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学术参考网 > 国际量子计算机技术期刊
量子计算原型机“九章”研制成功 我国实现了量子计算研究的第一个里程碑 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潘建伟研究团队与中科院上海微系统所、国家并行计算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合作,成功研制出量子计算原型机“九章”,使我国实现了量子计算研究的第一个里程碑——量子计算优越性,这一成果4日 ...
未来技术!郑州大学在这一新领域取得进展,成果引发国际关注!,郑州大学,物理学,量子计算,量子计算机,科学,博士 作为新一代高速计算机,量子计算机在中、美、日等国家间掀起了日益激烈的开发竞争浪潮。
对于量子计算机的研究,本领域的国际同行公认有三个指标性的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 发展具备50-100个量子比特的高精度专用量子计算机,对于一些超级计算机无法解决的高复杂度特定问题实现高效求解,实现计算科学中“量子计算优越性”的里程碑。 第二阶段
简介:《计算机学报》是中国计算机领域的权威学术刊物。. 其宗旨是报道我国计算机科学和技术领域最高水平的科研成果。. 《计算机学报》创立于1978年,以中文编辑形式与读者见面,同时以英文摘要形式向国际各大检索系统提供基本内容介绍。. 本刊是中国 ...
原标题:中国科技大学在量子计算领域取得重大突破12月24日科技日报称,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潘建伟、陆朝阳等与中科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尤立星以及德国和荷兰的科学家合作,在国际上首次实现了20光子输入60×60模式干涉线路的玻色取样量子计算,输出了复杂度相当于48个量子比特的 ...
原标题:我科学家构建76个光子量子计算原型机“九章”记者3日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悉,该校潘建伟、陆朝阳等组成的研究团队,与中科院上海微系统所、国家并行计算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合作,构建了76个光子的量子计算原型机“九章”,实现了具有实用前景的“高斯玻色取样”任务的快速求解。
【现象】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宣布,该校潘建伟团队与中科院上海微系统所、国家并行计算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合作,成功构建76个光子的量子计算原型机“九章”,求解数学算法“高斯玻色取样”只需200秒,而目前世界最快的超级计算机要用6亿年。
量子计算机最新期刊,IQM员工在权威刊物发表突破性量子计算机论文. 全球TMT2020年10月1日,Mikko Möttönen教授的大学研究小组和合作者设计了一种快速、超灵敏纳米级辐射热测量仪,可检测到非常微弱的微波辐射。. 可检测到的辐射极其微弱,在室温下将一杯咖啡在 ...
与通用计算机相比,“九章”还只是“单项冠军”。但其超强算力,在图论、机器学习、量子化学等领域具有潜在应用价值。12月4日,国际学术期刊《科学》发表了该成...
请记住这个时间,2019年8月10日!今晚,全球科技都在报道中国量子芯片,就连世界最顶尖的杂志都刊登了中国量子芯片的文章。你没看错,中国量子芯片领域最大的突破正式曝光了!据全球顶...
在今天的《自然》杂志上,刊登了一篇重要论文,题为:“量子位丢失的实验确定校正”。一个国际科学家研究团队开发出了一种可以防止量子计算机出错的新技术,并实施了一种新协议,该协议允...
“我们认为这是量子技术领域一个令人激动的里程碑。IQM一直在寻找增强其量子计算机技术的新方法,而这种新型辐射热测量仪无疑符合这一要求。”参与该报道研究项...
中国科研团队再登国际著名学术期刊Science。这次广受瞩目的是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潘建伟,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陆朝阳等研究团队的重磅成果——光量子计算系统“九...
分析测试,百科网,科学家公布大型量子计算机技术蓝图,英国萨塞克斯大学日前发布消息说,该校科学家领衔的一个国际团队设计了一份有关如何建造大型量子计算机的...
谢邀。《自然》今日发表的一篇论文演示了量子优越性——一台可编程量子计算机超越了最快的经典超级计算机...
日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潘建伟教授及其同事陆朝阳教授、朱晓波教授等,联合浙江大学王浩华教授研究组,在基于光子和超导体系的量子计算机研究方面取得了系列突破性进展。5月3日,该研究团...
日前,中国一项了不起的研究新成果发表在国际权威期刊《物理评论快报》上。量子技术或许很多人看了之后觉得很懵,毕竟这个名为“量子纠缠”的家伙到底是干嘛的...
与通用计算机相比,“九章”还只是“单项冠军”。但其超强算力,在图论、机器学习、量子化学等领域具有潜在应用价值。12月4日,国际学术期刊《科学》发表了该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