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奇之下,我打开手机地图搜索“报刊亭”,地图显示了几十个小红点。经营者老刘30多岁,这是他开报刊亭的第十个年头。门边的一角虽然现在经营惨淡,但这家报刊亭依然有忠实顾客。按邮政规定,如果租用报刊亭,就必须售卖有邮发代号的书刊。
以前的报刊亭上堆积着特别多的报纸和杂志读物,上到退休的那些大爷、大妈,下到读书的学生们,都喜欢来报考买报纸和杂志读物。 那时候,几乎人手一本《读者》、《故事会》、《知音》等等,人们痴迷于追杂志上的连载故事,一期接着一期的买,报刊亭的生意非常不错,街头巷尾都可以看到 ...
你有多久,没在报刊亭买过杂志报纸了?曾经,报刊亭可能是除了菜市场和博物馆外,最具特色也最能承载共同记忆的公共空间,它像点缀在城市里 ...
消失的报刊亭 你有多久没从报刊亭购买过杂志了?这种售卖报纸、杂志,占地面积不超过5平方米的小亭子,可能要消失在下一代人的记忆里了。在上海用百度地图搜索“报刊亭”,仍然有200多个搜索 …
报刊亭没落之后,这种快乐也消失了。如今许多杂志都已停刊,但他仍然在坚持阅读纸质刊物,报刊亭买不到的杂志,他就在网上买,“只有摸到纸质书,才能静下来阅读”。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NOWNESS现在(ID:NOWNESS_OFFICIAL),撰文、摄影:朱
中学时代,学校门口有一家报刊亭。我最初的文学启蒙就来自于那个报亭上的《萌芽》。 后来上大学,买了好几年的《人物》《新周刊》,每期的《南方周末》去晚了根本买不着。 那是纸媒的黄金年代。在追求“不一样烟火…
在报刊亭买《故事会》也永远成回忆了。 曾经的期刊还好么 《大众软件》自1995年正式发行,曾创过月发行量70万册的记录,2013年7月因账面亏损,主办方将大部分员工解雇并进入清算程序,2016年12月《大众软件》宣布暂时休刊,但官方微博和微信公号仍在运营。
报刊亭到底是该“停”还是该“挺”?. 听听他们怎么说. 曾经,散布街头的报刊亭带给我们生活中许多“不经意间的温暖”。. 一份早报能让上班族的候车时间趣味盎然,一份久等的画刊足以满足孩子们每月的期待,对老人们来说,翻上几份常看的报纸能惬意地 ...
印象中那会街上每隔1百米就有1个报刊亭,学校附近尤其多,每次路过都有一种开盲盒的期待感,除了《故事会》,偶尔还会买2.5元的《故事大王》,一直没明白《故事大王》比《故事会》薄...
在超范围经营方面,田军也有自己的看法:“报刊亭最早只卖书报杂志,盈利其实很少,报刊亭的业务也就慢慢扩展,开始卖水、充值卡、彩票。要是只卖报,生活就会很难维...
孝丰东门大桥东面有一个报刊亭,笔者上前询问有无报纸售卖。女店主说:“没有报纸卖,以前我们这里有的,现在没有卖。”笔者观察到,报刊亭里除了没有报纸和杂志,饮料和一般杂货一应俱全。...
1楼:我们这边基本上都是卖杂志的了,大略看了下没看见有... 2楼:单卖不卖了,都是订的我家楼下报刊亭,就几家订的,大...
读者》《读者》杂志社与中国邮政及发行商紧密合作,通过遍布全国的发行网络发行。1995年《读者》月发行量突破400万册。2001年以来,读者杂志社积极调整办刊思路,...
书报亭的功能就是售卖文化刊物,承包书报亭的业主因报刊杂志销量减少,遂开始扩大经营范围,比如卖水、卖零食等等,售卖预包装食品需要办理工商营业执照,实际造成了不便管理的实际情况,在各方的主张下...
“在2010年以前,邮政公司还要和个体书报商竞争。”康火灿回忆道,为了防范那些私自向报刊亭供货、提供高提成率的个体书报商,邮政公司会暗自在分发的刊物上标明记号,再到现场突击检查...
比如《中国国家地理》《Elle》《中国新闻周刊》《博物》《时尚芭莎》《城市画报》等。有人说,纸媒包括杂志的寒冬已至。我并不这么认为。报刊亭数量在减少,但杂志仍有生命力。这力量...
“全世界都来我这里买杂志,我还上过电视台呢,有日本的电视台来采访我,给我做了个节目。”老梁在上海中心的黄金地段开报刊亭20年了,他经历了纸媒最辉煌的岁月。“最好一天轻轻松松...
“全世界都来我这里买杂志,我还上过电视台呢,有日本的电视台来采访我,给我做了个节目。”老梁在上海中心的黄金地段开报刊亭20年了,他经历了纸媒最辉煌的岁月。“最好一天轻轻松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