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学术参考网 > 中国非遗研究保护中心期刊首刊
11月18日,中山大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主办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发展报告(2015)》在京发布。报告指出,2014年,我国非遗保护工作有序推进,非遗保护与新型城镇化协同发展问题,备受关注,非遗保护法律体系建设以及运用数字化技术推动非遗保护深入 …
中国期刊网,期刊,杂志,读者服务,电子杂志,论文,文库,期刊网,电子刊 陈俊彦 (南京艺术学院, 210013) 【摘要】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其中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对我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体系和精神文明价值观都有着积极的影响。
版权所有©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 技术支持:中国文物信息咨询中心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四环东路高原街2号 邮编:100029 京ICP备13045381号-1 E-mail:bgs@cach.org.cn 总机:010-84642221 传真:010-84659724
中国10余年间出版非遗研究专著15800余种 2014-06-14 21:56:06 来源: 中国新闻网 作者: 责任编辑: 2014年06月14日 21:56 来源: 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 0 )
1951年,毛泽东同志为其前身中国戏曲研究院成立亲笔题写院名,并题词“百花齐放,推陈出新”。1980年10月,中国艺术研究院经国务院批准定名。2006年8月,经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批准,中国艺术研究院加挂“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牌子。
非物质文化遗产学的研究现状、热点及趋势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民族民间艺术学科建设研讨会综述 [J]. 文化遗产,2019(02):139-144. [[39]] 孙华. 遗产与遗产保护学 —— 以文化遗产学的学科范畴为中心 [J]. 遗产与保护研究,2018,3(12):1-9. [[40]] 郑子良, 刘禄.
中国期刊网,期刊,杂志,读者服务,电子杂志,论文,文库,期刊网,电子刊 [导读] 摘要:21世纪,一些代表着民族精神和文化的非物质遗产已经渐渐湮灭在历史边缘。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整个民族乃至全人类的共同财富,保护好非物质文化遗产迫在眉睫。
国际非遗保护 more 【日本】 【韩国】 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 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 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 ... 中国文联文艺资源中心 中国艺术研究 院 山东省艺术研究院 中国电影资料馆 北京乐器研究所 天津美术馆 珠海市古元美术馆 ...
作者:罗微;高舒作者机构: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出版物刊名:艺术评论页码:18-33页年卷期:2017年第4期主题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发展中国传...
本书是中山大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撰写的非遗保护年度报告,分为四个部分:总报告分析了新时代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发展的新趋势,并指出了面临的问题和解决的方法;分题报告...
遗产保护与传承》由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编(有正规ISBN书号),以资料性、研究性和知识性为主要特色,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专业辑刊,旨在全面、深入、专业的向社会...
遗产保护与传承》由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编(有正规ISBN书号),以资料性、研究性和知识性为主要特色,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专业辑刊,旨在全面、深入、专业的向社会...
2020年起,《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重组了编辑部,由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及UNESCO亚太地区世界遗产培训与研究中心(北京)联合出品,共同策划、改版了这本跨越自然遗产与文化遗产研究的学...
公众和文化行政部门的工作人员开设专题讲座,并深度参与了文旅部非遗司和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组织的申遗和履约培训工作。在国际层面,朝戈金研究员于200...
在整整五年中,《非遗传承研究》共刊发文章500余篇,发行量逐渐增大,覆盖上海各区县非遗保护机构及相关中小学、部分高校。目前该刊物已成为上海市非遗保护传承理论...
中山大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副主任宋俊华认为,“人”一直是非遗保护的关键。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基本目标是“确保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命力”,也就是说...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于2006年9月14日在中国艺术研究院挂牌成立。该机构是经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批准成立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专业机构。中心承担着全国...
《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CN10-1616/K,ISSN2096-689X)是经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正式批准,由北京卓众出版有限公司主办,UNESCO亚太地区世界遗产培训与研究中心(北京)及北京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