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普中文期刊服务平台,是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标准化产品之一,本平台以《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为数据基础,通过对国内出版发行的15000余种科技期刊、7000万篇期刊全文进行内容组织和引文分析,为高校图书馆、情报所、科研机构及企业用户提供一站式文献服务。
王晓明 杨庆祥:历史视野中的“重写文学史”. 杨庆祥:王老师您好,我的博士论文做的是80年代“重写文学史”思潮研究,在我的论文中,“重写文学史思潮”不仅仅是你和陈思和老师在 1988年提出的“重写文学史”的口号和专栏,而是包括80年代初的历史重评 ...
综论五四时期的中国文学史书写——兼及考据化学术背景对文学史书写的影响 罗云锋 【摘要】: 本文主要考察20世纪五四时期(二三十年代)的中国文学史书写。
现代中国文学论丛杂志基础信息: 公务员期刊网主要从事期刊订阅及增值电信业务中的信息服务业务(互联网信息服务),并非《现代中国文学论丛》杂志官方网站。办理其他业务请直接联系杂志社。电话:010-84029450,地…
回眸“重写文学史”讨论[J].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7(2):68-74. 被引量:6 6 王齐洲.雅俗观念的演进与文学形态的发展[J].中国社会科学,2005(3):151被引量:34 7 陈辽.重写现代文学史中的五大
论文以“重写文学史”运动为切入点,将全文分为四章:第一章主要对“重写文学史”运动之前的“重写”行为进行概述。 其中包括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重评”及大陆文学史写作;80年代初海外文学研究成果对大陆“重写文学史”的影响以及80年代中期,文学史整体观念的提出。
王晓明:其实“重写文学史”背后有一个“主体性”的问题。 杨庆祥:刘再复的“主体性”。 王晓明:还有批判性。强调要脱离被拿去做政治工具的文学史,反对教条主义等等,这些都是最基本的。
旷新年:“重写文学史”的终结. 吴秉翰 2012-09-04 21:25:13. 刘再复在世纪之交批评张爱玲的创作和夏志清的《中国现代小说史》的论文中写道:“80年代,大陆一群思想者与学人从‘文化大革命’的巨大历史教训中得到教育,知道放下政治斗争留下的包袱与敌意是 ...
在“重写”讨论不复当年激情开始走向理性反思的今天,已经具备了对“重写文学史”思潮进行“再问题化”的合适历史距离。本文的研究对象是文学评论期刊《上海文论》于1988年-1989年开辟的“重写文学史”专栏,堪称整个思潮中最为“先锋”的一面旗帜。
1988年,《上海文论》第4期开辟了“重写文学史”专栏。在持续一年半的时间里,该专栏发表了系列“重写”性质的文章,对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已有定评的一些作家如丁玲、柳青、赵树理、郭小川、何其芳、郭沫若、茅盾等的创作倾向和艺术成就提出了质疑,对《青春之歌》 等文学作品以及别、车 ...
<上海文论>于1988年发起"重写文学史"的讨论之后,波及现代文学研究和古代文学研究两大领域.回顾这次大讨论,可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988-1990)为"重写文学史"的倡导期,第二阶段...
所属期刊栏目:以《回顾一次写作/<新诗发展概况的前前后后>》为中心的讨论机标分类号:I20C0页数:共3页页码:170-172相关文献相关论文(和本文研究主题相同或者相近...
20多年后的今天,在中国国内,当时的观点已经有了重新加以讨论的必要;而从海外的观念看,文学史不是历史,本来就在不断改变,需要不断加以重写。所以,重写文学史,重写“重写文学史”,重...
自《上海文论》1988年第4期提出“重写文学史”以来,围绕这个问题,文坛上进行了长达4年之久的争鸣,除《上海文论》外,《文学评论》、《文艺理论与批评》、《求是》、《文艺研究...
书中体现了对中国评注体裁的关注和对话体的厚爱,包括叶龙的整理过程中《深圳商报》的连载。这本书的缘起更说明了“重写文学史”不是一个命题,而是一种实践。“...
关于重写文学史来自维普期刊专业版喜欢0阅读量:9作者:唐弢展开摘要:文章认为"文学史可以有多种多样的写法,不应当也不必要定于一尊。不过文学史就得是文学史,...
陈子善:这就涉及一个比较有意思的问题,即如何看待“重写文学史”。当年提出“重写文学史”,确实具有明确的针对性和重大的学术意义,对原来文学史研究的陈旧框架有一个很大的冲击。接下...
期刊名称:现代中文学刊期:03页码范围:47-53增刊:正刊所属部门:文学院语言:中文ISSN:1674-7704人气指数:1浏览次数:1关键词:重写文学史;上海;空间摘要:1988年,陈思...
杨老师是人大程光炜老师的学生,他的博士论文就是关于“重写文学史”的,很权威。
“重写文学史”以“纯审美”作为价值标准,以“政治/艺术”、“功利/审美”的二元方式对文学史政治化书写进行反叛。“重写”论认为,要从“审美”层次上把握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