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袁中玉、王曦、王树森等乳腺癌团队所完成的“可手术三阴性乳腺癌标准治疗后卡培他滨节拍维持的III期临床研究(SYSUCC-001)”以原创研究形式全文发表于国际顶尖医学期刊《The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
日前,乔治华盛顿大学癌症中心研究团队在顶级期刊《癌症研究》上发表一项新研究:基因修饰因子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DAC)6不仅可以提高免疫治疗的效果,还能控制三阴性乳腺癌患者的肿瘤生长,并阻止癌细胞转移。
但是当我们仔细阅读那些顶级期刊的文献,不难发现,原来高分文章也是有“套路”可寻的! 今天向大家介绍的就是一篇发表在 Nature Cell Biology (IF=19.064)上的题目为“ Differential Effects on Lung and Bone Metastasis of Breast Cancer by …
据国家癌症中心统计,我国 每20秒左右就有1人患乳腺癌,每40秒左右就有1人死于乳腺癌。. 国际肿瘤学顶级期刊《美国医学会杂志•肿瘤学》(JAMA Oncology)的一份大规模研究显示: 男性乳腺癌患者的死亡率更高,比女性高出19%。. 乳腺癌发生在男性身上,你觉得 ...
2021年,据国家癌症中心统计,我国每20秒左右就有1人患乳腺癌,每40秒左右就有1人死于乳腺癌。而国际肿瘤学顶级期刊《美国医学会杂志•肿瘤学》(JAMA Oncology)的一份大规模研究显示:男性乳腺癌患者的死亡率更高,比女性高出19%。
乳腺癌是全世界女性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且发病率和死亡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据统计,中国每年乳腺癌新发病例超过27万,占全球约16%。 袁中玉 ...
随着基因科学的发展,医疗检测似乎已经进入基因时代,拿女性来说,通过基因扫描可以获得乳腺癌几率高低的数据。这也许只是理想的状态,现实究竟如何,来自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的科学家在顶级期刊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上发表评论文章,指出癌基因检测现实与理想的差距。
同期,另一肿瘤领域顶级期刊《Lancet Oncology》杂志也对吡咯替尼的1b期研究发表点评,对该新药出色疗效和较好的安全性做出了高度评价。 基于1b期研究的疗效和安全性,恒瑞迅速开展了2期临床研究,评估吡咯替尼联合卡培他滨方案对比拉帕替尼联合卡培他滨方案治疗HER2阳性转移性乳腺癌 …
号称最“凶险”的乳腺癌之三阴性乳腺癌,在临床治疗上又有了新突破。 日前,乔治华盛顿大学癌症中心研究团队在顶级期刊《癌症研究》上发表一项新研究:基因修饰因子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DAC)6不仅可以提高免疫治疗的效果,还能控制三阴性乳腺癌患者的肿瘤生长,并阻止癌细胞转移。
2021年,据国家癌症中心统计,我国每20秒左右就有1人患乳腺癌,每40秒左右就有1人死于乳腺癌。而国际肿瘤学顶级期刊《美国医学会杂志•肿瘤学》(JAMA Oncology)的一份大规模研究显示:男性乳腺癌患者的死亡率更高,比女性高出19%。
asco,st.gallen,esmo,nccn,csco,圣安东尼奥,abc。
ThehealthburdenofcancerisincreasinginChina,withmorethan1·6millionpeoplebeingdiagnosedand1·2millionpeopledyingofthediseaseeachyear.As...
近日,上海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分子识别与生物传感研究中心李根喜教授团队,在分子识别与生物传感研究方面取得两项重要进展,研究成果分别发表在国际著名学术期刊Jour...
|国际顶级期刊首度报道导读目前的医学界普遍认为,乳腺癌患者在术后必须接受辅助化疗,以防止残存的肿瘤细胞转移至附近的淋巴结和远端组织。但这一疗法会造成严重的副作用和例如脱发...
复旦权威期刊发表乳腺癌新成果生物通报道:乳腺癌是女性中最常见、也最严重的恶性肿瘤之一。40-60岁之间、绝经期前后的妇女发病率较高,仅约1-2%的乳腺患者是男性...
三阴性乳腺癌患者卡培他滨组无进展生存率为69.8%,安慰剂为56.1%,总生存率分别为78.8%和70.3%。6.22Nivolumab可一线用于IV期及复发性非小细胞肺癌。对...
2020年中国女性癌症新发病例数前十的癌症类型2020年中国女性癌症死亡病例数118万,占总数的39%,肺癌、结直肠癌、胃癌、乳腺癌死亡数最多。2020年中国女性癌症死亡病例数前十的癌症分...
顶级期刊实锤:多喝牛奶或增加乳腺癌发生风险女性健康界一直流传着三大传言:吃药治疗宫颈糜烂、木瓜可以丰胸、豆奶预防乳腺癌。前两者已被很多专业人士鉴定为谣言。但是最后一个却...
近日,上海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分子识别与生物传感研究中心李根喜教授团队,在分子识别与生物传感研究方面取得两项重要进展,研究成果分别发表在国际著名学术期刊JournaloftheAmerican...
在15~19岁的群体中,淋巴瘤的发病率最高,而在年龄更大的群体中,则为甲状腺癌、睾丸癌和黑色素瘤,而到了30~39岁的年龄组,则乳腺癌、甲状腺癌和黑色素瘤进入了前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