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三大书局的教科书之争. 周秋利. 【摘要】: 正 中国近代出版业兴起于1897年商务印书馆的成立。. 商务印书馆初为一家印刷工厂,其能“做大做强”,成为近代中国最大的出版企业,半个多世纪来一直称雄于出版界,应归功于教科书的出版。. 商务印书馆董事陈叔 ...
民国佛教期刊文献集成(补编全八十六册、精装). 定 价: ¥39000.00. 作 者:. 暂缺. 出版社:. 中国书店出版社. 丛编项:. 标 签:. 佛教.
从《玲珑》杂志看民国三十年代女性的服饰审美. 陈绪锐. 【摘要】: 《玲珑》作为20世纪30年代在民国广为流行的一本女性图画周刊,在1931年至1937年的七年发行时间,见证了民国服饰由“中”到“西”的重要转变历程。. 《玲珑》杂志所刊载的中西方女性的服饰与 ...
新书通报 数字教学参考资料 北京大学学位论文 试用/最新数据库 晚清民国专题 区域与国别专题
欢迎前来淘宝网实力旺铺,选购赠番外册子】正版 伪命题 魏辽著 现代未来民国三大板块十个故事 咫尺似乎是故人来民国青春少女言情情感故事集伪命题诗词篇章漫娱,该商品由郑州翰林图书专营店店铺提供,有问题可以直接咨询商家
到三大战役结束时,国民党军仅有204万人,人民解放军则上升为358万余人——这个转折的关键就是三大战役的胜利。 战略大决战的胜利,大大地加快了全国解放的进程。 (共4页) 关键词 国民党军队 释 毛泽东 释 中国人民解放军 释 中国革命战争 释 ...
民国期刊:《文艺春秋》第三卷第五期 1946年11月15日出版 *茅盾郑振铎丰子恺阿英戴望舒臧克家王西彦李健吾等*撰文. 举报. 责任人/主编: 范泉. 出版单位: 永祥印书馆. 期号: 1946-11. 语言: 中文. 开本: 大32开. 出版时间: 1946-11. 责任人/主编: 范泉.
中国期刊网,期刊,杂志,读者服务,电子杂志,论文,文库,期刊网,电子刊 刘磊 江苏华新城市规划市政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摘要】连云古镇位于江苏省连云港市连云街道,北临港口,南依后云台山,隔海与东西连岛相望,是一座极具地方特色的海滨山城石镇。古镇中保留大量民国建筑,东西方文化交融 ...
民国至今,对中华人文精神做出重大贡献的望族不少,其中名声最大的前三名则是江苏无锡的钱家、江西修水的陈家、河南唐河的冯家。 钱家拥有钱学森、钱三强、钱伟长三大科学家,和钱基博、钱穆、钱钟书三大鸿儒;陈家有陈宝箴、陈三立、陈寅恪、陈衡恪、陈封怀五位名士,冯家则 (共2页)
中共三大的历史功绩主要在于使中国共产党从比较狭小的圈子里走出来,在更广阔的革命斗争的天地中接受锻炼,迎接大革命高潮的到来。 6月20日,党的三大结束的当天,与会代表们来到广州黄花岗烈士墓前,在瞿秋白的指挥下高唱《国际歌》。
在上述的一些早期报纸中,排版艺术令人折服。发行于民国六年的《铎声》报,头版样式新颖大胆,给读者以过目不忘的强烈的视觉冲击感。以上介绍的各类报纸,有政府办... .new-pmd.c-abstractbr{display:none;}更多关于民国三大期刊的问题>>
汉学期刊,包括先锋汉学期刊《中国评论》(TheChinaReview)及其续刊《新中国评论》(TheNewChina...
《民国时期期刊全文数据库》(1911~1949)计划收录民国时期(1911~1949)出版的25000余种期刊,近1000万篇文献,内容集中反映这一时期的政治、军事、外交、经济、...
简介:《民国时期期刊全文数据期刊全文数据库库(1911~1949)》收录民国时期出版的20000余种期刊,共收录全文近1000万篇。涉及学科范围包含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
民国期刊(1911~1949)收录民国时期期刊两万五千余种,文献一千余万篇,涵盖了民国时期出版的绝大部分期刊,集中反映这一时期政治、军事、外交、经济、教育、思想文化、宗教等各...
生活编辑:陈怡婷投稿:otaku-best@163.com崇明报52017年9月6日CHONGMINGBAO最值得回味的民国期刊地》,影坛统一译名问题,改善影院租映制度,《天伦》在...
本文介绍并比较了民国时期期刊篇名数据库、国家图书馆和CADAL的民国期刊库等三个我国常用的民国期刊数据库,并对这些数据库在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议。【关键词...
《全国报刊索引》(晚清民国期刊)向我院开放试用数据库为《晚清时期期刊全文数据库》、《晚清时期期刊全文数据库》(增辑)、《民国时期期刊全文数据库》、《新闻...
诞生于20世纪20年代的《中华图书馆协会会报》《图书馆学季刊》与《文华图书馆学专科学校季刊》(以下简称为民国时期“三大期刊”),是民国时期三种非常重要的图...
民国著名期刊《教育杂志》《教育杂志(TheEducationMagazine)》由商务印书馆创刊于1909年,止于1948年,计出刊33卷382期,历任编辑计有陆费逵、朱元善、李石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