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学术参考网 > 科技期刊的集群化模式与评价
【结果】科技期刊的发展态势主要体现在:出版方式数字化、技术影响显性化、传播效应立体化、运营模式集群化、出版模式开放化、平台功能集成化、内容组织语义化、评议过程透明化、出版伦理规范化和评价功能增强化。【结论】科技期刊要顺应时代发展,把握
例如中科院提出“多模式集中办刊”,积极探索期刊集群建设经验和数字出版经验,并且启动支持科技期刊人才成长的优秀人才计划,从多方面推动 ...
10月13日下午,中国科协学会学术部组织召开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集群化试点项目调研督导会。世界一流科技期刊建设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北京理工大学党委常务副书记项昌乐院士出席会议,中国图书进出口(集团)总公司执行董事、党委书记张纪臣,中国高校科技期刊研究会名誉理事长颜帅 ...
希望通过上述建议措施的落实,一方面不断提升我国科技期刊的自主办刊能力,另一方面为我国科技期刊的发展营造一个良好的学术生态环境,尽快实现我国从期刊大国走向期刊强国。. 文字来源:任胜利, 程维红, 刘筱敏, 严 谨, 刘培一, 刘 静. 关于加快推进我国 ...
吸引科学家将优秀成果发表在国内高质量科技期刊上 如何加快建设世界一流科技期刊?受访专家普遍认为,我国正加速从科技大国向科技强国迈进,要建成世界科技强国,成为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就必须拥有
加强科技期刊集群化建设顶层设计和引导力度,根据学科分布,采取实体集群和虚拟集群相结合的方式,组建高校学报刊群、工业技术刊群、医药卫生刊群、农业环境刊群、英文期刊群等期刊集群,汇聚集成文献资源,延长服务链条,提升竞争能力。
摘要 根据《关于深化改革 培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意见》,分析当前我国科技期刊的发展现状及面临的主要问题,从运营模式、质量控制等方面简述国际科技期刊的发展趋向,结合科学出版社相关实践和探索,有助于加深对中国科技出版机构建设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思考。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 2018, Vol. 29 ›› Issue (4): 417-422. doi: 10.11946/cjstp.201711140933 • 能力建设 • 上一篇 下一篇 科技期刊学科集群发展模式研究——以英国皇家化学会刊群为例 赵少飞
现在,学术评价,职称、学位评价制度深刻影响科技期刊 质量。二是我国科技期刊影响力不高。三是出版语言问题。目前,国际优秀期刊出版语言被 ...
普遍存在小、散、弱等问题,研究了国内外科技期刊集群化发展的实践与模式,分析了中国科技期刊发展现状和集群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结合中国现实国情提出了推进中国...
这些数据库平台覆盖范围广,刊群规模大,但与科技期刊的编辑出版分离,难以有效地整合出版资源。3期刊集群化发展的优势3.1优化出版资源配置期刊集群通过集约化、集团化、专业...
国内外期刊业发展的实践证明,期刊集群化发展是实现资源优化配置、提高学术影响力的重要途径。近年来,我国科技期刊在集群化发展模式、资源配置、数字出版、品牌...
随着社会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结合以往对期刊行业的要求和现实情况我们可以看出,科学期刊想要适应时代的发展步伐,就应该不断的强化自身的影响和能力,科学期刊的集群化就是为...
对此,一些专家表示,通过支持政策能在较短时间内提升国内期刊的影响因子、国际影响力,但放眼长远我国仍需要打造有自主品牌的国际化出版与传播平台。受访专家建议...
根据《关于深化改革培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意见》,分析当前我国科技期刊的发展现状及面临的主要问题,从运营模式、质量控制等方面简述国际科技期刊的发展趋向,...
近年来,我国科技期刊在集群化发展模式、资源配置、数字出版、品牌营销等方面已做出有益探索,但仍受到诸多因素制约,未来还须进一步提高集群化水平关键词科技...
11.科技期刊的传播能力与传播效果研究12.期刊平台功能及发展趋势13.科技期刊集群化模式与评价14.科技期刊新型出版业态研究15.科技期刊评价与学术评价《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细致研究国际科技期刊发展的运作模式和成功经验,其无论是严格的编审制度、数字技术的应用,还是专业化的定位、产品集群化的发展,都对我国科技期刊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21世纪进入...
【摘要】:针对中国科技期刊规模小、竞争力弱的状况,分析了科技期刊集群的必要性,通过对中国科技期刊集群发展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的研究,提出了中国科技期刊集群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