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委会成员: 期刊简介: 《载人航天》期刊,由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主管、主办,是国内唯一以载人航天工程为背景的综合性学术技术期刊,双月刊,大16开,国内公开发行。
此次优秀论文评选采取函审征求意见的方式,由《载人航天》编委会组织进行评审,共评选出12篇优秀论文。. 附:《载人航天》期刊2009年度优秀论文评选结果. 一等奖: 《神舟七号航天员出舱活动总体设计与飞行实践》 作者:陈金盾 刘伟波、陈善广. 二等奖 ...
3.航空航天信息处理与控制。. 1.长期从事航空航天信息与控制科研与教学工作,在目标跟踪、信息融合、空间操控、航电综合等方面取得了多项突出科研成果,并在国家航空航天相关重点项目和型号设计中应用。. 2.先后主持和承担国家国防科技重点预研项目 ...
美国免疫学会(AAI)会员、多个SCI期刊副主编和编委、医用生物力学等国内期刊编委以及中国载人航天 工程生物交叉领域专业组成员等。近年来主要围绕特殊环境人类健康和生命保障关键问题,面向国家航空、航天和航海等领域重大战略需求 ...
《上海航天》科技期刊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主管,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主办,上海市宇航学会协办。期刊于 1984 年创刊,每双月25日出版发行,并 与 中国知网、万方、维普、超星等数据库签署期刊网络出版协议,期刊 主要刊登有关卫星、火箭、载人飞船、深空探测、导弹等系统及其分系统的 ...
一、讲座安排日期会议ID时间主题主讲人7月4日6029459059:00讲座1.航天动力学与控制前沿讲座岳晓奎9:30讲座2.智能空间机器人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黄攀峰10:00讲座3.航天飞行动力学与控制研究进展罗建军10:30讲座4.无人电子战飞行器发展现状及其 ...
为充分发挥青年科研人才的创新性、活跃性、主动性优势,推动《空间电子技术》期刊建设,提升期刊的学术水平和专业影响力,培养编委会的后备力量,同时也为青年科研人员提供互相学习与交流的平台,经编委会研究决定,拟于2021年组建《空间电子技术》第一届青年编辑委员会,具体要求公布 ...
(东西问)杨宇光:中国特色航天之路如何与世界互动? 中新社北京9月14日电 题:杨宇光:中国特色航天之路如何与世界互动? 作者 郭超凯 马帅莎 神舟十二号航天员乘组计划9月中旬返回东风着陆场。
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杂志基础信息: 《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1988年创刊,中英文混编,原为季刊,1996年改为双月刊,国内外公开发行。本刊由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主办,主要报道国内外航空航天医学、生物医学工程、以及有关人-机-环境系统工程研究的新理论、新成果、新技术以及新动向。
《航天员》(双月刊)创刊于2005年11月,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主办的载人航天科普期刊。读者对象为广大航天科普知识爱好者。通过对航天员及相关领域科学知识的传播,培养广大读者学习科学、热爱科学和献身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
《航天员》杂志编委和理事单位代表共计60余人参加了会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杨利伟副主任.总装司令部秘书局褚庆俊副局长,张泽宇处长等上级领导.中国航天基金会张声远理事...
《航天员》以“弘扬载人航天精神,普及载人航天知识,传播载人航天文化”为宗旨。中国航天员中心主任、中国载人航天工程航天员系统总指挥兼总设计师陈善广担纲编委...
11月22日下午,《航天员》杂志第三次编委会议在风光旖旎的北海市举行。杂志编委会副主任孙锦云、杂志副主编白延强、编委会委员、理事单位代表以及编辑部的部分工作人员参加了会议。...
本刊第二届编委会成立提高刊物质量,经院领导批准,组成了《金陵医院学报》第二届编委会,成员名单见本...本刊编辑...2008年10月28日2008年,是北京奥运年,神州七号载人航天飞...
陈善广为杂志执行主编和副主编颁发聘书最后,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副总设计师、杂志主编陈善广作了总结讲话,要求编辑部会后认真梳理编委们提出的宝贵意见,并落实到今后的工作中。陈善广...
《空间电子技术》是由西安空间无线电技术研究所(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五零四研究所)主办的学术刊物,1971年创刊,双月刊。本刊遵照“交流空间电子技术,培养...
《载人航天》期刊,由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主管、主办,是国内唯一以载人航天工程为背景的综合性学术技术期刊,双月刊,大16开,国内、外公开发行。该刊于1995年试刊内部发行,2003年正式创刊,直接参...
2013年12月上旬,“航天员进校园”活动走进广东省广州、佛山、东莞等地,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副主任、航天英雄杨利伟,《航天员》杂志编委会副主任、著名航天科普专家孙锦云...
被评为2005年辽宁省第四届省级优秀专家、2004年中科院参加载人航天工程优秀工作者、2004年第六届沈阳市优秀科技工作者,还获得2003、2002、1999年中科院金属所和1998~2000年中科院沈阳分院优秀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