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学术参考网 > 叶嘉莹《吟诵诗词的意义》期刊
另外,诗歌的兴发感动可以由作者的感动然后传达到读者的感动,而读者要想得到这种感动,还应该学习诗歌的读诵和吟诵。因为中国古典诗歌的生命,原是伴随着吟诵的传统而成长起来的,古典诗歌中兴发感动的特质,也是与吟诵的传统密切结合在一起的。
叶嘉莹:学中国诗词吟诵非常重要---(记者 张道正)著名的中国古典诗词研究专家叶嘉莹11日下午在南开大学表示,要想学中国的诗词,吟诵是非常重要的。叶嘉莹认为,吟诵可以培养写作诗歌的能力,因为每一个人都是有左脑有右脑的,一方面是理智的,一方面是感性的,如果只用枝节来讲诗,只是 ...
叶嘉莹《说诗讲稿》读书笔记:诗词学习,从吟诵开始 写在前面:从《古诗词大会》到《经典咏流传》,温文尔雅的主持人董卿,清新脱俗的清华才女武亦姝,神态俏皮可爱、又萌又帅神童般的娃儿王恒屹,机智灵活的应变、知识面极为丰富的小撒老师,豪情入骨、气势如虹的康震老师,等等 ...
吟诵改变了古诗文 在孩子心中的形象 “吟诵是一件非常私人的事,反复地吟诵、揣摩,无论好听与否,都是情感的领悟与表达。用中正平和的声音去吟诵,将自己的心与古人的心连接在一起,穿越时空与古人对话,是一件多么美妙的事啊!”何 ...
叶嘉莹(陈峰 摄) 三联生活周刊:你既有中国古典诗词的功底,又吸收了很多西方现代理论来研究诗词,使古典诗词研究拓展了一个层面。这一点是怎么完成的? 叶嘉莹:想起来我很幸运,我是中文系出身,而且我是从小在家里熏习陶冶出来的。
叶嘉莹先生论吟诵 2012-04-18 13:04:09 谈到中国的文学,特别是中国的诗歌,我想是要从我们的语言、文字本身的特色来谈的。 ... 作为一名教师,我没有高深的理论,但我可以给自己教学古诗文吟诵一个足够理由。
作为中国人联结情感纽带的精神家园,传统诗词到底有多美?让我们来听一听93岁高龄的诗词泰斗叶嘉莹先生的倾情解读。叶嘉莹出生于1924年,1945年毕业于北京辅仁大学国文系。1969年迁居...
叶嘉莹认为,吟诵推广是其平生所做的比较有意义的一件事,这是一个非常宝贵的中国文化传统。“我一直讲兴发感动,就是我认为诗歌是有生命的,诗歌不用我宣传来保存,它自己本身诗歌里面的...
今天《新快报》的“大道周刊”又登载了叶嘉莹先生的一篇文章,有关吟诵方面的,给我新的启发和深入的认识。1、每一个中国人生命的深处都蛰伏着诗意——徐建顺老...
叶嘉莹认为,吟诵推广是其平生所做的比较有意义的一件事,这是一个非常宝贵的中国文化传统.“我一直讲兴发感动,就是我认为诗歌是有生命的,诗歌不用我宣传来保存,它...
谈中国旧诗之美感特质与吟诵之传统[J].文学与文化,2012,(2).4-21.引证文献(9)查看被引分布图[1]胡宁月.叶嘉莹吟诵调在小学语文古典诗词教学的运用研究[D]...
著名旅加学者、加拿大皇家学会院士、南开大学中华古典文化研究所教授、86岁的叶嘉莹先生,近日在中国语言大学举办的“中国古典诗词诵读研讨会”上发表了题为《谈古典诗歌中“兴发感...
叶嘉莹先生一再强调,一方面应该保留方言的吟诵传统,同时也应该想到一个现实的、简单的方法来教小孩子,可是"绝对不能是唱歌,唱歌绝不是吟诵,你唱歌唱得再好听,永远不会做一首诗,因为你...
吟诵是中华民族对汉诗文的传统诵读方式,是创作、推敲与学习、欣赏诗词文赋的重要途径。《中华经典资源库》将传统吟诵纳入其中,特为古典文学大家叶嘉莹先生录制此吟诵专辑。在本片...
中国的传统吟诵是结合中华民族的语言文字特色,经过一个必然的、自然而然的演化过程所形成的一种吟诵的音调,虽然现在听来会觉得奇怪、甚至于单调,但是却为中华民...
——内容选录自叶嘉莹先生所著《古典诗歌吟诵九讲》吟诵是中华民族传统的对汉诗文的诵读方式,自先秦开始,口心授、代代相传、流传至今。它是古代教育系统(私塾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