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年轻期刊的全球化之路. 站在“十四五”的起点上,“碳达峰”“碳中和”成为当下及未来发展的关键词。. 中国科学家致力于围绕我国能源 ...
这个期刊的影响因子涨的飞快,德国一个编辑,处理稿件速度很快,打call。投稿一个月后审稿意见回来,两个审稿人21个问题,给了10天时间,中间还补了数据,光回审稿意见就写了将近七千字,最后一天提交,两天后第二次审稿意见回来,其中一个审稿还在纠结一个问题,给了三天时间,按照审稿 ...
有人在我的博文下评论中文期刊的审稿速度,认为审稿慢是作者们不选择中文期刊的另一重要原因。我没有统计数据,中文期刊审稿慢到啥程度不得而知,应该是因期刊而异、因文章而异。导致审稿慢有很多因素,主要是:审稿人太忙、编辑部人力不足、编辑部不重视、审稿网络系统不健全。
尽管有些期刊要求投稿人推荐审稿人,但期刊编辑被不一定会采用,不采用的理由也很简单,主要是避免人情关系。 期刊编辑往往会根据稿件内的关键字以及稿件所列的参考文献来寻找潜在的审稿人,这样做的好处就是可以寻找研究方向相近且熟悉该稿件的审稿人。
审稿速度:12.0 经验分享:稿件处理速度太慢,估计是人情稿件太多,审稿人估计也是因人情进去的,有些审稿人水平低到没有办法忍受。编辑的责任心太差,基本没有将杂志当作事业,而是当作人际关系的砝码。如此,其质量堪虞。 506 0
中国科学报:《绿色能源与环境》:一本年轻期刊的全球化之路 来源: 中国科学报2021年3月10日1版 发稿时间:2021-03-13 23:36 本报记者 甘晓 实习生 蒋程 站在“十四五”的起点上,“碳达峰”“碳中和”成为当下及未来发展的关键词。中国科学家致力于围绕我国能源、化工、环境领域的诸多科学问题 ...
如果虚假审稿(虚假审稿人信息)能顺利通过编辑部,那么人情审稿的情况可能更加严重。每次投稿前总是纠结,该推荐谁作为审稿专家,总想着都写国内的研究者怕编辑部感觉是人情审稿;可国外那些专家咱又不熟悉,怕人家没有时间看自己那点小论文?
论学术期刊双向匿名专家审稿制度.pdf,锥续舷育研究 2011 年第口期 论学术期刊双向匿名专家审稿制度 康敬奎 (苏州大学学报编辑部,江苏苏州 215∞6) 摘要:加强审稿是学术期刊的风格及质量得以保证的前提。传统的三审制无法保证期刊的质量,使人情稿、关系稿泛 滥。
审稿人不得审阅与文章作者、单位、企业由于竞争、合作而产生的有利益冲突的文章。 (三)编辑的出版伦理 严格执行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遵守学术出版道德及规范;及时并公正地处理所有来稿,尊重作者研究成果,尊重审稿专家意见;对作者及审稿专家的信息保密;规避人情稿。
在许多作者对GEE的评价中,“人情味”是一个高频词。 当然,这里的“人情味”绝不是指可以发“关系稿”“人情稿”。GEE编辑部强调,高质量的稿件是期刊的生命线,而严把质量关最重要的是坚持高标准的国际同行评议,遵守严格的审稿流程。
同时这个问题也导致期刊社目中无人,以为投稿人全都得对他们点头哈腰,对于提供的投稿咨询服务,态度实在不敢恭维。再说审稿人,很多稿件其实用不着审那么长时间,... .new-pmd.c-abstractbr{display:none;}更多关于期刊审稿人人情的问题>>
这应该与期刊的不同有关系,我了解的是,编辑部会送给多个审稿人审稿,并规定期限,如果期限已到,审稿意见只有1-2个,编辑会重新送审,这就是为什么很多期刊underrevi...
Networks的最新影响因子5.059。这本期刊的影响因子近几年呈现出上涨的趋势,希望明年还能继续保持住。6.自引率Networks的最新自引率为3%,远远低于安全线(25%),大家可以放心投稿!7....
现在问题来了,我们应该作为老实的审稿人吗?作为老实的审稿人会有什么后果?一位粉丝声称:自己作为多个期刊的审稿人,其中一个期刊审了7篇文章,然而把7篇文章都拒稿,就是因为这...
入坑许多年,在计算机视觉和机器学习方向,作为邀请审稿人审了大概80,90篇论文投稿,各种档次的会议和杂志都有(好的如TPAMI,IJCV,CVPR等等)。我来谈谈我的心得体会。首先,审稿本身对...
Elsevier是明确鼓励审稿者人肉搜索作者的背景情况以供决策参考的。我也会在审稿前尽量搜索一下作者的背景情况。评审稿件的时候,不单单以文本本身作为依据,同时也要考虑稿...
这是一个基本原则,也许不是每个审者都能执著于审者的职责——质疑,作者也不常碰到执著的审者,但执著于“质疑”这是审稿者应尽的职责。所以,期刊出版者会最终往往会尊重审者的意...
接下来18年陆续接到了IEEE几个期刊的审稿邀请,至此我的一作文章数还停留在1……不过引用量大概有个50...
有幸成为两份中文期刊的审稿人,一份是入选了“卓越期刊”的刊物,另一份是本领域认可度较高的期刊,两份期刊在本领域还算是不错的期刊。恰好送审的论文也是自己熟悉的领域,审稿工...
SCI论文投稿被拒!..一篇文章从最初的idea到最后的定稿,说是“十月怀胎”真的一点都不夸张,中间过程可谓是如人饮水,冷暖自知。最难受的时候莫过于提心吊胆地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