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抗日战争是一场事关中华民族存亡的战争。为了赢得抗战的胜利,身处西南边疆的云南各族人民义不容辞地贡献了自己的力量。从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后云南各族儿女组成的滇军出滇抗日,到滇西抗战爆发前云南各少数民族为支援抗战修建滇缅公路,再到滇西抗战爆发后云南各少数民族包括傣 ...
云南省图书馆馆藏云南地方期刊目录》.pdf,云南地方期刊目录 说 明 云南省图书馆馆藏《云南地方期刊目录》所收期刊除个别外,多为1949年以前云南地方出 版刊物。此目录是否已收罗完备,是否具有相关学术研究参考价值,不复一一详考,有缘使用 此目录之贤达若能各取所需,则可慰然释虑。
出版社: 云南人民出版社 出版年: 2016-7-1 页数: 594 定价: CNY 300.00 装帧: 平装 ISBN: 9787222149403 豆瓣评分 目前无人评价
抗日战争是全民族的抗战,是各个阶层和领域的抗战,不仅表现在政治、经济、军事领域,而且也表现在文化领域。本书遴选国家图书馆珍藏的抗日战争时期创刊或复刊的文艺期刊289种,按现行行政区划分类排列,涵盖了北京、重庆、广东、广西、湖北、江苏、上海、四川、香港、云南、浙江、中国 ...
云南省抗战遗址调查报告. 【摘要】: 云南省抗战遗址遗迹内容丰,数量多,包容丰富的历史内涵。. 文章记叙《中国西部地区抗战遗址调查与保护利用研究》课题组对云南抗战遗址调查情况,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保护和利用的对策建议。. ( 如何获取全文 ?.
【摘要】:抗战爆发后,由于正面战场的节节败退,东部和中部的经济发达区相继沦陷,政府、企业、事业机构、学校和民众大举内迁,云南省作为大后方战略地位凸显。抗战中的昆明,不仅经济发展迅速,文化和社会也取得巨大成就。在大时代中,作为省政府机关报的《云南日报》成长为大众化报纸,其广告 ...
西南联大学者与抗战军事评论. 戴美政. 在硝烟四起的1937年,为了保存中国的文化脉络,由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这三所著名高校合并而成的战时临时大学,从沦陷的平津一路南撤,最终落脚云南,于1938年合组国立西南联合大学。. 到1946年停止办学 ...
“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是国家社科基金抗日战争研究专项工程的阶段成果,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国家图书馆、国家档案局牵头开发。
抗战刊物《今日评论,第五卷第十二期,1941年》主要撰稿人:钱端升、罗隆基、王赣愚、费孝通、潘光旦、冯友兰、王迅中、伍启元等西南联大、云南大学教授,【罕见云南史料】每期印行仅千余 …
中国翡翠第一城-云南腾冲,抗战名城。10月底,参加云南日报主办的10省区记者工作会议期间,我们慕名探访,发现腾冲擦亮“腾越... 中国民族博览 浅谈玉雕艺术的文化内涵 玉器在整个中华文明中都占有不可替代的地位,而玉石雕刻是一种具有深厚文化底蕴、杰出的艺术成就和具有高附加值的特殊 ...
全民族的抗日战争爆发后,中共云南省工委坚决贯彻党中央关于团结国内各少数民族共同抗日的方针政策,提高了云南各少数民族人民的政治地位及主人翁责任感,激发了各族人民的抗日...
抗日战争时期,地处边远的云南省为夺取抗战的全面胜利作出了积极的不可磨灭的贡献。省主席龙云在“九一八”事变后,即以积极态度应对抗战。1937年“七七”事变后中国全民族抗战...
《诗与散文》于1940年10月10日在昆明创刊,为月刊,小32开,抗战胜利后,改为16开。第一卷第三期至第九期刊名由闻一多先生题签。云南的木刻家王珩义务为刊物设计了封面。抗战后期漫画家...
【摘要】文章采用文献分析与举隅并行互证的方法,分析抗日战争前夕云南出版事业的发展轨迹,概要性地阐述了抗日战争爆发以前云南出版事业的现代化起源,然后又从云南报刊、图书...
云南抗日战争史是中国抗日战争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云南抗战史研究是中国抗战史研究的重要内容和课题.作为国内首部关于云南抗战史的研究专著,<云南抗日战争史>全面展示和论述了...
本丛书收录了1936—1946年之间,中国共产党在国统区和根据地出版的期刊80余种,其中包括《江南》《先锋》《抗敌》《拂晓》《战士》这样的大型刊物,也收入了很多根据地零散的小刊,这些...
摘要:抗日战争时期,在中国共产党倡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云南的报纸期刊在积极宣传抗日救亡,唤醒民众,鼓舞与坚定各族人民的抗日斗志,推动云南抗日民主运...
有什么关于公共关系学专门的学术期刊嘛?公关世界国际公关领导科学人文杂志湖北社会科学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西南民族学院...
出版社:云南人民出版社ISBN:9787222149403商品编码:10033648177951包装:平装出版时间:2016-07-01更多参数>>基本信息书名:云南抗战文献史料选编云南抗日期刊王水乔...
来自维普期刊专业版喜欢0阅读量:45作者:何翘楚摘要:随着抗日战争的爆发,东方沦陷区的多所高校,各个机关团体相继内迁.作为抗战大后方的云南迎来了一次文化建设高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