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学术参考网 > 20世纪90年代期刊改版当代文学
论文从分析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中“走向世界文学”和“中国文学的现代转型”两大重要成果入手,提出重新认识和重建中国现代文学概念的学术思路。中国现代文学之所以不同于古代文学也不同于西方文学,首先在于它的文学场不同。
然而,随着文学期刊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的崛起,报纸副刊对文学的影响力逐渐式微。 伴随着文学的边缘化,新兴的影视、网络媒体不断挤压报纸的生存空间,90年代以来的市场化进程更是将缺乏盈利能力的副刊逼入挣扎境地。20世纪90年代之后 ...
20世纪90年代,中国社会整体发展环境发生巨大转变,这促使文学逐渐处于边缘位置,文学期刊也被迫面临经济发展困难。. 为摆脱发展困境,各类期刊陆续改版,《萌芽》也不例外。. 1996年文学期刊《萌芽》开始改版,杂志致力于表现“青年”特质,多种改版举措陆续表现 ...
为了化解市场危机,同时改变期刊一向重视作家漠视读者的局面,众多文学期刊纷纷树立起改制(或称“改版”)的旗号。其实,90年代以来文学期刊的改制,并不是什么新鲜事物,早在70年代末80年代初,就刮过一阵期刊正名的热风,很多文学杂志改名,《××
当代文学批评史是当代文学史的独立分支,也是当代文学学术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进入这一领域的研究者多了起来,有分量的学术成果陆续问世,整体的学术质量迅速提升。洪子诚、陈思和、王德威、
20世纪90年代文学期刊的转型与突围.PDF,媒体与传播 【 】 ·总第463期· 20 世纪 90 年代文学期刊的转型与突围 李庆勇 (沈阳师范大学 文学院,辽宁 沈阳 110034) 摘要:在经济体制和文化系统转型的20世纪90年代,文学期刊的生存与发展也不可抗拒 ...
在中国当代省级文学期刊发展史上,有三个问题特别值得注意,即创刊时间、不同阶段的改名或改刊问题、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期刊转型问题。 当代文学期刊的创刊呈现出潮涌的形式,即某一个阶段一大批期刊集中创办,这种特征和当代文学的制度化运作密切相关。
兰州大学 当代中国文化语境中的文学期刊研究 20世纪90年代以来,从传播学视角来观照文学的传播与接受过程,逐渐成为文学研究的一个新的生长点。对文学传播过程的研究实质上是针对传播载体展开的,因此,作为文学重要传播载体的文学期刊便从文学研究的隐性因子转而跃升到显性位置。
一、文学期刊的“小众化”危机中国当代文学开始于20世纪,在制度以及观念方面有了一定的改变。如此一来,文学期刊从现代的“商业办刊”转向了当代的“体制办刊”,而自此以...
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后,因为我国开始向市场经济进行转变,文学期刊和读者、市场乃至政府之间的关系都有了很大的改变。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文学期刊不够重视培养作者、一味...
与时代文体——《人民文学》(1949-1966)头条的统计分析,先锋文学与期刊分化,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文学期刊改制,文学出版的文化转型,中国当代文学的版本问题,人民文...
关键词:语境空间;中国文学思潮:中国当代文学中图分类号:120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1417(2010)02.0068.0420世纪90年代至今,中国社会文化走了20年,这20年,...
吕丁丁.20世纪90年代后小说的传播及其文学功能的实现[DB].中国期刊网硕博论文库,2005.吕丁丁.20世纪90年代后小说的传播及其文学功能的实现[D].吉林大学2005.吕丁丁.20世纪...
就总体方面而言,文学期刊在发展为“体制办刊”之后,也势必会随着国家体制改革以及政策方面的改变而产生相应的变化。在“政治中心时代”蓬勃发展,同时面对“经济中心时代”的冲击也表...
如董迎春在其著作《20世纪90年代诗歌身体书写的符号学研究》一书中,就对知识分子与民间写作的身体写作做了细致的梳理与论证。正是身体的无处不在,才使得其成...
《中国当代文学》《扬子江与阿里山对话》《中华文化母题与海外华文文学》《玉树临风——学术自选集》《20世纪中国文学经验》《海外华文文学知识谱系的诗学考辩》《莼鲈之思》等30余种著作,并主编...
我们在审视中国当代文学的发展流变轨迹时,重中之重便是对文学生态的考察,即对文学发展的内在机制和外部环境的探究,因而对期刊这一重要文学载体的研究是绕不开的...
【摘要】:受"重写文学史"的影响,20世纪90年代以来出现了大批新的中国当代文学史论,这些学者致力于建设新的学科话语,寻找新的研究视角,拓展新的阐释空间,取得了一些引人注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