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学术参考网 > 观音菩萨形象演变期刊
观音菩萨千姿百态的形象及其联想. 上面这幅画,很明显比之以传统的水墨观音,更趋近于真实的形象写实。. 这幅画表现的是一张现实生活中普通人的脸,但无疑这张脸上的肃穆庄严、沉静安详,是非凡人所能有的。. 传统的水墨观音,其实细腻生动,形象的 ...
最早传入我国时是男人形象,嘴角还有两撇小胡子,但随着佛教的本土化,人民的社会需求,慢慢地观音菩萨的形象由男性演变为女性。在观音菩萨的身侧,有两位协侍童子,一位是左协侍善财,一位是右协侍龙女。那么观音菩萨为什么没有成佛?传说,观音菩萨
随后,观音形象逐渐地由魏晋时的男性演变成隋唐时的中性最后嬗变成宋后的女性,而女性化的观音又显示其神圣性和世俗性两者兼具的精神特征。由于观音名称繁多,观音性别嬗变,所以在佛教诸多菩萨造像中,观音形象变化最丰富、样式最繁多。至于观音变性的原因
密宗称圣观音,天台宗称大慈观音。亦称正观音,圣观自在。此尊法相为观世音菩萨本身相,是观音各种法相的总体代表,也可以说是观音菩萨的正体标准像。观音菩萨其他应化身,都是从正观音形象演变的。3、师子无畏观音(马头观音)
观音:菩萨中国化的演变. X.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ISBN:9787100084659. 版次:1. 商品编码:11095162. 品牌: 商务印书馆(The Commercial Press). 包装:平装. 外文名称: Kuan-yin:the Chinese Transformation of …
根据这之后的《悲华经》记载,观音在“过去”世界是转轮王无诤念的长子无询,因随父亲出家而成为观世音菩萨。在莫高窟的第161号窟中就有“马头观音”的画像,当时的观音菩萨已经完全演变为男子形象,不过在其头顶仍保留有马头头盔样式的宝冠。
书名:《观音——菩萨中国化的演变》 作者:于君方 著,陈怀宇 等译 出 版 社:商务印书馆 出版时间2012-8-1 内容推荐 观音菩萨是佛教中慈悲的化身,在印度、东南亚等地,赤是象征神圣王权的男性神邸;然而在中国、“他”却成了“她”,成为循声救苦“慈悲女神”,并拥有截然不同的历史与 ...
笔者总结多年的相关积累,籍借前人的研究贡献,运用不同文化背景的各种资料,除了探究佛教中观音菩萨形象的演变,也希望能够梳理观音菩萨信仰的历史形成,类比其在不同典籍文献中的记载异同,从而使这位...
摘要以弥勒菩萨、观音菩萨像的发展演变为例,探寻其在印度、中亚、东亚的信仰演变情况,对二菩萨信仰在印度与东亚的异同及其理由、背景进行考察。Focusingonthedevelopmen...
鱼篮观音形象的形成经历了从娼妓到烈妇的转变,反映了'以色设缘'的佛教义理与中国传统文化之间的融合;观音手中的鱼篮,本来是菩萨以性作为方便法门的标志,但民间信仰赋予它新的...
观音因是慈悲的化身,又是“送子”的菩萨,对老百姓而言,观音代表着善良、美丽、公正、幸福。观音在中国人心中的分量是很重的。每个人心里都有一尊观音菩萨,每个人脑海里相应也有一个观音的形象。
观音形象演变文锦堂居士在家传古籍堪舆书的基础上多方考究得出:观世音菩萨的雏形,最初载于古印度婆罗门教的教义当中,据载,当时有一对孪生小马驹,其天性慈悲,神...
简述敦煌壁画观音形象的演变张舒鹏【期刊名称】《大众文艺》【年(卷),期】2012(000)018【摘要】所谓“家家弥陀佛,户户观世音”,在我国,观世音菩萨几乎是家喻户晓、妇孺...
二、观音形象的历史演变1.产生-公元4世纪早期的观音菩萨大多与释迦牟尼和弥勒菩萨(或金刚手菩萨)...
另据《法华经·普门品》和《大佛顶首楞严经》记载,观音于种种国土,现种种身,应众生根性化益众生,故有三十三应化身。因此,在各种观音题材小说中,观音之形象应化无方,相状颇多。明万...
11、德王观音德王观音坐于岩畔,右手持菩提叶,表示三十三化身之梵王身,象征着官禄。护佑:青云直上,仕途无量。12、水月观音佛经谓观音菩萨有三十三个不同形象的法身,画作观水中月...
之后再经过慢慢地演化,观音菩萨才彻底变成了男子形象。根据这之后的《悲华经》记载,观音在“过去”世界是转轮王无诤念的长子无询,因随父亲出家而成为观世音菩萨。在莫高窟的第16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