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学术参考网 > 期刊的H指数93是什么水平
自 2005 年后,对 h 指数、h 型指数和相关的文献计量与网络计量指标的研究呈爆炸式增长,以至于随后两三年内研究 h 指数的论文的被引次数都异常高。网络中的 h 指数 2009 年起,Schubert 等学者提出了 lobby 指数,其思想和 h 指数有一定的相似之处。
一种刊物的影响因子越高,也即其刊载的文献被引用率越高,一方面说明这些文献报道的研究成果影响力大,另一方面也反映该刊物的学术水平高。因此,JCR以其大量的期刊统计数据及计算的影响因子等指数,而成为一种期刊评价工具。
H指数(H index)是一个混合量化指标,可用于评估研究人员的学术产出数量与学术产出水平。H指数是2005年由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的物理学家乔治·希尔施提出的。「源自维基百科」 H index指数评价提出刚过10年,H index的大小受专业领域和时间「炎症风暴」有多可怕?为什么会让新冠肺炎患者突然病危 ...2020-11-21SCI、EI、核心期刊 这些东西等级是怎么区分的?2020-5-31学术 问题,问一下这两个指标是什么意思 H-index G-index ...2020-1-14什么是论文的「影响因子」?它有什么作用? - 知乎2019-6-18查看更多结果
h指数、g指数和累积影响因子都是用来评价期刊的科学指标,三者都是基于论文的数量和质量进行评价的指标,涉及的变量基本相似。 h指数和g指数相较于传统的文献计量学指标具有许多优点,一经提出便成为学术界的研究热点,累积影响因子能够从较长时间跨度评价期刊的学术影响力。
H指数: 指该期刊在统计当年被引的论文中,至少有h篇论文的被引频次不低于h 次。 来源文献量: 指来源期刊在统计当年发表的全部论文数,它们是统计期刊引用数据的来源。 文献选出率: 按统计源的选取原则选出的文献数与期刊的发表文献数 ...
研究指标是学术圈用来衡量期刊和作者表现的工具。长期以来,最受追捧的工具是Impact Factor(影响因子)。除此之外,还有CiteScore(引用分数)、h-指数、Eigenfactor(特征因子) …
看来 H 指数 有愈加流行的趋势,这是由于大家认为与 影响因子 比较,H 指数能从总体上更客观地评价 科研人员 的水平。影响因子 更多地是对期刊的评价,而H 指数则兼顾了 科研人员 的论文被引次数和数量。 但是,也有人质疑 h 指数,主要是有这么几个
2005年,UCSD(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的JorgeE.Hirsch在PNAS发表的一篇文章中,提出了H指数。H指数是指期刊发表的h篇论文分别至少被引用h次。比如,如果一家期刊有20篇论文至少被引...
例如,赫希本人的h指数是49,这表示他已发表的论文中,每篇被引用了至少49次的论文总共有49篇。而一个30岁的学者指数上20。说明在学术上已经厉害了,有了一定的成... .new-pmd.c-abstractbr{display:none;}更多关于期刊的H指数93是什么水平的问题>>
每篇被引用了至少47次的论文总共有47篇。H=47已经是牛人了,具体有多牛得看是什么专业。
h-指数的提出丰富和发展了文献计量指标评价体系。采用h-指数对期刊进行评价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且在一定程度上与读者对期刊的排名相一致。同时以JCR内科学133种期刊为样本...
它会被期刊h指数颠覆吗?如何对一种学术期刊做出公正的评价,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传统的文献计量指标有:载文量、被引频次、影响因子、即年指标、他引率、引用半衰期和被引半衰期等等...
比混日子的好一些,比真正搞学术的差远了。此就一般情况而言,具体还是要看论文质量和学术水平。
一般来说,期刊的影响因子高低与H指数的高低是一致的,但也不全都如此,比如:CA:ACancerJournalforClinicians的影响因子131.723(2016年数据),是全部期刊中的...
赫希(J.E.Hirsch)提出h指数用来评价科研人员的科研水平和科技期刊的学术价值。关键词:h指数;影响因子;期刊评价传统的文献计量指标有载文量,被引频次、影响因子、他引率...
现在h指数有愈加流行的趋势,大家认为相较于影响因子,h指数能从总体上更客观地评价研究者的水平。影响因子更多地是对期刊的评价,而h指数则兼顾了研究者的被引次...
h指数是指发表的N篇论文中有h篇每篇至少被引h次、而其余N-h篇论文每篇被引均小于h次h指数是指发表的N篇论文中有h篇每篇至少被引h次、而其余N-h篇论文每篇被引均小于h次扫码或添加微信号:坛友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