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理工大学新能源材料团队在固态电池研究中发表多篇高水平论文 2021-07-11 13:47 来源: 小材科研 全固态锂电池是目前新型化学电源领域的研究热点,采用固体电解质取代传统的易燃有机电解液可从根本上提高电池的安全性。特别是聚合物固体 ...
2021新材料与化学工程国际学术会议(AMCE2021) 2021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dvanced Materials and Chemical Engineering 重要信息 大会官网:icamce.org 大会时间:2021年12月03- 05日 大会地 …
这些化学、材料、能源类国产SCI期刊,你不得不关注(1)!,中国科学,化学,学术,期刊,sci 近日,科睿唯安 Clarivate 公布了最新的期刊影响因子IF,新发布的影响因子集体大涨。
28.905!根据国际权威机构科睿唯安最新公布的2021期刊引证报告(JCR),由上海大学联合国际电化学与能源科学院主办的《电化学能源评论》一鸣惊人:首获影响因子即刷新中国本土学术期刊的得分纪录,并一举拿下电化学领域国际期刊的第一名。
19个材料、化学类期刊进入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2020年高起点新刊项目陈述答辩. 钢铁侠 1年前 (2020-06-24) 4320浏览. 日前中国科协发布《关于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2020年高起点新刊项目陈述答辩的通知》。. 答辩分为 A组(基础科学、制造工程、交通 ...
生活中的化学与学生有着密切的关系,从学生熟悉的现象入手,引导他们发现问题、展开探究,以增强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加深他们对化学知识在生活中应用的认识。如学习煤和石油时,介绍洁净能源的开发,以及各国开发新能源的举措等。
期刊 发现 社区 招聘老师 当前位置: 首页 > 电化学 > 【资源】《新能源概论》.pdf(站内无重复) 【资源】《新能源概论》.pdf(站内无重复)
2019年6月20日,SCI期刊JCR影响因子发布。仪器信息网整理了能源与材料方向最受关注的54个期刊。 Nature Reviews Materials以74.449的影响因子高居榜首,而其姊妹刊Nature Reviews Chemistry的影响因子也高达30.628。
能源化学是在融合物理化学、材料化学和化学工程等学科知识的基础上提升形成,兼具理学、工学相融合的鲜明特色,是利用化学的理论和方法来指导能源高效利用与新能源开发的关键学科。
近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公布2020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评审结果,中国石油大学2名青年教师获得资助,分别是化学工程与环境学院王彧斐副教授和新能源与材料学院黄国勇教授。 他长期致力于新能…
主要研究方向:能源清洁转化、煤化工、石油化工、燃气及天然气工程、环境催化、绿色合成、新能源利用与化学转化环境化工。那么能源化工领域的sci杂志哪些容易发表呢?《ADVANCEDPOWD...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所研究员姚霞银与浙江锋锂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许晓雄(共同通讯)合作发表的综述文章,就是这一模式的缩影。“一般的学术期刊主要是做科学理论研究,但《电化...
化学类的期刊,首先当然要推美国化学会旗下的各大猛将了。2003年化学类十大引用频次最高的文章里,ACS占了9篇,不服不行。我是一向反对影响因子决定论的,不过美国...
新能源期刊点击文档标签,更多精品内容等你发现~知道了楚编Q849621956|2020-09-23|暂无评价|1|0|简介|认领|举报马上扫一扫手机打开随时查看手机打开杂志VIP...
《中国科学》系列(SCIENCECHINASeries)和《科学通报》(ScienceBulletin)(以下简称“两刊”,均指英文刊)全部9种期刊的SCI影响因子创下历史新高,平均提升51%,《中国科学:化学》和《...
近两年来,国产SCI期刊表现异常耀眼,许多新创刊的各领域的期刊不断涌现,而且一步步逼近相关领域国际顶级期刊;国内学术期刊的发展,得益于中国学术水平的进步与海内...
《电化学能源评论》主编张久俊谈到,有了高影响因子之后,下一步怎么办是摆在刊物面前更大的挑战。“未来,我们计划进一步增加载文量,提升国际稿源比例,同时缩短出版周期,打造姊...
鉴于此,我校化工学院研究生李雅萌以第一作者身份在新能源领域知名期刊《NanoEnergy》上发表文章,从化学的角度总结了不同类型的化学钝化剂及其钝化缺陷的机理。...
国内的核心期刊分为三类:统计源核心(科技核心),北大核心(中文核心),南大核心(C刊)。北大核心和...
有鉴于此,材料化学快讯整理了一下国内化学、材料、能源、纳米领域20本IF5分以上的极具发展潜力的SCI期刊,包括包括NationalScienceReview、npjComputation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