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百年来的《尚书》学研究,在通论性著作和辨伪性专著方面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是以往的著作大部分侧重《尚书》学史的梳理,对某一时代的《尚书》学面貌未能进行深入细致的爬梳整理。有鉴于学界对断代《尚书
内容摘要:《史通》云:夫《尚书》者,七经之冠冕,百氏之襟袖,凡学者必精此书,次览群籍。当下,随着传统文化的复兴,《书》学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尚书》的现代诠释显现出巨大的张力。揭示华夏文明始创论述延续传统文化的学术正脉段玉裁《古文尚书撰异序》认为“经惟《尚书》最尊
基于上述考量,本论文深入剖析理雅各《尚书》译本在跨文化交流中的传播动机、传播策略及传播效果,以期由点窥面,为拓展汉籍与经学研究、深化文化传播研究提供一些有益的尝试。 论文分为五章。
钱宗武教授是《尚书》学和语言学研究的专门家。. 《〈尚书〉诠释研究》具有强烈的创新意识,所有讨论的专题都是《尚书 》学与语言学长期需要解决的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当然这些问题有些还关涉古典文献学、辨伪学、辑佚学、哲学、思想史研究等领域 ...
明代户部尚书马森墓出土丝织品的研究,郭亶伯;-丝绸1985年第10期杂志 在线阅读、文章下载。 全部分类 期刊 文学 艺术 科普 健康 生活 教育 财经 ...
70年代以来的研究已向传统的史学观点提出有力的挑战,足以使先秦史的研究改观,并为先秦古籍的整理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 在这一新的研究条件下,笔者重读《禹贡》及《顾注》,小有所得,故对“九州”试作考古学新解,并根据三代文明多元性的实际情况 ...
《尚书·尧典》的研究尧典,尚书,尚书的,研究,尚书·尧典,尚书 尧典,尚书 舜典,尧典桥,尚书七号,尚书7号 学号:2008020448研究生姓名:李娟 联系电话:13135971906(电话微信同号) Email:li0827juan@sina.com 所在学院:文学院 …
【摘要】:《尚书》是中国文化的元典,也是中国文学的源头,唐代将《尚书》列为五经之首。《尚书》文体是《尚书》研究的最重要的部分之一,但是对于《尚书》文体的研究一直困扰在六体和十体之争,未能取得突破性进展。 本文通过先秦政治制度的设计的详细考察和思考发现,《尚书》由尧舜禹三代 ...
尚书》是五经之一,被历代统治者奉为“治道之本”。中国古代的《尚书》研究起自两汉递至明清。近代以降,随着历史和学术语境的巨大转变,《尚书》研究也发生了变化。
《今文尚书》文本结构研究,尚书,双重结构,结构模式,文学成就。 《尚书》是我国最早的历史文献,也是我国文学史上一部具有母体性质的经典。由于长期以来,人们对《尚书》史书性质与经学意义的...
将新出清华简《金縢》与传世本及其他文献进行比较,可证成王即位时已为少年,襁褓说不能成立;周公居东为避居而非东征。汉代古文《尚书》较之今文《尚书》,更接近原初的...
摘要章太炎的学问根柢及治学兴趣在经学,而《尚书》研究是其经学研究的重要内容,有多部论著传世。他治《尚书》,不但旁征博引详、细考证其文字,阐发微言大义,而且多关注《尚书...
杨伯峻,何乐士二位先生的《古汉语语法及其发展》以及易孟醇先生的《先秦语法》中也仅用很有限的篇幅论及古汉语名词,而各种学术期刊上关于古汉语名词的专篇研究论文甚少.虽然...
《尚书》作为政教之书,战国诸子在议论政事时必然对《书》篇文献进行征引,兹就《墨子》《孟子》《庄子》《荀子》《韩非子》《吕氏春秋》六部典籍进行探究,以反映不同学派的《...
从来源复杂的<尚书>中,剔出同一时间层次的5篇周初文献,与<史记>相应引文进行对比研究,保证了方法论的严谨.将原文与引文相异的词,全部列表分出8类,并从微观的角度,对3组动词的...
【摘要】:在经过50—70年代沉寂之后,《尚书》研究在80年代开始逐渐升温,并逐渐进入高潮。近20年来《尚书》研究的综合性著作和《尚书》译注的大量出现,学者对《...
1.章太炎《尚书》研究成果考述[J].余康.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第002期2.中国社会结构转型:理论与实证——对一个师承性学派研究成果的谱系考察[...
《尚书》研究今文《尚书》董仲舒诸侯继承与发展中华法系礼法关系晁错传制礼作乐法学研究
来自维普期刊专业版喜欢0阅读量:26作者:黄岳洲摘要:本文系拙作《〈尚书〉"弗"字用法研究》的姊妹篇.试图运用比较法把《尚书》的"朕"字进行词义比较和语法比较.词义...
本文试图通过系统分析《尚书》通假的特点及其通假字和本字的诸种关系、通假的方式、通假范围,为文言通假的研究提供新...作者钱宗武机构地区湖南师大科研处出处《古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