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当前位置: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杨绛谈读书的文章

发布时间:2023-12-10 23:49

杨绛谈读书的文章

读书是为了快乐,是为了享受那一拍脑袋,犹如醍醐灌顶的痛快感觉,这种感觉我们深陷其中而不能自拔。

读书不是消遣。

英国作家毛姆说:阅读是一座随身携带的避难所。既然是避难所,就是为我们遮风挡雨的地方,那就不能功利性读书,不能为了读书而读书。

瑞士作家凯勒说,一本书就像一艘船,带我们从狭窄地方驶向生活无限广阔的海洋。书籍为我们拓宽了视野,提高了认知,延伸了眼光。

杨绛先生说:我觉得读书好比串门儿——“隐身”的串门儿。不必事前打招呼,可以直接登堂入室;而且可以经常去,时刻去。如果不得要领,可以不辞而别,或者干脆另请高明。

那到底去谁家“串门”呢?

古典老师说,不读畅销书,先放一段时间再说,畅销书不一定是长销书,好书和普洱一样,放一段时间才喝最好。

梁晓声先生在《读书是最对得起付出的一件事》里写到:

孩子要多读一些娱乐性的、快乐的、好玩的、富有想像力的书,而想像的魅力是在讨论中产生的。

青年们要读一些历史书籍,最起码要读一读近代史,要了解一些从20世纪50年代到90年代中国人的生活状况,怎样过日子,怎样生活。要知道当年的幸福概念是什么。这样就会对人生的意义有新的看法。

中年人要读些诗和散文,生活虽然不容易,但是我们也要读一些性情读物,少一些功利。

到了“知天命”的年纪就少读一些权谋之术,多读一些淡泊名利的,甚至可以读一些青少年的书籍。作为爷爷奶奶可以以孩子们的语言和他们交流,而不是做隔辈的朋友。

既然去“串门”,那总得带点礼物去吧——带着问题去读书。

马上要读《心如菩提》了,看看古典老师给我们准备的串门礼物:

1.为什么要读传记

2.为什么要读曹德旺

3.读这本书会有什么收获

4.读这本书的3个提醒

5.我们会怎么读这本书。

带着这些礼物去串门,我们多有面子。

我相信,书籍给予我们的回礼也不会少——送给我们新的知识,新的思考。

跩哥在他的文章里也写到:读书就像盖房子,我们得先打地基与造骨架。还是从这本书写给谁、解决什么问题,用什么方法开始。

读书就是带着问题来,带着思考走,这样才是不虚此行。

读书就和交朋友一样,礼尚往来,有来有往,才是最有意义的交流,更是有价值的读书。

梁晓声说:读书的目的,不在于取得多大的成就,而在于,当你被生活打回原形,陷入泥潭时,给你一种内在的力量。

我想读书,更是为了让自己更快乐更纯粹。

因为“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眼前直下三千字,胸次全无一点尘。”

杨绛先生的文章_杨绛先生的散文

5月25日凌晨,钱钟书夫人杨绛病逝,享年105岁。她是钱钟书眼中“最贤的妻,最才的女”,同时也是中国近现代著名女作家、文学翻译家和外国文学研究家。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杨绛的 文章 ,希望大家喜欢!

杨绛

一、著作

1.《干校六记》( 散文 ),三联书店1981年初版;三联书店1986年二版。

2.《将 饮茶 》(散文),三联书店与三联书店香港分店于1987年先后出版。

3.《杨绛散文》,浙江文艺出版社,1994年初版。

4.《关于小说》(文论集),三联书店 1986年初版。

5.《回忆两篇》(散文),湖南人民出版社1986年初版。

6.《走到人生的边上——自问自答》(散文集),商务印书馆于2007年、2008年分别出版。

7.《喜剧二种》(剧作,收《称心如意》和《弄假成真》),福建人民出版社1982年出版。

8.《记钱锺书与围城》(散文),三联书店香港分店1987年初版;岳麓书社1986年初版1991年2印。

9.《槐聚诗存》(钱钟书默存稿,杨绛季康录),三联书店1994年一版一印。

10.《倒影集》(短篇小说集),香港文学研究社1981年出版;人民文学1982年出版。

11.《杂忆与杂写》,花城出版社1992年出版;三联书店1994年初版,1995年3印。

12.《春泥集》(文论集),上海文艺出版社1979年出版;

13.《洗澡》(长篇小说),台湾晓园出版社1990年出版;三联书店,1990年1版2印。

14.《从丙午到“流亡”》(散文),三联书店香港分店2000年出版。

15.《我们仨》(散文),三联书店2003年初版(简装本);2004年初版(精装本)。

16.《杨绛文集》(全8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初版。

17.《杨绛文集》(全9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14年再版。

二、译作

1.《小癞子》(西班牙名著),平明出版社1951年初版,1953年重排出版;作家出版社1956年初版。

2.《吉尔•布拉斯》(勒萨日著),人民文学出版社1994年初版。

3.《堂吉诃德》(塞万提斯著),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初版。

4. 《杨绛译文集》(全三册),译林出版社1994年初版。

5. 《西班牙流浪汉小说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年初版。

回忆我的母亲

我曾写过《回忆我的父亲》《回忆我的姑母》(录入《杨绛文集》),我很奇怪,怎么没写《回忆我的母亲》呢?大概因为接触较少。小时候,妈妈难得有工夫照顾我。而且我总觉得,妈妈只疼大弟弟,不喜欢我,因为我脾气不好。女佣们都说:“四小姐最难伺候。”其实她们也有几分欺我。我的要求不高,我爱整齐,喜欢裤脚扎得整整齐齐,她们就是不依我。

我妈妈忠厚老实,绝不敏捷。如果受了欺侮,她往往并无感觉,事后才明白,“哦,她(或他)在笑我”,或“哦,他(或她)在骂我”。但是她从不计较,不久都忘了。她心胸宽大,不念旧恶,所以能和任何人都和好相处,一辈子没一个冤家。

妈妈并不笨,该说她很聪明。她出身富商家,家里也请女先生教读书。她不但新旧小说都能看,还擅长女工。我出生那年,爸爸为她买了一台缝衣机。她买了衣料自己裁,自己缝,在缝衣机上缝,一会儿就做出一套衣裤。缝纫之余,妈妈常爱看看小说,旧小说如《缀白裘》,她看得吃吃地笑。看新小说也能领会各作家的风格,例如看了苏梅的《棘心》,又读她的《绿天》,就对我说:“她怎么学着苏雪林的《绿天》的调儿呀?”我说:“苏梅就是苏雪林啊!”

妈妈每晚记账,有时记不起这笔钱怎么花的,爸爸就夺过笔来,写“糊涂账”,不许她多费心思了。但据爸爸说,妈妈每月寄无锡大家庭的家用,一辈子没错过一天。这是很不容易的,因为她是个忙人,每天当家过日子就够忙的。我家因爸爸的工作没固定的地方,常常调动,从上海调苏州,苏州调杭州,杭州调北京,北京又调回上海。

我爸爸厌于这类工作,改行做律师了。做律师要有个事务所,就买下了一所破旧的大房子。妈妈当然更忙了。接下来日寇侵华,妈妈随爸爸避居乡间,妈妈得了恶疾,一病不起,我们的妈妈从此没有了。

我想念妈妈,忽想到我怎么没写一篇《回忆我的母亲》啊?

我早已无父无母,姐妹兄弟也都没有了,独在灯下,写完这篇《回忆》,还痴痴地回忆又回忆。

坐在人生的边上

我由宽裕的娘家嫁到寒素的钱家做 “媳妇”,从旧俗,行旧礼,一点没有“下嫁”的感觉。叩拜不过跪一下,礼节而已,和鞠躬没多大分别。如果男女双方计较这类细节,那么,趁早打听清楚彼此的家庭状况,不合适不要结婚。

抗战时期在上海,生活艰难,从大小姐到老妈子,对我来说,角色变化而已,很自然,并不感觉委屈。为什么?因为爱,出于对丈夫的爱。我爱丈夫,胜过自己。我了解钱锺书的价值,我愿为他研究著述志业的成功,为充分发挥他的潜力、创造力而牺牲自己。这种爱不是盲目的,是理解,理解愈深,感情愈好。相互理解,才有自觉的相互支持。

我成名比钱锺书早,我写的几个剧本被搬上舞台后,他在 文化 圈里被人介绍为“杨绛的丈夫”。但我把钱锺书看得比自己重要,比自己有价值。我赖以成名的几出喜剧,能够和《围城》比吗?所以,他说想写一部长篇小说,我不仅赞成,还很高兴。我要他减少教课钟点,致力写作,为节省开销,我辞掉女佣,做“灶下婢”是心甘情愿的。握笔的手初干粗活免不了伤痕累累,一会儿劈柴木刺扎进了皮肉,一会儿又烫起了泡。不过吃苦中倒也学会了不少本领,使我很自豪。

钱锺书知我爱面子,大家闺秀第一次挎个菜篮子出门有点难为情,特陪我同去小菜场。两人有说有笑买了菜,也见识到社会一角的众生百相。他怕我太劳累,自己关上卫生间的门悄悄洗衣服,当然洗得一塌糊涂,统统得重洗,他的体己让我感动。

诗人辛笛说钱锺书有“誉妻癖”,锺书的确欣赏我,不论是生活操劳或是翻译写作,对我的鼓励很大,也是爱情的基础。同样,我对钱锺书的作品也很关心、熟悉,1989年黄蜀芹要把他的《围城》搬上银幕,来我家讨论如何突出主题,我觉得应表达《围城》的主要内涵,立即写了两句话给她,那就是:

“围在城里的人想逃出来,

城外的人想冲进去。

对婚姻也罢,职业也罢。

人生的愿望大都如此。”

钱锺书很赞同我的概括和解析,觉得“实获我心”。

我是一位老人,净说些老话。对于时代,我是落伍者,没有什么良言贡献给现代婚姻。只是在物质至上的时代潮流下,想提醒年轻的朋友,男女结合最最重要的是感情、双方互相理解的程度,理解深才能互相欣赏、吸引、支持和鼓励,两情相悦。我以为,夫妻间最重要的是朋友关系,即使不能做知心的朋友,也该是能做得伴侣的朋友或互相尊重的伴侣。门当户对及其他,并不重要。

>>>下一页更多杨绛先生的文章

杨绛经典语录读书

杨绛经典语录关于读书

杨绛说、“一个人经过不同程度的锻炼,就获得不同程度的修养、不同程度的效益” 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杨绛语录关于读书,希望大家喜欢。

1.”见她之前,从未想结婚;娶她之后,从未后悔娶她” 钱钟书与杨绛的一世情缘 我第一次和钟书见面是在年月,他身着青布大褂,脚踏毛底布鞋,戴一副老式眼镜,眉宇间蔚然而深秀。见面后老钱开始给我写信,约我到工字厅相会。见面时,他的第一句话就是:“我没有订婚。”而我则紧张的回答:“我也没有男朋友。”于是便开始鸿雁往来,越写越勤,一天一封,以至于他放假就回家了。我难受了好多时。冷静下来,觉得不好,这是fall in love了。 --杨绛

2.惭愧常使人健忘,亏心和丢脸的事总是不愿记起,因此也很容易在记忆的筛眼里走漏的一干二净。 --杨绛 《干校六记》

3.少年贪玩,青年迷恋爱情,壮年汲汲于成名成家,暮年自安于自欺欺人。人寿几何,顽铁能炼成的精金,能有多少?我们曾如此渴望命运的波澜,到最后才发现,人生最曼妙的风景,竟是内心的淡定与从容。 --杨绛 《一百岁感言》

4.我们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认可,到最后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毫无关系。 --杨绛 《一百岁感言》

5.所谓穷,无非是指不置办家产,自食其力,自食其力是没有保障的,不仅病不得,老不得,也没有自由支配自己的时间,干自己喜欢或专长的事。 --杨绛 《将饮茶》

6.一个人经过不同程度的锻炼,就获得不同程度的修养、不同程度的效益。 --杨绛

7.唯有身处卑微的人,最有机缘看到世态人情的真相 --杨绛

8.据说,朋友的友情往往建立在互相误解的基础上。恋爱大概也是如此。 --杨绛 《洗澡》

9.我记得从前看见坐海船出洋的旅客,登上摆渡的小火轮,送行者就把许多彩色 的纸带抛向小轮船;小船慢馒向大船开去,那一条条彩色的纸带先后迸断,岸上就 拍手欢呼。也有人在欢呼声中落泪;迸断的彩带好似迸断的离情。这番送人上干校, 车上的先遣队和车下送行的亲人,彼此间的离情假如看得见,就决不是彩色的,也 不能一迸就断。 --杨绛 《干校六记》

10.我甘心当个“零”,人家不把我当个东西,我正好可以把看不起我的人看个透 --杨绛

11.钟书这段时期只一个人过日子,每天到产院探望,常苦着脸说:“我做坏事了。”他打翻了墨水瓶,把房东家的桌布染了。我说,“不要紧,我会洗。”“墨水呀!”“墨水也能洗。” 他就放心回去。然后他又做坏事了,把台灯砸了。我问明是怎样的灯,我说:“不要紧,我会修。”他又放心回去……(此间省略若干) 我说“不要紧”,他真的就放心了。因为他很相信我说的“不要紧”。 我住产院时他做的种种“坏事”,我回寓后,真的全都修好。 钟书叫了汽车接妻女出院,回到寓所,他炖了鸡汤,还剥了碧绿的嫩蚕豆瓣,煮在汤里,盛在碗里,端给我吃。钱家的人若知道他们的“大阿官”能这般伺候产妇,不知该多么惊奇。 --杨绛 《我们仨》

12.消失于众人之中,如水珠包孕于海水之内,如细小的野花隐藏在草丛里,不求“勿忘我”,不求“赛牡丹”,安闲舒适,得其所哉。一个人不想攀高就不怕下跌,也不用倾轧排挤,可以保其天真,成其自然,潜心一志完成自己能做的事。 --杨绛 《隐身衣》

13.我国有句老话:”写字是出面宝”。凭你的字写得怎样,人家就断定你是何等人。在新中国,”发言”是”出面宝”。人家听了你的发言,就断定你是何等人。 --杨绛 《洗澡》

14.默存得空就写家信;三言两语,断断续续,白天黑夜都写。这些信如果保留下来, 如今重读该多么有趣!但更有价值的书信都毁掉了,又何惜那几封。 --杨绛 《干校六记》

15.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不幸者的愧柞 --杨绛

16.你的问题主要是读书不多而想的太多。 --杨绛

17.车过了“蔚然而深秀”的琅玡山,窗外逐渐荒凉,没有山,没有水,没有树,没有庄稼,没有房屋,只是绵延起伏的大土墩子。火车走了好久好久,过了蚌埠,窗外景色还是不改。我叹气说:“这段路最乏味了。”宾四先生说:“此古战场也。”经他这么一说,历史给地理染上了颜色,眼前的景物顿时改观。 --杨绛 《杂忆与杂写》

18.一代又一代的人,从生到死,辛辛苦苦、忙忙碌碌,到头来只成了一批又一批的尸体,人生一世,还说得到什么价值呢? --杨绛

19.背生字,做习题,一天不得间断,因为学习语言,不进则退。 --杨绛 《杂忆与杂写》

20.我双手烤着 生命之火取暖; 火萎了, 我也准备走了。 --杨绛 《杂忆与杂写》

21.失败的诗人往往成为愠怒的批评家,正如劣酒能变好醋 --杨绛 《杂忆与杂写》

22.皱面先生是天主教徒,也许就因为要娶她而进教的吧?天主教不准结婚,可是离过婚的人想必也准进教。 --杨绛 《杂忆与杂写》

23.围在城里的人想逃出来,站在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婚姻也罢、事业也罢,人生的欲望大都如此。 --杨绛

24.我曾做过一个小梦,怪他一声不响地忽然走了。他现在故意慢慢走,让我一程一程送,尽量多聚聚,把一个小梦拉成一个万里长梦。这我愿意。送一程,说一声再见,又能见到一面。离别拉得长,是增加痛苦还是减少痛苦呢?我算不清。但是我陪他走的愈远,愈怕从此不见。 --杨绛 《我们仨》

25.他发愿说:“从今以后,咱们只有死别,不再生离。” --杨绛 《我们仨》

26.世态人情,比明月清风更饶有滋味;可作书读,可当戏看。书上的描摹,戏里的扮演,即使栩栩如生,究竟只是文艺作品;人情世态,都是天真自然的流露,往往超出情理之外,新奇得令人震惊,令人骇怪,给人以更深刻的效益,更奇妙的娱乐。惟有身处卑微的人,最有机缘看到世态人情的真相,而不是面对观众的艺术表演。 --杨绛 《将饮茶》

27.父亲说,没什么该不该,最喜欢什么,就学什么。我却不放心。只问自己的喜爱,对吗?我喜欢文学,就学文学?爱读小说,就学小说?父亲说,喜欢的就是性之所近,就是自己最相宜的。 --杨绛 《将饮茶》

28.少年贪玩,青年迷恋爱情,壮年汲汲于成名成家,暮年自安于自欺欺人。人寿几何,顽铁能炼成的精金,能有多少?我们曾如此渴望命运的'波澜,到最后才发现:人生最曼妙的风景,竟是内心的淡定与从容;我们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认可,到最后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毫无关系。 --杨绛 《一百岁感言》

29.惟有身处卑微的人,最有机缘看到世态人情的真相。一个人不想攀高就不怕下跌,也不用倾轧排挤,可以保其天真,成其自然,潜心一志完成自己能做的事。 --杨绛

30.上苍不会让所有幸福集中到某个人身上,得到了爱情未必拥有金钱;拥有金钱未必得到快乐;得到快乐未必拥有健康;拥有健康未必一切都会如愿以偿。知足常乐的心态才是淬炼心智、净化心灵的最佳途径。一切快乐的享受都属于精神,这种快乐把忍受变为享受,是精神对于物质的胜利。这便是人生哲学。 --杨绛

31.人间不会有单纯的快乐,快乐总夹杂着烦恼和忧虑,人间也没有永远。 --杨绛 《我们仨》

32.人能够凝炼成一颗石子,潜伏见底,让时光像 水一般在身上湍急而过,自己只知身在水中,不觉水流。 --杨绛

33.我们这个家,很朴素;我们三个人,很单纯。我们于是无求,与人无争,只求相聚在一起,相守在一起,各自做力所能及的事。碰到困难,我们一同承担,困难就不复困难;我们相伴相助,不论什么苦涩艰辛的事,都能变得甜润。我们稍有一点快乐,也会变得非常快乐。 --杨绛 《我们仨》

34.月盈则亏,水满则溢,我们的爱情到这里就可以了,我不要它溢出来 --杨绛 《洗澡》

35.一个人不想攀高就不怕下跌,也不用倾轧排挤,可以保其天真,成其自然,潜心一志完成自己能做的事。 --杨绛 《将饮茶》

36.在大的时代里,个人正如一叶扁舟,唯有随波逐流,偶尔的讽刺、同情,但人也只能平静地一步步走向坟墓而已。命运于此,并不是一个悲剧,不过是巨大的讽刺。 --杨绛 《干校六记》

37.刚开始是假装坚强,后来就真的坚强了。 --杨绛

38.人家挂着窗帘呢,别去窥望。宁可自己也挂上一个,华丽的也好,朴素的也好。如果你不屑挂,或懒得挂,不妨就敞着个赤裸裸的窗口。不过,你总得尊重别人家的窗帘。 --杨绛 《窗帘》

39.隐约模糊中,才容许你做梦和想象。距离增添了神秘。看不见边际,变为没边没际的遥远与辽阔。云雾中的山水,暗夜的星辰,希望中的未来,高超的理想,仰慕的名人,心许的“相知”,--隔着窗帘,惝怳迷离,可以产生无限美妙的想象。如果你嫌恶窗帘的间隔,冒冒失失闯进门、闯到窗帘后面去看个究竟,赤裸裸的真实只怕并不经看。 --杨绛 《窗帘》

40.赤裸裸,可以表示天真朴素。不过,如把天真朴素做了窗帘的质料,做了窗帘的颜色,一个洁白素净的帘子,堆叠着透明的软纱,在风里飘曳,这种朴素,只怕比五颜六色更富有魅力,认真要赤裸裸不加遮饰,除非有希腊神像那样完美的身体,有天使般纯洁的灵魂。 --杨绛 《窗帘》

41.人不怕挤。尽管摩肩接踵,大家也挤不到一处。像壳里的仁,各自各。像太阳光里飞舞的轻尘,各自各。凭你多热闹的地方,窗对着窗。各自人家,彼此不相干。只要挂上一个窗帘,只要拉过那薄薄一层,便把别人家隔离在千万里以外了。 --杨绛 《窗帘》

42.隔离,不是断绝。窗帘并不堵没窗户,只在彼此间增加些距离--欺哄人招引人的距离。窗帘并不盖没窗户,只隐约遮掩--多么引诱挑逗的遮掩!所以,赤裸裸的窗口不引人注意,而一角掀动的窗帘,惹人窥探猜测,生出无限兴趣。 --杨绛 《窗帘》

43.他已骨瘦如柴,我也老态龙钟。他没有力量说话,还强睁着眼睛招待我……他现在故意慢慢儿走,让我一程一程送,尽量多聚聚,把一个小梦拉成一个万里长梦。这我愿意。送一程,说一声再见,又能见到一面。离别拉得长,是增加痛苦还是减少痛苦呢?我算不清。但是我陪他走得愈远,愈怕从此不见。 --杨绛 《我们仨》

44.我只是一滴清水,不是肥皂水,不能吹泡泡 --杨绛

45.“我不要儿子,我要女儿──只要一个,像你的。见她之前,从未想结婚;娶她之后,我从未后悔 --杨绛 《见她之前从未想结婚娶她之后我从未后悔》

46.我在中学背熟的古文“天下一致而百虑,同归而殊途”还深深印在脑里。我既不能当医生治病救人,又不配当政治家治国安民,我只能就自己性情所近的途径,尽我的一份力。如今我看到自己幼而无知,老而无成当年却也曾那么严肃认真地要求自己,不禁愧汗自笑。不过这也足以证明:一个人没有经验,没有学问,没有天才,也会有要好向上的心--尽管有志无成。 --杨绛 《将饮茶》

47.我向来以为自己是个随和的人,只是性情有点孤僻,常闷闷不乐,甚至怀疑自己有忧郁症,并且觉得自己从出世就是个错,一言一行,时候回想总觉得不当。我什么都错。为什么要有我这个人呢? --杨绛 《洗澡》

48.离别拉得长,是增加痛苦还是减少痛苦呢?我算不清,但是我陪他走得愈远,愈怕从此不见。 --杨绛 《我们仨》

49.人生最曼妙的风景,竟是内心的淡定与从容……我们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认可,到最后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毫无关系。 --杨绛

50.我心静如水,我该平和地迎接每一天,过好每一天,准备回家。 --杨绛

51.补了一条裤子,坐处象个布满经线纬线 的地球仪,而且厚如龟壳。默存倒很欣赏,说好极了,穿上好比随身带着个座儿, 随处都可以坐下。他说,不用筹备得太周全,只需等我也下去,就可以照看他。至 于家人团聚,等几时阿圆和得一乡间落户,待他们迎养吧。 --杨绛 《干校六记》

52.我至少还欠一只手,只好用牙齿帮忙。我用细绳缚住粗绳头,用牙咬住,然后 把一只床分三部分捆好,各件重复写上默存的名字。小小一只床分拆了几部,就好 比兵荒马乱中的一家人,只怕一出家门就彼此失散,再聚不到一处去。据默存来信, 那三部分重新团聚一处,确也害他好生寻找。 --杨绛 《干校六记》

53.可惜能用粗绳子缠捆保护的,只不过是木箱铁箱等粗重行 李;这些木箱、铁箱,确也不如血肉之躯经得起折磨。 --杨绛 《干校六记》

54.一位大妈见了我们说:”真要感谢毛主席他老人家!没有毛主席,你们会到我们这种地方来吗!”我仔细看看她的脸。她是不是在打官腔呀? --杨绛 《杂忆与杂写》

55.我读《三国演义》,读了一肚子“白字”(错别字)。据钟书说,自己阅读的孩子,都有一肚子“白字”,有时还改不掉。我们两个常抖搂出肚子里的白字比较着玩,很有趣。 --杨绛 《杂忆与杂写》

56.阿七以后每画“搭其眉毛,豁其眼梢”;未到“鸭蛋其脸”,阿必就哭。以后不到“小圆其鼻”她就哭。这幅漫画愈画得神,大家都欣赏。 --杨绛 《杂忆与杂写》

57.有一次,她听同伙传说,某家在物色一个姨娘,主要条件是要能生育。阿灵对我妈妈说:“我去把。我会生。我生过。”大家笑她,她也不知有何可笑。 --杨绛 《杂忆与杂写》

58.我抚摸着一步步走过的驿道,一路上都是离情。 --杨绛 《我们仨》

59.倍根(Bacon)说过:“赤裸裸是不体面的;不论是赤露的身体,或赤露的心。”人从乐园里驱逐出来的时候,已经体味到这句话了。所以赤裸裸的真实总需要些掩饰。白昼的阳光,无情地照彻了人间万物,不能留下些幽暗让人迷惑,让人梦想,让人希望。如果没有轻云薄雾把日光筛漏出五色霞彩来,天空该多么单调枯燥! --杨绛 《窗帘》

读书苦乐 杨绛阅读答案

11.(1)作者看似调侃陶渊明读书不苦,实际上是赞赏他不屑功名、为精神愉悦和心性需要而读书。通过与上文对比,作者含蓄地点出:为追求功名而苦读的读书之苦与为追求精神愉悦和心性需要而读书的读书之乐,是两种不同的境界。

(2)这个“乐”指的是读书之乐,乐在读书的过程中,读书带来的乐趣是精神的享受。“追求享受”,则是以享乐作为追求的目标,侧重于对功名与物质追求,进而获得的享受。
12.用“更上一层楼”与读书比较,突出读书更能使眼光高远。(或答增长见识)
用“佛境”与“书境”比较,突出读书可让人贯通三界,知过去,知现在,知未来。(或答提高智力)
通过生动的比喻和精彩的举例,突出读书能使人脱去愚昧,增长智慧,获批判眼光,看清道貌岸然后的真面目,了解社会表象下掩盖的真实。(或答增强信心,了解社会。)
13.比喻的运用。用“隐身的串门儿”
比喻读书,形象地写出了读书的几点快乐:可以不受时空和礼节的限制,参见钦佩的老师或拜谒有名的学者;可无拘无束地与历代的、各民族的文化大师对话;可随意倾听前朝列代的遗闻逸事;可领教当代最奥妙的创新理论或有意惊人的故作高论。(用“别有天地,别有日月星辰,而且还有生存其间的人物”来比喻书中境界,生动表现了书中境界的丰富、精彩和令人神往。等等。)使抽象的道理通俗易懂,令人信服。

欲扬先抑。全文重在谈读书之乐,却先着笔写读书之苦。通过“抑”来渲染作者的主要观点。

多处运用比较。例如第⑥段将书本知识与个人生命作比较,突出“人生短暂、知识无涯”之意。

(如果有答引用、语言幽默等的,只要有结合原文分析并指出表达效果均可。)
14.作者认为为了追求功名而苦读是真苦,而为了精神愉悦和心性需要而读书则是快乐的。人生短暂,知识无涯,我们每个人应为张扬生命、提升心智而潜心读书。(结合自己实际谈读书的苦与乐部分学生能自圆其说即可。)

杨绛先生力荐:新的一天从读书开始,从这10本好书开始

新的一天从读书开始,从这10本好书开始。

1.《走到人生边上——自问自答》(增订本)

杨绛九十六岁开始讨论哲学,所讨论的是人生最根本的问题,同时是她自己面临的最紧迫的问题。她是在为一件最重大的事情做准备。走到人生边上,她要想明白留在身后的是什么,前面等着她的又是什么。这便是本书的两大主题:人生的价值和灵魂的去向。她的心态和文字依然平和,平和中却有一种令人钦佩的勇敢和敏锐。

——周国平《人生边上的智慧》

我正站在人生的边缘边缘上,向后看看,也向前看看。向后看,我已经活了一辈子,人生一世,为的是什么呢?我要 探索 人生的价值。向前看呢,我再往前去,就什么都没有了吗?

——杨绛

“赠予杨季康(杨绛本名),绝无仅有的结合了各不相容的三者:妻子、情人、朋友。”

——钱钟书

杨绛先生在96岁高龄时创作了这部充满哲思与意趣的散文集,通过对命运、人生、生与死、灵与肉等根本问题的思考,领悟到人生的价值在于遵循“灵性良心”的要求修炼自己,完善自身。她以深刻独到的体验、秉笔直书的勇气和生动饱满的笔触,为那些在现实生活中因信仰缺失而茫然无助的人们指点迷津。书后巧置精彩随笔,增补“百岁答问”,对其看法加以佐证,语言本色无华、感人至深。

2.《人生智慧箴言》:叔本华的警世之言,流传最广的作品。

他的著名“粉丝”包括作家托尔斯泰、托马斯·曼、卡夫卡,作曲家瓦格纳、马勒,诗人博尔赫斯,也包括哲学家克尔恺郭尔、尼采,心理学家弗洛伊德。

本书中,年逾花甲的叔本华把自己的人生经验、佛教的基本信条与欧洲的人生哲理熔于一炉,创立了悲欣交集的独特人生哲学。

人生面对两大敌人,窘迫贫困制造痛苦,平安富足产生无聊:“既无痛苦,也不觉无聊,本质上就实现了人世的幸福。”

3.《哲学家死亡录》

自古以来,如何建构一种“好的死亡”,始终是哲学家们最为关注的中心问题。

本书收录了190余位已逝哲学家的死法,跨越几千年。它调侃地介绍了 历史 上那些最出色的思想者,并对人类幸福的意义及可能性进行了积极的 探索 。通过学习如何死亡,我们学会了如何活着。

4.《桶的故事 书的战争》一种“故意装出来的真诚”,一本正经地对一个荒唐可笑的问题展开讨论,一座壮丽的文字迷宫。讽刺文学大师乔纳森•斯威夫特的经典作品集,多篇首次译介。

《桶的故事》

一部与《尤利西斯》类似的天书,

对现代学术、现代出版业的深度讽刺!

为什么说它是“为人类的全面进步而做”?

为什么把表扬比作养老金?

为什么把智慧比作奶酪、牛奶酒、母鸡、坚果?

《书的战争》

是什么能引起古代书与现代书之间的大战?

以弥尔顿为首的骑兵,笛卡尔率领的弓箭手,阿奎那率领的乌合之众!

荷马、品达等所向披靡,现代书阵脚大乱!

古今分享同一个自然,

古代人和现代人在才智上是平等的。

斯威夫特曾经说过,他特别针对东方人做了优化,使其便于翻译成东方语言,尤其是中文。我们中国人至少对这一处英文的理解要超过英国人。

5.《泰戈尔谈人生》

泰戈尔在热情歌颂人间真善美的同时,也剖析了形形色色的 社会 现象,无情地贬斥了假、丑、恶。他在《盲目崇拜》中,对在传统习惯的驱策下盲目崇拜的 社会 现象作了深刻剖析;在《旅英的假洋人》中,对崇洋媚外的拙劣行径作了辛辣的讽刺;在《化缘者》中,以幽默的语言,勾勒了某些神职人员阿谀奉承、谋求好处的伪善面目;在《客死印度的瑞典人》中,严厉抨击了缺乏人性的殡葬制度;在《模仿的烦恼》中对无聊地模仿老爷派头、洋洋得意的人作了善意的批评;在《奢侈的绞索》和《远离奢华》中,揭示了讲排场、比阔气的不良 社会 风气,分析了产生这种追求享受的深层次原因,提倡“与淡泊相伴”,过简朴的生活。泰戈尔的真知灼见,在 社会 财富日益扩大、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今天,仍有启示意义。

二、自然类

6. 《南极洲:从英雄时代到科学时代》:第一次全方位展示两百余年的南极洲 历史 ,一部可歌可泣的南极探险史。

在个人故事背后,一直以来都是国家间对土地和资源控制的竞争。这本书带我们进入紧张的氛围,遥远的南极清晰地展现在眼前。

—— 《自然》

1929年12月挪威探险队到达恩德比地,芬恩·霍尔姆登陆后升起了挪威国王和王后送给他的丝质国旗。他回国后宣布“恩德比(地)属于挪威所有”。(挪威极地研究所)

7.《醉酒的植物学家》:50多种调酒配方和园艺爱好者的种植诀窍。在热爱生活的宴会上,你永远是最受欢迎的嘉宾。

一部融生物学、化学、 历史 、词源和调酒术于一体的迷人著作。

《纽约时报》畅销书作家

亚马逊园艺百科类销售书第一名

国际烹饪专业协会评委推荐奖

北卡罗来纳图书奖

清酒始于米粒,

苏格兰威士忌源于大麦,

特基拉来自龙舌兰,

朗姆酒酿自甘蔗,

而波本酒出自玉米。

酒香、花香、果香、草香……

扑面而来!

8.《一平方英寸的寂静》

深圳读书月2014年度推荐图书及十大好书第一名

“跟随行者的脚步,聆听、记录、保存大自然的声音,感受落雪的低语、松林的叹息,昆虫扑拍翅膀时的柔和曲调……”

9.《发现之旅》

本书以过去三百年间最有趣也最重要的自然科学 探索 之旅为题,聚焦在航程中搜集到的艺术与图像材料。每一趟旅程都累积了极其重要的标本收藏,产生了重要的科学新知。

10.《草木缘情:中国古典文学中的植物世界》

2015年“中国好书”

你相不相信植物会告状?

它们说《红楼梦》不是曹雪芹一个人写的。

《红楼梦》前 80 回平均每回出现植物 11 种,后 40 回每回 3.8 种。

《草木缘情》是一座文学与自然科学的鹊桥。

不了解中国古典文学中的植物,就无法了解它的美。

上一篇:扬州大学医学学报

下一篇:社会心理研究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