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红文学创作中的流浪意识研究. 【摘要】: 作为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崛起于文坛的女作家,萧红的人生旅程具有明显的“流浪”特质。. 空间位置上的漂泊不定加之精神世界的寻而不得,使得萧红在灵魂深处一直无法安定下来,流浪意识笼罩着萧红的整个个体 ...
20世纪70年代,对萧红的研究与作品翻译从日本学界发端,然后扩展到北美、欧洲以及苏联、韩国等国。 在海外萧红研究以及作品出版方面,美国学者葛浩文做出了贡献。1993年,韩国《庆北大学》第6期刊 …
萧红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当之无愧的才女,在她短暂而坎坷的一生中,留下了《生死场》《呼兰河传》《马伯乐》《回忆鲁迅先生》《小城三月》等名篇。她的创作与生平不仅受到中国学界和读者关注,更让海外学者与读者感受
本文通过对萧红《生死场》、《呼兰河传》、《小城三月》等代表作的解析,揭示出萧红小说创作文学独创性所表现的三个方面是:主题意蕴的多重性及深刻性;介于小说与散文、诗歌之间的新型小说样式;颇具特色的小说语言。
萧红与《生死场》──兼谈鲁迅对萧红的友谊[J].求是学刊,1980(1):45-50. 被引量:2 6 邹午蓉.新时期萧红研究述评[J].文学评论,1988(4):78被引量:22 7 乔以钢.中国古代女性文学创作的文化反思[J]
” 在中国文学史上,萧红无疑应该成为“弱势文学”的代表。 她的写作,完全是来自于个体生 活的体验和情感,是自我生命的呼叫与呐喊。 她的父亲在外面是一个谦谦君子,在家里却是一 个暴君,哪怕是偶然打碎了一只杯子,也要骂到使她发抖的地步。
谈萧红的文学史价值——为萧红诞辰百年而作. 摘 要: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萧红的出现是中国现代文学发展中的标志性事件,其貌似通俗的文字在诸多方面拥有着无法复制的历史意义与永恒的艺术价值。. 她之所以能够进入文学史,是以其永远变换的文学创新的 ...
萧红的文学生涯是短暂的,但是她深邃的思想,穿透了漫长的世纪,连接着人类的未来;她的创作个性鲜明、艺术风格独特。 本文试图从时代文学的大潮中,考察萧红的个性化创作,探寻萧红在文化哲学层次上的精神追求,深入研究萧红在现代女性写作史上和现代文体史上的独特贡献。
从此之后萧红的名字就很少被提及,在文学史的叙述中也只是作为东北作家群的一员被纳入左翼阵营受到肯定,而且只是寥寥数笔带过,并没有进行详细的介绍。可以说,在随后的几十年内萧红的文学价值是封冻着的。 新时期以来,萧红研究迎来了多种机遇。
萧红小说的魅力,还体现在用词造句上.在这方面,她匠心独具,很见功底.她擅于断句,所用的句子一般都很短,让人读起来毫不吃力.这一点很像语言大师老舍的风格.用词。
从现代文学看中国小说结构的“圆相”基因黎荔作者单位:西安交通大学人文学院,摘自《华侨大学学报》2016年4期中国现代文学史中的萧红书写于文秀作者单位:黑...
歌剧文学剧本《萧红》蒋力(编剧)【期刊名称】《歌剧》【年(卷),期】2011(000)004【摘要】说明萧红(1911~1942),中国现代著名女作家,黑龙江呼兰人,著有中长篇小说《生死...
幼年丧母的萧红一直和祖父张维祯生活,祖父很喜爱聪慧的萧红,经常带她到后花园玩耍.这个后花园后来曾多次出现在其代表作《呼兰河传》里.2由于受到祖父以古诗为主的启蒙教育,萧...
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为数不多的女作家中,萧红无疑闪耀着熠熠光亮.萧红是一位在"五四"启蒙思想影响和熏陶下觉醒的女性,是一位拥有丰富情感、盖世才华和独特语体的作家.她的一生颠...
本文从左翼文学对萧红的影响入手对左翼文学的形成和发展,左翼文学对萧红的影响进行研究,并分析萧红与左翼思想的关系以及萧红作品中左翼文学精神的体现,最后对萧红独特的左翼...
宛若一颗流逝的星辰,在灿烂的文学恒河中倏然划过。萧红的生命是文学的,她把生命中的文学因子化作妙手文章,留在一部部著作版本中,留在一本本文学期刊里。从中国...
建国后,在青岛市文联创办的文学刊物上及报纸副刊上常有评价文章,一方面是评论青岛市作者创作的文学作品,一方面是对创作思想的深入探讨。50年代初,青岛的文学评论曾在全国引起...
迟子建有次坐飞机旅行,邻座是一位干净体面的青年。他不无所事事,不玩电脑,不听耳机,也不翻报刊,兀自静静地读书。迟子建有点好奇。及至终于看清他读的什么书时,她不能保持淡定了...
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为数不多的女作家中,萧红无疑闪耀着熠熠光亮.萧红是一位在"五四"启蒙思想影响和熏陶下觉醒的女性,是一位拥有丰富情感、盖世才华和独特语体的作...
中文文学核心论文范例萧红作品中独特生命方式在萧红的作品中我们恍惚感到了她作品潜藏最深的悲观,关于生命的悲观。但是我们读萧红的作品,却不觉得压抑与沉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