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称不守恒,这是一个让许多中国人既熟悉又陌生的词语! 熟悉,是因为这是全球华人的第一个诺贝尔奖,我们的教科书和媒体会经常提到这个也是很自然的事情;陌生,是因为大多人除了知道杨振宁和李政道发现了它以外…
弱作用宇称不守恒 的发现 马中骐 一、对称性和守恒定律 对称性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一个常用概念。我们周围的世界是一个既对称又不对称的矛盾统一体.但是我们这里所要讨论的是物理学中的对称性。它是指物理规律对某种变换的不变性. 最简单的对称 ...
宇称不守恒到底说了啥?. 宇称不守恒,这是一个让许多中国人既熟悉又陌生的词语!. 熟悉,是因为这是全球华人的第一个诺贝尔奖,我们的教科书和媒体会经常提到这个也是很自然的事情;陌生,是因为大多人除了知道杨振宁和李政道发现了它以外,完全不 ...
撰文|徐亦迅 本文将整合物理学科普与科学史两种视角,简要回顾1956年弱相互作用中宇称不守恒现象的发现,并探讨完成重要实验的吴健雄教授为何没被诺奖委员会所青睐。 作为背景知识,我们需要介绍物理学中的一个基本概念:镜像对称(reflection symmetry)。
5月5日,诺贝尔奖得主、世界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先生携夫人翁帆访问汕头大学,当晚在校大礼堂作題为《一九五七年宇称不守恒在物理界所引起的 ...
很遗憾的是,用精妙绝伦的实验证实了宇称不守恒的吴健雄一直没能获奖。 不过,究竟为什么粒子在弱相互作用下会出现宇称不守恒呢? 根本原因 ...
“宇称不守恒”的论文发表于1956年10月的美国《物理评论》杂志,引起了物理学界和科学界的震动。因为,“宇称不守恒”假说是要推翻被物理学界奉为金科玉律的宇称守恒定律,而且也在挑战爱因斯坦理论。 宇称不守恒定律是指在弱相互作用中,互为镜像的 ...
宇称不守恒的第一个验证实验——吴健雄钴-60极化核β衰变实验-1957年1月,一个震撼世界实验结果:“钴-60极化核β衰变不对称性”——证明了“弱相互作用中宇称不守恒”。提出宇称不守恒理论的杨振宁和李政道教授,荣获当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物理学是一门实验科...
宇称不守恒 20世纪50年代初,科学家们从宇宙射线里观察到两种新的介子(即质量介于质子和电子之间的粒子):θ和τ。 这两种介子的自旋、质量、寿命电荷等完全相同,很多人都认为它们是同一种粒子。但是,它们却具有不同的衰变模式,θ衰变时会产生两个π介子,τ则衰变成三个π介子,这说明 ...
弱相互作用的宇称不守恒是标准模型中的重要结论。它在被提出来后,很快在实验上得到证明,杨振宁、李政道为此获得1957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在教学实验中如何观测到弱相互作用宇称不守恒效应,是基础物理实验教学中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
弱相互作用中宇称不守恒——李政道王金瑞【期刊名称】《初中生世界:九年级物理》【年(卷),期】2012(000)005【摘要】“物之道”.母校为一.由一生二、生三、生万物.这是一...
吴健雄和宇称不守恒实验李政道【摘要】:文章介绍了吴健雄教授一生最杰出科学成就和她的生平,年青时期不论中学还是大学她都是一位出类拔萃的优秀学生。她选择了核物理并走上...
《2010李传》与《2004解谜》都再三讲“宇称不守恒思想之突破”发生于1956年4月8日或9日,说Rochester国际会议(1956年4月3日到16日)结束后李与Steinberger就重奇异粒子的产生和衰变作...
因此吴健雄的实验的镜像是不会发生的,这就是一个宇称不守恒现象,也可以叫做宇称违背(parityviolation...
很多朋友对杨老当年是以中国人的身份领取诺贝尔奖津津乐道,确实当年杨振宁的国籍还没有放弃,仍然是中国人,对杨老在科学界的贡献,也只是停留在诺奖,那么让杨老获...
很多朋友对杨老当年是以中国人的身份领取诺贝尔奖津津乐道,确实当年杨振宁的国籍还没有放弃,仍然是中国人,对杨老在科学界的贡献,也只是停留在诺奖,那么让杨老获得诺奖的宇称不...
很多朋友对杨老当年是以中国人的身份领取诺贝尔奖津津乐道,确实当年杨振宁的国籍还没有放弃,仍然是中国人,对杨老在科学界的贡献,也只是停留在诺奖,那么让杨老获得诺奖的宇称不守恒究...
在"李杨之争"出现之后,本文重新简要回顾宇称不守恒的发现史,并对"李杨之争"所涉及的若干问题作初步的分析、讨论.著录项来源《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第008期|9-13...
电荷宇称不守恒与反物质获取原文加入购物车收藏分享新浪微博QQ好友QQ空间引用【摘要】【期刊名称】中国科教创新导刊【作者】陈颖健;【作者单位】无;...
来自维普期刊专业版喜欢0阅读量:19作者:黄庆桥摘要:在李政道,杨振宁于1957年10月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之前,他们于1956年合作提出的宇称不守恒理论就已经在中国广泛传播.李,杨二人获诺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