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学术参考网 > 微生物组学相关的期刊
Microbiome 科研| Microbiome:日本鹌鹑(Coturnix japonica)是研究鸟类微生物组和以微生物内分泌系统为基础的宿主-微生物相互作用的新模型 本文由北岸编译 美国农业部Joshua M. Lyte等人于2021年2月2日在 Microbiome 发表题为《Japanese quail …
至此,微生物期刊已经介绍的差不多了,后续将与大家解析可发表微生物研究的环境类期刊,欢迎持续关注,如果您是相关期刊的编辑编委,非常欢迎推荐~ 限于水平有限,必有不对之处,欢迎指正。公众号文章均为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 猜你喜欢
mBio:微生物组学 研究的可再现性、可重现性、稳定性与普适性 mSystem 期刊简介: IF(2018): 6.519(↑); 微生物学(二区)。18文章数134左右,影响因子也稳定于6以上,由美国微生物学会主办 ...
微生物组学的技术和方法及其应用. 高贵锋1,褚海燕1,2,*() 1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南京 210008. 2 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 100049. 收稿日期: 2019-08-19 接受日期: 2019-10-23 出版日期: 2020-04-20 发布日期: 2020-02-24. 通讯作者: 褚海燕 ORCID: …
目前微生物组学和代谢组学的关联分析还没有固定的方法与模式,多数文章所用到的关联分析方法也不尽相同。 其中很常见的一个方式是对已经获取的代谢物浓度数据和微生物含量数据进行 Pareto 归一化处理,使用 Pearson 系数计算二者相关系数,通过对应相关系数的强度来判断某代谢物与某微生物 …
微生物组领域 ISME Journal 期刊简介:Nature子刊,全称Multidisciplinary Journal of Microbial Ecology(微生物生态交叉学科杂志),IF(2018): 9.520; …
后台回复影响因子,获得2020最新完整版影响因子总表,同时还整理了微生物领域、生物技术与应用微生物领域、环境科学、以及精选本领域相关期刊等详细专业子表。综合类 综合类就直接上CNS,也称NSC,不熟悉这个新词那应该还不算生物领域的同行。
期刊 收录 有关宏组学方法和新型生物信息学工具的开发与应用,以及有关群落 / 宿主构效关系的重大发现。Microbiome 对超越叙述性组学研究格外感兴趣,通常通过实验或理论的方法来支撑微生物群功能,并在 合理 的情况下建立因果关系。期刊将不考虑单个
微生物组学及其应用研究进展张超蕾1,周瑾洁1,姜莉莉1,2,王晓丽1,朱甲名1,权春善3,修志龙1*【摘要】摘要随着高通量测序技术和生物信息学的发展,尤其是宏基因...
随着微生物测序技术和数据分析的进步,微生物组学相关研究呈爆发式增长,微生物组学文章发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那么我们如何做好微生物组学研究呢?2018年发文60篇的微生物组学研究大...
【6】Nature:肠道—微生物组—脑连接在人类病人和小鼠中进行的研究表明,肠道微生物失衡会影响各种社会、情感和焦虑样行为。有趣的是,肠胃(GI)问题在孤独症谱系障碍(ASD)中很常见,后...
晶体结构数据(Structure)收集生物大分子(蛋白质、核酸等)的结构数据;期刊附件数据(Attchment)为生物学期刊提供文章的在线提交附件数据;基因组数据(Genome)收集拼接组装完整的基因组...
美国微生物学会旗下三大期刊之比较美格基因一、有关期刊的词汇:OA开放访问:OpenAccess是开源期刊,是一种论文的开放存取形式,作者发表文章只用交版面费,读者免费阅读获...
人类微生物组计划(HumanMicrobiomeProject)的参与研究人员,来自哈佛大学的计算生物学家CurtisHuttenhower与他的同事们发现在样品收集后,如果没有冰箱,那么可以加入这种保护剂使用...
本领域我个人最喜欢专业期刊,名字起的好,发展没烦恼。当年我们创办公众号就想注册微生物组这个名字,结果被人抢注了。只能退而求其次选择了宏基因组。mBio期刊简介:IF(2018):6.68...
【摘要】:随着高通量测序技术和生物信息学的发展,尤其是宏基因组在人类肠道微生物鉴定方面的应用,微生物组学应运而生。概述了微生物组的多样性及其在人体健康、...
;Science、Nature发文倡议微生物组研究。JackGilbert是环境微生物领域的大牛,拥有多年的微生物研究经验,现已在Science,Nature,NatureClimateChange,Cell,...
在过去十年中,核酸测序和质谱技术的进步使得能够更快速,更有信息地进行宏基因组,转录组,蛋白质组学和代谢组学的分析。在这里,我们回顾了多环境和人类微生物多组学分析的关键,讨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