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当前位置:发表论文

技术性贸易壁垒对省级贸易产生的影响分析全文

发布时间:2015-09-28 08:51


第一章  导论 1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意义 1
第二节 本文主要研究思路与基本框架 2
第二章 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基本内容 4
第一节 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定义 4
第二节 技术性贸易壁垒的特点 5
第三节 技术性贸易壁垒的主要表现形式 6
第三章  浙江省对外贸易的现状及特征 8
第一节 浙江省对外贸易的现状 8
第二节 浙江省经济发展对对外贸易的依存度 10
第四章 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浙江省出口的影响及原因 12
第一节 浙江省对外贸易遭受的技术性贸易壁垒的现状 12
一 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浙江机电产品对外贸易的影响 12
二 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浙江纺织品、服装业对外贸易的影响 12
三 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浙江农副产品对外贸易的影响。 13
第二节 浙江省对外贸易面临技术性贸易壁垒的主要原因 14
一 发达国家保护主义的加强 14
二 浙江省经济长期高速增长 15
三 出口市场相对集中 15
四 出口产品大多为劳动密集型,产品技术含量低 15
五 企业本身管理工作上的不足 16
六 政府和行业协会等作用缺乏 16
第五章浙江省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对策 18
第一节 企业本身的应对策略 18
一 增加海外投资,走国际化战略,并开发新兴出口市场 18
二 加强技术进步,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和产品的技术含量 18
三 申请国际认证、体系认证,积极与国际标准、国际认证接轨 19
四 积极收集信息,弄懂和掌握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垒现状 19
第二节 非企业组织的应对策略 19
一 在政府方面要建立协调统一的技术措施管理体制和应对技术贸易壁垒的支持体系 19
二 社会组织应该充分发挥其在微观层面的作用 20
第六章 总结 2122
参考文献 2223
致谢 2324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意义
当今,随着在WTO范围内的多次降低关税的谈判,各国的关税壁垒都降低了。但非关税壁垒因为其缺少国际协议和规则的约束而大行其道,各国为了保障国内的生产和就业率,纷纷设置各种非关税壁垒来限制外国的竞争对手。在这种背景下,国际贸易中的贸易保护措施格局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而这其中的技术性贸易壁垒措施渐渐引起了各国的高度重视。西方发达国家凭借其雄厚的技术实力以及对全球的技术法规设定的影响力,给我国以及其他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对外贸易造成很大的障碍。因此在我国外贸出口呈现持续高速增长的同时,外贸出口也遭到大量技术性贸易壁垒,而且浙江省历来都是国外对我国实施非关税壁垒的“重灾区”。加入WTO以来,浙江的对外贸易一直处于快速增长状态,然而对于浙江这样的以出口为经济发展导向的省份,其传统出口产品受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垒限制越来越严重,这将直接影响到浙江出口企业的生存和浙江省经济的发展。
技术性贸易壁垒已经影响浙江省对外贸易很长一段时间。早在2004年度被调查企业中有47.8%的企业遭遇技术性贸易措施,造成的经济损失达6.5亿美元,其中直接经济损失3.11亿美元;间接经济损失3.39亿美元。以样本出口总额147.65亿美元计,直接损失率2.1%,间接损失率2.29%。
2006年浙江由于技术性贸易措施所产生的直接损失为79.5亿美元,比2005年增加31.8亿美元,列全国第二。1调查显示浙江名列出口前五位的商品分别是:机电产品,服装及衣着附件,纺织纱线、织物及制品2,高新技术产品和农副产品。其中机电产品占全省出口比重为42.01%,服装和纺织两大类就占了29.47%,农副产品占5.97%。而这些商品都是我省遭遇技术性贸易壁垒的主要对象。
09年上半年,浙江省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继续大幅下降,同比分别下降25.3%和39.1%。从全国来看这两样产品的降幅分别大于全国平均水平4.1和17.8个百分点。09年上半年我省的纺织品因为“灰色清关”事件对俄罗斯同比出口下降42.5%之多。同样是09年上半年我省因为技术性贸易壁垒等原因农副产品出口总额同比下降了11.55%。另外据统计,浙江在过去几年曾遭遇到很多技术性贸易壁垒,其中包括:欧盟电子电器ROHS和WEEE两项指令,欧盟CR法案、欧盟EUP指令,欧盟FVO检查、美国154号通报,欧盟REACH法规,美国关于床垫和床上用品的95号、96号通报,瑞典51号通报等等。这些技术壁垒对浙江出口贸易造成很大的影响。很显然,贸易壁垒已经成为当前浙江企业一道难以逾越的门槛。
由于技术性贸易壁垒凭借其本身的广泛性、复杂性、隐蔽性、灵活性等特点,并且随着传统非关税贸易壁垒作用减弱,现已成为主要的非关税贸易壁垒措施。而且对我省的出口影响巨大,直接影响我省的经济发展。所以,分析浙江企业遭遇各种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原因和作用方式,并寻找应对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各种对策,对浙江的企业来说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第二节 本文主要研究思路与基本框架
本文以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影响为主旨,通过分析浙江省现已遭受的技术性贸易壁垒为具体案例,并结合技术性贸易壁垒的特点以及主要的手段,系统地研究浙江省大量遭受技术性贸易壁垒的问题以及国外能频频成功的运用的内在原因,并对这些问题提供相应的对策和建议。具体的分析思路如图1-1所示:
第二章主要是从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基本内容出发,根据国内外学者的研究了解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定义特点以及主要的运作手段。
第三章从浙江省的经济现状出发,了解近年来浙江省出口的现状和出口贸易的主要特征以及具体的案例。
第四章结合第二章和第三章的理论和案例分析阐述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浙江省出口的影响,现状作用方式以及主要原因。
第五章从第四章的影响以及原因出发,根据理论结合现实提出浙江省出口贸易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对策。

第二章 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基本内容
第一节 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定义
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定义,各国学着的观点不一,在各类文献中也不是很统一。我们将回顾一些关于技术性贸易壁垒的不同的理解,并最终提出自己对技术性贸易壁垒的理解和概念。
首先,虽然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定义各不相同,但是技术性贸易壁垒是非关税壁垒的一种却得到了普遍的认同。
美国苏珊娜•桑斯伯利(Suzanne Thornsbury 1998)认为:贸易限制法规是非关税限制的一种,而技术性贸易壁垒又正是贸易限制法规的一种。
多娜•罗伯茨(Donna Roberts1999)和蒂莫西•约瑟令(Timothy Josling)等则认为:各国管理外国产品在国内市场销售的不同法规和标准,它们的表面目的是纠正与这些产品的生产、分 配和消费有关的外部效应产生的市场无效。该定义主要强调的是市场的无效性,需要借助技术性贸易壁垒等手段来纠正市场。
国内的学者叶伯林等(1992年)认为,技术性贸易壁垒是指:那些确定工业产品或消费品的某些特性的强制或非强制性的规定、标准和法规。以及检验产品是否符合这些技术法规和确定产品质量及适用性能的认证、审批和实验程序。
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管理研究所的研究报告(1998年)认为:技术性贸易壁垒是指一国在对本国市场上流通的商品进行管理时,由于其技术法规、技术标准以及为证明商品和企业符合法规和标准的要求而建立的合格评定程序,即认证制度、认可制度、检验制度等与其他国家不一致所形成的影响自由贸易的障碍。
而张海东(2003年)认为:技术性贸易壁垒指一国政府或非政府机构以维护国家安全、保护人类与动植物安全和健康、保护环境、防止欺诈行为以及保证食品安全与产品质量等为由采取的强制性或非强制性技术性限制措施或法规,这些措施或法规主观或客观地成为外国商品自由进入的障碍。此定义主要强调技术性贸易壁垒限制作用的主观和客观方面。
综上所述,各类学者虽然对技术性贸易壁垒的概念不完全相同,但是我从中得出一个通性:技术性贸易壁垒,是非关税壁垒的一种,故名思议是以技术为着力点,制定标准法规,并最终达到限制国外的产品进入本国。
本文定义技术性贸易壁垒为:以安全、健康、生态环境、防止欺诈等技术为着力点,制定标准法规等来提高对国外进口产品的进口难度和成本为手段,最终达到限制国外未达法规标准产品自由的进入国内的目的,以保护国内公共利益如健康、安全、环境等。
本定义根据其特点是以技术为着力点,这些相关技术包括维护国家(或地区)安全、保障人类健康、保护动植物资源和生态环境、防止商业欺诈行为等方面的技术。以标准法规为手段,这些法规包括技术、卫生检疫、商品包装和标签标准,其中还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手段主要是指《技术性贸易壁垒协议》规定的技术法规、标准和合格评定程序。广义的手段还包括动植物及其产品的检验和检疫措施、包装和标签及标志要求、绿色壁垒、信息技术性贸易壁垒等。以限制国外产品进入国内为目的,其最终目的是为了保护国内公共利益如健康、安全、环境等。甚至是为了保护国内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和国内劳动力的就业率。


第二节 技术性贸易壁垒的特点
根据以上特点,我们可以得出技术性贸易壁垒的特点,(一)利用技术为着力点的合理性、隐蔽性和针对性,(二)以制度标准法规为手段的社会法规特征,(三)构成技术性贸易壁垒实体内容的技术性措施或法规既能有正面的保护作用又可能在特点的情况下有歧视性,所以它具有双重性。(四)基于各国都以本国的利益为中心,所以它又具有争议性。
(一)合理性、隐秘性和针对性
因为技术性贸易壁垒是以技术为着力点,而制定技术法规、标准、合格评定主要是为了保护国家安全及消费者利益,因而有它有合理的一面。而且WTO并不否认各成员国之间存在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合理和必要性,只要技术性贸易壁垒不具有歧视性即可。
隐蔽性则表现在通过技术要求如以安全、卫生、健康等不符标准或法规为由限制进口,表面的目的是为了保护环境和消费者的利益,但很多国家的政府在当今的传统关税不断降低的背景下,为这种以技术为着力点具有一定合理性的贸易壁垒披上了完全合法的外衣。
针对性表现在针对性的技术,只有当某种产品达到某种针对的技术的时候才能允许进口,而关税、配额等不能针对具有某些特定的产品进行限制。在这方面技术性贸易壁垒的限制效果更好。
(二)以制度标准法规为手段的社会法规特征
首先需要解释法规包括经济法规、管理法规和社会法规。经济法规主要是用于影响定价、竞争以及市场的进入或退出的措施,主要包括配额、或然性保护措施和国内成分要求等。管理法规主要包括文书单据工作和其他管理形式,如海关评估、分类、通关程序和许可要求。而社会法规则主要是为了保护公共利益和健康、安全、环境等,它主要包括食品安全措施、环境措施和质量标准等。
从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定义我们可以看出它是属于社会法规,它是通过食品安全措施、环境措施和质量标准来限制不符合要求的外国商品进入来实现一定的社会公共目标的。而通过配额、许可证等经济法规和管理法规显然在当今减少传统壁垒的背景下已经不和时宜了。
(三)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双重性
为了纠正市场失灵保护社会公共安全、健康等实现一定的社会公共目标而在合理的限度内实行技术性贸易壁垒,对那些达不到技术法规和标准要求对公共有害的进口产品进行限制是正当的。但是超过那些公共的技术标准要求,制定过于严格的技术标准要求,甚至是完全为了保护国内的产品生产和就业率。这是一种歧视性的贸易限制手段,是违法WTO基本原则的。然而我们很难区分一下技术性贸易壁垒究竟是为了纠正市场失灵还是基于保护本国的经济利益,所以我们说它具有双重性。
(四)技术性贸易壁垒的争议性。
在进行国家的决策的时候,不同国家都是从各自的经济利益出发。而由于技术性贸易壁垒涉及面很广,表现形式复杂,同时又由于它的双重性。所以各国很难了解技术性贸易壁垒是否已经实现社会公共目标或是否超出它的合理限度。而国家间又很难达成对技术性贸易壁垒的程度达成共识,很容易引发贸易争端。所以技术性贸易壁垒在全球都很很广泛的争议。

第三节 技术性贸易壁垒的主要表现形式
对于技术性贸易壁垒的表现形式,国内外的学者有很多不同的看法,我们总结了很多学者的观点主要把这些形式分为四种:
(一)技术法规
技术法规是指政府或其有关部门制定的必须强制执行的有关产品特性或其相关工艺和生产方法的规定,TBT协议规定,只有适当,成员应按照产品的性能而不是按照其设计或描述特征来制定技术法规。技术法规分为两种:一是正式技术法规(政府强制执行的),如法律(议会颁布)、命令(政府批准发布)、部门建议(政府各部门批准发布)、各种权力机构发布的条例、地方政府发布的条例;二是事实上的法规,如由某些机构发布的指示、指南没有法律约束力,但在实际工作中又不得不执行的文件。比如美国的《联邦食品、药物和化妆品法》、《消费产品安全法》,德国的《设备安全法》等。
(二)技术 标准
技术标准时指经公认机构批准的、非强制执行的、供通用或重复使用的产品或相关工艺和生产方法的规范、指南或特性的文件。技术标准的形式有卫生标准、安全标准以及环境保护标准,还有工业品标准、农产品标准等。
技术法规和标准时最为常见的技术性贸易壁垒形式。各国为了其社会公共目标而制定了各种技术法规与标准。技术法规和标准最大的区别是标准时自愿性质的规定,而技术法规则是政府部门制定的强制性要求。所以市场竞争者必须遵守技术法规但可以与标准不一致。
(三)合格评定
合格评定是指任何直接或间接用以确定是否满足技术法规或技术标准有关要求的程序主要包括认证、认可和互认三种。
认证是指由授权机构出具的证明,一般是第三方对某一事物、行为或活动的本质或特征。经对当事人提出的文件或实物审核后给予的证明。
认可是指权威机构依据程序对某一机构或个人具有从事特定任务或工作的能力给予正式承认的活动。
互认是指在评审通过的基础上,认证、认可机构之间通过签署相互承认协议。互相承认彼此的认可一认证结果。
(四)卫生检疫
卫生检疫是指本国境内为保护人类、动植物的生命或健康而采取的技术性措施。这些检验检疫措施包括:检验检疫法律、规定、程序、最终的产品标准等。


第三章  浙江省对外贸易的现状及特征
第一节 浙江省对外贸易的现状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积极调整发展战略,大量引进国外先进技术、设备和生产资料,积极推进外贸体制改革,赋予地方和企业以更大的进出口贸易自主权,对进口实施有限保护,采取对出口的奖励措施。东南沿海部分地区率先对外开放,逐步向中西部扩展,通过引进资金、技术和发展进出口贸易,带动了经济增长。
浙江省地处中国东南沿海长江三角洲南翼,东临东海,南接福建,西与江西、安徽相连,北与上海、江苏接壤。浙江是中国最早对外开放的省份之一,截至2006年底,已与世界上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直接的经济贸易关系。浙江还积极实施外贸经营主体、出口市场、出口商品和贸易方式多元化,形成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外商投资企业、民营企业等共同开拓国际市场的格局。2008年全省进出口总额2111.5亿美元,与2000年相比增加了7.59倍,其中出口1542.9亿美元,进口568.6亿美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0.26%和17.14%。1

    表3-1  浙江省进出口总值(2000-2008年)     单位: 亿美元

年份 进出口总值 出口 进口
2000 278.3 194.4 83.9
2001 327.9 229.8 98.2
2002 419.6 294.1 125.5
2003 614.1 415.9 198.2
2004 852.1 581.5 270.7
2005 1073.9 768.0 305.9
2006 1391.5 1008.9 382.5
2007 1768.4 1283.0 485.4
2008 2111.5 1542.9 568.6
资料来源:依据中国海关网整理


在出口商品构成的比重看来,以机电产品、纺织服装为主。2008年,浙江省的进出口总额里,机电产品占6804800万美元,纺织品服装类占了4224331万美元。以下是2005-2008年出口主要商品的情况。


   表3-2  浙江省出口主要商品情况        单位:万美元
项目名称 2005 2006 2007 2008
机电产品 3023752 4236303 5557980 6804800
高新技术产品 602036 1016226 1017360 1371880
 农副产品 533934 667890 722936 768496
服装及衣着附件 1331815 1592516 1859328 2157999
纺织纱线、织物及制品 1111110 1381340 1700570 2066532
                                                             资料来源:浙江统计局信息网


图3-1  浙江省2008年出口主要商品情况
 

在浙江省的出口市场中,欧盟、美国和日本仍然是主要的出口地区。2008年,浙江省的出口总量中,欧盟占26.07%,位列第一,其后分别是美国19.2%,日本6.88%,东盟5.53%。

图3-2  浙江省2008年出口主要商品情况
 

第二节、浙江省经济发展对对外贸易的依存度
浙江外贸依存度长期达70%以上,其中出口占50%。1999—2006年浙江外贸依存度与出口依存度呈稳步上升态势,外贸依存度年均提高6个百分点,达到了71%;出口依存度年均提高4.3个百分点,达到了51.58%。外贸对浙江经济的影响程度在不断加大过程中。浙江外贸出口对经济增长的作用一段时期内超过投资与消费。1999-2006年的8年间,净出口平均拉动度为5.3个百分点,约占同期GDP增幅(12.25%)的43.2%。特别是04、05、06年来,其拉动程度分别达到7.0、8.8和8.2个百分点。也就是说,2004--2006这三年,浙江GDP增长的份额中,平均有一半是由外贸直接和间接贡献的。1981—2006年26年间,浙江外贸每增加1亿美元,约可带动GDP平均增加1.48亿元;外贸每增长1个百分点可带动浙江GDP增长0.588个百分点。其中,出口和进口的推动作用分别达到51.2%和7%。
当近年来的金融危机爆发的时候,由于国外的需求减少导致了浙江省出口的大幅减少。07年金融危机未爆发时浙江省出口比往年增长27.14%,生产总值比往年增长了14.5%。而08年出口增长下降到20.26%时,浙江的生产总值增长速度只有10%左右了,增长速度下降了31.03%。尽管受到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2008年我省对外贸易有所减少,浙江的外贸依存度仍然达到52%,出口最终增长20.3%,还是远远高于GDP,财政收入和城乡消费等其它经济指标的增速,外贸对浙江经济的拉动仍然十分明显。从以上数据可以表明浙江省经济的发展对对外贸易的依存度一直都很高,浙江省对外贸易的发展对浙江省经济的发展有相当重要的作用。

第四章 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浙江省出口的影响及原因
第一节 浙江省对外贸易遭受的技术性贸易壁垒的现状
据调查,,目前美国、日本、欧盟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国际标准采用率高达80%以上,且产品主要集中在食品、机电产品和纺织服装三大领域。由于技术性贸易壁垒本身的复杂性,我省面临的技术性贸易壁垒又很多,所以我们研究浙江省出口的机电产品、纺织服装和农副产品三大领域主要产品来研究。
一、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浙江机电产品对外贸易的影响
机电产品是浙江重要的支柱产业和出口产业之一。2006年实现产值为423.9亿美元,伴随着出口的高增长,2007年浙江机电产品出口额达到了555.9亿美元。然而正是这样的支柱产品,国外的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我省的机电产品产生了很大的负面影响。
  2007年8月,欧盟实施第三道环保指令EUP要求,产品设计要考虑整个产品生命周期对能源、环境、自然资源的影响程度。产品要通过规定取得认证标志,才能进入欧盟市场。EUP指令涉及全省80%的机电企业,这在2007年7月1日的ROHS指令后 给浙江机电产品的出口带来了更加严峻的挑战。
 由于国外的技术性贸易壁垒日趋苛刻,从而降低了我省机电产品的竞争力。我省机电产业所掌握的核心技术比较少,开发创新能力低,无论在档次还是在安全质量上原本就比不上发达国家。加入WTO后由于关税降低世界各地都为自己设定了认证要求,使得我省的机电出口更是雪上加霜。如2008年调查显示,目前浙江省出口的机电产品只有54%的产品取得了欧盟国家要求的CE认证;只有41%的产品取得了美国要求的UL认证;仅有7.5%的产品取得了日本要求的JIS认证。各国和地区的各种认证大大减少了浙江省出口机电产品的数量。

二、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浙江纺织品、服装业对外贸易的影响
加入WTO后,根据ATCA协议规定,在5年的时间内,我国在设限国的纺织品配额在现行基础上年增率为25%,05年时全球纺织品配额将取消,这给我们带来了巨大的商机。然而与此同时,许多国家制定了严格的技术性标准,以更隐蔽的方式阻止我国纺织品的出口。技术性贸易壁垒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浙江省纺织品和服装的出口。
05年这一年,浙江省纺织品工遭遇来自美国、欧盟等7个国家和地区的9起反倾销调查,保障措施调查3起,纺织品特别限制措施4起,共计涉案数16起,涉案金额7.33亿美元,分别占总涉案数和总涉案金额的40%和77%。06年,欧盟议会通过了在欧洲市场全面禁止全氟辛烷磺酰基化合物(PFOS)的使用。这项规定后,以2006年宁波市对欧盟的纺织品服装出口状态来看,宁波对欧盟的服装出口已显露出疲态。2006年1至10月,宁波市出口纺织品服装52.9亿美元,同比增长26.7%。欧盟作为第一大出口市场,增速仅为10.5%。还有如欧盟的REACH法规,增加了纺织品环保生态标签申请,如 Oeko-Tex Standard 100 和 Eco-Label。由于这类申请都要在欧盟,而且手续复杂等原因,大大增加了纺织品出口的成本,降低了产品的竞争力。为本来就纺织利润微薄的纺织品行业雪上加霜。
三、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浙江农副产品对外贸易的影响。
自中国对外开放和加入WTO以来,我省农产品实施“走出去”发展战略,使得浙江农产品在产量上有了大幅度的同时,农产品的对外贸易业取得了巨大的进步。而农产品在浙江省的出口贸易中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从表3-3列出的2002-2007年浙江农产品出口总量及同比增长率。可以看到,在这6年间,浙江农产品的出口金额连续6年逐步提高,2007年浙江农产品出口总额是2002年的1.84倍。总的来讲,浙江农产品出口总额呈递增趋势,但是,从表中我们看出,2004年以后,浙江农产品出口总额递增趋势减缓,占全国农产品出口总额比例也逐渐变小。2007年,同比增长更是降到了9.08%。分析其原因,是因为中国入世后前几年针对中国农副产品的技术性贸易壁垒并不是很多,但是在随后几年的高速发展中,世界各国为了保护本国的农业纷纷增加了不少技术性贸易壁垒,所以从数据上看前几年增加速度很快而后几年减缓。
表3-3         2002—2007年浙江农产品出口情况

年度 出口金额
(单位:亿美元) 同比增长(%) 占全国农产品出口总额比例(%)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15.92
17.8
22.38
24.51
26.86
29.30 5.34
15.5
25.7
9.54
9.6
9.08 8.77
8.4
10
9.02
8.66
7.92
                                                                                         资料来源:《外经办农涉外信息》各期


比如,由于2006年5月29日起执行《肯定列表制度》1,07年对日本出口农产品8698万美元,减少5.8%。又如,2001年7月1日起欧盟对茶叶农药残留标准提高100倍,致使浙江省当年出口欧盟茶叶数量和金额分别下降41.08%和48.69%,2002年出口额又比2001年减少196万美元;2002年初,舟山冻虾仁被欧洲一些公司退货并索赔,原因是冻虾仁中氯霉素含量超标(10亿分之0.2克)。同年,欧盟兽医委员会又宣布暂时全面禁止从中国进口虾、兔和家禽肉等动物源性食品。2002年,浙江水产品出口欧盟同比减少10563万美元,下降94.48%;蜂产品同比减少295万美元,下降64.46%;羽绒羽毛同比减少522万美元,下降49.55%;冻鸡、鲜冻兔肉、生皮、生毛皮四个畜产品出口数量为零。2002年中,浙江有2亿~3亿美元相关农产品出口被禁;
据浙江省外经贸厅统计,自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浙江省有许多农产品出口都遭遇了技术性贸易壁垒,涉及金额十多亿美元,已经成为技术性贸易壁垒的重灾区。


第二节 浙江省对外贸易面临技术性贸易壁垒的主要原因
一、发达国家保护主义的加强
我省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实力迅速提高,对贸易飞速发展,对外贸易在浙江省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越来越大。随着科技的发展,外贸产品中的科技含量也越来越高。在潜意识层次,“中国制造威胁论”也在全球范围内蔓延,一些国家将本国的失业和贸易逆差归罪于我国。为了转移矛盾、取悦国民,隐蔽性强的技术性贸易壁垒就自然成为其限制我国产品进口的有利工具。再加上近几年的金融危机使我们的主要出口市场遭受了很严重的经济打击,他们为了恢复经济保护本国的产品市场和本国的就业率并维护竞争中的支配地位,这些发达国家不断加大对我国实施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力度和密度,以达到限制我国出口的目的。

二、浙江省经济长期高速增长
近几年特别是金融危机后,中国对外贸易以高速增长的强势在世界经济发展中一枝独秀,容易成为贸易摩擦的“众矢之的”。
浙江处于中国经济最发达的长三角地区,自从外贸经营权下放以来,新批外贸企业数量迅速增加。外贸经营主体数量激增,既促进了浙江外贸出口的发展,也引发了同业间的低价竞销、恶性竞争,低层次扩张的结果导致出口商品数量激增。浙江产品在国际市场的占有率急剧上升,引起了国外贸易保护主义的关注与警惕,因而极易引发国外的贸易保护。
随着外贸经济的快速发展,浙江外贸企业的个体成长也非常迅速,企业出口规模不断扩大,出口额不断增长。研究显示,就单个企业而言,随着出口规模的增大,出口额的增长,企业受到国外技术性贸易措施的影响明显加大。
三、出口市场相对集中
我国对外贸易区域间不平衡的状况相当明显,据中国海关统计显示,2004年我国与美、日、欧双边贸易额占当年我国进出口总值的45%。若包括经香港的转口贸易在内,我国出口商品则有近75%销往美、日、欧盟等国家或地区。1产品出口的地理方向过于集中,又与主要顺差来源地相交叉,决定了 我国将不得不直面技术贸易壁垒的威胁。
进入21世纪以来,浙江产品主要的出口市场是欧盟、美国和日本。而这三大经济体正是实施技术性贸易壁垒的积极倡导者和发源地。近年来,这些国家的TBT措施不仅力度加大,而且其名义上的合理性、形式上的合法性、手段上的隐藏性和实施上的巧妙性更是大大提高。出口市场的相对集中,并与技术性贸易壁垒发源地的重合,已经对我省的出口企业造成了严重的损失。
四、出口产品大多为劳动密集型,产品技术含量低
浙江出口商品以原材料、劳动密集型、低加工度为主,出口中间产品多,技术含量低,附加值小,定牌加工多,自创品牌少。长期以来,浙江企业竞争手段单一,靠薄利多销占领市场。这种低价竞销策略不仅使浙江出口企业盈利率底,更容易授人以倾销之口实。同时又使得出口企业把重点放在对成本的节约上,不注重技术革新或进行技术认证等,形成恶性循环。
与此相反,当前国际贸易的传统关税壁垒逐渐削弱,以技术法规、标准、合格评定程序为主要表现形式的技术性贸易措施正成为影响我国产品出口的重要障碍。由于科技进步,检测设备、手段和方法更加先进,各国所采用技术性贸易措施的技术含量却不断升级,对进口产品的要求越来越苛刻,已从个别限量指标发展成为名目繁多的限制或禁止指标体系。
自“浙江制造”表现出很强的低层次竞争力以来,层出不穷的技术性贸易措施不断发展,以欧盟电子电气两指令(WEEE、RoHS)、节能指令(EUP)、化学品REACH法规,以及日本对农产品管理的肯定列表制度最为严格和典型。近几年来,浙江的纺织品、鞋类、打火机、玩具、农产品等传统优势产品无一幸免,普遍陷入各种贸易壁垒的围堵困境。
技术性贸易措施的另一特征是越来越隐蔽。比如 “社会责任标准”—SA8000标准,就把贸易保护的实现转到劳工标准、保护人类健康、维护人权和社会责任上。而浙江出口产品的低价和劳动密集型,使其很难满足SA8000标准的要求。
五、企业本身管理工作上的不足
很多出口企业的产品质量管理工作不容乐观。目前采用国际标准生产的浙江民营企业屈指可数,大部分企业采用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但保证标准执行的能力较差,个别企业甚至无标生产;质量管理体系不健全,已取得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的企业不按制度开展日常的质量管理活动,只有少数企业应用科学的质量管理方法指导企业质量管理工作,产品质量受影响;大多数出口产品以低价作为竞争优势争夺海外市场,而企业低价倾销的背后往往是靠偷工减料或用一些替代品生产来平衡低价带来的成本缺口,从而引发质量危机,也成为进口国实施“安全壁垒”的重要原因。如很多的塑料制品出口企业在收购塑料原料的时候更倾向于那些价格便宜却没有相关环保批文的二次回料,这样不仅降低了产品的质量更使国外有理由设立相关的技术性贸易壁垒。
六、政府和行业协会等作用缺乏
众所周知,政府、企业和行业协会是“外贸铁三角”。在浙江省对外贸易中,企业是作用主体,政府是强大后盾,而行业协会有很重要的协调和组织作用。然而当前浙江的对外贸易主要是以民营经济为主,大多数企业规模较小,技术薄弱,没有足够的技术支持和国外的技术性贸易壁垒的信息支持。而政府在协助企业掌握技术性贸易壁垒的措施和引导企业应对壁垒的力度上缺乏加强。对于目前浙江的行业协会,存在着先天发育不全、缺乏实权、职能定位不清、行业自律乏力、对企业不具备约束力等缺陷。协调和服务作用缺失,使一些企业出口行为不规范,给国外制造贸易摩擦提供了借口。同时,行业协会对应对贸易摩擦缺乏经验、能力不够,更成为国外对浙江民营企业频繁制造贸易壁垒的重要动因。

第五章 浙江省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对策
第一节 企业本身的应对策略
一、增加海外投资,走国际化战略,并开发新兴出口市场
要想突破国外的技术性贸易壁垒,我们不能只是单方面的等待或要求国外降低壁垒,而是应该走国际化战略。可以采用劳务输出、技术输出、直接投资、间接投资等方式进行跨国经营。通过合资、独资、收购、兼并、投资等手段,在消费国就地生产、加工,让“销地”变产地,发挥我省出口企业的国际化经营规模,并带动相关产业跨越贸易壁垒。出口企业要善于与国外企业合作和竞争,这对于跨越动态的技术壁垒也是很有意义的。这是最有效的解决技术性贸易壁垒的方法。另外,为了避免单一市场给浙江省出口带来的不稳定性,我们应该积极发展其他海外市场。比如现在美国和欧盟是我们的主要市场,一旦他们设立相应的技术壁垒对我们的出口影响就会很大,直接影响浙江省的经济发展。但有一定的多元化市场背景时,就可以降低因为某些市场的技术性贸易壁垒而带来的影响。如据宁波海关统计1,2006年,宁波口岸出口纺织品及服装共计114.3亿美元,比2005年全年增长了37%,其中欧盟和美国分列前两位,而阿联酋、俄罗斯、贝宁、伊朗、巴基斯坦等新兴出口市场均增长迅速,其中俄罗斯和巴基斯坦的增速分别达到97.6%和96.3%。
二、加强技术进步,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和产品的技术含量
技术性贸易壁垒归根结底是以技术为着力点,国外的相关壁垒都是通过浙江省产品的技术能力达不到相应的法规和标准来限制我们的产品出口的。加强科技进步,提高技术创新能力,这是实现新跨越的核心所在。加入世贸,意味着我省企业与国外企业,将处于同一起跑线上进行平等竞争,要发展和处于不败,主要取决与企业的综合素质和竞争能力,只有提高产品质量,开发新产品,才能有效地越过发达国家的技术壁垒。所以浙江省的企业应该通过技术引进或开发的方法来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但是由于我国在高新技术方面的落后,很难做到独自开发新技术。我们应该通过国际贸易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这样不仅在静态意义上提高了本国的技术存量水平,缩小了与发达国家的技术差距,改善了本国的技术能力,更为重要的是在动态意义上通过各种渠道和机制促使本国技术创新能力的提高以及创新机制的形成,为赶超和跨越发达国家的技术壁垒提供了某种可能性。
三、申请国际认证、体系认证,积极与国际标准、国际认证接轨
浙江省企业要积极申请ISO9000质量体系认证和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认证,进一步扩大环境标志产品的范围,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 距,取得进入国际市场的通行证。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标准包括环境管理体系、环境审核、环境标志、生命周期分析等国际环境管理领域内的许多焦点问题,通过ISO14000认证是我国出口企业突破技术壁垒的有利武器。从目前所能采取的手段来说,进行国际标准化认证,是打破技术壁垒的必要措施。同时,出口企业要积极采用国际标准,加强收集和研究各国的技术标准,使其具备突破技术壁垒的能力。
四、积极收集信息,弄懂和掌握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垒现状
收集信息,关注规则进展,了解规则内容。熟悉、掌握WTO游戏规则,各种指令、法规、法案、禁令、制度的内容。尤其是技术指南文件的内容,熟悉了相关的注册、评估及授权程序,才能根据不同类别,准备好预注册和注册所需的相关技术材料。面对形形色色的技术性贸易壁垒,企业应该尽快了解技术性贸易壁垒协议的游戏规则并,通过对信息收集整理,弄清涉及的本企业的相关内容,有的放矢,最大限度地减少或消除贸易中技术性贸易壁垒所形成的障碍。应着重研究如何利用技术性贸易壁垒协议中的具体要求以及成员方应享有的权力,从而真正享有成员方应享有的待遇。

第二节 非企业组织的应对策略
一、在政府方面要建立协调统一的技术措施管理体制和应对技术贸易壁垒的支持体系。
因为政府在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的是一个决策、指挥、协调的角色,起主导作用。所以,首先,浙江省政府应该改革现有职能分散、职责不清,效能不高,效果不好的技术措施管理体制,建立内外合一,进出一体,统一协调,高效率运转,高要求管理,高质量服务的技术措施管理体制和应对工作机构,统一承担管理、研究、指导、服务等工作,并建立责任体系,确保政策管理的有效性和工作的落实到位。其次,浙江省政府应该健全技术法规、标准支持体系;新技术新标准应由推进的支持体系;检测技术能力支持体系;合格评定技术支持体系;社会组织及机构协调服务的支持体系。并完善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工作机制,如信息收集通报机制、风险预警和快速反应机制、协调磋商对话机制、奖励机制等。这样企业就能及时全面的了解国外的技术性贸易壁垒,并且有渠道来解决矛盾和争端。
二、社会组织应该充分发挥其在微观层面的作用
社会组织包括进出口商品、贸促会、行业协会以及相关的中介服务机构。他们首先可以在进口国设立专门机构。相关社会组织针对出口产品的不同类型,争取在进口国内设立专门机构,作为代表人,履行法规具体事务,为我国出口企业服务。加强与进口国家和地区的同行中介组织或社会团体的联系和合作,相互沟通信息,交流磋商、探讨问题,获得帮助。其次在许可认证方面发挥作用。帮助企业参与国际相关许可认证,使企业尽快获得相关出口许可认证。同时在技术标准的制(修)订、技术信息发布、技术咨询与服务、市场预警等方面发挥好作用。再次可以设立专业咨询机构或事务所,开展全方位服务工作。设立专业咨询机构或事务所,定期组织有关技术壁垒培训,及时将国外即将实施的技术壁垒的要求和应对措施与企业沟通,使企业主动应对,变被动防范为主动防范。同时协调业内关系,形成应对合力。最后要及时与政府沟通,发挥企业联系政府的钮带作用。在指导和服务企业同时,及时向政府行政主管部门反映行业动向,提出政策建议。


第六章 总结
总之,在中国改革开放和加入WTO后,我们浙江省由于原材料低廉,劳动力丰富等原因,在各种领域内的产品出口量迅速的增加。为浙江省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做出了重大的贡献。然而又由于历史,技术等原因,使浙江省出口产品的技术含量比较低,管理方法错误,安全卫生方面确实存在不少问题。加之我国低廉的产品价格破坏了很多国外产品的产业发展,在国外保护本国的环境、安全、卫生和贸易保护的要求下,纷纷设立了针对中国甚至浙江的技术性贸易壁垒。目前情况来说,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浙江省对外贸易的负面影响远远大于其正面影响。但是我们认为,技术性贸易壁垒不但是一种出口障碍,而且也是提高浙江省产品生产技术、安全卫生和管理能力的一个重要机会。在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同时不断提高自己的生产能力和技术,在管理方式、安全卫生和组织协调等方面取得长足的进步。届时受益的不但是浙江省的企业,社会各界如消费者群体都将从中受益。突破贸易壁垒是浙江省经济发展的一种强大的动力。

【参考文献】
[1] 康晓玲,宁艳丽. 外国对华实施技术性贸易壁垒问题的博弈分析[J]. 经济体制改革,2005(2).
[2] 李树. 技术性贸易壁垒的设置于我国的策略选择[J]. 改革,2003(6).
[3] 齐欣,岳晋峰. 标准制度互认机制与发展中国家技术性贸易壁垒的突破[J]. 国际贸易, 2005(6).
[4] 宋宇. 技术性贸易壁垒中的非政府行为研究[J].国际贸易问题,2003(3).
[5] 孙丽丽. 技术性贸易壁垒与温州打火机案[J]. 经济问题 2003(3).
[6] 张海东. 技术性贸易壁垒与中国对外贸易[M]. 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2004.
. 北京:中国计量出版社,1993.
[8] 金德有.中国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策略[M]. 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 2005.
[9] 张海东. 技术性贸易壁垒理性化路径研究----兼论发展中国家的问题与出路[J]. 世界经济与政治,2005(3).
[10]陈志友. 技术性贸易壁垒:机理特征、政策效应、对外措施[J]. 国际贸易问题,2004(11).
[11]汪琦.日本与美、欧对“合规性”贸易壁垒运用的差异比较[J].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05(1).
[12]李克辛.技术性贸易壁垒的特征及应对措施[J].国际经济合作,2004,(9).
[13]杨育文.新时期中国对外贸易政策探讨[D].南京:南京理工大学,2005.
[14]姚志毅.技术壁垒:趋势与影响[J].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05(2).
[15]张淑华.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我国皮革行业的影响及对策[J].中国质量与品牌,2004(8).
[16]王亚飞.入世后过渡期中美贸易摩擦探析[J].世界经济研究,2005(10).
[17]袁建新.TBT的贸易效应及应对措施[J].学术交流,2003(12).
[18]夏友富.技术性贸易壁垒体系与当代国际贸易[J].中国工业经济,2001(5).
[19]陈志田,叶柏林.贸易技术壁垒与商品进出口[M].北京:中国计量出版社,2002. 
[20]Thornsbury, Suzanne. 1998, Technical Regulation s as Barriers to Agricultural Trade. Phd Dissertation of Virginia Polytechnic Institute and State University.
[21]Skyes, Alan O. 1995, Product Standards for Internationally Integrated Goods Markets, The Brookings Institution, Washington DC.
[22]Roberts, Donna, Timothy g, David Orden 1999, “A Framework for Analyzing Technical Trade Barriers in Agricultural Markets”, Economic Research Service Staff Paper, U.S. Department of Agriculture.

致  谢
   在学位论文完成之际,我首先要感谢我的指导老师阮尹老师,感谢她在论文撰写期间给我的悉心指导。在论文选题、资料查找、研究方法等各个方面给了我很大的帮助。由于阮老师的指导使我能在研究本课题时始终紧抓中心不走弯路。
另外我还要感谢在这四年中教过我的所有老师,是你们给了我本文所需要的知识,并给了我今后在社会上的立身之本。这四年中所学到的所有都将使我的人生受益匪浅。
最后感谢学院各级领导,班主任李洪老师、辅导员叶再颂老师,以及我亲爱的同学们。
 

上一篇:温州地区文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的全文

下一篇:汇率变动对浙江纺织品出口因素的影响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