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水塔”地区是指喜马拉雅—青藏高原地区,该地区是除南极、北极以外全球第三大冰川、积雪和冻土覆盖区,也称为“第三极”。该区是我国极为重要的河流源区,孕育了长江、黄河、雅鲁藏布江、湄公河、澜沧江等重要河流,是全球变化研究关注的热点区域。
摘要: 该文对半个世纪以来,我国气象工作者在青藏高原研究,特别是1979年和1998年两次大规模青藏高原大气科学试验科学成果进行了全面回顾,给出近年来青藏高原研究许多有重要价值的研究成果,可概要地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两次青藏高原大气科学试验在青藏高原边界层研究、对流特征研究方面取得 ...
王丹红 / 编译 1 月19 日,《美国医学会期刊》发表了来自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CDC) 科学家的一封更正信,信中指出,2004 年 3 月出版的《美国医学会期刊》上的一篇论文过高估计了美国死于肥胖症的人数,CDC 的计算导致了这个错误; 1 月20 日,美国《科学》杂志撤销了韩国研究人员黄禹锡 …
青藏高原及其周边地区大气水汽分布和变化特征研究-青藏高原的热力和动力作用对区域及全球天气气候变化都有重要的影响,而青藏高原及其周边地区大气水汽分布和变化是揭示青藏高原热力、动力作用及区域水循环机制的重要信息。以往有许多关于青藏高...
20世纪60-80年代,中科院西藏综合考察队发现青藏高原植被分布规律. 意义 填补了青藏高原植物研究领域的空白. 出处 全国百人联合提案/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十人提案. 中国学者对青藏高原的考察与研究始于20世纪早期。. 植物学方面,1932年和1935年,刘慎谔和 ...
该研究结果于2021年8月26日以A synthesis dataset of permafrost thermal state for the Qinghai–Tibet (Xizang) Plateau, China为题在线发表于地学顶级期刊Earth System Science Data …
青藏高原是当今世界上最高、最大和最年轻的高原。它独特的岩石圈结构和构造演化、强烈的新构造运动和环境变迁,对我国乃至亚洲大陆的自然环境和人文地理产生巨大的影响,是打开全球地球动力学的一把金钥匙,近年来在国际上持续地掀起了研究青藏高原热,青藏高原是我国具有特色和优势的研究 ...
该刊为中科院分区微生物学一区TOP期刊,IF =11.67 。沈亮副教授为论文第一作者,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刘勇勤研究员和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Ricardo Cavicchioli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
第一,加强青藏高原的科学考察和研究工作,建构高原生态体系的知识图谱,为青藏高原生态文明和经济建设的平衡提供知识基础。. 人类探索青藏高原的历史已有数百年,新中国成立后,青藏高原的社会经济以及科学事业开始受到党和国家的关注和支持,中国 ...
2021年8月,由清华大学和青藏高原研究所等多家单位联合在Science Bulletin上发文,报道了青藏高原湖泊融冰期水温普遍跃升的奇特现象。青藏高原湖泊众多,是“亚洲水塔”的重要组成部分。高原湖冰期可长达5个月,大大抑制了湖泊蒸发。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青藏高原北部湖泊冰期延长,南部 ...
中新网北京6月19日电(记者孙自法)记者19日从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获悉,该所高寒环境质量与安全团队丛志远研究员与合作者完成的关于青藏高原含氮气溶胶相...
1991~2007年西藏非典型二元经济结构测度和演化研究---许建生西藏财政支出和支出结构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分析---陈朴毛阳海王代远青藏铁路研究分析---鲍栋论西藏居民汉语...
3.第二次青藏科考研究队\"大气环境与冰冻圈要素综合科学考察\"圆满结束[J]..西藏科技.2019,第006期4.“第三极”,还有多少秘密——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考江湖源考...
(中科院青藏高原所供图)中新网北京9月11日电(记者孙自法)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11日发布消息说,设在该所的国家青藏高原科学数据中心,近日通过国际著名学...
数据中心是青藏高原研究地面观测、卫星遥感和模型输出数据的可靠数据存储和共享服务中心,承担“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国家专项、“第三极环境(TPE)国际计划”观测网等科...
青藏高原研究成为热门江义【期刊名称】《防灾博览》【年(卷),期】2005(000)005【摘要】目前,青藏高原研究正吸引着地质、环境、气候、生态等领域越来越多专家学者的目光...
eee对高原科学研究(原:西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不收版面费审稿费)的点评:审稿周期还是挺快的,因为投稿时间在暑期,处理速度慢了些,开学后就比较正常。只接...
关于青藏高原药用动植物资源研究课题方向有哪些?我们以青海师范大学“青藏高原药用动植物资源重点实验室”为例,介绍关于青藏高原药用动植物资源课题研究的方向有哪些。申报青藏高原...
中新网北京6月19日电(记者孙自法)记者19日从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获悉,该所高寒环境质量与安全团队丛志远研究员与合作者完成的关于青藏高原含氮气溶胶相...
后期将围绕青藏高原盐湖资源现状与演化、高原湖泊微生物与环境、盐湖水文过程与干旱成盐、流域内元素地球化学行为与盐湖成盐源汇关系等方面系统开展研究工作。相信未来在国家第二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