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际上,中国学术论文的图片造假 ,早已“臭名昭著”。 2016年,影响因子7分的SCI杂志发表了一份全球学术不端报告,在纳入统计的348个国家和地区中,中国是世界最大的论文图片造假之地。数据显示,中国的问题论文占全部论文的49.52%,相当于 ...
33篇学术论文造假被撤 学术不端or道德沦丧?,学术论文,大学,学术不端,科研造假 事件回顾: 2020年4月,国际著名学术出版集团施普林格(Springer)旗下期刊Multimedia Tools and Applications宣布批量撤销33篇论文。
中国学术论文又造假?代写公司与巴西SCI合作“淘金” SCI旗下杂志不少是开放期刊,需要投稿者自己自费出版,而花钱发表一篇完全没有学术价值的 ...
此事还应通报作者单位。单位有责任加强相关管理,为论文的真实性把关,维护本单位的学术名誉。 发表了造假论文,对杂志的名声也是损害。 结论:国内有一部分造假实在是愚蠢之极,毫无技术含量。 精选评论: [10] 水迎波 2012-4-5 12:20
Nature重磅起底「论文工厂」,1300多篇嫌疑文章大批量造假!. 明明不是同一位作者,为什么这些论文的图标和标题却是如此的相似?. 学术杂志 RSC ...
近年来,学术丑闻频频曝光,学术腐败亦蔓延到诸多学术领域,在学术上弄虚作假现象愈演愈烈。国际知名学术打假网站PubPeer曾质疑北京中医药大学著名教授田金洲和其团队9篇论文图片复制、学术造假,引起舆论一片哗
中国医生论文被曝造假 或是科学史上最大一次. 9月20日,美国知名抄袭监测网站Plagiarism Watch通过国际知名英文论文抄袭检测系统iPlagiarism(中文名:艾普蕾)顺藤摸瓜,发现了世界科学史上最大规模的英文论文造假公司,该公司与一个巴西SCI杂志(Genetics and ...
学术期刊本着科学的原则,应该发表准确诚实,并经由同行评审后的学术文章。然而,近年来期刊发表造假,剽窃论文的事件却层出不穷,究竟为什么杂志会这样做呢?首先如果是正规的期刊发表了造假或是剽窃的论文,肯定是在审稿这一步出现了问题。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大多数问题论文来自中国”,光明日报刊文:处置论文造假比发明创造还难吗. 中国青年网. 1617235229. 《自然》杂志3月23日发表的一篇标题为《打击炮制伪科学的假论文工厂》的文章引发关注。. 该文章披露说,《自然》的统计分析表明 ...
案例二:稿件涉嫌数据造假. 图源:COPE. 通过以上案例不难看出,无论是编辑还是审稿人在发现论文涉嫌存在一些学术问题时都会主动联系作者说明问题,而对于无答复的情况会联系其他作者或所属机构,因此,作者要保证预留的联系方式有效,其次,期刊联系 ...怎么看瑞幸咖啡财务造假? - 知乎 - Zhihu2020-12-27财务造假怎样核查? - 知乎2020-12-21论文数据造假被发现的可能有多大? - 知乎2020-9-23查看更多结果
今天看到有学者提出一个观点,认为“顶级期刊才是学术造假的罪魁祸首”,主要的依据是目前学术创新的规范为追求复杂,追求高难度技术和追求符合学术潮流。其实这...
12月19日,国际学术期刊《晶体学报》官方网站刊发社论,承认来自中国井冈山大学的两位教师至少70篇论文被证明是伪造的,决定撤销。29日,井冈山大学召开新闻发布会...
医学领域包罗万象,审稿人不一定对所有稿件涉及的领域都熟悉,因此,同行评议人的意见是编辑的重要参考,也成为论文学术质量的“保险阀”。既然评审环节如此重要,那么刊物为何允许论文...
10日上午,新京报记者从北京电影学院研究生院,获得的一份有关“博士学位申请条件”的文件显示,第十九条明确显示,“凡我校录取的博士生,在校期间个人独立或与指导教师联合(本人担...
本报北京4月21日电(记者詹媛)日前,世界著名学术出版机构施普林格·自然出版集团发布声明,撤销《肿瘤生物学》(TumorBiology)期刊所刊登的107篇论文。此次被撤稿...
当发现学术造假,你会怎么办???作者乒羽弦笛来源:小木虫300060举报帖子+关注今天在看文献的时候发现一篇2010年发表的文章完全是抄袭一篇2007年的博士学位论文。再在...
无论文章有没有发表,未经正确引用东拼西凑的科研论文都属于学术不端行为。
最近翟天临的学术论文造假事件被炒得如火如荼,但其实对于学术论文造假这一板块来说,这种造假行为的被揭露绝不是第一次,也绝不是唯一一次。早在2016年国家央视新闻就曾报道过,各地学...
需要在知名杂志上发表学术论文有些不法分子看到了“商机”仿冒知名杂志制作“山寨”期刊帮别人发表论文钱财近日顺义警方打掉这样一个团伙5月28日,顺义公安分局刑侦支队接...
通过分析审稿造假通常所采用的方式,设计出“审稿异常活动报告”功能,在同行评审阶段尽早发现类似“同行评审造假”的行为。“人过留名,雁过留声”在互联网的大数据时代,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