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学术参考网 > 不该用期刊评价科研人员
4月27日,作为拥有《自然》等知名学术期刊的出版巨头,施普林格·自然出版集团旗下的“自然科研”正式签署了《旧金山科研评估宣言》(以下称“宣言”),公开呼吁改进评估科研产出质量的方式,这其中就包括“停止使用基于期刊的单一指标”,尤其是“用期刊‘影响因子’来评估科学家个体 ...
针对中国很多科研单位和高校将引用量等评价指标用于考察科研人员的情况,菲利普认为:“不同评价对象应采用不同指标,对期刊的评价指标不能用于作者,单纯依靠引用量来评价人是不应该的,有时学术评价需要一个综合的评价体系。. ”. “CS不是所有问题 ...
Hirsch赞美h指数的长处,认为它优于任何评价研究人员科研成果的单一数字指标[Hirsch2005,p.1]。但是他既没有定义什么是“更优”,也没有解释为什么评价中要用单一数字指标。虽然人们对h指数已经给出了一些评论,但缺乏严谨的分析。
学术出版商爱思唯尔:不该用期刊评价指标来评价科研人员. “按领域加权引用影响指数,世界科研文章的平均水平是1.0,中国科研文章的平均水平为0.8,爱思唯尔发表的中国文章的质量水平与爱思唯尔发表文章的平均质量都为1.3。. ”4月11日,全球著名出版商 ...
【科研评价】常用科研评价指标:学术期刊篇 伴随着科研竞争的日益激烈,对于正在获取tenure职位、获得基金、评上国家奖或是当选院士的道路上的科研人员来说,把最新得意之作发表在好的期刊,得到较大的认同度和传播率是十分重要的。
由此可见,同行评价还是主要以工作本身的贡献来衡量的,真正好的科研成果是不会被轻易埋没的。 还有就是,认为“国内期刊就是不行,就是办不好,也肯定发表不了领先世界的科研成果”,这是科研人员对我们的科技期刊不够有信心。
对科研人员的评价具有“正向”的导向价值。菲利普·德哈根认为,要把评价期刊与评价科研人员的指标体系加以区分,不该把用于期刊的评价 指标 ...
1月16日,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最新公示《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及集刊(2017-2018)目录》(下文简称“目录”)。
科学家要关注国际科研评价,发文量和被引量是最重要的评价指标。科研、学科、大学、人才等的评价,都离不开发文量和被引量,评价排名中比重占60%以上。 下载量、点击量、转载量等也是很有参考价值的。 期刊影响因子、H指数是科研评价的
针对中国很多科研单位和高校将引用量等评价指标用于考察科研人员的情况,菲利普认为:“不同评价对象应采用不同指标,对期刊的评价指标不能用于作者,单纯依靠引用量来评价人是不应该的,有时学术评价需要一个综合的评价体系。
其实刚过世的“SCI之父”加菲尔德曾在中国亲自对“利用影响因子来评估科研”等问题作出回应:“用期刊影响因子来评估每个人的科研表现和科研能力,包括他个人的评...
分析测试,百科网,评价科研人员水平的一个简单标准,研是一份工作,既然拿工资,就要讲效益。对科研人员来说,最重要的就是“水平”,一定要分出个三六九等来。鉴于...
期刊影响因子一度是国际通用的重要学术评价指标,被广泛用于各类科研成果和科研人员评价中,包括研究生毕业要求、科研人员的职称晋升、科研成果评奖等。和“唯期刊影响因子论”告别正...
世界科研文章的平均水平是1.0,中国科研文章的平均水平为0.8,爱思唯尔发表的中国文章的质量水平与爱思唯尔发表文章的平均质量都为1.3。”4月11日,全球著名出版商...
为了客观评价科研人员的绩效,几乎全世界的科研机构都采用SCI作为评价手段。文章发表在高影响因子学术杂志上,给科研人员带来的好处很多,近的有毕业、晋职、薪资,...
各部委对期刊评价的态度已经公之于众,广大科研人员是怎样认识期刊评价的呢?本文从科研人员对期刊评价的认识与关心情况出发,准确研判和分析科研人员对我国期刊评...
同时,科研人员通过在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扩大交流与影响,并通过对自身的了解不断提高自己的科学研究能力、水平和效率。4、为期刊扩大影响,提高学术水平服务期... .new-pmd.c-abstractbr{display:none;}更多关于不该用期刊评价科研人员的问题>>
4月11日,全球著名出版商、信息服务提供商爱思唯尔(Elsevier)在北京的学术期刊评价圆桌讨论会上向媒体分享了上述数据。爱思唯尔全球期刊出版业务总裁菲利普·德哈根(Philippe...
和评价期刊一样,评价科研工作者也是要看所发表论文的引用情况。他们所发表论文的引用数越高,说明他们对其他科研人员的影响力就越大。既然如上提及影响因子评价期刊有不足,那么,直接...
期刊影响因子一度是国际通用的重要学术评价指标,被广泛用于各类科研成果和科研人员评价中,包括研究生毕业要求、科研人员的职称晋升、科研成果评奖等。和“唯期刊影响因子论”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