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学术参考网 > 建国初期最重要的文艺期刊是
大众文艺的改造是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一项重要的文艺工作,是抢占文化阵地的重要环节。老舍向来对大众文艺情有独钟,也乐于和旧艺人交往,相处融洽,因此,在北京旧文艺改革的过程中,自然不能不提到作为北京文联主席的老舍,尤其他在团结旧艺人、改写大众文艺、和旧艺人进行合作等方面均 ...
建国初期《文艺报》研讨(1949——1957).pdf,内容摘要 作为中国共产党在意识形态领域的重要喉舌之一,建国初期的《文艺报》以 其不可替代的地位和权威性,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了中国当代文学的生成与发展。 色——编者、作者、读者以及编辑语码的研究,对当代文学生产、传播、消费机 制的形成 ...
《传媒》杂志供稿 文/钱承军 中国共产党的报刊事业是与党同时诞生、同步前进的。从中国共产党创建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随着党的事业和队伍的不断发展壮大,党报党刊也经历了一个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的发展壮大过程。
【摘要】: 作为中国共产党在意识形态领域的重要喉舌之一,建国初期的《文艺报》以其不可替代的地位和权威性,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了中国当代文学的生成与发展。 本文拟以建国初期(即1949—1957年)的《文艺报》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媒体角色——编者、作者、读者以及编辑语码的研究,对当代文学生产 ...
编者按: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70年间,中国从一个积贫积弱的国家,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回首1949年的新中国,百废待兴,那是一个新的起点,新的征程,对于文艺界也是如此,电影、文学、戏剧、音乐等文艺各界迅速恢复活力,成为新中国建设的重要力量。
摘要建国初期是中国社会发展史上一个重要的历史阶段,中国社会从新民主主义社会转 变为社会主义社会。在这个阶段,中国共产党通过文化“建设”和“改造”,改造了旧 的社会意识形态,使作为文化领域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被明确地树立起来,马克思列 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成为整个国家的 ...
新中国成立后的17年,我国文化建设虽然取得巨大成绩,但也经历了曲折,给今天的人们留下了值得深思的历史教训。由于受政治运动的冲击,广大文艺工作者的积极性创造性受到巨大挫伤。
那么,从媒介的角度考察期刊与当代文艺思潮之间的关系,也许可以揭示出推动当代文艺思潮生成与发展的一些不为人所注意的原动力。基于此,本文的主要目的就是通过考...
1949年10月新中国成立以后,《文艺报》作为建国后最早且最重要的文艺刊物之一,积极参与中国当代文学批评活动,深刻影响着中国当代文学思潮的变迁,它承担了传达国家主流意识形态...
来自维普期刊专业版喜欢0阅读量:9作者:田源摘要: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的意识形态在文艺工作中进一步强化,《文艺报》在1949年—1955年之间刊发的文章基本上都恪守着...
建国初期,文艺杂志的体制化过程与文艺工作者的思想改造几乎是同步进行的。1951年11月24日,北京文艺界召开了整风动员大会,胡乔木在会上作了题为《文艺工作者为甚...
讲解:五四运动前夕,李大钊轮班主编新青年第六卷第五号,将新文化运动导向新阶段,其主要行动是出版马克思研究专号。13.1923年,在上海创刊的团中央机关刊物《中国青年》号召...
毕竟它包含了创刊时期最流行的文艺政策.也反映了当时文学生存环境以及文学期刊操作模式的大致情况。而且。其话语方式背后包含的深层含叉。也是透析当时文学...
讲话的修改与建国初期的文艺实践_建国初期三次文艺批判运动毛泽东在1942年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以后,不同时期多次修改。鉴于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那么,从媒介的角度考察期刊与当代文艺思潮之间的关系,也许可以揭示出推动当代文艺思潮生成与发展的一些不为人所注意的原动力.基于此,本文的主要目的就是通过考察《文学评论》...
建国初期《文艺报》研究(1949——1957)号:104752030001河南大学研究生博士学位论文建国初期《文艺报》研究(1949——1957)studyo砌,删讲旷工抛m觚册d彳疗inth...
胡风从自己的文学主张和编辑理念出发,对建国初期文坛的状况及文艺期刊的运作表示不满:「看一看情形,真是空虚得很,一个《人民文学》,都苦于没有文章,一个《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