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学术参考网 > 1920民国戏剧的期刊
晚清民国戏剧期刊研究. 耿祥伟. 【摘要】: 从中国第一份戏剧期刊诞生到建国前这半个世纪里,戏剧期刊大量涌现,形成了中国戏剧发展史上一道独特的景观。. 作为晚清民国戏剧传播的重要载体,戏剧期刊参与了戏剧创作、剧本传播、理论批评以及戏剧运动等戏剧 ...
中国近现代 (1904-1949)戏剧期刊发展之轨迹和特点. 1907年,随着话剧的诞生,中国戏剧史的格局发生了重大的变革。. 话剧是从西方传入的一种新的戏剧样式,在审美上与中国戏曲不同,与西方戏剧则有天然的联系。. 但是,话剧从一开始就是在以戏曲为主的戏剧界 ...
二、民国南京的戏剧生态 (一)萧条下的国都文艺支点 不可否认的是,《中央日报》1929 年迁至国都南京,从办报角度是为了争取读者、扩大 影响力和话语权,另一方面南京政府出于建立统一的民族国家的诉求,也需要《中央日报》在 思想意识形态领域给予 ...
八一八晚清民国的戏剧期刊. 1904年10月在上海创刊。. 半月刊。. 共出2期。. 大舞台丛报社编,陈去病主编。. 发起人为陈去病、汪笑侬、熊文通、陈竞全、孙寰镜、孟崇军等,实际创办人为陈去病与汪笑侬。. 撰稿人尚有柳亚子、欧阳巨无等。. 分设论说、传记 ...
民国时期是戏曲期刊盛行的时期。数量众多的民国戏曲期刊不仅是戏曲文化的传播载体,还是戏曲传播的媒体。这些期刊树立传播理念,参与戏曲生产、戏曲批评,建构伶人形象,是民国时期戏曲文化传播的主要阵地。
民国戏剧:戏剧大众化理论与实践. 李铁柱 2015-12-06 13:01:16. 读民国时期戏剧人的笔记,总能看出这样的指向:看戏并不是一种消遣的行为,做戏要为最广大的民众去做,戏剧是教育大众的最有力的工具。. (戏园者,实普天下人之大学堂也;优伶者,实普天下人之大 ...
民国文人的戏曲情结. 摘要 戏曲艺术,在人类艺术的发展史上,始终以高于现实的迷离光华映照着人世的悲欢离合.而民国时期正是中国发生剧变的特殊年代,在这样一个开放、包容的转型时期,无数文人对戏曲艺术都进行了积极而热情的探索,正是因为他们的关注,戏曲 ...
民国时期,出版业在我国渐渐繁荣起来,杂志和报纸的出版非常盛行。同时,当时的京剧这种戏曲艺术在民间也很受青睐,名伶辈出,于是,就出现了许多戏曲书刊,现在看来,这些戏曲书刊是非常珍贵...
本书聚焦民国时期的戏曲期刊(1912-1949),在戏曲与期刊的互动关系中,研究民国戏曲期刊的整体状况,发掘其媒介学、期刊学的价值;研究民国戏曲活动中的作用,深入发掘民国戏曲期刊...
本书编选上百种清末民国戏剧期刊,合计九百多期。这批戏剧期刊以清末民国时期戏曲(京剧、越剧、评剧等)和话剧的一些剧本剧目、相关戏剧理论和艺术理论、艺人生平轶事等内容为主。其中...
民国戏剧期刊研究的几点思考第一章晚清民国戏剧期刊发展概述第一竹1840-1913:戏剧发展的转型与戏剧刷刊的发轫第二节1914-1928:戏剧观念的反复与戏剧期刊的发展...
本书聚焦民国时期的戏曲期刊(1912-1949),在戏曲与期刊的互动关系中,研究民国戏曲期刊的整体状况,发掘其媒介学、期刊学的价值;研究民国戏曲活动中的作用,深入发掘民国戏曲期刊...
清末民国戏曲期刊与戏曲批评的生成清末民国时期,中国报刊传媒的崛起与繁荣,对文化艺术传播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当时的戏曲期刊既是人们接触、了解戏曲的途径和工具,也是发...
戏剧期刊《戏剧春秋》便创刊于这个大背景下,主编田汉(兼发行)、编辑欧阳予倩、夏衍等戏剧界名流在桂林这个边陲小城寻得短暂的安宁,以戏剧为武器,做着全民抗战的...
1/0质疑信息原图图片尺寸X来自清末民国戏剧期刊汇编词条-//科学百科任务的词条所有提交,需要自动审核对其做忽略处理.所以删除图片/绿色通道等规则也不适用于这类...
本书编选上百种清末民国戏剧期刊,合计九百多期。这批戏剧期刊以清末民国时期戏曲(京剧、越剧、评剧等)和话剧的一些剧本剧目、相关戏剧艺术理论、艺人生平轶事...
(1920)鉛印本191樂府新聲193劇餘麟爪245大鼓書詞293附録339古今戲劇大觀中外書局編民國十年(1921)中外書局鉛印本365第一冊365序367目録369一畫373二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