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兰爱国,但别忘了她还是个孝女 《木兰诗》讲述了花木兰代父从军、建功立业,最后辞官还乡的故事。诗歌的叙事部分,开篇就用了16句话表达了木兰父亲从军的担忧以及她替父从军的决心;从军前的准备和离家的思念写了8句;关于木兰驰骋沙场的 …
七、《木兰诗》赏析(王运熙、邬国平) 北方民歌和六朝乐府民歌一样体制大都短小,但这首《木兰诗》却是长篇叙事诗。在中国诗歌发展史上它有着重要的地位。诗歌描述了女英雄木兰替父从军的故事,刻画了木兰这一巾帼英雄的生动形象和高贵品质。
《木兰诗》中“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拆,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的表达作用木兰诗中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把木兰诗: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改写成一篇600字的小作文,急
诗的美感特质 (1节). 诗的美感特质 00:50:00. 推荐文献. 论王维禅诗的美感特质 推荐文献 张锦辉 海南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期刊. 水的灵动与诗的神韵——中国山水诗的美感生成探析 推荐文献 宋坚 钦州学院学报,期刊. 论王维山水诗的美感意境 推荐文献 李 ...
中国期刊 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杨怀雪;;关于《木兰诗》的几个问题 [J];中学历史教学;2008年08期 2 王兴;;被迫的英雄 可爱的女子——也谈《木兰诗》中的木兰形象 ...
【摘要】:《木兰诗》是北朝民歌中最为杰出的一首长篇叙事诗。自1906年以来,逐渐成为中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座上宾”。近年来,对经典篇目的教学解读呼声不减,受到学者和教师的关注。作为初中教材中的经典篇目,《木兰诗》的研究与解读对中学阅读教学具有积极的参考价值。
《木兰诗》流传一千多年,从原创民歌到文学经典,其中经历了不同时代的多番修饰、润色,也许有整句段的增补或删改。经典化的过程历时历人繁杂,形成的问题,于今已很难全部澄清。单就其原创年代这一关键存疑,自北宋
木兰诗作品鉴赏文学赏析 《木兰诗》是中国南北朝时期北方的一首长篇叙事民歌,也是一 篇乐府诗。它记述了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征战沙场,凯旋回朝, 建功受封,辞官还家的故事,充满传奇色彩。
《木兰诗》是北朝民歌,现有多种英译版本。 本文在生态翻译学"三维转换"视角下,解析对比许渊冲和查尔斯·巴德《木兰诗》译本采取的具体翻译策略。 许渊冲译本进行"三维转换"意在通过译本传播中国传统文化,因而他较多运用异化翻译策略,使译文尽量保留原诗的语言形式、风格和文化内涵。
这种中国气派之喜剧精神,实与以讽刺为特征的西方喜剧大不相同。《木兰诗》充分体现出中国民歌之天然特长,铺排、夸张、象声、悬念的突出运用,对于渲染气氛、刻划性格,效果极佳。 过去多认为《木兰诗》所产生之基础,为北朝尚武之社会风俗。
【摘要】关于对木兰形象的定位,文学史上存在着不同的观点。通过认真研读《木兰诗》,我认为诗中木兰的形象具有多维性:首先在她身上体现着中国的传统美德"孝道",...
期刊文献+检索高级检索期刊导航试论《木兰诗》的主题思想在线阅读下载PDF导出摘要《木兰诗》是一篇歌颂女英雄木兰乔装代父从军的叙事诗。它和《孔雀东南飞》在我国...
摘要《木兰诗》作为一首广为流传的乐府民歌,历来都是中学课本中一直保留的经典篇目。此次统编版初中语文教科书也依旧保留了这一篇选文。教学《木兰诗》对主人公木兰这一人物...
来自维普期刊专业版喜欢0阅读量:100作者:唐长孺摘要:逯钦立先生辑《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梁诗卷二九录《木兰诗》,有题解云:《诗纪》云:"《古今乐录》曰:木兰不知名,...
2.(2010四川乐山卷)《木兰诗》中描写战事频繁而惨烈,经历了长期战斗岁月而木兰最终英雄般凯旋的句子是(共10字):___,___。
新编《木兰诗》唧唧复唧唧,木兰心忧急。不闻欢笑声,惟闻女叹息。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神州疫情起,荆楚大告急,同行皆请战,火速奔楚地。大爱三门峡,...
@@<木兰诗>是北朝乐府民歌中最优秀的民间叙事诗之一,可与汉乐府中的<孔雀东南飞>相媲美,它折射出我国诗歌史上叙事诗的炫烂光彩,散发着令人反复吟咏并为之倾倒的迷人魅力.rn...
《木兰诗》是我国古代诗歌中的优秀作品,它和《孔雀东南飞》一起被称为我国诗歌史上的双璧。关于《木兰诗》的研究成果很多,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诗歌创作的背景、创作的意义、成...
《木兰诗》的“中国”解读张未民【期刊名称】天涯【年(卷),期】2012(000)001【总页数】4“木兰从军”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母题之一,在古代诗歌、戏曲和说唱艺术等艺术...
叙事民歌《木兰诗》产生于公元四世纪末至六世纪初的某一时期。产生的地方是黄河流域。到南朝的梁朝(公元502年4月——556年9月),它已传播到江南,被梁王朝乐府官员采辑,列入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