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学术参考网 > 如何开放科技期刊学术话语
科学期刊:事关学术话语权. 教师旅行 老师去哪儿?. 做过科学研究的人都清楚:一篇只有十几页的论文,背后的各种实验数据可能会有成百上千页 ...
编者按:学术期刊是知识传播和学术交流的重要媒介,对于服务创新型国家建设、培育良好的科学文化具有重要作用。2019年,中国科协、中宣部、教育部、科技部联合印发《关于深化改革 培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意见》,提出以“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为统领,推动我国科技期刊改革发展。
1.我国是科技期刊大国,但还不是强国 1665年,世界上第一本学术期刊代替书信,开始在学术交流中发挥作用。经过300多年来的发展和演变,科技期刊已经成为记录和交流科技创新成果的重要载体。
事关学术话语权!我国科技期刊必须做大做强科技日报记者陆成宽“期刊是科技创新生态链的重要一环,可以体现国家实力,事关学术主导权、话语 ...
开放让科技期刊更有学术话语权 秦丹 秦丹 国际权威机构科睿唯安近期发布的2019年度《期刊引证报告》显示,上海科技期刊《细胞研究》影响因子为20.507,这是我国自主创办的科技期刊影响因子首次超越20,在本学科领域期刊中排名世界第七、亚太第一。
科技期刊亟待“强身健体”(关注·科技期刊如何做大做强(上)). 科技期刊是科研成果交流和展示的载体,也是一国科技竞争力与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体现。. 近年来,随着我国科研实力和科研产出的快速提升,科技期刊也得到了稳步发展,我国已进入科技期刊 ...
从广义上而言,开放获取就是让学术资源网上共享,对所有人免费永久开放。而在现阶段,对科研人员冲击最强烈的,应该算是开放获取的学术期刊这种新型的科技出版模式,又叫开放获取的黄金之 …
任胜利认为,本土科技学术期刊缺乏国际话语权,外部限制是优质稿源缺乏,内生原因则是竞争意识薄弱。. 目前我国科技期刊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量规模,但期刊定位的重复度高,既浪费了资源,也削弱了自身竞争力。. 他建议引入开放运作机制,办“大刊 ...
建设中国的世界一流科技期刊 提升我国在国际期刊界的话语权. 世界一流科技期刊,从学术期刊的角度来看,就是能够引领全球基础创新发展方向 ...
《细胞研究》5年前创办了以开放获取模式运行的子刊《细胞发现》,探索“强刊+大刊”的创新发展模式,以捍卫科学话语权,逐步积累科研大数据。这是我国科技期刊探索如何发展、如何在国际学术出版阵营中实现突破和超越的一种实践。
开放让科技期刊更有学术话语权秦丹国际权威机构科睿唯安近期发布的2019年度《期刊引证报告》显示,上海科技期刊《细胞研究》影响因子为20.507,这是我国自主创办...
一流学会,离不开高品质的学术期刊。中国卒中学会会长赵继宗、中华口腔医学会会长俞光岩等专家表示,全国学会是国内科技期刊重要的办刊主体,各个学会具有人才荟萃...
论文是科研成果的载体,期刊是学术交流的平台,这是科技期刊的本质功能之所在。只有提高站位,充分认识科技期刊在建设国家创新体系、繁荣科学文化、增强国际话语权...
构建开放的国际学术话语空间文献类型:期刊作者:吴佩林[1]机构: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北京100872/西华师范大学,四川南充637002年:2011期刊名称:商丘师范学院学报卷:...
国际权威机构科睿唯安近期发布的2019年度《期刊引证报告》显示,上海科技期刊《细胞研究》影响因子为20.507,这是我国自主创办的科技期刊影响因子首次超越20,在本...
为此基于开放科学视角,通过文献分析、国内外比较等研究方式,为中国学术期刊出版提出平台建设、创新服务等实践方法,以期助力其在开放科学时代突破出版阻碍,调整...
《量子前沿》遵循国家在量子科技领域的战略部署,体现量子科技领域的多学科交叉特点和发展趋势,推动提升我国在量子领域的影响力和学术话语权。期刊由上海交通大学物理与...
“期刊是科技创新生态链的重要一环,可以体现国家实力,事关学术主导权、话语权,以及成果发布的优先权,我们必须要加快发展自己的科技期刊。”9月13日,在中国科学...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更好地服务国家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我国科技发展和学术繁荣,进一步提高我国科技期刊的学术质量、学...
为做大做强我国科技期刊,专家们在论坛上深入讨论了新时代我国科技出版发展的现状、问题和对策。除了体现国家实力、事关学术话语权,周忠和认为,发展我国的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