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大学期刊社秦钠社长(右一);威廷汉院士(右二),张久俊院士(右三);刘志强副社长(右四) 张久俊院士简介: 张久俊院士 张久俊院士,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大学可持续能源研究院院长和理学院院长。
秦钠社长介绍了期刊社建设的情况和布局,指出与高峰高原学科对接过程中,期刊尚处于转型过程,需要进一步进行刊号资源整合。秦社长特别指出依托上海大学期刊社颇受认可的办刊实力,只要学术水平达到必要高度,申请新闻出版局审批,也是有可能申请到刊号的。
原标题:为一流学术高地打造一流期刊 上海大学期刊社推动更多中英文期刊“走出去”. 50个人,编辑着14种期刊,中英文各半,其中2种进入SCI ...
10月11日,期刊社召开敬老座谈会。上海大学出版社党委书记谢为群,期刊社社长秦钠,副社长刘志强、赵毅、丁嘉羽,14位离退休老同志、各编辑部主任以及行政人员参加了座谈会。 座谈会由秦钠社长主持,谢书记代表出版社党委致欢迎词。
上海大学期刊社社长秦钠:出版刊物要做知识提供的服务商. 3月22日,由中国期刊协会主办、《商学院》杂志协办、瑞幸咖啡支持的第三期刊协讲堂 ...
2009年上海大学出版社转企后,期刊社被学校行政单列管理,依旧是全额拨款的二级事业单位,内部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也逐步理顺。 秦钠告诉记者,上海大学期刊社成功的原因有二:首先是学校高度重视,其次是主编率领…
上海大学期刊社的发展受益于改革与集约化发展。秦钠告诉《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在对国内外期刊进行充分调研和反复论证的基础上,期刊社依靠学校和主编的支持,大刀阔斧进行改革。《社会》由大众普及型读物转型为纯学术期刊。
从2006年秦钠接任社长一职后,上海大学期刊社由原先的6本期刊发展到如今14本期刊。 其中,多本期刊连续被评为全国百强期刊,有3本期刊入选中国科技期刊国际影响力提升计划(B类、C类),有3本被SCI、SSCI收录,有1本进入EI,还有1本进入ESCI。
秦钠结合上海大学期刊社“追卓越,创一流”的建设目标作了“培育一流期刊 建设一流学科”的主题报告。报告包括三个方面内容:一是实施集约化管理,做强做特做优;二是创新工作机制,服务学科建设;三是刊学联动,推进高质量发展。
期刊社社长秦钠是民盟市委常委、民盟上海大学委员会主委。她带领全社人员,根据市政府工作会议的相关精神及校党政办的通知要求,迅速建立多级联动工作机制,防控、出版两手抓,并主动融...
在社长秦钠看来,差别化定位、专业化办刊,让社科期刊与科技期刊比翼双飞,中英文期刊携手走出去,是上海大学期刊社打造期刊群得天独厚的优势。以专业化集约化突...
而秦钠却在担任上海大学期刊社社长的种增加到12种,其中种英文版已经成功实现走出去的目标,影响力不断扩大;专业刊《社会》还获得了国内出版界最高奖项——中...
高校学术期刊“全、散、小、弱”和“高成本、低效率”的局面是长期以来的历史遗留问题,上海大学期刊社社长秦钠告诉《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为突破此瓶颈,...
3月22日,由中国期刊协会主办、《商学院》杂志协办、瑞幸咖啡支持的第三期刊协讲堂,在中国经营报社举办。主讲嘉宾上海大学期刊社社长、研究员、法学博士秦钠,向...
秦钠以上海大学期刊社为例,向与会听众介绍了上海大学期刊社学术期刊建设的基本情况,以及如何实施集约化、信息化、专业化、数字化、国际化“五化”战略,做强做特...
秦钠社长做上海大学期刊社工作汇报,详细阐述了上海大学期刊社建社16年来走过的历程,包括所规划的步骤、施行的措施、建立的机制、取得的成绩以及获得的经验等。座谈会上,与会人员围...
今年6月,上海大学期刊社4种英文期CiteScore数据再创新高。资料图片进入互联网时代,期刊人如何面对挑战,又如何把握机遇?上海大学期刊社社长秦钠在日前由中国期刊协会主办的期刊讲堂...
上海大学期刊社社长秦钠荣获“优秀出版人物奖”。中国出版政府奖是我国新闻出版领域的最高奖,每三年评选一次,旨在表彰和奖励国内新闻出版业优秀出版物、出版单位和个人。从第二届期...
2013年6月14日,上海大学期刊社召开“期刊发展与学科建设研讨会”。上海大学主办期刊的各位主编、学校相关部处和学院的领导应邀与会。上海大学党委副书记忻平,上海大学出版系统党委书记郭纯生、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