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学术参考网 > 建安风骨研究综述期刊
唐人论建安文学. 杨永. 【摘要】: 针对建安文学开展的相关研究,已呈汗牛充栋之势。. 本论文主要从学术史的角度,重点关注唐代读者对建安文学的评论,了解建安文学在唐代最朴素的研究状态,并借机深入到唐人文学思想的内核,从而为建安文学提供更多的研究 ...
1 文坚;盛唐风骨与建安风骨的比较[J];湖南商学院学报;2001年03期 2 唐建;20世纪建安风骨论辩述要[J];广西社会科学;2003年10期 3 何蓓;建安风骨与忧患意识[J];张家口师专学报;2004年01期 4 …
浅论建安风骨 20091141222 王庆明 09 中文二班 “建安风骨” 是研究中国诗歌无论如何也绕不开的话题, 上承强汉, 下启盛唐。 “建 对于 安风骨” ,李白有诗云: “自从建安来, 绮丽不足珍。
【摘要】:“建安风骨”是我国美学史上的一个范畴,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中国古典艺术理论的产生也受到了它的影响。从它出现开始,便一直活跃在学术界,直到今天,对其探讨与研究仍然纷争不断,却从来没有得到一个统一的定义。这既源于它的复杂性与特殊性,又因为它反映着整个 ...
20世纪80年代以来建安风骨研究综述. 旷丹. 【摘要】: "建安风骨"是建安文学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这一概念提出已久、影响深远,一直以来众说纷纭、迄无定论。. 学术界在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就展开过几次大规模的讨论,对问题的认识渐趋明确和集中,80年代以来对 ...
摘要: 汉末建立年间在曹操父子的周围,聚集着"建安七子"等一大批文士,他们用自己的诗歌创作反映动乱的社会现实,歌唱统一的理想抱负,具有鲜明的时代精神和独特的艺术风路,形成了为后人称道的"建安风骨".但由于学术界对"风骨"二字的含义一直索解纷纭,因而人们对"建安风骨"也就有不同的理解 ...
建安文学的辉煌成就,对后来文学艺术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 汉魏风骨 风格特征 建安诗文 “三曹” 综述汉魏风骨: 汉魏风骨也称建安风骨,是指建安时期的作家反映社会动乱、民生疾苦和抒写雄心壮志时所形成的悲凉慷慨、明朗刚健的写作风格。
【摘要】:"建安风骨"是建安文学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这一概念提出已久、影响深远,一直以来众说纷纭、迄无定论。学术界在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就展开过几次大规模的...
20世纪80年代以来建安风骨研究综述要:“建安风骨”是建安文学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这一概念提出已久、影响深远,一直以来众说纷纭、迄无定论。学术界在二十世纪...
现在对于"风骨"的理解,不论是从内容上解释为"反映社会",还是从艺术解释为"刚健",都是对"风骨"的误读.刘勰"风骨"的本意,有两大基本要素,一是"述情",二是精炼.建安风骨经历了曹...
20世纪80年代以来建安风骨探究综述.doc,20世纪80年代以来建安风骨探究综述摘要:“建安风骨”是建安文学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这一概念提出已久、影响深远,一直以...
建安风骨综述建安是汉献帝最后的年号,指公元196-220年间,建安文学实际上包含了建安年间和魏朝前期的文学,以三曹、建安七子的创作为代表。建安时期的作家,与两...
【最新】20世纪80年代以来布朗族研究综述星级:5页20世纪80年代以来汉语连动句研究综述星级:3页20世纪80年代以来苦音调式音阶研究综述星级:4页20世...
建安风骨综述建安是汉献帝最后的年号指公元196-220年间建安文学实际上包含了建安年间和魏朝前期的文学以三曹、建安七子的创作为代表。建安时期的作家与...
"建安风骨"是建安文学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这一概念提出已久,影响深远,一直以来众说纷纭,迄无定论.学术界在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就展开过几次大规模的讨论,对问题的认识渐趋明确...
成因【作者】旷丹【作者单位】开封河南大学文学院4750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教科文艺20世纪80年代以来建安风骨研究综述O旷丹摘要:“建安风骨”是...
这一时代的作家,逐步摆脱了儒家思想的束缚,注重作品本身的抒情性,加上当时处于战乱动荡的年代,思想感情常常表现得更为慷慨激昂,他们创作了一大批文学巨著,形... .new-pmd.c-abstractbr{display:none;}更多关于建安风骨研究综述期刊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