,注重练习,将重点贯穿于整个教学的始终。

例如,调制与解调是《高频电子线路》中的重要内容。在介绍本部分内容时应通过浅显易懂的例子使学生先掌握调制与解调的概念,然后再介绍调制与解调的原理,最后再是具体的调制与解调电路。整个过程中需要通过分析乘法器的非线性特性来讲述调制与解调的特性。但分析乘法器的非线性特性只是其中的工具,重点不应放在如何分析乘法器的非线性特性上,关键在于学生对调制与解调概念的理解以及原理的`掌握,在介绍调制与解调电路时也要与原理相对照,更便于学生认识调制与解调电路的工作过程。

另外,在分析各部分电路的性能指标时,应适当减少不必要的公式推导,避免讲述具体电路时夹杂繁琐的数学计算,减轻学生的负担,突出各部分的重点。

1.3丰富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手段,以其生动、直观、活泼等特点,给教学改革注入了生机,对教学的辅助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对《高频电子线路》这门课来讲,如果能够利用多媒体使其中抽象枯燥的内容变得生动形象必定会激发学生的兴趣,再加上老师的正确引导,课堂也会变得生机盎然。例如,信号的调制解调过程,通过多媒体演示,再结合动画,能够让学生清晰地看到信号的演变过程,从而加深学生对该过程的认识。但是对重要公式、关键电路分析等内容,应通过板书边写边讲,避免幻灯片给学生造成的视觉疲劳。

各种EDA软件的出现也为高频电子线路的教学注入了新的元素[2]。如PROTEL,ORCAD,PSPICE,MATLAB等,利用这些软件可以搭建试验平台,通过仿真将各部分电路的波形生动形象地展示给学生。也可以使电路以及参数的变更更加灵活,学生能够更清楚地掌握电路的工作原理以及参数设计,从而激发学生对电路分析与设计的兴趣。

课堂教学之余,也要结合课后答疑及作业情况来进一步调整教学。充分利用校园网的资源积极开展网络教学也是丰富教学手段的一种形式。

总之,多种教学手段相配合,可以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1.4更新教学内容

传统的以分立元件为基础的电路教学已经不能够适应现代电子技术的发展。现代电子设备中小信号谐振放大器、高频功率放大器、角度调制与解调等都已集成化,因此在高频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简单典型的分立元件电路来分析各部分电路的工作原理,但在结合实际时应增加新技术的介绍以及典型的集成电路模块的分析等内容,将分立元件电路的教学服务于集成电路的应用,从而开阔学生视野,拓展其知识范畴[3]。

2实践教学

实践教学是《高频电子线路》课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不可或缺的手段之一。许多抽象的、复杂的概念必须借助实践才能获得更清晰的、更深入的理解,而在实践中获得的丰富知识和经验也会加深学生对理论教学内容的理解。实践教学的改革,可以从两个方面做起。

2.1培养学生实验兴趣

目前高频电子线路实验课程中普遍采用高频电子线路整机实验箱,实验箱中都是已经设计好的模块电路,主要是配合理论课程而设计的验证性实验,学生的任务只是连接电路、测量输入输出,结果使得学生逐渐失去了兴趣,做实验时敷衍了事[4]。因此,除了验证性实验,应在实验课中加入学生感兴趣的综合性或设计性实验。例如,调幅信号的调制与解调实验中调制信号是通过信号发生器产生的,若改用音频信号作为调制信号,在解调电路的输出端接入扬声器,通过扬声器的输出能使学生更直观地感受实验结果,极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2提高学生动手能力

除了基础性的实验课程之外,在实践环节中还应该加入可以增强学生动手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的课程设计、科技创新等内容。例如,组装一台简易的收音机套件或无线对讲套件,看似简单,但通过组装过程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还能使学生把套件中的各部分电路与高频电子理论课中涉及的电路相对应,加强了理论知识的掌握,更重要的是会对无线通信系统的认识产生质的飞跃。在学生掌握了通信系统的各个环节之后,还可以让学生尝试一些高频电路设计,如小功率的调频发射机设计、调频接收机设计等[5]。使学生学会将高频单元电路组合起来实现满足工程实际要求的整机电路的设计与调试方法,从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设计电路的能力。

从实际效果和今后发展趋势来看,实践教学环节的加强将更有利于学生加强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培养动手和创新的能力。

3结语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高频电子线路》的教学改革刻不容缓。作为专业任课教师应从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等各环节综合思考,不断调整教学思路,改善教学方法和手段,重视实践教学,努力把学生培养成善于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专门人才。

参考文献

[1]李国平,武海艳.谈谈高频电子线路教学[J].科技信息,2006(10).

[2]曾兴雯.高频电子线路[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3]沈伟慈.通信电路(第二版)[M].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7.

[4]马英.高频电子线路实验箱利弊的思考[J].实验科学与技术,2007(2).

[5]杨翠娥.高频电子线路实验与课程设计[M].哈尔滨: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2001.

92 评论

sherry美享家

电子电工能从事各类电子设备维护、制造和应用,电力生产和电气制造、维修的复合型技术人才的学科。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电子电工技术论文例文,希望你们喜欢。

浅谈电子设备的维护

摘要: 本文作者介绍了电子仪器设备的日常维护方法和要求,以及在使用中的注意事项、安全用电等问题。

关键词:电子设备;维护

中图分类号: V44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电子设备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需要维护。认真做好电子仪器的维护,对延长设备寿命、减小设备故障,确保安全运行以及保证仪器设备精度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仪器保管的环境条件一般为:环境温度: 0~40 ℃;相对湿度: 50%~80%(温度 20 ℃±5 ℃);室内清洁无尘,无腐蚀性气体。电子设备的维护措施大致可归纳为下列几项。

1 防热与排热

因为绝缘材料的介电性能、抗电强度会随温度的升高而下降,而电路元器件的参数也会受温度的影响(例如,碳质电阻和电解电容器等往往由于过热而变质、损坏),特别是半导体器件的特性,受温度的影响比较明显。例如,晶体管的电流放大系数和集电极穿透电流,都会随着温度的上升而增大。这些情况将导致电子仪器工作的不稳定,甚至发生各种故障。因此,对于电子仪器的“温升”都有一定的限制,通常规定不得超过 40 ℃;而仪器的最高工作温度不应超过 65 ℃,即以不烫手为限。通常室内温度以保持在 20~25 ℃最为合适。电子仪器设备说明书中会对使用环境温度作出规定。如果室温超过 35 ℃,应采取通风排热等人工降温措施,也可以缩短仪器连续工作的时间,必要时,应取下机壳盖板,以利散热。但应特别指出: 要禁止在存放电子仪器的室内,用洒水或放置冰块来降温,以免水气侵蚀仪器而受潮。对于内部装有小型排气风扇的仪器设备,应注意其运转情况,必要时应予以定期维护、加油、擦洗等。要防止电子仪器设备受阳光暴晒,以免影响仪器设备寿命。

许多电子仪器,特别是消耗电功率较大的仪器设备,大多在内部装置有小型的排气电风扇,以辅助通风冷却。对于这类仪器,应定期检查电风扇的运转情况。如果运转缓慢或干涩停转,将会导致仪器温升过高而损坏。此外,还要防止电子仪器长时间受阳光暴晒,以免使仪器机壳的漆层受热变黄、开裂甚至翘起,特别是仪器的度盘或指示电表,往往因久晒受热,而导致刻度漆面开裂或翘起,造成显示不准确甚至无法使用。所以,放置或使用电子仪器的场所如有东、西向的窗户,应装置窗帘,特别是在炎热的季节,应注意挂窗帘。

2 防振与防松

小型电子仪器设备的机壳底板上,一般装有防振用弹性垫脚,如果发现这些垫脚变形或脱落,应及时更新。对于大型电子设备,在安装时应采取防振措施。因长期使用运行或环境条件变化引起振动时,应及时报告有关部门,并会同有关部门采取防振措施,予以消除。在搬运或移动仪器时应轻拿轻放,严禁剧烈振动或者碰撞,以免损坏仪器的插件和表头等元件。

对于仪器设备内部接插式器件和印制电路板,通常都装有弹簧压片、电子管屏蔽罩、弹簧垫圈等紧固用的零件,在检修仪器设备时切不可漏装。在搬运笨重电子仪器设备之前,应检查把手是否牢靠,对于塑料或人造革的把手,应防止手柄断裂而摔坏仪器设备,最好用手托住底部搬运。

3 防腐蚀

电子仪器应避免靠近酸性或碱性气体(诸如蓄电池、石灰桶等)。仪器内部如装有电池,应定期检查以免发生漏液或腐烂。如果长期不用,应取出电池另行存放。对于附有标准电池的电子仪器(如数字式直流电压表、补偿式电压表等) ,在搬运时应防止倒置,装箱搬运时,应取出电池另行运送,以免标准电池失效。电子仪器如果需要较长时间的包装存放,应使用凡士林或黄油涂擦仪器面板的镀层部件(如钮子开关、面板螺钉、把手、插口、接线柱等) 和金属的附配件等,并用油纸或蜡纸包封,以免受到腐蚀,使用时,可用干布把涂料抹擦干净。在沿海地区,要经常注意盐雾气体对仪器设备的侵蚀。

4 防尘与防灰

要保证电子仪器处于良好的备用状态,首先应保证其外表的整洁。因此,防尘与防灰是一项最基本的维护措施。

由于灰尘有吸湿性,故当电子仪器设备内部有尘埃时,会使设备的绝缘性能变坏,活动部件和接插部件磨损增加,导致电击穿等,以致仪器设备不能正常工作。大部分的电子仪器都备有专用的防尘罩,仪器使用完毕后应注意加罩,无罩设备应自制防尘罩。防尘罩最好采用质地细密的编织物,它既可防尘又有一定的透气性。塑料罩具有良好的防尘作用,在使用塑料罩的情况下,最好要等待温度下降后再加罩,以免水汽不易散发出去,从而使仪器设备内部金属元件锈蚀,绝缘程度降低。若没有专门的仪器罩,应设法盖好,或将仪器放进柜厨内。玻璃纤维的罩布,对使用者健康有危害,玻璃纤维进入仪器内也不易清除,甚至会引起元器件的接触不良和干涩等问题,因此严禁使用。

5 防潮与驱潮

湿度如同温度一样,对元器件的性能将产生影响,湿度越大对绝缘性能和介电参数影响越大。防潮措施可采取密封、涂覆或浸渍防潮涂料、灌封等,使零部件与潮湿环境隔离,起到防潮作用。电子设备内部的电源变压器和其他线绕元件(如线绕电阻器、电位器、电感线圈、表头动圈等) 的绝缘强度,经常会由于受潮而下降,从而发生漏电、击穿、霉烂、断线等问题,使电子设备出现故障。因此,对于电子仪器,必须采取有效地防潮与驱潮措施。首先,电子设备的存放地点,最好选择比较干燥的房间,室内门窗应利于阳光照射、通风良好。在仪器内部,或者存放仪器的柜厨里,应放置“硅胶袋”以吸收空气中的水分。应定期检查硅胶是否干燥(正常应呈白色半透明颗粒状) ,如果发现硅胶结块变黄,表明它的吸水功能已经下降,应调换新的硅胶袋,或者把结块的硅胶加热烘干,使它恢复颗粒状继续使用。在新购仪器的木箱内,经常附有存放硅胶的塑料袋应扯开取出改装布袋后使用。

6 防漏电

由于电子仪器大都使用市交流电来供电,因此,防止漏电是一项关系到使用安全的重要维护措施,特别是对于采用双芯电源插头,而仪器的机壳又没有接地的情况。如果仪器内部电源变压器的一次绕组对机壳之间严重漏电,则仪器机壳与地面之间就可能有相当大的交流电压(100 ~ 200 V),这样,人手碰触仪器外壳时,就会感到麻电,甚至发生触电事故。所以,对于各种电子仪器必须定期检查其漏电程度,即在仪器不插市交流电源的情况下,把仪器的电源开关扳置于“通”的部位,然后用绝缘电阻表(习惯上称兆欧表) 检查仪器电源插头对机壳之间的绝缘是否符合要求。

7 定性测试

电子仪器使用之前,应进行定性测试,即粗略地检查仪器设备的工作情况是否正常,以便及时发现问题进行检查或校正。定性测试的项目不要过多,测试方法也应简便可靠,只要能确定仪器设备的主要功能以及各种开关、旋钮、度盘、表头、示波器等表面元器件的作用情况是否正常即可。例如,对于电子电压表的定性测试,要求各电压档级的“零位”调节正常和电压“校正”准确即可;如果无“校正”电压装置,可将量程开关扳置在“3 V”档级,并用手指碰触电子电压表的输入端,如果表头有指示,即表明仪器仪表电压功能正常;又如,对电子示波器的定性测试,要求示波管的“辉度”、“聚焦”、“位移”等调节正常,以及利用本机的“试验电压”或“比较信号”能观测相应的波形即可;再如,对信号发生器,要求各波段均有输出指示即可。

8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电子设备实际使用过程中,应根据设备的具体情况,正确、合理地选择相关的维护措施,使电子设备能够正常的工作。

参考文献:

[1]毛端海,戚堂有,李忠义. 常用电子仪器维修[M]. 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

[2]陈梓诚. 电子设备维修技术[M]. 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

点击下页还有更多>>>电子电工技术论文例文

107 评论

相关问答

  • 电子商务基础论文题目

    多看书,多上网查!

    菜菜爱榴莲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8
  • 电路基础论文素材

    基于EDI的电子征税系统应用探讨 【论文摘要】作为电子化贸易工具的EDI技术已相当成熟,将其用于电子征税发挥了其安全可靠、数据从计算机到计算机自动传输不需人工

    驾驶马桶去飞行 3人参与回答 2023-12-11
  • 电子技术基础小论文

    电工就是指电力、电气等工程等专业的简称,评定高级电工技师的职称都要写作技术论文。我整理了电工高级技师技术论文,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电工高级技师技术论文篇一:《

    小特别16 2人参与回答 2023-12-07
  • 电子线路基础论文1500字

    高频电子线路论文 《高频电子线路》作为高等院校电子信息专业和通信工程专业的一门主要课程,其教学质量的高低直接关系学生的学习效率和质量。接下来是我为您整理的高频电

    杂草公主/yl 3人参与回答 2023-12-10
  • 电子技术基础结课论文

    电气自动化单片机论文 现在是个计算机和信息技术都在高速发展的时代,而且越来越受到重视的智能技术的开发的速度也在加快增长。计算机的智能化程度在不断的发展,应用范围

    小托0207 2人参与回答 2023-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