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学术参考网 > 为什么期刊的自引率不能太高
论文自引与他引. 在基金申请或学术评价中, 论文的他引往往被用作一个重要的评价指标, 似乎他引率越高越好,而论文自引一般不作为评标指标, 抑或, 潜意识自引被认为不太好或自吹自擂。. 我无意中看到一位教授的论文引用情况,总共发表了 30 多篇 SCI 论文 ...
自引往往在于对尺度的把握,一篇文章自引2-3篇相关的前期工作,可以说没有问题。自引只要相关,那就省掉了重复叙述某些理论的环节,客观来说没什么不好,关键在于要有所联系。但个人认为,自引超过10%就有点多了。第一次写学术论文无从下手怎么办? - 知乎2020-11-9如何看待NTU Jun Zhao助理教授疯狂自引的学术行为?现在 ...2020-11-5怎么界定学术论文的自引和他引? - 知乎2019-7-23期刊的影响因子会降低嘛? - 知乎 查看更多结果
11394的引用量里有1516的自引,自引率为13.3%。争议点 1:10分档中,最好投的,因而有点被10分党瞧不起。2:纳米类研究在科研圈内的有种莫名的差口碑。而Theranostics中,纳米类研究的 比重还是偏重的。3:部分文章质量差,对杂志口碑影响大。
但一般来说,自引率高于30%就属于偏高了。如果期刊的自引率过高显然是不正常的,通常是人为因素所致,一旦期刊的自引率一直保持太高,则有被官方剔除SCI名单的潜在风险。SCI期刊被镇压的原因通常有很多,高自引率就是其中之一。
但仔细一查,截至2017年,这位老兄的自引率高达94%。[1,4,5] Vaidyanathan总引用次数高达18867次(至2019-09-29)。图片来源: 谷歌学术 此外,来自沙特的数学家Theodore Simos自引率76%,意大利药物化学家Claudiu Supuran自引率62%,他们也都堪称“自
解螺旋公众号·陪伴你科研的第2432天 中科院黑名单里的高分期刊 今天中科院正式发布了《国际期刊预警名单(试行)》,现在总计包括了65本期刊,其中医学类的有26本,数量最多,生物学领域也有7本。 这其中不乏我们熟悉的几大知名水刊 MEDICINE ,以及希腊神刊出版社 Spandidos 的系列杂志 …
所以,很多小伙伴一直奇怪,为什么很多好杂志自引率很高,但没有被SCI除名呢?这就是其中一个原因了,因为这两个指数够高啊。人家好期刊上发的文章,肯定喜欢引好杂志的文章,搞不好就引用到自己期刊了,所以出现高自引也很合理。
每一本期刊都有一个自引率,这个数值代表了这本期刊全部被引用的次数当中被该刊本身引用的次数所占的比例,期刊自引是一个无法避免的过程,所以有一定的自引率也是正常现象。那么期刊...
近期刚刚公布了最新的影响因子,影响因子一公布,有人欢喜有人愁。Clarivate公司(即每年出“影响因子”报告的数据公司)之前的调查发现,有本期刊的自引率超过了70%...
自引率高达57%,去掉自引率后其IF只有1.047;反观其它老牌杂志,如Planta,http://admin-apps.webof...
第二篇AugmentativeandAlternativeCommunication杂志影响因子不算太高,在2018年IF为2.7,但它却是妥妥的2区杂志,在医学类2区,康复学和听力与语言病理学2区。杂志发文量较少,且无中国作者投稿。...
过高的期刊自引会掩盖影响因子评价期刊影响力的作用,很多人从量上甄别期刊合理自引和不合理自引。早在20世纪80年代,影响因子的创始人指出专业期刊的自引率在20%左右,...
很显然,如果期刊的自引率过高显然是不正常的,通常是人为因素所致,一旦期刊的自引率一直保持太高,则有被官方剔除SCI名单的潜在风险。SCI期刊被镇压的原因通常有很多,高自引率...
但个人认为,自引超过10%就有点多了。自引率还是SCI杂志的核心考核指标,虽然不至于承担法律责任,但30...
sci自引在学术圈属于比较正常的现象,但一定要时时关注自引率,避免过高。一般来说,sci自引率高于30%就属于偏高了,若sci期刊不加控制继续自引,就有了被官方剔除sci名单的潜在风...
该期刊是日本发行的一本期刊,中科院最新分区:4区,研究方向:生物-生化与分子生物学,是一本OA期刊。上面这本期刊自引率这么高都不在预警期刊名单上,可以说真的是奇迹。但是另...
前些天一直给大家推荐好投易中还物超所值的期刊,今天就给大家唠唠需要谨慎投稿的危险期刊——JournalofMedicalBiochemistry。这本期刊的自引率常年超过50%,今年更是超过60%。要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