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65篇数学论文涉嫌批量造假 3名院长级人物牵涉其中. “抄袭本身就是很严重的学术问题,数学圈抄袭也不是今天才有,并不稀奇。. ”丘成桐对《中国新闻周刊》说。. 他此前曾多次公开表示,学术作假对于中国学术界进步是很大的阻碍,数学界的道德不好 ...
学术期刊本着科学的原则,应该发表准确诚实,并经由同行评审后的学术文章。然而,近年来期刊发表造假,剽窃论文的事件却层出不穷,究竟为什么杂志会这样做呢?首先如果是正规的期刊发表了造假或是剽窃的论文,肯定是在审稿这一步出现了问题。
SCI四区期刊连撤9篇国人论文,其中8篇系相互抄袭. 据爆料,SCI四区期刊 BIOCHEMICAL AND BIOPHYSICAL RESEARCH COMMUNICATIONS(BBRC) 面对科研造假论文忍无可忍,一口气撤回了9篇文章,而通讯单位全是中国的高校,其中郑州 …
SCI四区期刊连撤9篇国人论文. 据爆料,SCI四区期刊 BIOCHEMICAL AND BIOPHYSICAL RESEARCH COMMUNICATIONS(BBRC) 面对科研造假论文忍无可忍,一口气撤回了9篇文章,而通讯单位全是中国的高校,其中郑州大学被撤稿3篇,同济大学1篇,江苏大学1篇,常州第七人民医院1篇 …
原标题:揭秘:“论文工厂”的造假论文有这8大特征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科学网(ID:sciencenet-cas),编译:刘如楠,题图来自:《冒牌天神 ...
中国论文造假,引发国际期刊与论文工厂的斗争. 当Laura Fisher注意到提交给《RSC Advances》的研究论文之间惊人的相似之处时,她开始怀疑。. 《华尔街日报》执行主编Fisher说,这些论文都没有共同的作者或机构,但它们的图表和标题却惊人地相似。. “我下定决心 ...
这样的期刊论文最容易拒掉的,乱标参考文献,不按照学报格式,参考文献错误。参考文献用出现作者名字、题目、卷期、页码错误的,有理由认为作者没有查看该文献,文章的内容可能不真实,也是投稿大忌。切记,切记,切记,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发现参考文献造假. 作者 1591099. 来源: 小木虫 650 13 举报帖子. +关注. 事情是这样的,我在文章中引用了一篇参考文献,说某某某发现A的临界值是X,然后审稿人问我临界值指的是什么,我要去解释一下,给审稿人演算一下,结果发现这货的数据根本对不上,算了 ...
学术造假者的噩梦:论文图片检测软件研发成功. 7月21日,《Nature》杂志新闻版发布了一篇重磅消息:论文图片查重软件研发成功,软件开发人员对3500篇论文进行了检测,找出24篇论文可能存在图像造假。. 在期刊发表领域,对图片的使用和滥用往往是一个我们很 ...
参考文献到底要如何标注才合适 准确规范地标注参考文献,是对其他创作者劳动创造成果的肯定,是对其他作者权益保护的肯定,也有利于读者对相关文献资料的追踪和检索。然而,学术期刊在参考文献标注上仍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这个名单看着很眼熟,小编不禁联想到两年前复旦大学红房子医院的杂志黑名单。二者的差别在于,浙大一附院的名单中多了一本2019年年初被剔除SCI的CPB。这份名单中的OncologyResearch...
参考文献作假会被发现吗?艾思学术在这里告诫各位投稿人文献参不了假,作假总有会被发现的一天,做学术讲究严谨性,有理有据,有始有终。一、参考文献在学术期刊审稿中的参考价值审稿是...
杂志的稿件提交系统将稿件标记为,不同作者从同一台计算机提交;5.作者使用商业的、非学术的电子邮件地址;6.作者的ORCIDID(开放研究者与贡献者身份识别码)丢失或为空;7.参考文献列表包含无明显原因...
可能性不大。说实话,只要不是发一区二区,基本上没人理你。现在很多人数据造假都做得很“聪明”,...
Bik论文打假工作开始于2013年的一次小意外。当时Bik出于好奇,去搜索了一下自己已发表论文中引用的参考文献,没想到其他人没有按照学术规范表明,进行引用文献说明...
北京时间10月20日,近日有网友爆料,执法京鲁大战的主裁沈寅豪存在学术论文抄袭的情况。他在2017年《体育风尚》期刊发表的《大学生足球裁判心理压力形成原因及对策研究》一文,疑似抄...
值得注意的是,这两本刊物,均非国家认可的学术刊物。“论文2”全文共计2800余字。随后,新京报记者通过知网检测发现,在2800余字的文章中,除去翟天临已发表过的文献,有1646字的内...
将参考文献及空格算在内,论文字符数在11000以内,图片不超过1张,表格(大小在半页以内)不超过1个,不收费。论文字符数在25000以内,图片(大小在半页以内)不超过2张,表格(大小在半页以内)...
无论是删除还是截短都应严格遵守缩写规则,以准备无误地反映期刊刊名的真实内涵为目的[4].5 参考文献: [1]陈浩元。着录文后参考文献的规则及注意事项[J]...
在科学界,称实验结果“完美得不可思议”并不是一种赞誉——这相当于质疑作者学术不端甚至造假。但《麻醉与镇痛》杂志并没有特别注意这一警告,而是打了个圆场:在发表致编辑部信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