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学术参考网 > 新文化运动以什么期刊为阵营
新文化运动的兴起以《新青年》杂志的创办为标志。. 《新青年》是在1915年9月创刊的。. 原名《青年》,自第二卷第一号 (1916年9月)才改名为《新青年》。. 编者是陈独秀,直到1917年,这个刊物完全由他自己主办。. 陈独秀出任北大文科学长后,《新青年》编辑部 ...
新文化运动 (the New Culture Movement) 是由 陈独秀 、 李大钊 、 鲁迅 、 胡适 、 蔡元培 、 钱玄同 等一些受过西方教育 (当时称为新式教育)的人发起的一次"反传统、反孔 教 、反 文言 "的思想文化 革新 、 文学革命 运动。. 1915年,陈独秀在其主编的《 新青年 ...
新文化运动的兴起以《新青年》杂志的创办为标志。《新青年》是在1915年9月创刊的。原名《青年》,自第二卷第一号(1916年9月)才改名为《新青年》。编者是陈独秀,直到1917 ...
形成了新文化运动的主阵营。 陈独秀在《青年杂志》创刊号上的发刊词《敬告青年》成为新文化运动的宣言书。在文中他属望青年,强调改造青年思想,辅导青年修养的重要性,呼唤青年站在时代前列,自觉担负起救国救民的重任。
内容摘要:《新青年》从一“普通刊物”发展成为全国新文化的一块“金字招牌”,“新文化”由涓涓细流汇成洪波巨浪,都经历了一个相当的“运动”过程。“新文化运动”以五四为开端,是当时人较为普遍的看法。细察《新青年》之立论,高悬“民主”“科学”两面大旗,意在震慑和封堵“非难”者。
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是陈独秀创办《新青年》杂志。《新青年》是在1915年9月创刊的。原名《青年》,自第二卷第一号***1916年9月***才改名为《新青年》。《新青年》杂志的创办新文化运动的兴起以《新青年》杂志的创办为标志。《新青年》是在1915年9月创刊的。
新文化运动是中国的民主思想启蒙运动,是为告别专制挽救和推进民主而进行的思想革命。它高举民主和科学两面大旗,“重新估定一切价值”,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出现了“人的发现”、“人的自觉”的时代,极大促进了个性解放。
@@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围绕白话文与文言文的论争,形成了两大阵营.那一场场硝烟弥漫的论争,充满了激情、狡黠、机巧、趣味与智慧,点亮了新文化运动启蒙的天空.著录项来源...
经过新文化运动,中国从传统走向现代,其中发挥作用最大的便是《新青年》。用胡适的话说,《新青年》创造了一个时代。一本引领新文化运动的杂志1915年9月15日,陈独秀创办的《青年杂志...
本文以留英学生1917年初创刊于上海的《太平洋》杂志为中心,讨论其同人群体及其文化思想和教育主张。作为留英学界的一股知识力量,《太平洋》同人所提供的...
《新青年》团体的分裂-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9(1)胡适、陈独秀等人提出对中国文学进行革命,并形成了以<新青年>为阵营的新文化运动团体,促使中国...
《新青年》编辑部随陈独秀由上海迁至北京。北京大学形成了以《新青年》编辑部为核心、以众多新派人物为团体的新文化阵营,并促使进步社团和进步刊物的大量涌现。...
胡适实际上给我们提供了一条线索:新文化运动向革命救亡运动的转变,乃以《新青年》的转变为缩影。1919年以前的《新青年》只谈文化改良,不谈政治;1919年以后的《新...
回国不久,新文化运动领军人物陈独秀就希望他能发一些政治性的文章,而其同窗好友胡适,更是希望他在新文化运动中发表独特的政治见解。关心时政的张慰慈也不甘落后...
这种方法将一大批中国进步知识分子聚集在《新青年》周围,形成了新文化阵营,他们相继发表了大量具有深远影响的文章。陈独秀在《青年杂志》创刊号上的发刊词《...
五四运动是一场争夺国家主权与权益的爱国运动,同时它也将北京的新文化运动扩散至全国各地,尤其是像湖南、四川等偏远地区,至此得以传入《新青年》杂志。据统计,在1916年的成都,《新青...
陈独秀在新文化运动前期发表大量文章宣传自己的思想.形成了带有浪漫主义色彩的民主观和以革命进化论为核心的科学观.同时在"民主"和"科学"思想的相互影响和渗透下,形成了陈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