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0年,掠夺性期刊一词被创造出来以来,已经有数百篇学术文章(包括38篇学术研究论文)对它们提出了警告。即便如此,人们依然期望对于掠夺性期刊能有一种权威性的识别鉴别方法。
2020年掠夺性期刊一览表 诸平 现将2020年7月份给出的掠夺性期刊(predatory journals)一览表摘引于下,仅供参考,防止上当。 A – predatory journalsAcademic Exchange Quarterly Academic Research Reviews Academy of …
随着开放存取( OA )出版模式的兴起,掠夺性科技期刊( Predatory Journals )的出现也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关注。 掠夺性期刊是指依托学术性的开放获取,利用学术出版的黄金 (作者付费) 模式,以快速轻松地获取利润,为出版目的的期刊。 OA 期刊办刊模式是作者支付论文处理费( APC …
当前,“掠夺性期刊”对学术出版诚信带来挑战。 近日,在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ISTIC)、在华国际出版商版权保护联盟与施普林格·自然中国办公室等三家机构联合主办的“学术出版诚信研讨会”上,在华国际出版商版权保护联盟(IPCC)主席张玉国表示:“中国本土没有掠夺性期刊,但中国有掠夺 ...
掠夺性期刊是学术界的毒瘤,它通过向作者收取高额费用并且没有同行评审等流程来确保发表文章的质量。 而OA期刊,在这互联网时代,越来越成为一种趋势,有些期刊质量还是很不错的。
6. 务必注意避开掠夺性期刊。此类期刊往往利用收费的开放获取模式来牟利。它们缺乏严格的同行评审程序,这会影响论文的质量和期刊声誉。如向此类期刊投稿,可能会产生预料之外的成本,并且 …
给“掠夺性期刊”列个黑名单 完全以营利为目的“掠夺性期刊”其实几年前就已被学术界关注。早在2014年,一篇标题为“美国知名教授Jeffrey Beall的‘掠夺性’期刊黑名单”的博文就引起中国学者注意。
此外,我们不但要重视“掠夺性期刊”对我国科研经费的攫取,还要重视外国学术期刊整体上向我国论文作者收取大量版面费的现状。 2015年12月,福建师范大学讲师林贤祖发表了一篇文章《学术界每年向国外“进贡”数十亿的论文版面费,触目惊心》,引起中央领导关注。
最终,“掠夺性”期刊黑名单中的40本和《开放获取期刊目录》中的8本期刊回信,并表示任命“Szust”为编辑,其中4本甚至直接表示任命她为主编。 但没有一家《期刊引用报告》中的期刊接 …
1.什么是掠夺性期刊?“掠夺性期刊”一词为Colorado大学的图书管理员Jeffrey Beall所创,他观察到越来越多的学术期刊只管收费,而不对提交和发表的论文进行适当的质量检查。这些期刊像捕食者一样,把作 …
掠夺性期刊一般指以盈利为目的的学术信誉低的期刊。他们专门“捕获”那些年轻没有发表经验的学者。很多博士生以及初入职的讲师、博士后、助理教授,他们没有太多的发表以及“社会”经...
为避免掠夺性期刊,我们推荐利用ThinkCheckSubmit网站(https://thinkchecksubmit.org),其凭借“一系列工具和实用性资源”,这个网站能够“帮助研究者为他们的...
上表传递了一个好消息:审查的这几本掠夺性期刊,被大型学术库中合法文章引用的文章量很少。然而,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又并非那么乐观。要考虑到掠夺性期刊本身的文献产出量,例如,其...
掠夺性期刊一般指以盈利为目的的学术信誉低的期刊。他们专门“捕获”那些年轻没有发表经验的学者。很多博士生以及初入职的讲师、博士后、助理教授,他们没有太多...
得多方考证核实,不能因为一时的冲动,在这些掠夺性期刊中,毁了自己的学术声誉,以至于影响一辈子的...
①开放同行评审(OpenPeerReview):2019年对1500家期刊调查发现,有1%的期刊引入开放同行评审机制。请求公开同行评审内容,防止掠夺性期刊的故意掩盖。②额外审稿人请求(AdditionalRevie...
掠夺性期刊始于19世纪90年代,随着期刊订阅价格上涨和一些传统出版商服务机制受到抨击,一些由作者付费的开源期刊开始流行。自2008年开始,JeffreyBeall就开始注...
对于掠夺性期刊的彻底清理,也许还有待于学术期刊版面费规范的全面完善,但是即便如此,有关部门也并非不能对国内某些掠夺性期刊进行打击和清理。有些学术期刊,动辄三四百页,6号...
美国得克萨斯州博蒙特学术服务公司Cabell国际称,该公司6月15日将启动一份掠夺性期刊名单:那些例如通过收费发表文章而不进行同行评议欺作者或读者的期刊。该公...
巨大的、几乎没有约束的篇幅,每期发表大量论文;发表论文收取高额“版面费”;审稿不够严肃认真——根据《肿瘤生物学》的表现可以断定,该杂志属于那种被国际学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