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个人出书
美国个人出书
中国人在美国出书难吗?总的答案是:不难。 出版书籍首先是商业上的经济效益,包括出版商和作家双方的经济效益,还包括提高了知名度的作家的后期经济效益。在美国的大出版公司出版书籍难度很大,有一套严格的审批手续。先是提交出版建议书,然后公司审理。我在专业领域,在美国麦格劳-希尔公司(全世界最大的出版公司),出了两部英文书。他们和中国的出版社不同。如他们同意出版,会付给作者印数稿酬。如他们不同意出版,作者交钱也基本上不行。目前一般的美国大出版公司几乎不出中文书,因市场太小。 由此而来,中国人在美国出中文书,一般只能到小出版公司。不同于大出版公司,小出版公司多数是代作者出书,同时收取一定的手续费,很像中国国内出版社的卖书号。在这样的小公司出版中文书的意义主要有以下三点。一是版权保护。在美国出版的书,在中国也不能复制。也就是说受到世界上包括中国在内的多数国家的版权保护。另一个意义是,在美国出版的任何书,都要做为历史文件永远保留。这一点美国在世界上做的最好。最后一点是,如果商业运做成功,在小出版公司出书,经济效益可能会比大公司的要高很多。 我们公司专们为中国作者在美国出版中文书。
美国教授出书赚钱吗
美国教授出书赚钱。根据查询相关公开信息显示,美国教授出书会获得报酬,版权费按照比例支付给作者或者买断,一次性支付巨额稿费。
比尔•盖茨又出书了!这次谈了气候问题
1996年,比尔•盖茨出版了自己的第一本书——《未来之路》,不仅揭示了微软成功的秘密,还预言了计算机行业将在未来从吃穿用行等方面影响人们的一切。如今,这些预言例如视频会议、手机导航、在线教育、云存储、网上购物等几乎全部实现。于是,除了是企业家和慈善家外,比尔•盖茨还多了一个头衔——预言家。
时隔25年,比尔•盖茨再次出手,他的新书《如何避免一场气候灾难》问世。在这个恰逢新冠病毒肆虐、全球升温、美国刚刚经历了暴雪灾难之时,该书的出版也似乎带着些使命感。
盖茨表示,二十年前,他绝不会料到有一天会公开谈论气候变化,甚至是写一本关于气候变化的书。但气候问题已经不是孤立的存在,也不再是各国政府机构单方面的责任,全世界每一个人都应为阻止气候变化而付出努力。
当下,碳减排已经成为全球的共同目标,为此,盖茨在书中给出了一个新概念——“绿色溢价”。
书中指出,“绿色溢价”是指产生碳排放的产品与不产生碳排放的替代品之间的成本差异。例如,目前航空燃料的平均价格为2.22美元/加仑(约4元人民币/升)。如果一家航空公司想将其替换为零碳的高级生物燃料替代品,那么使用者需要支付的价格是5.35美元/加仑(约9.6元人民币/升),涨幅高达140%。这个价格差别就是汽油的“绿色溢价”。
一件产品的“绿色溢价”越高,消除该产品碳排放的成本就越高,碳减排实现起来就越困难。所以,要么降低“绿色溢价”,要么找出突破口,实现零碳排放。
先来看降低“绿色溢价”。
其实,降低“绿色溢价”的本质并不陌生,目前,全球的风能、太阳能、天然气等可再生能源一直在 探索 更先进的发电技术,部分国家的发电成本也已经达到了可以和化石能源竞争的程度。
国际可再生能源署(IRENA)在2020年发布的最新报告显示,过去10年间可再生能源发电成本急剧下降。2019年IRENA从17000个项目中收集的成本数据显示,自2010年以来太阳能光伏发电、聚光太阳能热发电、陆上风电和海上风电的成本分别下降了82%、47%、39%和29%。2019年,在所有新近投产并网的可再生能源发电容量中,有56%的成本都低于最便宜的化石燃料发电。
再来看零碳排放。
自《巴黎协定》以来,零碳排放成为全球最终的发展目标,但这可能也仅仅是一个理想化状态,毕竟零碳排放之前,我们还要经历碳达峰和碳中和,仅做到这两点就不是件容易的事。
2006年,盖茨曾带着这样的问题拜访了不少美国的气候专家,希望探寻温室气体排放与气候变化之间的关系。但结果却令他难以接受。
“我知道温室气体正在使温度上升,但我曾经以为一些周期性的变化或其他因素会自然地阻止一场真正的气候灾难。但专家告诉我,只要人类不停排放温室气体,不论量大量小,气温都会持续上升。”
随后,微软开始了零碳排放尝试。
早在2012年,微软就在美国怀俄明州建立了一个用沼气驱动的绿色数据中心。据了解,数据中心以集装箱的形态被部署在靠近怀俄明州夏延的一个废水处理厂旁边。数据中心内部的服务器由燃料电池利用水处理厂产生的生物沼气所发的电能驱动。而工厂采用电化学反应,产生电和热。整个过程零碳排放,没有任何污染物的排放。每个燃料电池可以产生约300千瓦的可再生能源,其中数据中心使用的电量为200千瓦左右。该数据中心不仅可以独立于电网运行,还利用了废气,还将环境污染物转变为有用的电能驱动。
截至目前,比尔•盖茨已经在气候变化创新方面投资了大约20亿美元。
其实不仅仅是微软,亚马逊的首席执行官杰夫•贝佐斯在2020年为气候行动创建了一个100亿美元的基金,旨在应对气候变化。此外,埃隆·马斯克也在推特上表示,他将捐出1亿美元用于“最佳碳捕获技术”奖。
不过也有人质疑,这些钱到底是 科技 大佬的慷慨解囊,还是对其所犯错误的补偿,毕竟, 科技 公司尤其是其数据中心产生的碳排放在全球碳排放中贡献了很大一部分。
不过不管怎样,有总比没有要强,至少有了这些真金白银,各项有助于气候变化的研究才能真正动起来。
上一篇:运动会投稿100字以内
下一篇:和幽默大师差不多的漫画杂志