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法学》注释格式一、总则 (一)提倡引用正式出版物,独著类书籍无需在作者名称后加 “著”字;非独著类书籍,根 据被引资料性质,应在作者姓名后加“主编”、“编译”、“编著”、“编选”等字样。 (二)文中注释一律采用脚注 ...
例如,人大的“新编 21 世纪法学系列教材”总主编是曾宪义、王利明,但《法理学》一书的主编是孙国华、朱景文,脚注采用:孙国华、朱景文主编:《法理学》(第 4 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5 年版。---摘自《中国法学》-中文注释体例(简化版).pdf
为推动中国法学网“名网”工程建设,扩大法学原创作品的影响力,中国法学网“本网首发”栏目长期面向法学研究所、国际法研究所的科研人员,国内外从事法学研究、法学教育、法律实践的专家、学者、司法人员等,以及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博士后等征稿。
为促进法学学术规范化建设,《法律科学 ——西北政法大学学报》拟从 2021 年第 1 期起,执行《法学引注手册》(北京大学出版社 2020 年版)引注标准。. 由此给作者带来的不便,敬请谅解。. 现将主要内容公告如下:. 1. 本刊将 采页下脚注形式, 全文 连续编号 ...
法学系毕业论文注释、参考文献规范 一、注释1、注释是对某一问题论述时,引用他人观点来佐证、强化己方论证,或者对某一问题需要另外交待,可以在页下附着说明,注释以小五号宋体标注。
《法学研究》注释体例.doc,《法学研究》注释体例(一)一般规定 1.采用脚注(法律史文章之古文献可采加括号之文内注)。 2.连续注码。 3.注码放标点符号后(对句中词语加注者除外)。 4.文中及页脚注码符号为六角型括号。引文资料作者为外国人者,其姓名前加方括号注明国籍。
法学学术期刊的重要差异在于参考文献位置、目次要求、脚注编码顺序等方面,这一差异导致很多学者(或编辑)在投稿(或审稿)过程中将太多精力投入到格式修改,而不是论文写作。
学生毕业论文写作格式要求,是毕业论文写作训练环节的有机组成部分。鉴于学校毕业论文格式要求中对注释提出了可以采用三种格式:文中注、脚注、文末注,并没有明确这些注释格式的适用条件,为严格学术规范,经研究决定,我院本科生毕业论文参考文献及注释格式如下:
说起“北大法宝”,法学院的小宝贝儿们一定不陌生。“北大法宝”是由北京大学法制信息中心与北大英华科技有限公司联合推出的智能型法律信息一站式检索平台。目前“北大法宝”已包括“法律法规”、“司法案例”、“法学期刊”、“律所实务”、“专题参考”、“英文译本”和“法宝视频 ...
②论文类(期刊、集刊及论文集等) 张中秋:“传统中国的法秩序及其构成原理与意义”,《中国法学》2012年第3期,第128~134页。 车丕照:“法律全球化与国际法治”,《清华法治论衡》,第3辑,2002,第111~167页。
脚注引用可以分为两部分,一部分就是文章中的脚注标记,也即上标数字,一个是页面底部的脚注(Footnote),标记和脚注一一对应。而OSCOLA格式的引用格式主要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针对Pri...
(一)本刊提倡引用正式出版物,出版时间应精确到月;根据被引资料性质,可在作者姓名后加“主编”、“编译”、“编著... .new-pmd.c-abstractbr{display:none;}更多关于法学类期刊脚注的问题>>
法学论文格式含目录脚注使用方法含目录插入方法、脚注插入方法!论文格式参考范例目录插入方法1、把论文正文中的一级标题(即一、二、三)格式修改为标题1,...
《中国法学(英文版)》注释规范??一、通用原则:?See的用法:如果直接引用,则前面不加See;如果只是参考其他文献,未直接引用,则前面加See;每一条脚注后面都加英文...
,载沈宗灵、王晨光编:《比较法学的新动向》,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169页。2、期刊、报纸文章郭道晖:?论法的本质内容与本质形式?,载《法律科学》2006年第3...
放在脚注应该是算引用,脚注好像不查重吧。查重一般是摘要和正文,只要引用格式正确,参考文献和脚注应该都不会被标红。赞回应来自豆瓣App豆腐渣工程2021-0...
脚注格式(脚注格式部分内容引自梁慧星著:《法学学位论文写作方法》,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第41-42页。略有改动。):(1)论文类:作者:“文章名称”,刊载出版物及版...
这个期刊在国内政法类期刊中质量还是不错的,已经中了两篇了,一篇接受,一篇准备刊出,比同类期刊快多了。同科的师弟师妹也跟着投了6-7篇,基本都接受了!《法理学论丛》主办单位:吉林...
《研究生法学》注释体例(试行)文中注释采用脚注,全文连续注码,注码放标点之后。注码号为〔〕。一、中文注释体例(一)著作类〔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上册),人民出版社...
求国家级法学期刊列表!国家级法学核心期刊前十名一般是:1.法学研究(社科院法学所)2.中国法学(中国法学会)3.中外法学(北大)4.政法论坛(中国政法)5.现代法学(西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