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大新闻网讯 近日,我校材料学院云斯宁教授团队在国际化学工程领域权威英文期刊《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期刊缩写Chem Eng J,2020影响因子:10.652)上在线发表题为“Tailoring the supercapacitive behaviors of …
近日,我校蚕业研究所、生物技术学院刘泽玉副研究员及其合作者有关18碳环分子间相互作用的量子化学理论研究工作取得重大进展,相关成果以《Intermolecular interaction characteristics of the all-carboatomic ring,cyclo[18]carbon: Focusing on …
然而,由于其结构的多样性,多孔碳材料中的锂储存机制复杂且存在争议。 石墨插层化合物(GIC)和表面吸附是已经得到公认的储锂形式。 然而,尽管几十年前就有人提出碳纳米孔储锂以解释多孔碳超高的储锂容量,但从未有人在多孔碳的纳米孔(或空 …
功能碳材料具有独特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在能源、催化和环境等领域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功能碳材料的选控合成 / 制备和应用途经的拓展一直是国内外高度关注的一个学科前沿和热点。 精细化工国家重点实验室 邱介山教授领导的 “ 能源材料化工 ” 学术团队 面向能源材料化工的学科发展前沿及 ...
近日, 国际碳材料期刊《Carbon》以High Reliable 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 Shielding Carbon Cloth with Superamphiphobicity and Environmental …
据悉,《Carbon Energy》国际期刊由温州大学和Wiley出版集团于2018年11月联合创刊,这也是温州大学作为地方性大学,首次拥有国际学术期刊,填补了国内高水平碳能源材料类期刊的空白,期刊主要聚焦于清洁能源、光电催化、新型碳制造,碳减排等领域,促进碳 ...
近日,西南交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杨维清教授团队在纳米能源领域国际著名期刊上发表系列研究成果。柔性固态超级电容器作为电池与传统电容器之间的一种新型储能装置,不但兼具了传统超级电容器具备的循环寿命长、充放电速率快、环保、功率密度高、安全性高等优点,而且还具有出色的 ...
温州大学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其前身为创办于1958年的温州师范学院化学系。学院现有化学、应用化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等四个本科专业,并拥有化学一级学科硕士点、应用化学及化学课程与教学论硕士点。
4、《Carbon Energy》. 2019年由温州大学与Wiley携手创办的旗舰期刊,聚焦清洁能源、光电催化的“碳增”合成、新型碳制造、碳减排以及碳催化等领域。. Carbon Energy创刊前三年(2019-2021年),作者无需缴纳任何文章出版费。. 报道内容包括但不限于:1.新型碳材料,2 ...
近日,我校新型碳材料团队在能源转化及存储领域取得系列进展,相关研究成果分别发表在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ACS Nano、Matter等化学及材料类顶级学术期刊上,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均为第一 ...
sci期刊当中工程技术材料科学研究领域比较适合发表碳材料论文,找对领域之后还需要根据论文的水平选择投稿期刊的分区,不知道该如何选择论文投稿期刊的作者可咨询...
近日,我校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孙建华教授科研团队成员宋肖锴博士在能源材料领域国际顶级期刊《先进能源材料》(AdvancedEnergyMaterials,IF=21.875)在线发表学术论文《GeneralDi...
相关成果以《Intermolecularinteractioncharacteristicsoftheall-carboatomicring,cyclo[18]carbon:Focusingonmolecularadsorptionandstacking》为...
EESIF10上面都有挺多碳材料文章哦hxwin比较多的选择,比如Carbon,JACS,ACSNANO,NANOLETTER,NANOTODAY,PNAS,NM,NN,N,S,Nanoscale,JNN,Nanot...
期刊,影响因子,材料,SCI投稿Carbon《碳》英国ISSN:0008-6223,1963年创刊,全年15期,ElsevierScience出版社,SCI、EI收录期刊,Elsevier出版集团(PERGAMON...
LetPub最新碳碳复合材料领域SCI期刊查询及投稿分析系统(2020-2021年)整理了最新被SCI收录的所有碳碳复合材料领域期刊杂志的信息参数,包括期刊出版号,期刊官方投稿网址,影响因...
近日,我校蚕研所、生物技术学院刘泽玉副研究员以第一作者(我校为第一单位)身份在国际碳材料领域顶级业期刊《Carbon》(2019年影响因子为7.466,中科院1区TOP期刊)上同一期同时发表...
第一作者余志升为化材学院2017级化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微纳结构材料物理化学,该工作在导师陈锡安副教授指导下完成。图新型结构碳球合成过程、微观结构及在锂硫电池中的应用
碳是地球上分布最广泛的材料之一。近期,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俞书宏教授课题组受自然界中的蜘蛛网启发,研制出一种每秒弹速达0.86米、“压扁”10万次不变形的“超弹性...
他在“清洁能源技术、功能性碳材料和纳米多孔材料”等研究领域的科研成果在国际上产生重要影响,已在NatureEnergy,ProgressinMaterialsScience,AdvancedM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