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家杂志彭子冈
旅行家杂志彭子冈
彭子冈,女,生卒:(1914~1988)中国新闻家。原名彭雪珍。1914年2月7日生于江苏苏州,1988年1月9日卒于北京。1936年北平中国大学肄业。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时期,她以《大公报》记者名义在大后方采访,发表大量通讯,揭露日本侵略罪行。解放战争时期,任《大公报》驻北平记者。她是当时后方新闻界著名的“四大名旦”之一——这“四大名旦”就是四位女记者:彭子冈、浦熙修、杨刚、戈扬(前三人还曾被称为是“三剑客”)。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先后任天津《进步日报》和《人民日报》记者。1954年后任《旅行家》杂志主编。中国新闻社的名誉理事。其权利继承人加入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
彭子冈的人物特写
彭子冈 自幼酷爱文学,十二三岁开始写作,中学时便开始向《中学生》杂志投稿,为叶圣陶所赏识。在淞江二中读初三时,她的作文《我的燕子》获得叶圣陶主编的《中学生》杂志命题的文艺竞赛第二名。三个月后,她又以《学校生活日记一则》获该杂志命题文艺竞赛第一名。女中校长赠送给她一柄团扇,上面亲自书写了“为校争光”四字。此后又三次参加《中学生》杂志举办的全国作文比赛,第一次得亚军,后两次都夺魁。1936年春,彭子冈在上海沈兹九老师手下《妇女生活》杂志担任助理编辑并采写专稿,多有建树。她曾采访过江西革命根据地和探访囚禁狱中的“七君子”,在北京采访过女作家冰心,在上海参加了鲁迅的葬仪,并写出了具有新闻报道、历史文献和文学欣赏三重价值的特写《伟大的伴送》。抗战爆发后,彭子冈撤退到武汉,进入《大公报》任外勤记者。从此,新闻界出现了“三剑客”。1945年8月,她发表了轰动大后方的新闻特写《毛泽东先生到重庆》:“‘很感谢’,他几乎是用陕北口音说这三个字,当记者与他握手时,他仍在重复这三个字,他的手指被香烟烧得焦黄。当他大踏步走下扶梯的时候,我看到他的鞋底还是新的。无疑这是他的新装。”这期间,彭子冈还写了大量感情真挚细腻、文笔俊逸极富感染力的通讯、报告文学,如《官厅少年》、《老邮工》、《雪亮的眼睛》等。彭子冈从北平冲破了国民党守军的重重封锁,来到张家口,采写了《张家口漫步》等系列报道,最先生动地介绍了塞外这个自古兵家必争之地,在经历了血与火的洗礼之后,人们怎样重整山河的实况。而在此以前,她对美国大兵强奸北大女生的“沈崇事件”和国际间谍川岛芳子案的报道,都无情地鞭挞了美、日帝国主义,也刺中了国民党反动派的痛处。有一次,国民党的一个高官在大庭广众面前向彭子冈发出威胁性的责问:“彭子冈,你的文章真有煽动力,你是不是共产党啊?”彭子冈冷笑了一声回答道:“承蒙高抬,您过奖了!”气得那位高官“哼”了一声,无可奈何地尴尬而去。他哪里知道,彭子冈就是以《大公报》为战斗堡垒的坚强的地下党员!解放后,彭子冈担任了新创办的《旅行家》杂志主编,也因这杂志的文责,使她受到了长时间的“左”的冲击和摧残。“四人帮”倒台后,《旅行家》杂志复刊,她复任主任编委,仍以不泯的热情和传神的笔触发表了《人之初》、《汽笛》、《塑象》和《姐弟情上的疤痕》等抒情散文。1980年突患脑血栓半身瘫痪,但她仍然充满顽强的生命力和工作热情,在儿子徐城北的帮助下陆续写出约30篇文章。1983年被特邀担任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理事。1984年病重期间,在病榻上口述成文约30篇文章10万多字,《记者六题》(其子徐城北记录),口述总结其从事新闻事业的经验。她依然主张记者要有“棱角”,“今天刮北风,大家都是北风派;明天刮南风,大家齐刷刷调转头,都变成南风派……难道不感到羞愧。”其著作还有《苏匈短简》、《彭子冈作品选》、《时代的回声》、《驰骋疆场的女战士》等。
请问<<孤筏重洋>>的作者是谁?
★ 《孤筏重洋》,(挪威)托尔·海尔达尔著,朱启平译,
由《孤筏重洋》引发的思考
书评人:李冰封
一
《孤筏重洋》是挪威学者托尔·海雅达尔(Thor Heyerdanl)写他和五位挪威、瑞典的同伴乘木筏横渡太平洋的纪实作品。海雅达尔在太平洋中的波利尼西亚群岛作科学调查时,综合研究了那里的文物遗迹和民间传说,以及太平洋的风向、潮流等,确信群岛上的第一批居民,是公元5世纪从拉丁美洲漂洋过海到那里去的。但一些学者反对这种说法,理由很简单:人类不可能乘木筏横渡太平洋。
海雅达尔则坚信自己的观点是对的。为了用事实驳倒对方,他和同伴们筹划资金并克服了种种困难,完全按照古代印第安人木筏的式样,造了一只木筏,于1947年4月从秘鲁漂洋西去,他们驾驶的小木筏,在烟波浩渺、一望无际的南太平洋中,经历了各种各样意想不到的折磨和惊险,历时三个多月,横渡四千多海里的洋面,到达波利尼西亚群岛的一个荒岛上。这次航海,是一次震惊全球的壮举。海雅达尔等人用自己的艰难实践证明了自己的判断,并向人们展示他们忠诚和执著于科学的精神。
原书于1950年出版后,接连再版十余次,受到全世界读者的热烈欢迎。美、法、英、曰、前苏联等30余个国家均有译本,有些国家还把此书规定为中学生必读的课外读物。
朱启平先生翻译此书,始于50年代中期,他是应《旅行家》杂志主编彭子冈之约而译的,刚连载了几期,灾难的1957年来了,彭子冈和朱启平都被打成“右派”,连载随即天折。直到1981年12月,完整的中文版由湖南人民出版社首次出版。第一次印了8万余册,以后好像没有再印过,也没有看到过有分量的书评。当时,我还在工作岗位上,虽曾对有关同志口头提过,要组织书评,广泛宣传,但并没有把此事具体落实,至今引为憾事。
二
《孤筏重洋》中译本约16万字,它用朴素的文字,真实地记录了一段了不起的经历,从而使读者惊心动魄,受到教育。因此,大体了解书中的主要情节,实属必要。
作者海雅达尔在书中先说明他的理论形成经过,二战结束后,他决定到美国去发表他的理论。面对“人类不可能乘木筏横渡太平洋”之类的责难,他决心用自己的实践予以反驳,而他的想法却被朋友们当作“笑话”,认为他“发疯了”。
海雅达尔却认真地开始准备他要做的事。他住进了在纽约的“挪威海员之家”,借以接近海员们,并和他们研究南太平洋航行中有关情况及木筏漂海的可能性。海员们都认为这件事是危险的,但用这种方式漂海并非没有可能。
此后,在找到了资助人,筹集资金解决经济问题后,他们动手解决远航前必须办妥的最重要的一件事,那就是:要仿照印加时代航海人的做法,到厄瓜多尔的安第斯山区原始森林中,砍伐九根大筏木(注:一种产于拉丁美洲的珍贵木材,干燥后比软木还轻)来绑扎木筏。嗣后,经过在大洋中漂流的实践证明,他们的木筏,因为木材是新砍下来的,树干中的浆汁成为一种饱和物,阻止了海水渗入,因而避免了木筏的下沉。
安第斯山原始森林中生活着印第安人的原始部落,那里的人,那时还在砍杀仇人的头颅制成模型出售。到那里去砍伐筏木,除了要和那里的土著打交道外,还要提防蟒蛇、毒蛇、蝎子、巨蚁、蜥蜴和鳄鱼的侵袭,此中惊险经历,不言自明。砍了筏木后,他们把木树运出森林,漂到河口,用汽轮拖到秘鲁。
随后他们要在利马晋见秘鲁总统,请求总统批准海军部支持他们,在海军船坞中按古代印第安人木筏式样建造一只大木筏,从海军军港启程远航。启程前一天,美国等十几个国家驻秘鲁的大使、公使及挪威侨民代表赶来送行,因为大家公认这是在科学领域中一件惊天动地的壮举。1947年4月28日清晨,由秘鲁海军的拖轮把木筏拖向外海,随即,木筏进入了亨伯特水流。
亨伯特水流是来自南极的冰冷的巨流,它向北流向秘鲁海岸,转而向西,在赤道之下奔腾呼啸,横贯大海。这水流湍急部分,波涛汹涌,白浪滔天,浪谷与浪峰相差十来英尺。他们两个人一班,在巨浪中轮流值班掌舵。开始的24小时中,每人掌舵2小时,休息3小时;以后,体力不济了,改为每班 l小时,休息1.5小时,如此轮流。这样疲惫了30小时,海面才平静了些。以后的二三个月中,经常一连好几天遇到这样的大浪。有一次暴风雨中,浪峰要高出浪谷20至25英尺,舵手站着掌舵,水没到腰际,人好像在湍急的河流中迎着逆流前进。
在漂海的过程中,木筏经常与鲸鱼、海豚、鲨鱼、章鱼、水母、海龟以及各种各样的奇怪鱼类为伍。章鱼的脚极长,可以伸到木筏的每一个角落。这脚,可以置大鲸鱼于死命,也可以在大鲸鱼身上留下可怕伤疤,所以他们每人都配备了一柄大刀,准备在夜里被章鱼的脚围住脖子,把他们从睡袋里拖出去时,砍它的脚。他们还要拿鱼叉在木筏边和残忍贪食的鲨鱼博斗。夜里,还有大海豚爬到木筏上来,弄得他们晚上休息时,经常是浑身湿漉漉的。
过了两个多月,从岸上带来的清水发臭了,不能饮用。到处是水却没有水喝。于是,就破了—些鱼,挤出鱼身的水份当饮料。
两位弄电台的伙伴经过艰巨的努力,终于和世界一些地区的无线电爱好者联系上了,通过这些爱好者,他们和挪威的哈廉国王及美国国家气象局长,也有了电报联系。他们虽飘流在大洋之中,全世界仍然和他们紧密相联。
在他们启航后的第97天,终于飘流到了波利尼西亚群岛的安格图岛边缘,但巨浪冲击着礁石,木筏找不到去岛上的进口。结果狂风又把他们吹向大海。在海上又飘流了三天三夜,也就是他们在大海上飘流了整100天的时候,经过了一场十分险恶的搏斗,木筏终于在波利尼西亚群岛的一个荒岛上靠岸。除了带去的一只鹦鹉死于海上的风暴外,他们6个人全部平安登陆。过了几天,附近一个岛上的波利尼西亚人驾船把他们从荒岛上接走。经过无线电联系,法国驻太平洋殖民地总督派船接他们到塔希提岛首府帕皮提,挪威政府又派巨轮到帕皮提接他们。为科学而进行的一场艰险、雄壮的海上旅程,终于胜利结束。
三
以上复述的情节,难免挂一漏万,但就是从这样极简略的复述中,我们也不难看到,当时有一些国家推荐此书作为青少年课外必读书的意图何在。
我以为,实际上是要在青少年中提倡一种高尚的情操,提倡一种理想,提倡为科学而献身的精神。健康的理想教育,应该是对学生进行德育的一项主要内容。许多国家,由于社会制度不同,他们对青少年的教育方法当然也不相同;但尽管如此,不同类型的国家在教育上却还有不少一脉相通之处,有不少共同点。这共同点有许多适用于我们,过去我们对这方面注意得太少了。
不是说要爱科学吗?那就要全身心地去爱它,要有理想,要准备为科学上的真理献出一切。当然,不是鼓励所有青少年为了证明一种理论,都要用生命去冒险。要提倡的是:在这种壮举背后体现出的一种英雄气概和无畏精神——一种为维护真理在必要时不怕栖牲一切的气概和精神。
不是说要从小培养克服困难的精神吗7怎样克服困难呢7你就看这几位科学家的所作所为。
不是说要提倡办事认真、负责吗?不是说“世界上怕就怕‘认真’二字”吗7怎样认真呢7这就是!
不是提倡考虑问题要仔细缜密吗?这也就是!他们的缜密十分具体,缜密到木筏上用的木材不能用旧的,而要用新砍伐的,连这样一个细节都考虑到了。只有这样缜密地去办事,才保证了他们最终的胜利。
诸如此类的东西,就是上面提到的“共同点”,所有这些,在各种类型国家对青少年进行的“德育”中,不是都可以适用吗?
理想教育对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十分重要。如今,理想的光芒在我国新一代青少年中渐趋暗淡,此中原因错综复杂,非本文所能详细论及。但在学校教育中,把德育也当作应试教育的一个环节进行,实是导致青少年理想丧失的原因之一。许多学校中的所谓德育,就是要你去背诵一些条条框框准备应付各种考试,包括升学考试,因为条条框框就是一切。至于如何在一些实际的学习活动中,去培养学生的理想和情操,培养他们优秀的思想品质、良好的道德规范,使学生进入社会后,能够成为一个大写的人、高尚的人、优秀的人,而不是成为口是心非、言行不一、鼠目寸光、“实利”第一的庸夫和小人,恐怕就考虑得很少,或是根本就没有这样去做。从许多国家在青少年教育中,对《孤筏重洋》一书所持的态度,我想,应该对我国学校的德育问题,提供了某些启发。
四
关于给青少年提供有益的课外读物问题,又是此书给我们学校教育的另一启发。
本来,在学校教育中,引导学生去认真阅读一些有益的课外读物,是青少年的品质、智力、体格、审美趣味、道德观念、劳动观念以及个人爱好等方面得以健康成长的必备条件,可惜现在这方面被严重忽视了。应试教育把学生对有益的课外读物阅读的时间和兴趣全部挤掉了,扼杀了。学生成天埋头在那些编写得很差的、繁重的、琐碎的,乃至不得要领的练习中。完成这些练习就是学习的一切;应付考试,在考试中能得高分就是学习的一切。这样,果能培养出德才兼备的、眼界开阔的、有创造性思维的各类现代化建设所需的人才么?回答应是否定的。
许多国家都注意了青少年的课外阅读问题。有不少国家的教育部门,规定了中小学生必读的课外书,美国甚至把马克思、恩格斯的《共产党宣言》列为高中生20余种课外必读书之一(见著名杂文家牧惠著《读完写下》)。我想,这正是因为他们认识到:青少年应该接触各种思想倾向的著作,才有可能让他们自己有所比较,有所选择,或者是从中有所启发,有所颖悟,有所感动;这样,思想才可能丰富、多样而不至于僵死、硬化。
人家能够这样做,为什么我们就不敢或不能这样做呢7像《孤筏重洋》这样内容丰富、情操高尚而且情节适合青少年阅读的读物,人家能够把它规定为青少年的课外必读书,为什么我们就不能呢?
我甚至这样想,教育部门不妨也利用一下“应试教育”,给学生规定一二十本课外必读书,在升学考试中考一考读书心得?当然,不要出偏题、怪题,要从试卷中能真正看出学生的思想收获
谁是近代最出名的记者
李普:原名李前管,1938年入党并担任长沙县地下党嵩北区委书记,1942年调《新华日报》社任记者,建国后一直从事文化宣传工作,出版著作多部。
柯岗:原名张柯岗,学名张克刚,河南巩义人。中共党员。1937年毕业于上海大夏大学政治经济系,1939年又毕业于延安抗日军政大学。历任八路军一二九师宣传部干部、情报站长,晋冀鲁豫中央局《人民日报》编委,新华社野战军记者,第二野战军第十二军宣传部副部长、新华支社社长,西南军政委员会文教部文化处副处长,西南作家协会理事,国务院文化部剧本委员会办公室主任。1940年开始发表作品。1955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
戴邦,安徽天长人。194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拂晓报》记者,《雪枫报》、《开封日报》、《江西日报》副社长,新华通讯社开封分社、江西分社、湖南分社、中南总分社社长。1955年后,历任新华社国内新闻编辑部副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副所长,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特邀理事,首都新闻学会、中国新闻学会联合会副会长。著有《论社会主义新闻工作》等。
黄远生,原名为基,字远庸,汉族,德化(今九江县)新合乡人。远生是他从事新闻工作时的笔名。1885年1月15日(光绪十年阴历十一月三十日)出生于江西德化(今九江瑞昌市)的一个书香世家。被称为“中国第一个真正现代意义上的记者”,其“远生通讯”更是被视为当年中国新闻界的一大品牌。从更深层的价值与更为深远的意义来说,他又是一位新文化的先驱者。
邵飘萍,原名镜清,后改为振青,革命烈士,中国近代新闻史上著名报人、《京报》创办者、新闻摄影家,中国传播马列主义、介绍俄国十月革命先驱者之一,杰出的无产阶级新闻战士,是中国新闻理论的开拓者、奠基人,被后人誉为“新闻全才”、“乱世飘萍”、“一代报人”、“铁肩棘手,快笔如刀”等。
范长江是我国杰出的新闻记者。他生前写过大量的出色的新闻报道,担任过新闻机构的领导工作,为全国的新闻事业做出很大献。1991年,中国记协与范长江新闻奖基金会联合设立了“范长江新闻奖”,这是表彰奖励我国中青年新闻工作者的全国性高层次新闻奖。
穆青,祖籍河南杞县,1921年生于安徽蚌埠。青少年时期受进步思想的影响,于1937年参加八路军从事宣传工作,1940年到延安,并就读于鲁迅艺术学院。193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2年起到中共中央机关报《解放日报》当记者,开始了他长达半个多世纪的新闻生涯。无论是在战争年代还是新中国成立后,他都有催人奋进的新闻力作问世。在担任新华社社长的十余年间,他为强化新华社的国家通讯社职能,并建成有影响的世界性通讯社,付出了大量心血,做出了重要贡献。他生前任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名誉主席。穆青一生撰写和创作了大量新闻文字和摄影作品,新闻史上许多不朽的名篇都与他的名字连在一起。
林白水,我国著名报刊事业家、政论家和新闻记者。曾先后创办十余种报刊,是我国近代白话运动的先驱,蜚声报界的政论家。
戈公振,我国近代著名的爱国记者中国新闻业史研究的拓荒者和我国早期新闻学教育工作者。对我国从20年代前后和30年代初的新闻事业,从理论到实践都做出了重要贡献。
瞿秋白,卓越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和杰出的党报工作的先驱。他曾编辑、主编、领导过《新社会》、《人道》、《向导》、《新青年》、《前锋》、《热血日报》、《布尔塞维克》、《红旗日报》、《实话》、《红色中华》等十几种革命报刊。他还努力于组织新闻通讯社,并领导过中国新闻学研究会和中国左翼记者联盟。他一生中在报刊中发表的著译文章近600篇,约300万字。
邹韬奋,以他的卓越才干和不知疲倦的奋斗精神在中国进步新闻事业中做出了出色的成绩,谱写了中国新闻史的光辉一页,他注意总结自己的办报经验,在新闻和实践方面都提出了有价值的见解,形成了自己的新闻思想。
张季鸾,曾任《大公报》总编辑、总主笔,是一位著名的记者和报刊评论家。他继承和发扬了中国报刊的政论传统,为推动中国资产阶级报纸评论的发展做出了贡献。张季鸾主编的《大公报》及所写的评论,在中国新闻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王芸生,曾任《大公报》社社长,是一个卓越的新闻工作者与受人尊敬的日本问题研究专家,领导了《大公报》香港馆起义。新中国成立后,他继续担任《大公报》社社长,为社会主义建设做贡献。
邓拓,杰出的无产阶级新闻工作者,长期从事党的新闻宣传和领导工作,担任过《人民日报》总编辑、社长和中国新闻工作者协会主席一生写过大量政论、杂文和新闻报道。他还是著名的历史学家、杂文作家、诗人、书法家和古文物收藏鉴赏者,在哲学政治经济学方面也有较深的造诣。
萧乾,集编辑记者作家三位于一体,但主要以记者为主业,著有《萧乾选集》。
彭子冈,作为早期参加革命的革命者,中国地下党员,记者,作家,曾任《旅行家》杂志主编,著有作品选集《时代的回声》。
浦熙修,当代知名女记者。在她的记者生涯中,尤其在解放前,她长期战斗在国民党黑暗统治的心脏地区,她拥护共产党,热爱共产党,凡是对党有益的事情她都尽力去做。
杨刚,当代著名女记者,记者生涯大体可分为《大公报》时期与《人民日报》时期,她的文字嫉恶如仇,大气磅礴,被誉为“浩烈之徒”。
阎吾,新华社著名军事记者,写出了《徐州将军弃城夺路逃窜》、《强渡长江情景》、《踏平怒海万顷浪》等数百篇新闻作品,许多名篇成为人们学习新闻写作的典范。
田流,曾任《人民日报》记者,《报告文学》主编。写过许多有特色的通讯、特写、报告文学。在当时产生了很大影响。
穆青,杰出记者,曾任新华社社长,被誉为“激情记者”、“激情社长”,在新闻理论与实践上多有建树,作品影响深远,富有时代感。
郭超人,从新华社驻西藏的年轻记者,成长为新华社社长,著名报道《英雄登上地球之巅》,成为他登上新闻工作之巅的起点。著有《喉舌论》等,在新闻实践和理论上都有卓越贡献。
柏生,《人民日报》社著名女记者,著有新闻作品集《笔墨春秋三十年》,《柏生新闻作品选》,《晚晴集》,还担任过新闻研究生和进修生的导师。
顾迈南,新华社著名女记者,围绕著名数学家陈景润的问题连续写了数万字的材料,引起了党中央的关注。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都亲自过问,陈景润终于翻身了。报道过许多国内外著名科学家,被誉为“科学家的代言人”。“半个新华社“,”半个科学院”。
梁衡,历任《蒙古日报》记者、《光明日报》记者曾任国家新闻出版署副署长,著作有新闻三部曲《没有新闻的角落》、《新闻绿叶的脉络》、《新闻原理的思考》,政论文集《继承与超越》,非新闻作品集《夏感与秋思》、《只求新去处》、《名山大川感思录》、《人杰鬼雄咏叹调》。曾获青年文学奖,赵树理文学奖,散文《晋祠》、《夏感》,曾收入中学课本。
樊云芳,《光明日报》著名女记者,先后有多篇作品被评为全国好新闻,作品长篇通讯《追求》、新闻特写《“飞天”凌空》被高等院校选入新闻写作教材。曾被评为全国一级优秀新闻工作者,全国“三八”红旗手。
莫理循(GeorgeErnestMorrison)是书中令人印象深刻的人物之一。莫理循于1897年成为《泰晤士报》(TheTimes)首位全职驻华记者。他影响力很大,很长一段时间内中国人将他视为英国在北京的代言人。
哈里森•索尔兹伯里、约翰•里德、奥利亚娜•法拉奇、塔马尔•斯蒂贝尔、海伦•福斯特•斯诺、奥帕拉•温弗丽、本多胜一、伍德沃德与伯恩斯坦、莫利•塞弗与西摩•赫什、威廉伦那德劳伦斯、劳伦斯•埃德蒙•艾伦、沃尔特克朗凯特、埃德加•斯诺、爱德华•默罗、沃尔特•李普曼、威廉•霍华德•拉塞尔与罗伯特•卡帕
上一篇:后勤学院学报杂志
下一篇:南方周末原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