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212

抖抖小姨
首页 > 期刊论文 > 社会转型时期弱势心理研究论文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桃源捣主

已采纳

一、社会转型加速期弱势群体问题的突出表现 社会弱势群体在不同社会发展阶段都存在,但其具体表现往往各不相同。我国在计划经济时期的社会弱势群体主要是老弱病残等类人员,基本上可归为由生理性原因形成的弱势群体,且由于国家和政府、企业(城市)和集体(农村)的照顾,社会弱势群体问题在当时并不突出。在当时,由社会方面的因素而形成的弱势群体并不明显。 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经济体制和社会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变革,原先在计划经济时期一些行之有效的社会保护方式和模式开始丧失其应有的功能或面临着改革和创新,新的社会保护政策的出台和体系的完善不可能一蹴而就,这就使得在我国经济体制转轨和社会结构转型的特定时期,社会弱势群体问题变得突出。 我国当前存在或出现的社会弱势群体问题,其特点可以作多种归纳。在笔者看来,主要有这样几点。 (一)现阶段我国社会弱势群体的数量值得关注 当前我国社会弱势人群主要包括下岗、失业人员,老人、儿童及残疾人,城乡贫困人口,失地农民以及进城农民工、灾民等几类人。其中下岗、失业人员在3000万左右。和城市大多数老人相比,农村有为数近1亿的老人(包括乡镇企业职工)缺乏社会保障,不少人依靠子女供养;在为数约6000万的残疾人中,不少人的生活、就业遇到极大的困难;农村地区还有数量可观的适龄儿童因为贫困不能完成国家规定的义务教育。农村中生活在温饱线以下的贫困人口尚达近3000万,为数约6000万的农村居民刚刚解决温饱问题,经济能力非常脆弱,返贫的可能性极大。我国在加速城市化过程中出现了大批的失地农民,由于就业和社会保障措施没有及时跟上,这些人中相当一部分的工作和生活遇到严重困难。在为数超过1亿的进城务工农民中,也有差不多2000万人实际上处于无工可作的状态。此外,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多发的国家,每年因受灾而需要获得救助的人口一般在4000万左右。如果将各类弱势群体人数加总,扣除其中重复计算的部分,总数可能会达到两亿人左右。这是非常庞大的数字,应该引起高度重视。 (二)生理性、社会性等各种因素导致的社会弱势群体并存,其社会支持网都存在这样那样的缺陷 学术界一般是把社会弱势群体分为生理性弱势群体与社会性弱势群体两类。前者如儿童、老年人、残疾人等,这类人作为社会弱势群体,其形成主要是生理性原因。有一些学者把妇女划分为社会弱势群体,也主要是从生理性原因而言的。后者的形成则基本上是社会原因,如失地农民、失业者、农民工等,他们沦为社会弱势群体,主要是社会的原因——社会制度安排和社会结构的变迁,是导致这类人成为社会弱势群体的基本原因。在我国目前所处的社会快速转型时期,由于社会支持网新旧交替等原因,无论是哪一类因素导致的弱势群体都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亟待解决。 (三)当前我国社会弱势群体问题的特点突出 一些主要的社会群体或阶层,在计划经济时期作为主要的、处于领导地位的阶级或阶层,即工人和农民等,在当前,其社会经济地位日益弱化,其中不少人成为或正在成为社会弱势群体的组成部分。 1.中国主要社会群体进入弱势群体的人数在迅速增加。城市失业及下岗工人人数在上升,其中城镇登记失业率已接近5%,实际失业率在10%左右。同时不少(高达50%以上)属于失业1年以上、下岗3年以上的长期失业者。农村有1.5亿人左右的富余劳动力(实际上的农村的失业人口)。国际上计算失业人口及其比例一般是城乡结合计算出来的,我国是只计算城镇失业人口及其比例,农村失业人口不包括在全部失业人口之内。在进城务工的1亿多农民中,虽然大多数有工可做,但极不稳定;数以千万计的农民工实际上处于失业、半失业状态。另外,还有近年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或其他原因如征用农民土地而出现的4000万人以上的缺乏最起码生存保障的失地农民,也亟须得到国家和社会的帮助。2.转型期部分工人和农民工作、生活处境艰难。工人不但要面临“减员增效”所带来的压力,而且还要面对“换员增效”的压力——即用廉价的、不需缴纳社会保险费用的农民工来替换成本相对较高的现有工人的压力。农民工的收入增长缓慢,像东南沿海地区农民工的月收入十几年来一直维持在500元左右。广东省团委对进城务工青年收入状况的调查显示,月收入在400~500元的占53.3%,800~1200元的占11.2%,2000元以上的只占4.9%。农民的收入增长自20世纪末以来更是极为缓慢,同城市居民的收入差距越来越大,两者之间的差距高居世界之首。近年随着中央对“三农”问题的重视,问题才开始得到逐步解决。 3.新旧制度交替时期工人和农民的基本权利有效维护较低。由于市场经济体系的不完善以及法制的不健全等原因,工人和农民的基本权益常常受到侵害。最突出的莫过于近年各地屡次出现的伤亡数百人的矿难,各种生产事故有增无减。农民工在就业、居住、劳动保护、社会保障以及子女就学等方面面临着种种歧视。农民缺乏基本的社会保障待遇,而且在收入十分有限的情况下还要缴纳种种税费(如教育费附加),其中不少属于地方乱收费项目。在一些农村甚至出现农民如不缴费将面临被强拆住房、搬走家具、牵走牲畜等严厉惩罚之现象。此外,许多工人和农民还要面对来势汹涌的强行圈地、强行拆迁等危及生存的严重问题。近年城市旧城改造提速,原先的不少建于城市中心地带的平民住宅区由于被规划为商业用地或其他原因,面临拆迁改造,但给予的补偿费严重不足,和中心城区的地价不成比例,原居民只得被迫到远郊购房,陷入一种无奈、无助的境地。 4.弱势群体处境会影响到下一代,使他们通过下一代改变家庭弱势地位的希望变得渺茫。近年高等学校录取的新生中,农村生源所占的比例,已经由原来的超过30%,下降到15%左右。国家“十五”规划课题“我国高等教育公平问题的研究”课题组发布的研究报告证实,国家通过对不同地区、不同人群高考录取率和录取分数线的调控,决定着高等教育资源在不同阶层之间的分配。许多农民、工人和下岗失业人员家庭的子女,必须考出高人一筹的分数,才可能考上大学,且大多就读于普通院校,选择较为冷门的、收费较低的学科。而具有更多政治、经济、社会资本的优势阶层的子女,则“可以通过较低的分数和走关系等非正常的手段实现入学”,且较多就读于重点院校和优势学科。如果说1978年前,教育机会分配向着日趋大众化和平等化的方向发展,教育成为缩小社会阶层差距和促进社会经济均等化的重要工具,那么1978年后,教育机会分配则转向更有利于出身优势家庭背景的人,教育开始促进社会经济的分化。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当代中国社会结构变迁研究”课题组根据对全国城乡抽样调查数据的分析,认为实行改革开放二十多年以来我国的社会结构已经发生深刻的变化,并以职业分类为基础,以组织资源、经济资源和文化资源的占有状况为标准,将我国城乡社会成员划分为社会上层、中上层、中中层、中下层及底层等五大社会等级十个阶层。其中处于底部的两个等级是中下层(包括个体劳动者、一般商业服务业人员、工人、农民)、底层(包括生活处于贫困状态并缺乏就业保障的工人、农民和无业、失业、半失业者)。该课题组于2004年出版的《当代中国社会流动》一书,将上述十个社会阶层分为优势地位阶层、中间位置阶层和基础阶层等三大社会等级,其中基础阶层包括商业服务业员工阶层,产业工人阶层,农业劳动者阶层,城乡无业、失业、半失业者阶层。上述关于我国现阶段社会阶层等级的划分基本上是符合实际的,从中可以明显地看出工人、农民等群体所处的弱势地位,他们“在各类资源的拥有量上,都处于弱势地位,很难有机会流入优势阶层”。 二、部分社会群体弱势化趋势的成因初析 在我国社会快速转型时期,那些因生理性原因而形成的弱势群体,不仅存在于现阶段,在任何时期、任何社会都存在,与社会不公的关系不是那么直接和密切,因此,基本上可以看做是与社会不公无涉的弱势群体(但同样需要平等地对待和救助)。 而社会性弱势群体中大多数成员属于我国计划经济时期的基本阶级或阶层。基本阶级或阶层被弱势化,究竟是怎样发生的呢? 大体说来,他们被弱势化的原因主要是与我国经济转轨与社会转型的历史背景相联系的,具体来说,可概括为以下几点。 (一)这种现象的产生和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有关 它是经济体制转轨的产物一以市场作为资源配置的主要方式必然产生“马太效应”、“优胜劣汰”。 在计划经济条件下,政府控制着所有的资源,绝大多数人的利益能够得到政府的关注和维护。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不再直接控制和配置资源,以市场作为配置资源的主要手段,就不可避免要产生一种“优胜劣汰”效应。市场经济通常是以效率为准绳,来筛选市场竞争的主体,来实现资源的配置。结果,既使一部分人——一般情况下是社会精英,成为胜利者和富裕者,在资源配置中始终处于优势地位;又使一部分人——通常情况下是社会大众,沦为竞争的失败者和贫困者,在资源配置中处于劣势地位。 为什么说社会大众会承担着更多的改革或社会转型的成本呢?这一点不难理解。正如有的学者指出的,市场经济一旦运行起来,市场竞争中的“马太效应”,即好者愈好、富者愈富、差者愈差、贫者愈贫,将日益突出。在市场竞争中,具有资金、权力、能力和社会关系等方面的资源优势的,是强者,他们处于优势积累的有利地位,一旦第一步领先,便会步步领先,具有滚雪球似的“放大效应”;相反,缺乏资金、权力、能力和社会关系等方面的资源优势的,是弱者,他们改变自己处境的机会相当少,一步赶不上,往往步步赶不上,处在竞争中的劣势地位。正是这样,社会大众最先也最强烈地感受到改革的代价。从理论上说,改革的社会代价应当由全体社会成员来共同承担,但是在实际生活中,受到改革带来的社会风险冲击最大的往往是承受力最低的普通社会大众。总之,从一定意义上说,社会大众比社会强者为改革付出的成本更多,承受着来自经济、社会、心理等方面的更大压力。 正是由于社会代价往往大多数是由普通社会大众来承担的,这就是社会学,特别是社会政策和社会工作关注普通社会大众、关注“沉默大多数”的理论渊源之一。 (二)这种现象的出现也与政府主导的利益分配机制调整的导向有关——政府利益分配导向的变化直接或间接导致了普通社会大众逐渐弱势化 在市场化、全球化的过程中,在众多利益的选择中,政府不可能保护所有社会成员使其利益免受损失,某些社会成员必然进入弱势群体。 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我国社会群体利益损益结构的变化,最突出地表现为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进一步拉大和社会贫富分化的加剧。1998年城市居民年人均收入是农村居民的2.52倍,1999年为2.66倍,2000年为2.80倍,2001年为2.9倍,2002年是3.1倍,2003年扩大到3.2倍,再加上城市居民所享受的各种福利,城乡差别实际是6:1。目前我国是世界上城乡差别最大的国家。再看居民收入的贫富分化状况,从表1提供的城镇居民收入分配的变化趋势来看,其两极分化趋势与程度已越来越明显。 上述情况在相当程度上与我国政府主导的利益分配机制的调整相关。现在社会学界的共识是,20世纪80年代与90年代构成改革20多年来的特点明显的两个阶段。从宏观的趋势看,这两个阶段的区别主要是,在20世纪80年代,基本上是社会资源和生活机会向下层扩散,向农村、向边远地区扩散。因此,总体上看,农村受益,农业获利,农民负担较轻,致富面较大;乡镇企业异军突起,欣欣向荣;普通劳动者获利较多。有些差距还在合理的范围之内。而20世纪90年代,则基本上是社会资源和生活机会的向上集中,向城市、向中心地区集中,向社会上层集中。城市,特别是大城市日益繁荣,而绝大多数农村的情况却与20世纪80年代不同,出现了相反的趋势。许多地方农业生产,特别是粮食生产,不能获利。由于农业成本上升,出现丰产不丰收甚至亏损。农民负担非但未能逐步减轻,反而越来越重。整体而言,和20世纪90年代初及以前相比,乡镇企业几乎多走下坡路。与这一趋势相伴随,社会财富日益向社会精英倾斜,普通劳动者获利逐渐减少,乃至成为困难群体。(三)主要社会群体弱势化的最基本原因还在于这些群体的政治地位在改革前后发生了重要的变化,政治地位的下降使他们缺乏维护自身权益的途径或机会 固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初次分配强调效率,会出现“马太效应”、“优胜劣汰”,但如果再分配手段运用得当,弱势群体问题也会大大缓解。社会政策便是对国民收入再分配的一种制度化模式。这种再分配是按照一定的价值观,以公民的权利为基础进行的。这种政策本身,就是一定的政治过程的结果,是由政治力量对市场经济分配结果的矫正,具有“反市场化”的特点。中国目前社会政策滞后,导致社会弱势群体问题变得突出。 关于中国目前社会政策滞后的原因,很容易追溯到在财政资源中分配的偏向,例如按照有的学者的归纳,是缺乏风险共担和财政均等化的机制。但是,显然这还不是最根本的原因。如果把财政资源的分配和国民收入的再分配看做是结果的话,可以进一步追溯到政治资源的分配和政治参与的均等性,实际上这是更深层的原因。 1.关于工人阶级的状况。全国总工会原副主席刘实在《谈当前中国工人阶级状况》的文章中,把当前工人的特点概括为“四化”:就业的雇佣化、生活的贫困化、政治上的无权化、社会中的分散化。虽不一定完全准确,但在一定程度上概括反映了部分工人事实上成为弱势群体的现实。这种弱势不仅是经济上的,也是政治上的和社会意义上的。在社会政策中,他们的利益被考虑到了,也不能被充分地落实。 2.再看农民的状况。革命胜利前毛泽东提出“一切权力归农会”,农民有自己的组织表达自身的诉求。集体化时期农村建立有三级集体组织。到改革以后,农民从集体经济的成员变为单个的农户,没有了自己的组织,完全分散化了。没有自己的组织,农民就无法把自己的利益集中起来,用组织化的方式来进行政治参与。我国选举法规定,农村人口要四倍于城市人口才能产生一位全国人大代表(96万:24万)。这种代表产生办法,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农民在政治中的参与,以及他们的利益在公共政策决策中的反映。农民政治上的弱势群体地位,也决定了在社会发展中,农民在其他领域必定处于弱势的地位。无论是从财政支出,还是从社会政策的安排上来看,农民的利益被置于所有其他群体之后,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农民的利益最容易被牺牲掉。虽然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的经济取得了巨大的发展,但是农民却为此付出了很大的代价,他们无论从财政资源的分配上,还是从社会政策的考虑上,都处于弱势的地位。 下列两个表格所反映的是工农代表在全国人大代表中所占比例的变化。 由于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工人与农民缺乏组织化和缺乏政治参与,他们的利益无法被集中起来,也无法以组织化的力量参与到政治中去,与其他的利益集团进行交益。在财政资源的分配和决定国民收入再分配的过程中,他们的利益非常容易被忽视、被滞后,因而无法得到应有的重视,不能不作为一个弱势群体存在。 (四)基本社会阶层或主要群体的弱势化也有他们自身的原因 工人群体和农民群体的总体素质特别是文化、技术素质状况,使得他们在市场竞争中的竞争力下降,因而逐渐被甩入弱势群体。 中国的劳动者队伍十分庞大,但符合岗位需要的劳动者比重不大。现代社会当中的工人技能等级比例结构应是中级和高级工人占据多数,而在中国现阶段该结构却正好颠倒过来。我国工人中的高级工的比例只有不到4%,初级工的比例则高达约80%,许多精力处在最佳状态的40~50岁的工人由于技术技能不能适应工作需要而面临提前退休或失业。 另外,总数超过1亿的“农民工”就总体而言教育素质低下,缺乏必要的职业培训。表4、表5是学者对农民工教育程度及就业培训情况的调查统计结果。 从以上两个表格中可以看出,进城务工的农民整体教育素质低下,占被调查人数74.1%的农民工受教育水平在初中以下,大多数就业前缺乏基本的职业培训。这种状况使农民工的就业多集中于低级制造业、建筑业、采矿业和一些传统的服务业。这些职业在城市中的社会地位较低,待遇也不高。更重要的,这种就业状况使农民工很容易成为城市的季节性失业人口,在城市激烈的就业市场上成为首当其冲的被裁减对象。相对于留在家乡的农民而言,进城农民工尚是接受教育及培训较多的一群。留在家乡的农民的教育程度及劳动技能更不容乐观,无法适应现代种植业的需要。 以上现象所带来的,是中国工人及农民竞争能力的严重下降,难以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其陷入弱势群体的可能性增大。 (五)社会保障制度的不健全乃至缺失使现阶段的弱势群体问题变得更加突出,使主要社会群体弱势化的趋势难以得到有效的遏制 固然,社会结构的不合理及个人自身的原因会造成一部分人沦为社会弱势群体,但如果一个社会有了比较健全、完善的社会保障或福利制度,与社会弱势群体相关的社会问题也会大为缓解,而不会更加严重。 在国际上,社会工作是一个专门帮助社会弱者的专业和职业;在学科分类上则属于社会学的一个分支学科。社会弱者的存在是社会工作形成的基本要素。早期的社会工作的助人理念是怜悯。20世纪50年代英国著名的社会学家和社会政策专家马歇尔全面论述了公民权理论,认为公民权由公民的民事权利、政治权利和社会权利组成,而社会权利主要体现在教育制度和社会福利方面,即意味着所有拥有完全公民资格的公民都有享受社会服务和社会福利的权利。这一理论为英国福利国家的建设提供了理论上的重大支持,同时也带来了对与社会弱势群体相联的社会问题的新的理解,即此类社会问题产生于社会福利制度的不完备和不公平,因为在福利能够充分满足人们需求的情况下,社会弱者是不存在的。正是基于上述原因,现代社会工作将关注弱势群体、帮助社会弱者、健全福利制度视为社会应尽的责任。 虽然福利制度的完善程度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是密切相关的,我们不能追求超越社会历史发展阶段的福利制度。但我们目前的现实情况是,社会福利或社会保障制度严重滞后于经济发展水平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实际需要:在农村,随着集体经济的解体,过去依托集体经济形成的五保供养制度、合作医疗制度、社会救济制度等的运行困难重重,在广大农村地区社会保障严重缺失已是人所共知的事实。在城市,尽管绝大多数城市居民享受社会保障,但医疗(药)费的上涨失控导致个人承担费用的不合理上升、部分职工退休金基数低且增长缓慢、失业保险及低保金不能满足实际需求等,也造成了相当一部分城市居民的基本生存面临严重困难。 因此,无论是在城市还是在农村,尽管其存在的问题不尽相同,但推进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缓解乃至解决弱势群体面临的困难,确是当务之急。

263 评论

yangyang2336903

留守 儿童 是我国社会转型期出现了一个特殊群体,也是弱势群体,其规模正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而不断增加,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亦成为社会普遍关注却始终无法彻底解除的难题之一。下面是我给大家推荐的关于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2000字论文,希望大家喜欢!

《关于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 教育 的思考》

摘要:留守儿童是我国社会转型期出现了一个特殊群体,也是弱势群体,其规模正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而不断增加,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亦成为社会普遍关注却始终无法彻底解除的难题之一。

关键词: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对策

一、问题的提出

留守儿童是社会转型期出现的特殊群体之一。有观点认为,留守儿童是城乡分割的“二元体制”造就的产物,因为“二元体制”的存在,使得农村孩子进入城市要面临教育、医疗等方面的福利障碍。为了减轻负担,父母不得不忍痛将自己的孩子留在农村委托他人照看。这种照看是一种单纯的生活上的照料,谈不上辅助孩子教育和身心发展,对孩子的成长成才极为不利。也正因为如此,留守儿童问题越来越成为社会普遍关注却一时难以彻底破除的社会难题之一。2015年6月9日,毕节市七星关区的4名留守儿童集体喝农药自杀,这一悲剧的发生迅速引发了社会对留守儿童的再次集中关注。事实上,这次自杀事件的发生已经不是首例发生在留守儿童身上的悲剧。通过互联网搜索“留守儿童”这一关键词,我们可以发现早已有留守儿童的悲剧见诸报端。如早在2008年,安徽一名12岁的留守儿童因父母经常外出务工而上吊自杀;2012年11月,同是毕节市七星关区的5名流浪儿童在垃圾箱里生火取暖,一氧化碳中毒死亡;2014年1月,安徽省一名9岁留守儿童在自家厕所自缢身亡,同年,湖北省13岁的留守少女在家中割腕自杀未遂,等等。关于留守儿童的惨痛事件频频发生,仅2015年上半年就发生多起,有坠楼的、有溺水的、有被性侵的。这些发生在留守儿童身上的悲剧社会早已承受不起,但为什么又总在发生并有恶化之势?难道是因为他们吃不饱穿不暖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留守儿童悲剧事件的发生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缺乏关爱而引发心理健康问题,进而酿成悲剧。解决留守儿童问题,虽非一朝一夕所能及,但并非无能为力。本文从农村留守儿童这一特殊群体为切入点,简要分析了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表现及其消极影响,进而探讨了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缓解之道。强调社会应该通过实实在在的行动关爱、呵护留守儿童,加强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引导留守儿童健康成长,杜绝悲剧的再发生。

二、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的表现及影响

在我国,留守儿童的规模应用庞大来形容。根据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样本数据推算,全国有农村留守儿童6102.55万,占农村儿童37.7%,占全国儿童21.88%。与2005年全国1%抽样调查估算数据相比,五年间全国农村留守儿童增加约242万。①另据国家卫计委发布的《中国家庭发展 报告 2015》显示:农村留守儿童占比超过1/3,留守老人接近1/4,留守家庭成为常态家庭模式。贵州省地处祖国大西南,经济社会发展处于欠发达态势,人口基数大,外出务工人员规模也大,留守儿童问题突出。2014年,由贵州省社科院发布的《贵州社会发展报告(2014)》显示:2013年贵州省在校中小学生为658万人,农村留守儿童约为240万人,在校生留守儿童为98万人,学龄前留守儿童约150万人,占留守儿童总数的60%(详见表1)。②一系列的数据均反映出贵州省留守儿童问题较为严峻。留守儿

童问题的严峻性不仅仅是数据上的反映,更多的问题是这个特殊的弱势群体在学习、生活、精神等方面存在着较大的障碍,尤其是心理健康问题更是各项问题之首。曾有调查表明,留守儿童心理问题检出率高达57.14%。相对于同龄的非留守儿童而言,留守儿童因长期得不到父母的关爱和教育,其心理健康问题表现在多方面,并且容易产生消极影响,这种影响轻则在性格上叛逆或孤僻,重则造成人生悲剧。

(一)性格孤僻且叛逆

留守儿童因父母外出务工而使他们的童年生活里缺少最重要的“营养”补充,导致成长环境“营养不良”。尽管有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等监护人的照顾,但由于代际原因,这些亲人的关爱始终替代不了父母的关爱。相关研究表明:43.8%的留守儿童和监护人之间很少或者几乎没有情感交流,37%的留守儿童表示经常不想跟任何人说话,30%的留守儿童经常感到孤独。③因此,留守儿童容易形成孤僻的性格,不喜欢说话,也不爱和小伙伴一起玩耍,独来独往,久而久之形成内向的性格。同时,由于自我意识和自尊心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强,他们不愿意接受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等亲人的管教,逐渐产生叛逆心理,常常因小事而容易暴跳如雷,和他人顶撞,即使是无理的也要闹一闹,甚至是唯吾独尊。这些行为习惯或性格的形成,不利于留守儿童长大后快速、顺利融入社会。在讲求团队合作精神的当今社会,这部分性格孤僻而叛逆的人将与社会格格不入,个人价值或人生目标难以实现,长期的压抑情绪将在一定程度上形成对社会的仇恨心理,这种心理一旦爆发将会对社会和他人产生严重的危害。

(二)自卑心理明显

自卑心理是大部分留守儿童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尤其是农村的孩子本来在机会上就与城市同龄儿童存在差异,长期与父母的聚少离多容易导致孩子内心封闭,缺乏自信。在别人谈论爸爸妈妈或爸爸妈妈接送其他小朋友上下学、逛街购物的时候,这些留守儿童会在第一时间想起自己的爸爸妈妈在哪里?为什么不能陪伴在自己身边?自己是不是被遗弃等想法。同时,由于代际原因,现有监护人无法对留守儿童的教育进行辅导或满足不了学习需要,他们除了照顾孩子的起居饮食外,无法对孩子的其他需求进行满足。此外,在学校召开运动会或家长会的时候,这些留守儿童也会因为自己的父母不能到场而忧心忡忡,更加封闭。留守儿童缺乏自信心或自卑心理强烈是长期缺乏和谐亲子关系的结果,这种心理状态的产生极不利于还在今后的全面发展,可谓是在起跑线上输给了同龄人。

(三)思想道德状况堪忧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一言一行都影响着孩子思想道德素养的形成。然而,由于父母外出打工,长期与孩子处于分离状态,父母除了能够在物质方面尽可能的满足孩子外,在教育方面应尽的义务微忽甚微,更谈不上通过父母的 言行举止 来影响和培育孩子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在留守儿童的日常教育中,很多家长甚至认为只要孩子不淘气,每天多给点零花钱也愿意。事实上,很多时候正是这种想法苦了或害了孩子。孩子一旦手里有充裕的钱,他就能做很多学习外的事情,养成不好的习惯,最常见的就是抽烟和上网。实践证明:农村留守儿童因父母外出打工而得不到良好的 家庭教育 和监管,部分留守儿童容易做出偷盗、打架斗殴、上网、吸烟等不良举动,严重者还会拉帮结派,危害他人。这些表现在思想道德建设方面的负面影响如不加以制止,将会直接影响孩子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即使父母期望再大,也难以如愿。

(四)对学习产生排斥

父母外出打工是希望能够创造一个优裕的家庭环境让自己的孩子能够好好学习,将来能够出人头地,所以将孩子留在农村而选择进城务工。但是,由于父母与子女长期分离,父母没有时间对孩子进行教育和管教,而孩子的现有监护人又由于年长或忙于农活而不能承担起所监护对象的教育职能。这样的生活和教育环境,几乎是完全自由无约束的。童年时代玩的天性,加上弱小的自制能力,留守儿童对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没有认识。于是乎,这些农村留守儿童在课堂上不认真听课,偶尔还会出现扰乱课堂纪律的情况,课后作业无法完成,严重者还会出现逃课、逃学现象,最终对学习产生排斥,出现厌学心理,失去上进心,与父母的初衷背道而驰。曾有一项针对贵州、重庆、河南等劳务输出大省的调研显示:43.8%的留守儿童对学习不感兴趣,49.4%经常没完成作业。④可见,留守儿童的学习状况好坏与父母外出务工所产生的长期分离有很大的直接性关系。

三、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

由贫困而导致的农村留守儿童是一个庞大的弱势群体,这个庞大群体身上承受着的痛苦,正由一次次的悲剧传递给社会。尽管学界、政府及各类社会组织早已关注留守儿童现象并努力改变这个群体的学习、生活环境,但时至今日,所有的工作似乎都没有阻止留守儿童群体悲剧的发生。在未来,如何缓解或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需要家庭、学校、政府和社会等多方力量共同努力。

(一)家庭方面

为了让孩子能够有亲情的哺育,父母选择外出务工一定要因时、因势、因地进行,即根据家庭生活条件和孩子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时间最近务工。一方面,如果家庭生活条件已能自给,那么可留下一方在家照顾、教育孩子,切不可因想外出感受繁华的现代都市生活而让自己的孩子成为留守儿童。另一方面,如家庭条件确实艰苦,为了维持生存不得不外出务工,那么,对于留守在家的子女,父母至少需要做到“三个保证”。第一,保证每天晚上给孩子通电话或视频聊天,询问孩子学习情况,鼓励孩子认真学习,让孩子时刻感受到父母就在身边,能够像非留守孩子一样用心学习,正常成长。暑假时还应该将子女接到工作地近距离进行亲情培养和沟通;第二,保证三天以内给现有监护人通电话,询问子女的学生生活情况,对存在的困难要及时协调监护人进行解决;第三,保证一个星期给学校班主任老师通电话,实时了解和把握自己的子女在学校的学习情况及其他方面的表现,支持学校教育工作。对于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家庭环境最重要,而父母的陪伴则是最直接和最有效的 方法 。

(二)学校方面

学校在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担负着直接的重要责任。因此,为适应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的需要,学校需要进行传统教育模式的革新。第一,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九年义务教育课程体系,加强对学生思想道德品质的教育,从小培养孩子正确的、积极的和向上的价值观;第二,完善教师专业结构,实时引进社会工作专业及心理健康教育等相关专业的大学 毕业 生到农村中小学任教,加强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介入,弥补现有教师专业结构不能满足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需要;第三,通过开展团队游戏、感恩教育、道德教堂等活动,让留守儿童在活动中培养自信、团结和积极向上的精神,陶冶道德情操;第四,加强校园法制宣传教育,引导学生刻苦学习,遵纪守法,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第五,加强农村小学教师家访力度和频率,建立留守儿童教育联动机制,营造良好的留守儿童生活、学习环境。

(三)政府方面

政府职能部门在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后勤保障功能,政府需要多举措做好后勤保障部长的职能。第一,建立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尤其是乡镇政府需要根据上一级职能部门颁发的社会保障制度,结合辖区内实际,制定有针对性的农村留守儿童社会保障制度,并负责落实和监督。第二,县级以上政府预算专项财政资金加强对寄宿制学校的基础设施投入,通过完善的学校生活环境让农村留守儿童感受学校关怀,培养留守儿童自理能力、群体意识及团队精神,学会感恩;第三,联合教育、妇联、民政等职能部门对辖区内留守儿童进行全面、详细排查,对留守儿童个人及家庭信息登记造册,建立健全的农村留守儿童动态管理机制,便于开展结对帮扶工作。第四,加强学校周边的环境整治和监管,依法取缔有碍学生学习的网吧、酒吧、游戏厅等场所,为学校教育营造良好社会空间。第五,建立健全的农村留守儿童法制保障体系,依法对侵害留守儿童的行为进行惩罚,切实保障留守儿童权益。

(四)社会方面

留守儿童作为弱势群体之一,需要全社会的关注、关心和关怀。例如,作为企业,应该让常规管理制度更加人性化,可以允许留守儿童父母定期带薪返乡看望子女,建立留守儿童关爱基金,免费组织留守儿童进城、进厂见父母,等等;作为街坊邻居,应该主动关心留守儿童,在物质和精神方面给予留守儿童关怀,让留守儿童感受家的温情;作为村委会,要通过建立农村留守儿童台账制度全面把握留守儿童个人及家庭情况,建立一对一的帮扶制度,不定期对留守儿童家庭进行走访,在政策上给予照顾。社会的力量是无穷的,企业、街坊邻居、村委会等组织的加入将会为农村留守儿童创造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和氛围,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能够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注释:

①全国妇联课题组.《我国农村留守儿童、城乡流动儿童状况研究报告》,2013年5月10日。

②贵州省社科院.《贵州社会发展报告(2014)》,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年3月27日。

③新华网:留守儿童背后的中国农村家庭困局,2015年6月1日。

④新华网:留守儿童背后的中国农村家庭困局,2015年6月1日。

参考文献:

[1]李桂枝.家庭教育缺失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影响与对策[J].中国校外教育,2015(4).

[2]邹同文.家庭教育在孩子成长中的作用[J].素质教育论坛,2010(2).

[3]郑雷.浅议农村“留守”儿童思想道德教育问题[J].才智,2015(1).

[4]张煜晗,张程,俞立静,杨子刚.提高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思考[J].现代交际,2015(01).

作者简介:陈文忠(1972?C),男,贵州威宁县人,小学中级教师,现任威宁县黑石头镇青山小学校长,主要研究方向为农村小学教育。

点击下页还有更多>>>关于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2000字论文

108 评论

在路上嘚吧嘚

当前,全党全国人民正在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加速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我们社会保险系统的服务对象是离退休人员和失业人员等社会弱势群体,怎样理解构建和谐社会与善等弱势群体的关系,如何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关注和善待弱势群体,是社保系统贯彻落实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应首先解决好的重要问题。一、善待弱势群体是保持党群关系和谐带动社会和谐的关键措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坚持以人为本,始终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放在首位,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让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实现这一目标,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善待弱势群体是根本性措施。首先,善待弱势群体能够通过保发展来增和谐。善待弱势群体要求必须加强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这个道理多数人都懂。社会保险保什么,如果只理解为保稳定显然没有到位,在保稳定的同时,实质上是保了发展。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货币资本化,劳动力商品化是一个统一的过程。从全社会再生产来看,资本和劳动力商品这一对矛盾的统一性就是由社会保障来维系的。所以说,养老保险本质意义是保障社会再生产,也就是保障经济发展。我们要通过做好社会保险工作促进发展,而发展又是解决一切不和谐问题的根本,所以善待弱势群体可以起到以发展增和谐的目的。其次,善待弱势群体才能保改革促和谐。由于受长期计划经济影响,我省国有企业机制不活,生产经营困难。省委、省政府下决心进行国有企业改革,经过一年的攻坚,已基本完成国企改制任务,重塑了老工业基地的辉煌。在这一过程中,我们社会保险部门充分发挥了“减震器”、“安全网”的作用,承担了大量的改制成本,帮助企业做好安置人员工作,维护参保职工的利益,将改革的 “阵痛”减少到了最低程度。比如改制企业提前五年内退人员,企业丧失管理能力的,由我们各级社保局管起来,这就是为国企改革分忧。再次,善待弱势群体能够以公平求和谐。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要求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受、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有关学者在解读这一定义时指出,这六方面都涵盖公平的意思,而和谐社会最核心的问题就是公平。可见维护社会公正和社会公平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重要作用。从当前情况看,弱势群体地位低下、话语权不多,诉求能力有限,经济基础薄弱,心理素质脆弱,应该是社会公平公正的最大受益者,只有善待他们才能体现公平公正。社会保险是二次分配,又属于社会生活范畴,本身做的就是维护公平的工作。善待弱势群体,实现他们的社会保障权益是社会保险部门对构建和谐社会的最直接贡献。第四,善待弱势群体能够以稳定保和谐。当前人数最多的群体就是我们所说的社会弱势群体。他们的困难和问题不解决,社会就很难稳定。特别是我们国家目前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总体上看社会财富还难以很好满足社会成员的需要。尤其是我省这样的欠发达地区,相当多的弱势群体生活还不富裕,有的退休人员的养老金既养老还要养小。社会的各种矛盾和冲突还经常发生,上访的仍然较多,维护社会稳定的任务还很重。这两年虽然基本没有因为养老金和失业金发放问题的上访了,但涉及社会保险方面的个案上访仍存在。这些影响社会和谐的问题,需要我们在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认真加以解决。二、社会转型时期构建和谐社会更要强调善待弱势群体《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我国已进入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这种空前的社会变革给我国发展进步带来巨大活力,也必然带来这样那样的矛盾和问题。在这样的特殊历史条件下推进和谐社会建设必须更加注重化解矛盾,更加关注弱势群体。(一)社会结构的深刻变化要求我们必须善待弱势群体1、城镇化、农业产业化使大批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农民变市民。据有关部门统计,目前我国已转移农村劳动力2亿多,农村还有1.5亿富裕劳动力需要转移。大量的农民工进城,由于文化水平、自身素质的限制,绝大多数在从事着苦、脏、累、险,收入较低的工作,成为城市中新的弱势群体。这些人的未来保障问题怎么解决,养老、失业怎么保障,成为我们面临的严峻课题。2、机关事业单位和国企改革,使弱势群体不断分化组合,呈现不稳定状态。随着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机关事业单位变为企业,优势企业变为劣势企业的情况每天都在发生。企业自身也在不断地分化组合,重组、兼并、破产随时在进行,这些变化使社会弱势群体也不断地发生着变化。如何适应这一新形势,采取有效措施从容应对,是我们社保机构要认真研究的新课题。3、社会的老龄化加速到来。据统计,我省1999年就开始步入老龄化省份。虽然老龄化是世界性的趋势,但我国的特殊性在于来势猛,绝对数大,未富先老。世界上许多发达国家的老龄化都是经济发展达到中等发达阶段以后,即人均GDP达到1—3万美元时到来的,而我国人均GDP只达到800多美元就开始进入老龄化。老龄化来势猛的最大问题是养老统筹金支付上出现困难。这是一个世界性问题,日本、美国、俄罗斯都在研究。都是个人多承担,国家少支出的趋势。我国东三省的试点也是试图做大个人积累,以减少支付高峰到来时国家的支付压力。在这种趋势下,我们如何善待老龄化人群,确保他们的基本生活,需要认真研究思考。(二)利益格局的重新调整要求我们必须善待弱势群体1、贫富差距拉大,弱势群体的困难程度有加剧的趋势。世界上通行将基尼系数作为衡量居民收入差距的重要指标之一,基尼系数低于0.3属于分配比较均等,0.3—0.4属于分配比较合理,0.4—0.5表明收入差距过大,超过0.5则意味着出现了两级分化。据统计,到2000年,我国城乡居民的综合基尼系数就已经超过了0.4,而且呈继续上升趋势。社会各阶层之间的收入差距逐渐拉大,到2002年全国收入最高的5%的人群收入占全社会总收入的20%;行业之间收入差距呈现扩大趋势,2002年行业最高与最低人均收入已达到了6.13:1。收入差距的逐渐拉大,使弱势群体的经济地位持续下降,产生了较强的失落感。对这个问题不引起高度重视,不认真加以解决,矛盾随时可能激化。2、地区之间经济发展和收入不平衡。2002年,最落后的西部省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只有3121元,最发达的东部省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5822元,相差5倍多,最发达的上海市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已达到32258元,是最落后省份的10倍多。社会保障的负担也存在着较大差距,深圳养老保险缴费人数与离退休人数的比例为90:1,我省为2.5:1,负担差距达36倍。由于经济发展的差距悬殊,养老失业待遇的水平就有很大的差异,横向比较也带来了一些矛盾和问题。3、改革必然出现“阵痛”,一些人会暂时失去就业岗位,失去经济来源。由于企业改制重组,加之科技进步,效率的提高,国企减员是大势所趋。尽管政府和有关部门千方百计促进再就业,但仍难避免部分企业员工下岗失业,这几年在严格控制的情况下,我省的失业率仍达到4.5%左右。本来就是低收入阶层的弱势群体,工资收入是维持生活的唯一来源,下岗失业生活会更加困难,值得我们认真关注。(三)从业方式的根本性转变要求我们必须善待弱势群体1、预期收入的不确定性增加了他们对社会保险的依赖情结。目前企业职工的收入更多的是效益工资,企业效益好就多得,企业效益不好就少得。所以即使是有一个较为稳定的工作岗位也难以预料未来的收入情况。这些人已经很少将自己的未来保障寄托在某个企业身上,他们更倾向于依托社会来解决。能不能承受起他们的托付,让他们的希望在未来变成现实,需要我们社会保险去努力做好工作。2、就业岗位的不稳定性使他们对社会保险的服务提出了新要求。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已拥有了完全的用工自主权,相对应带来用工形式的灵活多样。一个岗位定终身已成为历史,许多人一生将从事多种行业,多个岗位的工作。这种工作岗位的不稳定性,对我们社会保险服务提出了新要求,必须做到社保关系随人走,方便转移和接续,做到不管岗位怎样变,未来保障接着算。3、职业选择的多样性使他们更看重未来保障方面的承诺。如今,赶人才大集,投简历,参加面试,已成为高校毕业生的生活“主旋律”。这些人素质高,能力强,总是不甘现状,不断追求适合自己发展的人生目标。据调查,这几年在他们择业的要求中越来越重视社会保障的承诺,有没有“五险一金”成为择业的重要条件。这种现象加大了社会保险的责任,要求我们要下力气促使更多的用人单位参保缴费,为求职者提供更广阔的施展才能的空间。三、把善待弱势群体作为社保系统构建和谐社会的具体实践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实践中,社会保险系统要将善待弱势群体作为基本遵循。具体要在思想上提高“三个认识”,行动上做到“三有”,当前工作要抓好“三件实事”。(一)在思想上要提高“三个认识”:1、善待弱势群体是社保的神圣职责。社会保险是社会服务机构,承担着保一方平安的重任,上要对党和政府负责,下要为参保职工谋利,应该也必须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发挥重要作用。党和政府的爱民亲民思想和政策需要通过社保工作者的工作去体现、去落实,社保职工要常怀“心中的责任如山,肩上的担子如山”的责任感和使命感。2、善待弱势群体要贯穿工作始终。社保系统全体干部职工都要把“我们生活的理想,就是让广大离退休职工过上理想的生活”当作不懈地追求,绝不能时紧时松,顾此失彼,善待弱势群体要真想、真办、真解决,在社会保险经办全程悉心善待弱势群体,紧密结合社会保险实践,关注和解决他们的困难。3、善待弱势群体要从本岗位做起。社保干部职工必须立足岗位善待弱势群体。把善待弱势群体化作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实际行动,把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广大群众的利益作为人生的最大快乐,立足岗位,恪尽职守,争创一流,无私奉献,以帮贫济困为已任,以卓有成效的工作为弱势群体竭尽服务,为深化改革、加快发展、促进稳定做出应有的贡献。(二)在行动上要做到“三有”:1、要有心怀人民、执政为民的坚定意识。事事处处想着人民,时时刻刻为民解忧,工作中要经常换位思考,更多地站在弱势群体的立场上思考问题,改进工作,真心实意帮助弱势群体解决实际困难,自觉维护其权益。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尽心竭力地为弱势群体服务。2、要有敢于创新、创先争优的开拓精神。确立创新思维,拓宽创新思路,以创新引领社会保险工作,不断创新征缴方式、服务手段、经办方法;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尊重群众、尊重实践、尊重基层的首创精神。善于把上级精神与本部门本单位的实际有机结合起来,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开创新局面,引领新风尚。3、要有服务有力、保障有效的过硬本领。在全系统广泛开展“练成多面手,争做明白人”一岗多能学习竞赛活动,以学习领会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掌握社会保障和社会保险的基本理论,熟悉社会保险政策,具备社保工作所需的相关知识和操作技能为主要目标,努力提高“八种能力”:即学习能力、执行能力、创新能力、管理能力、协调能力、综合能力、研究能力、服务能力。做到“五个应知”(知理论知识、知法规政策、知工作规则、知业务流程、知文明礼仪),“五个应会”(会准确表达、会熟练操作、会正确执行、会规范管理、会研究分析)和“五个明白”(想明白、说明白、写明白、干明白、服务明白),真正能以过硬的本领为弱势群体提供高效、优质的服务保障。(三)当前工作要抓好“三件实事”:第一件是千方百计解决弱势群体参保困难,逐步实现弱势群体的养老、失业保险全覆盖。围绕困难群体开展社会保险五项攻关,努力推进和完善和谐的弱势群体社会保险体系。搞好续保攻关,解决好断保人员社会保险问题;组织农保攻关,解决好广大农民的社会保险问题;组织非公扩面攻关,解决“两非”人员参保问题;开展征缴攻关,构建可持续发放的新机制;开展解困攻关,解决好困难群体社会保障问题。第二件是创新服务方式,为参保的弱势群体提供服务保障。以一站式服务为核心,逐步实现大厅以外无受理;探索开办贷款缴费,有效解决困难群体续保参保问题;开展缴费卡缴费业务,方便就近就地缴费;研究开办远程认证,确保养老基金不流失;优化社区网络管理,提高社会化管理服务水平;通畅纳言请柬渠道,及时了解解决群众反映的问题。第三件是加大能力和行风建设力度,通过能力建设推动社保经办管理达到新水平。具体要实施六项工程,一是员工教育培训工程;二是标准化社保经办大厅建设工程;三是标准化档案管理中心建设工程;四是金保工程;五是社保阳光工程;六是信息化升级改造工程。

244 评论

相关问答

  • 社会转型时期弱势心理研究论文

    一、社会转型加速期弱势群体问题的突出表现 社会弱势群体在不同社会发展阶段都存在,但其具体表现往往各不相同。我国在计划经济时期的社会弱势群体主要是老弱病残等类人

    抖抖小姨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8
  • 弱势群体的社会保障问题毕业论文

    是大纲吧, 你要先查资料,找到相关弱势群体社会保障的问题,综合总结给出论点.再按论点提出问题,解决方法以及引用案列或社会调查.

    蜜糖Rose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8
  • 社会心理学论文期刊

    《心理学报》《心理科学进展》《心理科学进展》《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心理学探新》《应用心理学》

    钱川同学 5人参与回答 2023-12-06
  • 社会心理学研究论文6篇

    心理学是研究人们心理动向以及通过心理变化来影响人们日常行为的自然科学,而社会学研究的是人类个体以及由人类个体组成的各个族群之间的关系。下面是我给大家推荐的有关心

    我们的2016 2人参与回答 2023-12-07
  • 研究社会心理学论文

    社会心理学研究的是个体或者某些群体的社会心理现象的表现。而这种心理学影响的模式是逆向的,是社会环境对人的外在影响,进而形成综合的心理素质。下文是我为大家搜集整理

    CYGUANGZHOU 2人参与回答 2023-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